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双流国际机场新航站楼下挖出豪华汉墓群
《华西都市报》 记者蔡宇http://www.plane.cc/uploads/allimg/091201/115RWO4-0.jpg
图:考古发掘现场。摄影刘陈平
成都双流国际机场新航站楼建设区一处面积近5000平方米的黄土坡下,居然封藏着25座形制大小不等的古代墓葬,其中20座为汉墓。昨日,当成都文物考古研究所和双流文管所考古人员细看从汉墓中清理出的陪葬品时甚为惊异:不仅用来固定棺木的泡钉浑身包着金箔,就是躺在棺木旁边的青铜器都镀着金。“很可能是一个势力不小的家族墓群。”双流文管所专家李国介绍,对这一墓葬的考古发掘工作将于春节前完成,不会影响机场新航站楼工程建设。
夯土制作家族墓“基地” 新航站区一号墓地位于双流县东升镇青棡村四组,新航站区四号地块西南侧。应施工方的邀请,成都文物考古研究所和双流文管所考古人员月前对这一待建区域进行了考古勘探,除去密密匝匝的沙树、杂草、柑橘树,土层即表现出“异样”:黄褐色夹青灰色土居然有一定粘性,且结构紧密,明显受人工夯压所致。再往下,距地表1.5米的夯土层中夹杂有较多类似白膏泥的物质,地表下3.5米至4米钻探出若干青灰砖渣块等遗物。“是古墓!”数排紧密排列的青砖传递出信号,考古人员将封土逐层揭封后,25座墓葬重见天日。其中,20座排列紧密的汉墓来自一个家族,地面隆起的土坡就是人为夯筑起来的墓葬平台。
镀金青铜器彰显家族实力 19号墓坑是一处大型土坑木椁墓,在成都平原属少见,规模仅次于曾在绵阳双包山发现的西汉诸侯王木椁墓。墓室长8米、宽5米,为夫妻合葬格局,却不见棺木踪影。“在土里。”考古人员指点,棺木早已腐朽成泥,但土层中红黑两色的纹路显示,墓葬主使用的是高档的漆绘木棺。特别的是,固定棺木的花瓣形泡钉,浑身居然包裹着一层金箔,随葬的青铜器大多也做过镀金处理。
大量陶盆、陶鼎残片,铜器、铁器和成串的五铢钱堆在墓室中,都彰显着墓主身前雄厚的财力。“从墓葬排列格局可以看出,他们来自西汉的一个家族墓群,并从西汉一直延续到了南宋。”这一家族墓中南宋时期的火葬墓,已经没有汉时那么“铺张”,火葬墓的大小仅砖室墓的数分之一,证明这一神秘家族走向了衰落。
成都文物考古研究所考古人员易立介绍,这个家族应是当年的地方官吏或大地主家族,遗憾的是,墓穴已被盗墓贼光顾。据附近村民彭德轩老人介绍,该地点原名“山坡林”(又名“彭家大坟包”),过去村民们在台地上开挖坟地时就曾出土不少带花纹或文字符号的砖块,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大队、公社修建食堂时也常在此处挖掘“大头砖”(可能系扇形砖之类)使用。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