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航 发表于 2010-3-17 17:50:27

虹桥枢纽崛起 “后机场建设时代”如何走好

2010-03-17 《解放日报》 记者王志彦 

 上海虹桥国际机场(简称“虹桥机场”)二号航站楼昨天(16日)投入运营,虹桥机场由此形成了2座航站楼、2条跑道同时运行的新格局。更令人欣喜的是,随着虹桥机场扩建工程顺利竣工,一座世界级交通枢纽已在上海西部渐露身姿。今后,这里将集聚大量的人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如何开发利用好这一“流动的金矿”,将是上海乃至长三角经济发展必须面对的新命题。
大规模机场建设落幕  虹桥机场二号航站楼的成功启用,在上海机场建设史上具有特殊的标志性意义,因为它意味着历经7年的大规模建设,上海航空枢纽港的硬件设施基本具备。
  “2003年开始,我们投入大量资金开始扩建浦东国际机场。随后,2005年虹桥机场扩建工程上马,上海机场的大规模建设达到顶峰。如今,浦东机场和虹桥机场的扩建工程相继完工,上海拥有了4座航站楼、5条跑道的机场规模,基本跻身世界级机场之列。”在昨天的启用仪式上,上海机场集团董事长、总裁吴念祖表示,从昨天起,上海正式步入“后机场建设时代”,尽管在长期规划中,上海浦东国际机场(简称“浦东机场”)仍预留有建设三号航站楼和第4、第5跑道的空间,但这需要视客流实际增长情况而定,而且即使建设,其规模也比不上之前。
  大规模机场建设落下帷幕,但这仅仅是开始。对于上海机场来说,“后机场建设时代”如何转变发展方式,尽快缩短与国际一流机场在管理上的差距,则是今后最大的挑战。
  一个多月后,举世瞩目的上海世博会就将召开,这是新航站楼、新枢纽面临的最艰巨的考验。“虹桥机场原设计年吞吐能力只有960万人次,近年来,机场每年实际吞吐旅客接近2000万,整个机场就像绷紧的弹簧一样在满负荷运转。新航站楼的启用,大大缓解了这一压力,也为服务世博旅客提供了崭新的平台。不过硬件的改善只是一方面,”吴念祖称,以良好的窗口形象迎接世博不仅要比硬件,更要看软实力,比如服务质量是否优质,人性化设施是否到位,航班波频率是否达到国际枢纽机场水平等,这都需要机场方面继续努力。
  事实上,这方面上海已有所行动。根据去年10月签署的沪港机场合作协议,上海机场集团与香港机管局已合资组建上海沪港机场管理有限公司,受托管理上海机场集团所属的虹桥机场的一号、二号航站楼、虹桥综合交通枢纽东交通中心与旅客流程相关区域,以及航站楼商业零售业务。沪港机场的合作,积极引入了香港机场丰富的枢纽机场运营管理经验、技术和品牌,并充分发挥两地机场各自优势,提升上海机场的运营效率和管理服务水平,为成功举办上海世博会提供最佳的航空服务保障。
超越航空看发展  机场仅仅是人来人往的地方吗?这个问题看似简单,但却是上海机场,乃至虹桥综合交通枢纽未来必须回答的问题。在“后机场建设时代”,如果跳出机场看机场,航空城这个词就显得格外醒目。
  毫无疑问,飞机起降是机场最重要的功能。但伴随着飞机的起起落落,机场汇集了巨大的人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美国的大型机场可以占地300平方公里,那已经不是机场,而是城市了。所谓航空城,恰恰是利用飞机这一现代化交通工具的优势,以枢纽机场为核心,促使资本、技术、人力等生产要素在机场周边集聚的一种新型经济形态。
  在国外,枢纽城市都有向航空城发展的趋势,这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一开始,机场周围出现了餐厅、旅馆,集装箱开始囤积,等待装运。后来,由于机场便利的运输条件,人们逐渐意识到,为什么不在机场直接拓展商贸交流功能,进行加工出口呢?于是,形态各异的航空城出现了。
  荷兰阿姆斯特丹的斯基铺机场就是个典型。这个机场除了航空运输功能,通过几条向外辐射的机场快速路,将机场周边数公里范围变成了工业园区。那里不仅有高档写字楼,还有会议中心、展览中心、批发市场,以及便捷的物流中心,可以方便地连接陆、海、空等各种交通。据介绍,航空城里的写字楼租金超过阿姆斯特丹市中心租金,每天有5.2万人在此工作。
  如今,越来越多的国外机场正变身航空城,欧洲机场协会甚至高呼“机场将成为21世纪城市经济的发动机”。与此相比,国内机场尽管可以造第二条、第三条跑道,可以造更漂亮的航站楼,但依然忽视了航空城的开发。大部分国人的观念依然根深蒂固:机场就是上下飞机的地方。对乘客来说,下了飞机想得最多的就是,以最快的速度赶回市区。
  机场需要转变发展方式,交通枢纽就不应该仅仅局限于交通这个单一的功能上,而必须“破茧化蝶”,成为城市现代服务业发展的集聚地。据吴念祖介绍,目前浦东机场和虹桥机场所在的浦东国际机场综合保税区和虹桥商务区已被列入上海五大现代服务业发展重点地区,其中虹桥商务区将以虹桥枢纽为核心功能区,形成以总部经济为核心,以高端商务商贸和现代物流为重点,以会展、商业等为特色,其他配套服务业协调发展的产业格局,成为上海现代服务业的新亮点、上海发展总部经济的新载体、上海服务全国的新区域和上海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与此同时,世界快递业“四大天王”的UPS、DHL分别将自己的亚洲转运中心和北亚转运中心先后选址在浦东机场西货运区。“四大天王中有2家落户在一个机场,这在全国范围内绝无仅有。”吴念祖说,浦东机场已经基本具备了国际货运枢纽机场的条件,其作用不仅仅局限于航空运输和上海本地,对于长三角地区乃至全国经济发展都有巨大的推动作用。据统计,上海航空货运量占全国的45%,其中国际航空货运量占全国的60%。而两大转运中心的建立将吸引一大批出口加工和物流企业入驻空港保税物流园区,开展与航空相关的物流业、加工业,以及酒店、餐饮、娱乐等非航空主业,以提供更多就业机会,提升机场的服务水平,提高当地企业的竞争力等。
应成为长三角“彩虹桥”  虹桥枢纽的发展除了超越航空外,还要超越地域,只有成为长三角区域联动发展的“彩虹之桥”,虹桥枢纽才有可能发挥其最大潜力。
  根据上海市经济发展战略布局,虹桥综合交通枢纽的建成和投入使用将串联起上海、南京、杭州三大都市圈,以及沿线苏州、无锡、常州等经济较发达地区,并大大促进沿江和长三角地区人员的有序流动和集聚,实现长江三角洲商贸、信息、资金以及人力资源的融合与对接,并逐步开发为一个重要的商务中心区,成为上海和长三角地区经济增长的新引擎。
  专家表示,“大虹桥”有良好的区位优势,它不仅紧密连接苏浙,还可以更好地集聚大量长三角区域民间资本,从而有利于民间资本向更高层次发展。上海良好的智力资源和管理经验不仅是虹桥商务区发展的重要前提,而且可以通过虹桥商务区服务于长三角的发展。
  记者了解到,虹桥机场二号航站楼开通后,长三角旅客可直接在虹桥枢纽内办理浦东机场的登机手续,并托运行李。虹桥交通枢纽到达浦东国际机场的便利性,有助于积极促进长三角地区企业向国际发展。虹桥商务中心区有可能在两个层面上对长三角地区的发展产生影响:一是在物理上提高了区域内各城市之间的连接能力,加速和扩大了人流和物流在整个区域内的流动。二是增强区域内的商务关系和活动,进而向内地和世界展示、推出长三角地区的产品和服务。通过服务长三角,虹桥枢纽将上海与长三角的经济发展更加紧密地联系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实现一体化,从而带动整个长江流域的经济社会发展,为我国新形势下拉动内需的发展战略和经济转型作出贡献。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虹桥枢纽崛起 “后机场建设时代”如何走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