公安局回应五毛钱招领:要给孩子一个交代
<DIV align=left><IMG alt="" src="http://img1.cache.netease.com/cnews/2009/1/6/200901060646565a789.jpg" border=0><BR>五毛钱招领截图<BR></DIV><P align=left> <STRONG>东方网1月6日报道</STRONG> 小到一把雨伞、一串钥匙,大到一辆电动自行车、一台电脑,公安机关将市民捡拾到、上交的遗失物(无主物)拍出照片、刊登在网站上,供失主前来认领——江苏省淮安市淮阴公安分局主持的,并已平静运行了大半年的“失物招领”活动,近来却因一起突然暴出的“5角钱事件”而被卷入风口浪尖,并引发社会各界的热议。</P>
<P align=left> 昨天,当事主角之一的公安部门打破沉默,向早报披露了“失物招领”活动的缘起及当前遭遇的困境和“苦恼”。有社会学学者也建议,淮阴警方最好能用“持之以恒的行动”来回应来自社会上的“作秀”质疑的指责。</P>
<P align=left><STRONG> “招领告示”被指“作秀”</STRONG></P>
<P align=left> 有网民发帖暴料称,本月初,在淮阴公安局网站上看到一条“雷人”的失物招领告示:“王营镇小学六一班学生蔡卓樾在西马路口捡到一枚硬币,交给了正在执勤的交警,请失主迅速带身份证件到我局领取。”启事还附有一枚略带锈迹的5角钱硬币的照片。</P>
<P align=left> 这则“招领启事”在网友中引发了热议。有人感叹:在当今物欲横流的社会还能有如此纯真的行为,真是难能可贵;也有人提出质疑:区区5角钱,也根本无法认定是谁丢失的,公安机关还居然将其刊登出来,纯属“作秀”。后一观点在网民中颇有“市场”。</P>
<P align=left> 早报记者登陆淮阴公安分局网站,果然在首页看到了“失物招领”栏目。记者粗略统计发现,自2008年3月至今,约有60条类似的“招领告示”,涉及手机、电脑、钢笔、银行卡、雨伞、驾驶证等,均注有文字说明并配以图片,并附有统一的招领电话。但上述引发争议的“5角钱硬币招领告示”的网页已被删除。</P>
<P align=left> “那个图片,在请示领导后,已被我们拿掉了。”淮阴公安分局政治部主任吴卫昨天对早报记者说,由于这5角硬币一直无人认领,工作人员已将该网页“更新”掉了。“这实际上是两个月之前的事了,没想到网民们对这个事还这么关心,”吴卫说,“这也是公众对我们工作的监督和鞭策。”</P>
<P align=left> <STRONG> “要给孩子一个交代”</STRONG></P>
<P align=left> 淮阴公安局在网上发布“失物招领告示”只是他们去年上半年悄悄启动的“在互联网上服务群众”多个活动中的一个,吴卫介绍说:“2008年10月底,那个捡到钱的小女孩非常认真,把钱交给了交警阿姨。看到小孩子的这个举动,我们的警察怎么办呢?当然只能收下来,刊登启事,供失主认领。否则,我们没办法给小学生一个交代,而且会给小孩子(带来)一个怎样的影响。”</P>
<P align=left> 吴卫说,“招领启事”网页的更新并没有一个专门的机构或部门来办理,只是挂靠在公安局通讯科下来处理,两名工作人员还有其他繁杂的工作要做,因此“失物招领”的事情只能在探索中慢慢去做,要取得社会各界的理解和支持也需要一段时间。</P>
<P align=left> 江苏省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张春龙博士表示,我们不能以“金钱的大小(多少)”来衡量做这件事(将钱上交)的价值的大小。拾金不昧的精神在当下更值得弘扬,尤其对小学生的做法应该给予肯定和鼓励。张春龙博士称,“5角钱事件”之所以引起争议,从一个侧面说这种事情在社会上正变得“不常见”、“稀少”;而面对来自社会上的“作秀”的质疑,公安机关最好的做法就是将这种“失物招领告示”的做法“持之以恒地坚持做下去”,用行动来表明自己是否在“作秀”。</P>
<P align=left> <STRONG> “失物招领”诸多难题</STRONG></P>
<P align=left> 事实上,与“5角钱硬币”引发争议相比,由公安机关主持的“失物招领”活动仍需面对更多的新难题。譬如,公安机关有无权限牵头主持此事?是否应该有民政或财政部部门参与?对于无人认领的无主物该如何处理?等等。对于诸多疑问,淮阴公安分局政治部主任吴卫表示,目前并无确定清晰的方案。他也坦言:“这都需要广大公众参与讨论。我们也需要在探索中积累经验和教训。”</P>
<P align=left> 江苏省社科院张春龙博士对早报记者建议,对于无主物如何处理等问题,可以采取充公或者拍卖、捐赠等方式进行,“这都是技术上的问题,可以在尝试中慢慢完善。”</P>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