帅哥 发表于 2009-11-8 18:34:11

航空器适航管理

1.适航


适航是适航性的简称,是民用航空器一种属性的专用词,其英文字词是“Airworthiness"。英国牛津字典对适航的解释是“fit to fly”,意思是适于飞行。

1980年美国科学院在《改进航空安全性》的报告中给出的定义是:

“适航性是“在预期的使用环境中和在经申明并被核准的使用限制之内运行时,航空器(包括其部件和子系统,性能和操纵特点)的安全性和物理完整性。”

1983年日本《航空宇宙辞典》中对适航性的定义是:

“从确保安全的立场出发,民用航空器的性能、强度及构造特性、装备程度、方法的总称。”

1992年德国联邦航空局对适航性的定义是:

“航空器的设计、制造符合于可接受的安全标准和达到适当的要求(在预期的使用环境中和在经申明并被核准的使用限制下),并具有与可接受的大纲一致的维修。”

总之,适航性这个专有词的出现是出于维护公众利益的民用航空立法的需要。因此,适航性总是与政府机构对民用航空器飞行安全性的控制联系在一起。

2.适航标准

适航标准是一类特别的技术性标准。它是为保证实现民用航空器的适航性而制定的最低安全标准。适航标准与其它标准的最大不同点在于:适航标准是国家法规(Regulations)的一部份,具有强制性。

适航标准的法规性体现在原本就是为政府管理部门或授权管理部门对航空器的安全性进行控制而制定的,本身就是法规或被纳入法规体系。

所谓最低安全标准,一是表明为保障飞行安全、该标准是基本的起码的;二是表明该标准是经济负担最轻的。适航标准中处处都体现着这种安全性与经济性的平衡。

适航标准的制定又是务实的,即适航标准的制订是以民用航空的实践,特别是以空难事故的调查结果为背景的。因此适航性标准中所规定的符合性方法也是经得起实践检验的。

总之,适航标准不同于一般的技术标准。按照适航标准所进行的适航性审定工作,既不同于科研成果的鉴定,也不同于一般的商品检验或验收。

适航标准涉及到民用航空器的设计、生产、使用和维修等各个部门。

3.适航性责任

保持民用航空器的适航性,航空器的设计、制造、使用和维修各方都负有重要责任,称为适航性责任。

其中:

航空器的设计和制造单位、从设计图纸、原材料的选用、试制、组装直至取得型号合格批准和生产许可,要对航空器的初始适航性负主要责任。

航空器的使用单位(航空公司和所属的飞行人员等)和维修单位(包括维修人员和检验人员等)要对其使用和维修的航空器的持续适航性负主要责任。

综上所述,完善的设计、优质的制造、规范的使用及良好的维修构成了保持航空器的适航性的一条链条,任何一个环节的责任放松或疏忽,都可能对航空器的适航性带来不利的甚至是灾难性的影响。

适航部门作为政府的机构,对航空器的设计、制造、使用和维修各个环节进行统一的科学管理,负责对航空器的适航性进行技术鉴定和监督检查以及对航空器的适航性负有责任的单位和人员进行监督和检查,并客观公正地进行评估和控制。因此,适航部门要对影响适航性的所有工作负责。

4.适航管理及其主要内容


世界各国民航当局对航空器的设计、生产、使用和维修等都制定了适航标准,规定或审定发证及实施检查、监督。这些工作统称为民用航空器适航管理。

民用航空器适航管理的主要内容有:

1.
制定有关航空器适航规章、标准、程序、指令或通告并监督执行。

2.
对民用航空器进行型号合格审定、颁发型号合格证。

3.
对民用航空器(包括主要部件、零件)进行生产许可审定,颁发生产许可证。

4.
对已取得国籍登记证的航空器进行检查鉴定并颁发适航证。

5.
为本国航空产品的出口厂商颁发出口适航证(或适航标签)以证明该产品符合本国的适航标准;根据外国航空产品制造人的申请,对其型号进行审查,发给型号认可证(或设计、批准认可书),证明其符合本国的或等同于本国的适航标准。

6.
对维修企业进行审定、颁发维修许可证,维修企业要根据获批准的维修大纲制定维修方案,对维修人员进行考核并颁发执照。

7.
掌握民用航空器的持续适航状况、颁发适航指令。

8.
对安全问题或事故进行调查。对不符合适航标准,违反规章的采取吊销证书、执照或勤令停飞、罚款等措施。

5.适航管理在航空安全保障系统工程中的作用

首先,民用航空的安全性,不仅取决于航空器的设计,制造和维修质量,而且还涉及各类勤务人员的素质,各相关机构部门的工作水平以及各项保障设施、设备的质量状态。因此,民用航空安全是一项综合性的系统工程。

影响民用航空安全的因素很多,诸如:民用航空从业人员尤其是驾驶员的素质;航空器及其部件的设计、制造水平;航空器材的供应;航空器及其部件的维修质量;机场安全保障设施和设备的性能状态;空中交通管制能力;空中保安措施;气象保证条件等。但是,据统计资料显示,所有的航空器失事都能归因于某种程度的人为失误。因此,加强管理,提高航空从业人员的素质就成为航空安全保障系统工程中的重中之重。

应该承认,适航管理仅仅是航空安全保障系统工程中的一个环节,但是,这个环节涉及了航空器的设计、生产、使用和维修的每一个阶段,从初始适航性到持续适航性,进行全过程的监督和管理,无疑将为航空安奠定一个坚实的物质基础,即符合适航标准的航空器是保障民用航空安全的重要前提。

具体说,适航管理在航空安全保障系统工程中所起的作用可以归纳以下两个方面:

1.
基于可靠性系统工程的三要素,即安全性、正常性和经济性,并力求综合平衡的考虑,适航管理的出发点是:从最低安全要求做起,使之不断地向最高安全等级迈进。

以审定和颁发各种适航证件的方式、实施质量监督管理,其最终目标是建立和完善企业的自我审核机制,使民用航空企业的质量意识和安全意识不断提高,并成为一种自觉的行动。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航空器适航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