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益频繁的极端天气“拷问”着民航应急机制
2009-11-19 《中国产经新闻报》 记者晏琴日益频繁的极端天气给居民生活带来重大影响之时,同时也考验着有关部门的应急能力。
2009年11月1日因北京大雪引致首都国际机场航班大面积延误事件,恰恰击中了机场管理“软肋”。“部分客机根本没有供餐服务,部分客机在较长时间仅提供少量盒饭。个别飞机上旅客发生哄抢盒饭及争吵现象。机场的肯德基等快餐店,排起十几行数百人的队伍。机场商家所有食品告罄,一杯柠檬茶能卖30元也没有货。”作为事件亲历者,北京市蓝鹏律师事务所张起淮告诉《中国产经新闻》记者。
据首都机场股份公司有关负责人介绍,到雪停前,首都机场的降雪量达17.2毫米。与往年同期相比,此次降雪提前约半个月。然而,突然而至的降雪也让旅客深受其苦。
据张起淮描述,当天部分班机(如国航CA1649、CA966等)强制旅客滞留在飞机上长达18个小时,却不给旅客提供餐食和饮水,旅客们由于缺氧缺水而有人晕倒,外宾也开始抗议,机场摆渡车空置而无人接客,即使接客也不知如何处置。旅客开始向110求救,警察登机检查晕倒旅客后称:“他们也没有办法,因为机场的人都走了。”
据了解,从11月1日至11月2日零点,首都机场共有523个航班延误,其中出港延误371班,进港延误152班。
除首都机场外,近几日,由于雨雪天气持续,国内许多机场因为跑道结冰一度被迫关闭。西安、太原、石家庄、兰州、郑州、榆林等机场的进出港航班都出现了大面积的航班延误状态,乌鲁木齐、银川、西宁、北京、呼和浩特、武汉、福州、贵阳等地进出港航班也出现了部分延误状态。截止到11日,有500以上的航班受到了北方天气的影响。
在全球气候变暖大背景下,极端天气事件发生的频率将增加,加之航空业受天气影响十分明显。因此,相关方面提高应急能力迫在眉睫。不过现实的状况令人堪忧。
以首都机场为例,同时还身为北京律师协会航空法专业委员会主任的张起淮认为,应急意识远没有培育成型。在张起淮看来,从11月1日凌晨至早晨,应急启动反应时间长达8小时之久。这表明应急反应及紧迫意识没有形成;而在当天仅增派50名服务人员,11月2日也仅增派至60名,以几十人应对上万被滞留旅客,应急危机及预判意识没有形成;当天首都机场只有6辆除冰车,几十分钟才能完成一架飞机的除冰任务,每6小时仅除冰40架飞机,应急经验也没有系统总结,专业操作水平不能适应应急需要。此外,在机场各应急系统协调方面以及应急工作人员应急处置经验等方面也问题重重。
不过,首都机场新闻中心相关负责人随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针对雨雪等恶劣天气情况,首都机场会迅速启动《特殊天气预案》和《航站楼大面积航班延误应急预案》,工作人员全部到现场做好相关保障工作,及时引导进出港航班,疏导旅客,并会采取其他多项应对措施。
但应急效果似乎难以令旅客满意。“应急的核心在平时状态是未雨绸缪,在紧急状态时是有条不紊。首都机场出现大雪的时间在年首和年未,因此年首和年未应当做好应对大雪导致航班延误的各项应急措施,包括人员、物资、技术的储备和保障,可是首都机场每次都没有吸取足够的经验教训。”张起淮认为,从法律层面上,这需要规范和细化应急处置措施,确保应急设备及物资能够及时到位,确认每个部门应急状态下的职能要求,确定每个人员应急状态下的岗位要求,提高应急措施的可操作性。
应对极端天气方面,有评论指出,首先气象部门要做好预报预警工作,及时发布准确的预警信息。同时,各级政府和管理部门应制定出缜密细致和科学有效的常备之策,让应急预案真正发挥效力。应对极端天气的工作方法也要不断创新,创新有效的工作方法才能以最快的速度“救急”,比如是否有比融雪剂更环保、更快捷的除雪方法,是否可以通过手机短信等方式提醒公众避开极端天气安排出行等。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