帅哥 发表于 2009-1-6 21:08:07

云南航空市场:群雄逐鹿

  3月24日,备受关注的云南英安航空公司用一架Y12E飞机圆满执行了思茅-临沧-大理的往返航班,标志着英安航空的正式"起飞"。英安航空是在云南注册的首家民营航空公司,是国内首家支线民营航空运输企业。加上2月26日正式实现首航的祥鹏航空公司,在一个省份一个月时间之内两家航空公司同时成功"起飞",在国内尚属首次。
  这一方面证实了云南航空市场的巨大潜力,另一方面也表明更多的航空公司开始抢滩云南,云南航空市场出现了群雄逐鹿的局面。
  群雄并起
  云南省94%的面积为山地和丘陵,航空运输的发展空间十分广阔,始终保持了较快的增长势头。截至目前,加上即将于下月通航的文山机场,云南民航机场达到11个,无论是机场数量还是机场的等级标准,都名列全国第一。2005年,全省10个机场完成旅客吞吐量1525万人次,同比增长18.5%。其中,处于云南民航机场"领头羊"位置的昆明机场年旅客吞吐量首次突破1000万人次,西双版纳机场年旅客吞吐量达132万人次,丽江机场首次突破100万人次,大理及德宏芒市机场首次突破30万人次。
  在2001年11月28日云南民航改革分立前,按照政府机构、航空公司、机场、空管"四位一体"的运作模式,原云南航空公司凭借天时、地利和人和,成为云南航空市场最大的赢家。在当时也有部分航空公司,比如上海航空、新华航空凭借强势进入云南省内航空市场,但云南民航"分家"、省内航空市场完全放开后,国航、南航以及海航、川航等航空公司迅速开辟直通云南省内城市的航线或者是环飞航线,航班密度逐年大幅度增加。随着越来越多的航空运输企业的进入,市场竞争进一步加剧。南航、国航、川航等航空公司还分别把昆明机场作为其驻外基地,停放过夜飞机,第二天飞向各地。
  另外,祥鹏航空、英安航空等本地航空公司也异军突起,再加上昆明航空公司的筹备和成立,众多航空公司将在云南航空市场展开新一轮角逐。
  各显神通
  面对激烈竞争,作为云南最大基地航空公司的东航云南分公司,在2005年一次性购买了8架飞机投入云南航空市场,这在云南是前所未有的,使云南分公司飞机总数增加到33架。东航也明确把争夺云南航空市场作为其重要的战略目标,在航线网络的构筑、航班的安排等方面给予了重点倾斜。今年3月26日至10月28日执行的夏秋季航班计划中,东航增加了昆明出发的干线和区域内航班数量,昆明-北京增至每天6班,昆明-上海增至每天7班,昆明-版纳每天15班,昆明-丽江每天12班,新辟昆明-芒市-丽江、昆明-丽江-芒市、芒市-昆明-丽江等航线,同时,通往东南亚、南亚地区的航线也增加了航班密度。
  目前,开通云南航线的具有法人资格的航空公司机构不少于26家。南航、国航分别依靠其广州、北京枢纽基地极其庞大的航线网络,形成了在昆明机场的航班离港波。海航依托其强大的品牌优势,努力在云南市场上开发和投入航空产品,满足乘客全方位的需求。春秋航进一步提高服务档次,依托旅游优势走高端路线,吸引旅客,占领市场。川航除了投入适合高原机场运行的A319客机外,还开通了云南省内的环飞航线,逐步站稳脚跟。
  各航空公司千方百计采取各种营销手段,以吸引眼球,比如海航的两折机票,祥鹏航空在国内首推可召回机票。这种局面,最大的受益者当然是云南的经济社会发展和旅游等相关产业以及最广大消费者。人们出行更加方便,选择余地更大,费用更加节省。
  能否多赢
  诸多航空公司进入云南,进一步拉低票价、拉近了民航与旅客的距离,也刺激了云南航空市场的迅速增长。有资深人士出语惊人:"云南航空市场早在3年前就已饱和。"细细品之,一种看法是云南本地航空消费能力有限,主要靠旅游的拉动作用,而面对有限增长的市场,高投入的运力无异于"在别人的碗中取食",加剧了竞争。另一种看法主要是昆明机场的时刻资源极其紧张,再加上航油、航材等成本支出的大幅度增长,经营形势不容乐观。总之,在云南航空市场缺乏强有力增长因子的情况下,不能仅仅限于大量增加航班、新开航线这些表面的发展因素,更需要的是细分市场需求,推出差异化服务,精耕细作云南这片航空市场的沃土。分的人再多,蛋糕就那么大。而且,直飞省内支线机场的航班不断增加,势必影响到昆明机场的枢纽地位。
  民航资深人士认为,市场是五彩缤纷的,市场需求也是多种多样的,因此,航空运输提供的产品必须是全方位、多元化的,能满足各类消费者的不同需求。例如,某航空公司10时进港的客人想在16时出港,恰恰该航空公司又没有这个时段的航班,用其他航空公司所拥有的这个航班时刻的资源做补充,就形成了资源互补优势。所以,要摈弃那种让旅客只能坐某一家航空公司航班的想法,只有充分利用市场资源,才能做精做优云南市场这块"蛋糕",各航空公司之间相互支撑的作用也将会越来越明显。
  就中国民航目前的情况,不管是三大航空运输集团之间的竞争,还是更多航空公司之间的竞争,所提供的产品应该是互相支撑、优势互补,致力于为旅客提供更丰富的、可选择的产品,这才是航空运输企业良性发展的态势。在同一市场上,各航空公司之间固然可以在价格、座位、附加产品等方面进行竞争,但不能因此而忽略彼此间的相互合作、优势互补,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多赢。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云南航空市场:群雄逐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