帅哥 发表于 2009-2-19 15:41:14

从“航空器适航”到“航空人适航”

<P><EM>  (摘要)开展实施中国民用航空器适航管理工作,这是适应国家改革开放政策的推行、适应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工作重点的转移,也是适宜我国民用航空事业发展的需要。为促进民用航空业的发展壮大,我们不但要继续强调“航空器适航”,而且要提倡“航空人适航”。这是基于航空界从业人员“个人适航性”概念提出的从“以物为中心”向“以人为中心”转化的观点。</EM></P>
<P>  十多年来,我们建立和完善了法制化、规范化的适航管理机制,广泛宣传了适航管理概念,帮助相关企事业的人们增进了适航意识。可以说,“适航”这一专业词汇已经在中国民用航空业内扎下了根、发了芽。尤其在适航管理和机务维修系统中,更是苗壮叶茂了。</P>
<P>  总结适航管理的经验、认识适航管理的价值,在于“适航管理揭示和反应了民用航空器从设计、制造到使用、维修的客观规律,并施以符合其规律的一整套规范化的管理”。</P>
<P>  今天,在改革攻坚和发展的关键时期,为巩固已有的成果、扩展已产生的影响,促进民航业向纵深发展,我们不但要继续强调“航空器适航”,而且要提倡“航空人适航”。这是基于航空界从业人员“个人适航性”概念提出的一项从“以物为中心”向“以人为中心”转化的观点。</P>
<P>  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中有这样一段名言:“武器是战争的重要因素,但不是决定的因素,决定的因素是人不是物。力量的对比不但是实力和经济力的对比,而且是人力和人心的对比。实力和经济力是要人去掌握的。”</P>
<P>  航空器,是民用航空运输企业的生产工具,也可以说是企业间进行商业竞争的“武器”。1999年,中国民航实现了扭亏增盈,全行业盈利7.9亿元,而其中的四分之一是由某“小公司”用其不到二十五分之一的机队赢得的。飞机——作为运力的工具是必须的,但决定的因素是人而不是飞机。航空运输企业实力的对比不但是机队大小和财力多少的对比,而且是人力和人心的对比。机队和财力是要人去掌握的。</P>
<P>  从航空器的适航性方面来说,国外和国内重大航空事故的原因,80%是由于人为差错因素酿成的。航空器的适航性重要,但与航空器的适航性相关的设计、制造和使用、维修四个主要环节,都是依靠人才得以实现的。可以说,航空器的适航性是掌握在人手中的。因此,与航空器打交道的各类从业人员的“个人适航性”,即“航空人适航”的问题更具有现实意义。</P>
<P>  在民航机务维修系统中,早在90年代初期就提出从“要我适航”到“我要适航”转变的要求。结合机务维修系统人为因素问题的研究、结合改进维修工作作风、提高维修工作的有效性,积极宣传、倡导:适航管理是一系列监督、检查等有序的运作体系,是法治。与此同时,更需要对所辖系统内的全员进行宣传、帮助的教化,即实行德治。只有这两方面相辅相成,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航空维修中的人为差错问题,才能获得真正意义上的进步。近两年来,以中南管理局适航处为首在中南地区开展“争做优秀机务人”活动的显着成效,说明:“要我适航”是法的制约、是“他治”,体现的是一种风范;“我要适航”是德的教化、是“自治”,体现的是一种觉悟。如果能做到法、德相济,则将相得益彰。</P>
<P>  “要我适航”,是在适航管理部门的要求、管理和监督、检查之下,按照已有的法律、规章、制度和标准实施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和程序化的有序运作。所有的法规制度,都是一种有形的约束,是一种强制行为。它体现的是一种管理与被管理、监督与被监督双方的一种“行政法律”关系。一方是依法、依规的监督;一方是遵纪守法的遵从。从被管辖一方来讲,最多是一种鞭策,更多的则体现出一种“任务”、一种“服从”。其本质是被动式的,是为改变人的行为的。而一旦实现了从“要我适航”到“我要适航”的转变,情形则为之一变。人,还是这些人;单位,还是那些单位。但是,其面貌则为之一新。</P>
<P>  “我要适航”,是中国民航所属机务维修系统全员在对适航管理认同的基础上,不仅能从行为表现上而且能从心理意识上产生的主动约束和自觉行动。这种转变、跃升的过程,是在适航管理系统长期以来的宣传、帮助下,在机务维修系统各级管理者的教导、带领下,系统全员文明从业行为的展现。它反应在系统内部各业务口之间的相互尊重和主动配合上,也反应在企业、用户之间的相互理解和主动帮助上。它更表现在每一位员工的敬业精神、工作的投入、业务的开拓等等方面。总之,这是一种自主的激励、主动式的行为,它改变了人们的心理。这是德的教化的结果。正所谓:才,德之资也;德,才之帅也。</P>
<P>  从“要我适航”到“我要适航”,有个认识过程,既需要时间,又需要实践。而实践的过程,则产生了认识上的升华。个人适航性的概念是长期以来“航空人”与“航空器”之间“人——机”磨合的过程,是人们对航空业这一客观事物认知的深化。</P>
<P>  航空器适航是描述航空器适宜空中航行的性质。航空人适航是描述与航空器的设计、制造、使用、维修和管理等项目相关的航空业务人员是否适宜从事其所承担的业务。</P>
<P>  邓小平在《用坚定的信念把人民团结起来》(1986.11.9)中说到:“人的因素重要,不是指普通的人。而是指认识到人民自己的利益并为之而奋斗的有坚定信念的人”。从我国民用航空器适航管理起步开始,就确定了适航管理工作的宗旨:“保障民用航空安全、维护公众利益、促进民用航空事业的发展”。这三句话的宗旨,充分表示了适航管理系统的责任、义务和职能。同时,它也是航空界所有部门和从业人员的坚定信念。</P>
<P>  航空业,是高科技、高风险、高投入,也应该具有高效益。同时,也是很高尚的事业。它通过人类的科学与技术手段为人类本身提供安全、舒适、快捷的现代文明服务。现代航空业的特殊性,对从事航空业的每一位成员提出了特殊的要求,而且不容许有丝毫的懈怠。航空业,要求其所有从业人员的人品、才干素养应该最高,从业人员的行为规范要求应该最严,从业的每一位成员应该做到最好!在“个人适航性”基本要素中,包括:人的生理素质、人的心理素质、人的思想素质和人的技能素质等综合考虑。归根结底,是要通过对人的因素的深刻剖析,通过一定的宣传、帮助和教育,使航空界内从业的每一位人员都能够达到既“用力”又“用心”工作的状态。</P>
<P>  “用力”工作,就是按规矩、按程式干事;“用心”工作,就是除了“用体”、“出力”、遵规守矩之外,还要“用心思”、“动情感”开拓创新地干事。公交战线劳动模范李素丽有句名言:用力工作,只能做到称职;用心工作,才能做到优秀。当前,中国民航的机务维修系统在实践及实现从“要我适航”到“我要适航”的转变过程中,也涌现出了一批既用力又用心工作的优秀机务人。这是该系统组织的道德风范和组织成员觉悟程度的综合反映。这是引发从“航空器适航”到“航空人适航”的前提,也是既重视“航空器适航”又重视“航空人适航”的基础。</P>
<P>  人类现代文明跨入的21世纪,应当是尊重人的世纪。人们应当学会重视人,重为(Wèi)人,重为(wéi)人。中国民航的从业人员,更应该具有责任感、使命感和时代感,用我们的实绩证明我们是“适航”的航空人。让我们为中国民用航空事业持续、快速、健康地发展,做一个无愧于先人、无愧于今人、无愧于后人的时代骄子。</P>
<P align=right>  2000年2月29日完稿于北京</P>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从“航空器适航”到“航空人适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