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航空在中国
今年四月二十九日,金鹿公务机公司和凤凰卫视在海口美兰机场举行仪式,将金鹿旄下的一架LEARJET飞机命名为凤凰号。根据双方的合作协议, 这架飞机将长期为凤凰卫视提供租赁服务。在新千年里,这种来自香港的合作对中国公务机市场的发展是一种鼓舞。 (千金难买牛回头 我不需再犹豫)海南航空属下的金鹿公务机公司是国内唯一一家公务机公司,其公务飞行范围逐年扩大,已由国内发展至亚洲周边、俄罗斯的远东及欧洲地区,机队所抵达的城市包括日本东京、名古屋、大阪、新、小川、韩国的汉城、釜山、济州岛、新加坡、朝鲜平壤、俄罗斯莫斯科、彼得堡、伊尔库斯克、印度德里、巴基斯坦伊斯兰堡。
尽管金鹿的飞机走得很远,但迄今为止,他的客户始终是像奔驰、NEC、GM 、 GE、ESSO、和丰田这样的跨国公司。中国的企业家们很少像西方的同行一样享受公务机带来的方便和快捷的公务旅行。 (剖析主流资金真实目的,发现最佳获利机会!)
同目前发展迅速、竞争异常激烈的商业航空相比,中国公务机市场的发展则处在步履蹒跚的起步阶段。
中国公务机市场现状
中国公务机市场的启动只是近五年的事,一九九五年海南航空公司从国外租用一架LEARJET-55飞机,率先开展国内、国际公务包机飞行业务。同年末, 中国南方航空公司也向国外湿租两架公务机开展公务运营。一九九六年,海南航空投资一千一百多万美元向加拿大庞巴迪公司购买了一架LEA R60中型公务喷气飞机。自此,中国才有自己的第一架公务机。在随后几年里,南方航空因亏损严重放弃公务航空。而海航此项业务则逐年攀升,在将 LEARJET退租后,相继购进了BEECH- 400A 、 HAWKER-800XP两架固定翼公务机和一架BELL-206直升机,并组成了以金鹿命名的公务机公司。去年,金鹿飞机的年利用率达五百小时,经营已开始盈利。
国内唯一一家拥有公务机的非民航企业是长沙远大空调有限公司,一九九七年,这家中国最大的直燃式中央空调制造企业购买了美国公务喷气飞机及直升机各一架。此举被评为九七年中国企业十大新闻及九七年中国民航十大新闻。去年《财富》全球论坛上海年会期间,和六十位跨国公司的CEO一样, 远大的总裁也是坐着自己的私人公务飞机来到上海的。
这一系列事件引起世界著名公务机生产厂家的注意,他们纷纷在中国设立办事处,不仅推销自己公司制造的公务飞机,也向中国大力推广公务飞行概念。
美国公务航空协会(NBBA)也在近年频繁会见中国民航局官员,双方於九八年在珠海共同主办了一次国际性的公务航空研讨会。
与商务水平有关联
统计数字显示,一个国家公务机市场的发达程度往往同其商务水平是互相关联的,早在一九九六年,全球公务飞机数量就已达到一万七千七百九十一架,其中仅美国的公务飞机就占去了全世界公务飞机的百分之六十。拥有公务飞机数量较多的地区还有欧洲和南美,分别为二千零五十一架和一千六百一十七架。
这些国家和地方正是世界上商务水平高的地方。
从企业来看,亦有类似的关联。在一九八二年到一九九二年间,由《财富》杂志所排出的全球范围内给投资者收益最大的五百家公司中,有百分之九十二的公司使用公务飞机,在这五百强中,股息和资本收益前五十名的公司毫无例外地都把公务飞机作为交通工具。美国公务航空协会成员企业销售额总量就占去了美国 GDP的百分之五十。安德森会计事务所一份「公务航空的效应研究」证实了,公务机可以帮助企业发展壮大并获得更多的收益。这份报告包括以下结论:在一九八六年至一九九○年间,与不使用公务飞机的公司相比,使用公务飞机的公司销售额平均多增长了七个百分点。股票每股平均收益较前者多出百分之三十。
观念落后制约中国市场
公务飞行这一概念的积极意义在中国目前仍然是模糊不清的,在一般人的眼中,公务飞行是一种特权和舒适,因而也是一种毫无必要的奢侈行为。
很多人都是从好莱坞电影场景中认识公务飞行的,主人公的豪华气派和日掷万金的做法加深了这种印象。
其实,在一个时间观念不是很强的商务环境中,公务飞行的真正价值是得不到凸现的。
另外,中国的多数有实力享受公务飞行服务的顶级公司都是国营或有国营背景的,过去,公司经理都挂靠相应的行政级别,他们和行政官员一样有严格的待遇规定,干部的廉政建设规范并不鼓励经理们选乘公务飞机进行商务旅行,即使这在工作上非常必要。
以上观念上的差异使得无论是海南航空还是南方航空,最开始公务飞机服务的对象只是国外大型公司和一些国家的政要人士。像海航最早的LEAR-55就是长租给在中国从事业务的著名石油企业ESSO公司的。
乘公务机并非奢侈
据路易斯·哈里斯协会一九九七年对公务机机长和旅客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百分之六十以上的客人选择公务机是因为它能出色地完成紧张的出访行程。百分之二十五的客人则是由於没有航班抵达他们的目的地而选乘公务机。
乘坐公务机旅行的公司员工中,只有百分之十四是属於高级管理层,剩余百分之八十六中,又有百分之十四是部门经理,百分之四十九是项目经理,百分之十四是专业技术人员。
发达国家的企业家们之所以选用公务机旅行,是因为在企业家的眼中,公务机还有经济性的优点。他们认为,虽然一般而言,乘坐公务机的费用高於航班机票,但考虑到公务飞行的高效率而节省的时间,以及由此产生众多的商业机会,公务飞行反而比一般航班更经济。
国内航管有待改善
同发达国家相比,国内公务机运营环境是相当滞后的。当前,国内还没有制订出关於公务机适用的法律、法规。在美国,个人和企业购买了飞机后只需有资格的飞行员,委托具备资格的机构或个人维修便可飞行。对公务机的管理通常采用要求宽松的一三五部甚至九十一部规定,一人即可驾机飞行,在接到飞行要求后四小时内可以完成所有的准备工作。
而且,公务机可以在美国几乎所有的空域自由飞行,可以利用的机场达三千五百多个,航班飞机可利用的十倍。此外,公务机还可以应客户要求中途更改航程。正是这种管理使得公务航空成为美国经济中充满活力的行业。
在中国情况则不一样,像远大公司购买飞机后并不能成为公务航空主体,远大必须将飞机委托其它航空公司管理,这除了额外增加管理费用外,使用飞机亦不方便。在公务航空管理方面,像金鹿公司注册的公务机一直采用商业航空用的最严格的一二一部,飞行总是配备三名机组人员,此外,现行的航空复杂和繁多限制的审批程序及制度也导致延时和航线不获批准。例如,公务飞行的航线必须提前十天向空中管制部门申报,机场收费也不规范统一。这些问题使得国内公务飞行的机动性和快捷性大为削弱。
公务包机几乎是现时国内企业使用公务航空的唯一的一种选择,不过目前金鹿公司出於拓展国内市场的需求,其包机价格长期维持在成本线周围。今年四月他们更是推出了买断小时的包机服务使用计划,这一计划有以下三种不同的价格,四十小时包机五十万元人民币,一百小时包机一百万,二百二十小时包机二百万。其最低价仅折合每小时九千元。这种价格对国内许多企业的吸引力是不言而喻的。
中国市场长期看好
美国湾流公司副董事长博恩·摩斯早在两年前就告诉记者说,“中国商人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很强,他们意识到了有公务机就能很快与国外的跨国公司处於同一起跑线上。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使很多公司具有购买公务机的实力。因此,我们很重视中国市场,但必须有耐心。”
据业内人士分析,实际上中国部分公司,像中国银行、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中远集团、海尔、一汽、二汽等大型企业眼下已有能力购买和使用公务机了,从公司业务上讲,这些公司购买和包租公务机是必要和合理的。
对於中国公务机市场来说,目前的形势正朝着好的方向发展,发展的动力来自两个方面。
首先是本身蓬勃发展的中国经济。按照经济学家们的预测,二十一世纪的中国将是世界上经济最具活力的地区。这一发展过程势必产生大批独具魄力的企业家、众多的商业机会和开放的商业观念。这正是公务航空市场发展应具备的土壤。
国内一些顶级上市股份公司的董事会目前已经向国外看齐,将CEO 的年薪涨到百万元以上。最近,政府也取消了国有企业的经理们挂靠行政级别的做法,这便得企业家能从束缚政府官员的规范中摆脱出来。中国的顶级企业为它的高级管理人员购买和使用公务机不再有障碍。
同时,由於中国加入WTO在即,中国的企业家、 项目经理们将在国内外大量接触外国同行,其商务模式和工作方式的趋同亦是很自然的事。这其中当然包括运用公务飞机进行商务旅行。不然的话,他们会在竞争中失去许多机会。
另一个方面来自国内公务机公司拓展市场的努力和需求。随着海南航空、远大公司在国内开展公务航空,建立政府对於公务机市场的管理规则就摆到了民航管理部门议事日程上,事实上,国内部分经济学家和一些航空企业已开始对包括公务飞行在内的现行航空管制制度提出了许多批评,例如,要求政府制定和发布公务航空飞行标准及飞行认证法规,开放部分空域,简化公务飞行空管审批程序,统一国内机场公务航空服务规范和收费标准。
但不可否认,这是一个借鉴国外的成熟经验并逐步探索的过程。
毫无疑问,中国未来的经济腾飞决定了中国公务航空这个市场有着巨大的潜力和广阔的空间。
摘自大公报2000-08-09
文/叶发志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