帅哥 发表于 2009-1-19 14:30:51

“哈德逊河上的奇迹”不是在偶然中创造的!

  美国东部时间1月15日下午,美国合众国航空公司(US Airways)空中客车A320客机奇迹般迫降在纽约哈德逊河河面,150多名乘客、机组人员无一遇难,堪称奇迹。这种奇迹,并不是在偶然中创造的。
  飞行员杰斯里·苏兰伯格凭着过硬的驾驶技术和心理素质,硬是把刚起飞3分钟的宽体客机平稳迫降在狭窄水面上,创造了迫降的“奇迹”。他更是凭着高尚的职业素质和责任心,在受伤之际,仍从容地两次巡视机舱,最后一个撤退。
  飞机紧急迫降,损伤难免,在水中漂浮难以持久,时间就是生命。飞机的平衡人命关天,机舱内任何异动都可能导致飞机倾覆、沉没。因此,机上乘客的秩序与纪律则成为了创造“奇迹”的重要因素。飞机迫降,惊魂未定,四周河水一片汪洋,脚下飞机随时沉没,在此情形下,趋利避害,畏死求生,是人之本能。然而,秩序与纪律的国民素质,使原本素不相识的乘客,却能服从机组引导,先妇孺、后男子,有序撤离。恰正是这种不争不抢的从容,为创造“全体生还”提供了“素质”保障。
  在“哈德逊河上的奇迹”中,我们读到了飞行员的个人素质,也读到了航班机组及全体乘客的集体素质。熟能生巧,“哈德逊河上的奇迹”,之所以能在“意外”中创造,应归功于美国长效化、制度化、经常化的防灾训练和演习。
  行为形成一种习惯,习惯造就一种性格,性格注定一种人生。因此说,“哈德逊河上的奇迹”不是偶然创造的。在美国,倡导忠于职守、乐于公益、妇孺先行的理念,不论媒体还是娱乐大片、肥皂剧,都不敢有丝毫的含糊。恰是如此坚定不移的潜移默化,才让我们看到了“哈德逊河上的奇迹”。
  在灾难、事故频仍的我国,通过比较视野去解读“哈德逊河上的奇迹”,显得具有重要性、紧迫性、现实性的意义。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哈德逊河上的奇迹”不是在偶然中创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