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线运输驾驶员执照理论考试大纲(直升机)
**** Hidden Message ***** DOC NO. FS-ATS-004H<BR>航线运输驾驶员执照理论考试大纲<BR>(直升机)<BR>说明<BR>一、制定依据<BR>《航线运输驾驶员执照理论考试大纲(直升机)》(以下简称大纲)<BR>由中国民用航空总局飞行标准司依据CCAR-61.185 条的要求制定出版,以<BR>确定直升机类别航线运输驾驶员执照理论考试的大纲。<BR>二、考试方法<BR>理论考试将遵照本大纲实施。考试须在局方根据FS-MD-2004-01标准批<BR>准的考试中心或考试点进行,采用计算机考试的方式。<BR>三、考试内容<BR>航线运输驾驶员执照申请人必须接受并记录授权教员提供的地面训<BR>练,完成下列与所申请航空器等级相应的地面训练科目或自学课程:<BR>1、与航线运输驾驶员执照权利、限制和飞行运行有关的中国民用航空规章;<BR>2、航行资料汇编、航行通告及咨询材料的使用;<BR>3、气象学,包括天气图、气象预报、气象术语缩写和符号,与锋面有关的<BR>气旋知识,识别临界天气状态,通过锋区和绕过复杂恶劣气象区的程序,影响<BR>航空器活动的天气条件,云的形状,结冰状况和高空风,地形对气象状况和发<BR>展的关系及其对飞行操作的影响,气象资料收集和传播的方式方法,从地面和<BR>空中观测天气获得气象信息;<BR>4、空气动力学和适用于相应航空器的飞行原理,航空器动力装置、各系统<BR>的原理和功能及其检查、操作使用;<BR>5、导航,包括航图、无线电助航设备和区域导航系统的使用,导航的基本<BR>原理,计算方法,仪表飞行规则(IFR)条件下飞行,各种导航设施的使用及机<BR>载导航设备的操作;<BR>6、航空器安全和高效的运行及空域系统内运行的规则和程序,包括飞行计<BR>划和适合于仪表气象条件下运行的程序,防撞、空中交通管制以及无线电通信<BR>程序,夜间和高空运行;<BR>7、重量和平衡的计算和对飞行特性的影响;<BR>8、飞行性能,包括性能图表的使用以及超过性能限制的后果;<BR>9、机动飞行操作程序和应急操作;<BR>10、航空医学知识;<BR>11、载运货物的程序,包括载运危险品;<BR>12、人的因素;<BR>13、航空决断和判断;<BR>14、机组资源管理。<BR>1. 与航线运输驾驶员执照权利、限制和飞行运行有关的中国民用航空规章<BR>1.1 民用航空法<BR>1.1.1 颁布目的、颁布和生效时间和颁发部门<BR>1.1.2 立法依据、法律地位和作用<BR>1.1.3 我国对主权原则的声明<BR>1.1.4 总局和各地方管理局的职责<BR>1.1.5 民用航空器的国籍相关<BR>1.1.6 民用航空器的权利相关<BR>1.1.7 民用航空器适航管理<BR>1.1.8 我国对航空人员管理(主要指机组)的相关规定<BR>1.1.9 民用机场的建设和运行管理相关<BR>1.1.10 飞行管理<BR>1.1.11 飞行保障<BR>1.1.12 飞行必备文件<BR>1.1.13 公共航空运输企业相关规定<BR>1.1.14 公共航空运输的凭证、各方职责的相关规定<BR>1.1.15 搜寻援救和事故调查<BR>1.2 中华人民共和国飞行基本规则<BR>1.2.1 颁发部门及时间<BR>1.2.2 立法依据和法律地位<BR>1.2.3 约束范围及颁发目的<BR>1.2.4 空域管理的相关规定<BR>1.2.5 飞行管制的概念、内容及实施办法<BR>1.2.6 机场区域内飞行的相关规定<BR>1.2.7 航路和航线飞行的相关规定<BR>1.2.8 飞行间隔<BR>1.2.9 飞行指挥<BR>1.2.10 飞行中特殊情况的处置<BR>1.2.11 其他飞行保障<BR>1.2.12 法律责任<BR>1.3 民用航空器驾驶员、飞行教员和地面教员合格审定规则(CCAR-61)<BR>1.3.1 颁布时间及颁布部门<BR>1.3.2 颁发的目的和依据<BR>1.3.3 规则适用范围<BR>1.3.4 主管机构及其职责<BR>1.3.5 相关定义<BR>1.3.6 执照、合格证、等级和许可的要求<BR>1.3.7 飞行模拟机和飞行训练器的鉴定和批准<BR>1.3.8 执照的类别<BR>1.3.9 航空器的类别等级、级别等级、型别等级和仪表等级<BR>1.3.10 涉及酒精或药物的违禁行为<BR>1.3.11 临时执照<BR>1.3.12 执照的有效期(包括仪表运行许可)<BR>1.3.13 体检合格证的要求和有效期<BR>1.3.14 航空器等级限制和附加训练要求<BR>1.3.15 无线电通信资格<BR>1.3.16 航线运输驾驶员执照的相关细化规定<BR>1.3.17 罚则<BR>1.4 一般运行和飞行规则(CCAR-91)<BR>1.4.1 颁发的部门和时间<BR>1.4.2 颁布的目的和依据<BR>1.4.3 飞行规则<BR>1.4.4 机长的权利和职责<BR>1.4.5 空中导航程序<BR>1.4.6 空中交通管制<BR>1.4.7 航空器的适航性<BR>1.5 小型航空器公共航空运输承运人运行合格审定规则(CCAR-135)<BR>1.5.1 总则<BR>1.5.2 飞行运行<BR>1.5.3 航空器与设备<BR>1.5.4 目视/仪表飞行规则的运行限制和天气要求<BR>1.5.5 飞行机组成员合格要求<BR>1.5.6 机组成员飞行时间和值勤时间限制及休息要求<BR>1.5.7 机组成员检查要求<BR>1.5.8 训练<BR>1.5.9 飞机性能使用限制<BR>1.5.10 附录<BR>1.6 国际民用航空公约及附件概要<BR>1.6.1 国际航空法发展简史<BR>1.6.2 航空法的渊源、特征和作用<BR>1.6.3 国际航空法的体系结构和相互关系<BR>1.6.4 芝加哥公约主体序列<BR>1.6.5 国际民航组织的目标、组成和运行机制<BR>1.6.6 国际民航组织的技术规范(附件)<BR>1.6.7 其他国际协议<BR>1.6.8 搜寻和援救<BR>1.6.9 空中交通服务<BR>1.6.10 华沙体制(国际航空运输协议)<BR>1.6.11 航空刑法体系(东京、海牙和蒙特利尔公约)<BR>2. 航行资料汇编、航行通告及咨询材料的使用<BR>2.1 航行资料汇编<BR>2.1.1 航行资料汇编组成<BR>2.1.2 航行资料汇编使用<BR>2.1.3 标准格式、用语、缩写和编码<BR>2.1.4 国内外航行资料汇编的不同之处<BR>2.2 航行通告<BR>2.2.1 如何获取航行通告<BR>2.2.2 标准格式、用语、缩写和编码<BR>2.2.3 有效时限<BR>2.2.4 国内外航行通告的不同之处<BR>2.3 咨询材料<BR>2.3.1 如何使用咨询材料<BR>2.3.2 咨询材料的时效<BR>2.3.3 标准格式、用语、缩写和编码<BR>3. 气象学,包括天气图、气象预报、气象术语缩写和符号,与锋面有关的<BR>气旋知识,识别临界天气状态,通过锋区和绕过复杂恶劣气象区的程序,<BR>影响航空器活动的天气条件,云的形状,结冰状况和高空风,地形对气象<BR>状况和发展的关系及其对飞行操作的影响,气象资料收集和传播的方式方<BR>法,从地面和空中观测天气获得气象信息<BR>3.1 大气<BR>3.1.1 大气的组成<BR>3.1.2 气压,温度和密度<BR>3.2 云和降水<BR>3.2.1 云<BR>3.2.2 云的形成<BR>3.2.3 降水<BR>3.2.4 雷暴<BR>3.3 大气运动<BR>3.3.1 风和压力<BR>3.3.2 地方性风<BR>3.3.3 山脉的影响<BR>3.3.4 微下冲气流<BR>3.3.5 风随高度的变化<BR>3.4 能见度<BR>3.4.1 能见度的测量<BR>3.4.2 雾<BR>3.4.3 影响能见度的其他因素<BR>3.5 冰的形成<BR>3.5.1 机身结冰<BR>3.5.2 发动机结冰<BR>3.5.3 结冰的报告<BR>3.6 气团和锋面<BR>3.6.1 气团的特性<BR>3.6.2 气团的分类<BR>3.6.3 基本的天气图的分析<BR>3.6.4 锋面<BR>3.7 气团和锋面的分析<BR>3.7.1 锋面低压<BR>3.7.2 非锋面低压<BR>3.7.3 反气旋<BR>3.8 天气图<BR>3.8.1 天气图<BR>3.8.2 基本分析和预报规律<BR>3.8.3 天气图对航空的重要意义<BR>3.9 气象观测<BR>3.9.1 基本的观测方法<BR>3.9.2 飞行中观察<BR>3.9.3 卫星观察<BR>3.9.4 飞行气象文件<BR>4. 空气动力学和适用于相应航空器的飞行原理,航空器动力装置、各系统<BR>的原理和功能及其检查、操作使用<BR>4.1 直升机空气动力学<BR>4.1.1 空气动力学基础<BR>4.1.2 激波<BR>4.1.3 直升机术语<BR>4.1.3.1 同固定翼飞机和自转旋翼机的比较<BR>4.1.3.2 旋转轴和旋转平面<BR>4.1.3.3 桨叶和桨盘<BR>4.1.4 直升机空气动力<BR>4.1.4.1 桨距角和攻角<BR>4.1.4.2 桨叶的升力和阻力<BR>4.1.4.3 旋翼拉力和阻力<BR>4.1.4.4 旋翼拉力沿桨叶展向分布的均匀性<BR>4.1.5 性能和速度<BR>4.1.6 性能和高度<BR>4.1.7 直升机的操纵<BR>4.1.7.1 总距杆<BR>4.1.7.2 周期变距杆<BR>4.1.7.3 脚蹬<BR>4.1.8 旋翼桨叶的运动自由度<BR>4.1.8.1 变距<BR>4.1.8.2 挥舞<BR>4.1.8.3 摆振<BR>4.1.9 相位滞后和超前角<BR>4.2 直升机机体与系统<BR>4.2.1 直升机的构形<BR>4.2.2 驾驶舱和客舱<BR>4.2.3 操纵装置和旋翼<BR>4.2.4 起落架<BR>4.2.5 液压系统<BR>4.2.6 空调和增压系统<BR>4.2.6.1 气源系统<BR>4.2.6.2 空调系统<BR>4.2.6.3 增压系统<BR>4.2.7 防冰和排雨系统<BR>4.2.7.1 防冰与除冰系统区别<BR>4.2.7.2 热力防冰<BR>4.2.7.3 液体防冰<BR>4.2.7.4 风挡排雨<BR>4.2.7.5 防冰对飞机性能的影响<BR>4.2.8 传动系统<BR>4.2.8.1 减速器<BR>4.2.8.2 离合器<BR>4.2.8.3 空转装置<BR>4.2.9 燃油系统<BR>4.2.9.1 航空煤油<BR>4.2.9.2 燃油油箱<BR>4.2.9.3 燃油系统操作<BR>4.2.9.4 操作事项<BR>4.2.9.5 燃油系统监控<BR>4.2.10 电气系统<BR>4.2.10.1 选装设备<BR>4.2.10.2 电气系统操作<BR>4.2.10.3 传感器<BR>4.3 动力装置-涡轮轴发动机<BR>4.3.1 功率<BR>4.3.2 工作原理<BR>4.3.3 发动机结构<BR>4.3.4 涡轮轴发动机特性<BR>4.3.5 涡轮轴-旋翼<BR>4.3.6 操作事项<BR>4.3.7 发动机启动<BR>4.4 涡轮轴发动机仪表<BR>4.4.1 显示<BR>4.4.2 扭矩表<BR>4.4.3 转速表<BR>4.4.4 排气温度表<BR>4.4.5 燃油消耗<BR>4.4.6 滑油压力表<BR>4.4.7 滑油温度表<BR>4.5 飞行仪表系统<BR>4.5.1 飞行计算机的应用<BR>4.5.2 电子飞行仪表系统<BR>4.5.3 飞行管理系统<BR>4.6 自动飞行控制系统<BR>4.6.1 自动驾驶<BR>4.6.2 飞行指引仪<BR>4.6.3 自动油门<BR>4.6.4 自动飞行<BR>4.6.5 自动飞行中的飞行包线保护<BR>4.6.6 有关的自动系统<BR>4.7 警告和记录设备<BR>4.7.1 地形警告系统<BR>4.7.2 防撞系统<BR>4.7.3 超速警告系统<BR>4.7.4 失速警告<BR>4.7.5 数字飞行记录器<BR>4.7.6 驾驶舱语音记录器<BR>4.7.7 主警告系统<BR>4.8 直升机飞行原理<BR>4.8.1 垂直飞行<BR>4.8.1.1 起飞<BR>4.8.1.2 垂直爬升<BR>4.8.1.3 垂直下降<BR>4.8.1.4 无地效悬停<BR>4.8.1.5 地面效应<BR>4.8.2 平移运动<BR>4.8.3 功率的需求<BR>4.8.3.1 总需求功率<BR>4.8.3.2 可用功率<BR>4.8.4 更多的前飞空气动力学知识<BR>4.8.4.1 悬停过渡<BR>4.8.4.2 对称和不对称旋翼拉力<BR>4.8.4.3 主旋翼挥舞锥体后倾<BR>4.8.4.4 尾桨挥舞锥体后倾和去除的方法<BR>4.8.4.5 影响最大前飞速度的因素<BR>4.8.5 影响周期变距杆限制的因素<BR>4.8.5.1 向上运动时的全部质量<BR>4.8.5.2 密度高度<BR>4.8.5.3 重心位置<BR>4.8.6 拉平-有动力飞行<BR>4.8.6.1 反向拉力<BR>4.8.6.2 对航空器姿态的影响<BR>4.8.6.3 旋翼拉力的增加<BR>4.8.6.4 旋翼阻力的减少<BR>4.8.6.5 旋翼转速的增加<BR>4.8.6.6 减速作用<BR>4.8.7 带功率下降(涡环)<BR>4.8.8 桨叶的滑行<BR>4.8.9 自转-垂直<BR>4.8.9.1 有效气流<BR>4.8.9.2 自转驱动力<BR>4.8.9.3 旋翼阻力<BR>4.8.9.4 重量和高度的影响<BR>4.8.9.5 使用总距杆控制旋翼的转速<BR>4.8.9.6 旋翼转速的稳定性<BR>4.8.10 自转-前飞<BR>4.8.10.1 影响入流角的因素<BR>4.8.10.2 前飞速度对下降率的影响<BR>4.8.10.3 前飞中自转桨盘面积的不对称性<BR>4.8.10.4 转弯<BR>4.8.10.5 拉平<BR>4.8.10.6 航程和续航时间<BR>4.8.10.7 自转着陆<BR>4.8.10.8 高度-速度图<BR>4.8.11 稳定性<BR>4.8.11.1 悬停<BR>4.8.11.2 前飞<BR>4.8.11.3 后飞<BR>4.8.11.4 增稳装置<BR>4.8.12 操纵功率<BR>4.8.12.1 跷跷板式旋翼<BR>4.8.12.2 全铰接式旋翼<BR>4.8.12.3 刚硬旋翼<BR>4.8.12.4 对稳定性的影响<BR>4.8.12.5 对动力/静力翻转的影响<BR>4.8.13 功率需求-图<BR>4.8.13.1 需用功率/可用功率图<BR>4.8.13.2 最大爬升率速度<BR>4.8.13.3 最大爬升角速度<BR>4.8.13.4 最大速度<BR>4.8.13.5 航程和续航时间<BR>4.8.13.6 超桨距<BR>4.8.13.7 超扭矩<BR>4.8.13.8 转弯<BR>5. 导航,包括航图、无线电助航设备和区域导航系统的使用,导航的基本<BR>原理,计算方法,仪表飞行规则(IFR)条件下飞行,各种导航设施的使用<BR>及机载导航设备的操作<BR>5.1 导航图<BR>5.1.1 兰勃特锥体投影(一种球面转换成平面的方式,在平面上画球面)<BR>5.1.2 AIP 航图的使用<BR>5.2 时区<BR>5.3 飞行仪表<BR>5.3.1 大气数据仪表<BR>5.3.2 大气数据计算机<BR>5.3.3 陀螺的原理<BR>5.3.4 罗盘<BR>5.3.4.1 直读式罗盘<BR>5.3.4.2 随动陀螺罗盘<BR>5.3.4.3 惯性导航<BR>5.4 无线电导航<BR>5.4.1 无线电波的传送<BR>5.4.1.1 术语<BR>5.4.1.2 波的传播<BR>5.4.1.3 天线<BR>5.4.2 无线电导航设备<BR>5.4.2.1 ADF<BR>5.4.2.2 VOR<BR>5.4.2.3 测距仪<BR>5.4.2.4 ILS<BR>5.5 基本雷达规则<BR>5.5.1 脉冲技术和相关的术语<BR>5.5.2 地面雷达<BR>5.5.3 机载气象雷达<BR>5.5.4 二次雷达和应答机<BR>5.5.5 雷达高度表<BR>5.6 航路导航<BR>5.6.1 航路选择<BR>5.6.2 爬升和下降导航<BR>5.6.3 无线电导航设备的使用<BR>5.6.4 航迹和地速的计算<BR>5.7 区域导航系统<BR>5.7.1 系统类型<BR>5.7.2 基本原理<BR>5.7.3 雷达导航系统<BR>5.7.4 惯性导航系统<BR>5.7.5 卫星导航系统<BR>5.7.6 区域导航系统升级<BR>6. 航空器安全和高效的运行及空域系统内运行的规则和程序,包括飞行计<BR>划和适合于仪表气象条件下运行的程序,防撞、空中交通管制以及无线电<BR>通信程序,夜间和高空运行<BR>6.1 空域<BR>6.1.1 正常空域<BR>6.1.2 特殊空域<BR>6.2 飞行计划<BR>6.2.1 飞行计划填写<BR>6.2.2 飞行计划项目<BR>6.2.3 备降机场<BR>6.3 空中交通管制<BR>6.3.1 空管放行许可<BR>6.3.2 空管指令<BR>6.3.3 无线电通讯<BR>6.4 飞行运行<BR>6.4.1 仪表进近的雷达指引<BR>6.4.2 II 或III 类操作<BR>6.4.3 优先着陆<BR>6.4.4 关键飞行阶段<BR>6.4.5 夜间运行<BR>7. 重量和平衡的计算和对飞行特性的影响<BR>7.1 载重平衡<BR>7.1.1 术语<BR>7.1.2 理论<BR>7.1.2.1 载重平衡基础<BR>7.1.2.2 配载控制系统<BR>7.1.3 实践应用<BR>7.1.3.1 根据手册进行重量及平衡计算<BR>7.1.3.2 根据给出的初始数据填写重量及平衡表,并结合气象条件分析是否适<BR>合飞行<BR>7.2 实际飞行计划和飞行监控<BR>8. 飞行性能,包括性能图表的使用以及超过性能限制的后果<BR>8.1 起飞和着陆性能<BR>8.1.1 术语<BR>8.1.2 理论-起飞性能<BR>8.1.2.1 跑道<BR>8.1.2.2 起飞爬升<BR>8.1.2.3 起飞重量限制<BR>8.1.2.4 操作技巧的影响<BR>8.1.2.5 减推力起飞<BR>8.1.3 实际飞行应用-起飞<BR>8.1.4 理论-着陆性能<BR>8.1.4.1 跑道<BR>8.1.4.2 进近和着陆<BR>8.1.4.3 飞行航径梯度-着陆<BR>8.1.4.4 着陆重量限制<BR>8.1.4.5 操作技巧的影响<BR>8.1.5 实际飞行应用-着陆<BR>8.2 爬升、巡航和下降性能<BR>8.2.1 术语<BR>8.2.2 理论<BR>8.2.2.1 基本速度/功率管理<BR>8.2.2.2 操作决断的影响<BR>8.2.2.3 航路飞行航径梯度<BR>8.2.3 实际应用<BR>8.2.3.1 爬升<BR>8.2.3.2 巡航和下降<BR>8.3 其它性能<BR>8.3.1 发动机失效程序<BR>8.3.2 等待<BR>8.3.3 紧急下降<BR>9. 机动飞行操作程序和应急操作<BR>9.1 机动飞行程序<BR>9.2 紧急操作<BR>9.2.1 事故和事故征候<BR>9.2.2 安全保卫<BR>9.2.3 搜寻和救援<BR>10. 航空医学知识<BR>10.1 高空飞行:呼吸和血液循环<BR>10.1.1 基础概念<BR>10.1.1.1 新陈代谢<BR>10.1.1.2 组织的供氧<BR>10.1.1.3 大气成分<BR>10.1.1.4 气体规律<BR>10.1.2 呼吸系统和血液循环系统<BR>10.1.2.1 呼吸系统和循环系统的相互关系<BR>10.1.2.2 血液的组成和功能<BR>10.1.2.3 血压<BR>10.1.2.4 呼吸系统的结构与功能<BR>10.1.2.5 肺泡间的供氧换气,呼吸的调节<BR>10.1.2.6 缺氧症<BR>10.1.2.7 换气过度<BR>10.1.3 增压客舱<BR>10.1.3.1 快速减压,影响及应对措施<BR>10.1.3.2 气压性损伤<BR>10.2 飞行和健康<BR>10.2.1 高高度飞行环境(臭氧,辐射,湿度)<BR>10.2.2 生理和心理的适应性<BR>10.2.3 失能<BR>10.2.3.1 产生的原因及症状<BR>10.2.3.2 识别:隐性和突然的失能<BR>10.2.3.3 失能的处置程序<BR>10.2.4 中毒<BR>10.2.4.1 烟草<BR>10.2.4.2 酒精<BR>10.2.4.3 吸毒和自我给药<BR>10.2.4.4 各种有毒材料<BR>10.2.5 身体节律失调<BR>10.2.5.1 生物钟<BR>10.2.5.2 昼夜节律失调<BR>10.2.5.3 睡眠<BR>10.2.6 疲劳<BR>10.2.6.1 定义<BR>10.2.6.2 产生的原因<BR>10.2.6.3 类型和症状<BR>10.2.6.4 预防和治疗<BR>10.2.7 压力和精神焦虑<BR>10.2.7.1 压力的定义<BR>10.2.7.2 压力组成<BR>10.2.7.3 产生的原因,压力源<BR>10.2.7.4 应激行为<BR>10.2.7.5 对行为的影响<BR>10.2.7.6 焦虑<BR>10.2.7.7 防卫机制<BR>10.2.7.8 焦虑和防卫机制的影响<BR>10.2.8 日常保健<BR>10.2.8.1 常见疾病(感冒,流行性感冒,肠胃功能紊乱)<BR>10.2.8.2 热带气候的风险及注意事项<BR>10.2.8.3 个人卫生:口腔,外部,内部<BR>10.2.8.4 糖尿病<BR>10.2.8.5 高/低血压<BR>10.2.8.6 肥胖,缺乏锻炼<BR>10.2.8.7 皮肤病<BR>11. 运货物的程序,包括载运危险品<BR>11.1 货物运输<BR>11.2 危险物品运输<BR>12. 人的因素<BR>12.1 人的信息处理<BR>12.1.1 一般体系<BR>12.1.1.1 中枢和末梢神经系统<BR>12.1.1.2 感觉阈值,灵敏度,适应性,习惯<BR>12.1.1.3 反射和生理调节系统<BR>12.1.1.4 中枢神经系统的信息处理<BR>12.1.2 知觉<BR>12.1.2.1 视觉<BR>12.1.2.2 听觉<BR>12.1.2.3 平衡<BR>12.1.3 外界刺激的整合:空间定向障碍和错觉<BR>12.1.3.1 基本概念及定义<BR>12.1.3.2 定向障碍的分类<BR>12.1.4 记忆<BR>12.1.4.1 功能描述<BR>12.1.4.2 信息的记忆存储及回忆<BR>12.1.5 人的习惯<BR>12.1.4.1 个性<BR>12.1.4.2 行为和技巧<BR>12.1.4.3 人为差错及可靠度<BR>12.1.4.4 在自动化驾驶舱工作<BR>13. 航空决断和判断<BR>13.1 决断和判断<BR>13.1.1 飞行员判断的概念<BR>13.1.2 航空决断<BR>13.1.3 冒险心理的识别<BR>13.1.4 飞行员判断的警觉性<BR>13.1.5 航空决断的使用<BR>13.1.6 决策模式<BR>13.1.7 危险的思维和错误的假设<BR>14. 机组资源管理<BR>14.1 机组资源管理<BR>14.1.1 机组的含义<BR>14.1.2 情景意识管理<BR>14.1.3 机组配合<BR>14.1.4 机组协作<BR>14.1.5 沟通程序<BR>14.1.6 职责分配<BR>14.1.7 领导<BR>14.1.8 被领导<BR> 谢谢 我太需要这个了回复 1# 帅哥 的帖子
收藏了 ,打提前量,感谢楼主。 看看的哦 谢谢 正好需要。、、太感谢了。。 谢谢楼主分享。好东西哈。 这个真得好好学学感谢感谢,学习学习 这个东东真好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