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各航空公司09年实现“软着陆”有多难?
在很多业内人士看来,亚洲各航空公司在2009年实现“软着陆”的机会似乎非常渺茫。根据国际航空运输协会公布的1月份统计数据,虽然亚太地区航空公司正在削减运力,但需求暴跌8.4%导致客座率也下降了3.3%,尤其是利润不菲的豪华客舱,更是少人问津。而亚洲各航空公司的另一大收入来源——占全球市场45%的货运量也在大幅萎缩。
瑞士银行(UBS)分析师预测,亚洲航空运输企业今年上半年的收入将总体下降25%,而就全年来看,主要航空公司的亏损情况可能要比亚洲金融危机和美国“9·11”恐怖袭击事件之后的情况更糟糕。
2月,国际原油价格保持在平均每桶40美元以上的水平,但油价的下跌并未给亚洲地区的航空公司带来太多的安慰。由于预期油价维持高位而进行航油套期保值,包括国泰航空公司在内的不少亚洲航空运输企业遭遇了巨额亏损,短时期内很难恢复元气。
航空公司也都在着手削减航班。新加坡航空公司称,将在3月底前取消214个航班,主要是飞往中国和印度的,日本航空公司和全日空航空公司也在减少亚洲区域内的航班。国际航协称,亚太地区航空公司1月共削减运力4.3%。但相形之下,亚洲各航空公司在应对全球经济危机时,动作还是慢了许多。
实际上,2008年9月是国际航空市场的转折点,从那时起,全球的航空公司都开始削减运力。美国的航空公司是采取行动最早的,2008年就已经削减了总共10%的运力。与之相比,全球其他地区航空公司的运力削减速度都不够快,亚太地区当然也包括在内。
此外,亚洲的航空公司还负担着此前市场快速膨胀造成的负担,因为在这一地区,尚有“相当数量”的新飞机已被预订,如果取消,这些订单的违约金代价昂贵。难怪国际航协预计,美国航空运输业今年可能盈利3亿美元,而亚洲同行将亏损11亿美元。
在其他行业,亏损扩大的必然后果就是掀起一轮整合重组来降低成本。但在亚洲航空运输业内,由于种种担心和考虑,很多国家的政府却并不愿意让国有航空公司落入外国公司之手,而是选择财政补贴以保持其独立性。但问题是,最后经营不善的航空公司仍将被迫削减运力。
面对着如此多重的压力,任何一家亚洲的航空公司要想独善其身,都必须大刀阔斧地变革,巩固自己擅长的,摒弃自己的弱点。毕竟,即使是像新航和国泰航空这样的亚洲区域内的强势品牌,也正在努力经营,以度过世道艰辛的2009年。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