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公司与地方政府是共赢——访民航大教授
2010-07-02 《中国民航报》 记者吴晓莉面对大西南航空市场的竞争压力,四川航空股份有限公司(Sichuan Airlines Co., Ltd.,简称“川航”)这一地方性航空公司另辟蹊径,果敢北上,通过一连串的动作,成功控股东北航空公司,并与一心打造本土航空公司的河北省一拍即合,东北航空变身成为河北航空有限公司(Hebei Airlines Co. Ltd.,简称“河北航空”),一连串“事件”的发生对川航来说究竟意味着什么?河北航空成立后,河北省民航事业、川航又将迎来怎样的发展契机?本报记者就此专访了中国民航大学航空运输经济研究所所长李晓津。
记者:在您看来,川航作为地方性航空公司,在整个航空业界处于什么地位,扮演什么角色?
李晓津:四川航空成立于1986年,1988年开航营运,取得了很大成绩。 特别是近年来,川渝乃至整个西南地区的航空运输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国航、东航、海航以及各自的关联公司纷纷进入川航的传统市场,使川航面临着极大的市场压力,亟待做大做强。近年来,川航先后控股鹰联航空、东北航空进而成立河北航空,就是对这种市场压力的自然反应。
记者:川航的这一举动对其自身发展有怎样的意义?
李晓津:从短期来看,川航通过控股东北航空、进而与河北省合作成立河北航空,真正实现了低成本、低风险的扩张。根据相关统计,京津地区机场出发旅客中来自唐山、石家庄、秦皇岛等河北省的旅客占有相当大的比例,随着石家庄、唐山、秦皇岛等地扩建、新建机场的完工,川航将抢得先机。
另外,川航该举动可以极大地完善川航现有航线网络。川渝地区与河北距离较远,航线网络具有互补性;河北省与京津毗邻,石家庄、唐山、秦皇岛等与京津之间的地面交通非常发达,川航进入河北市场,在一定程度上就是进入了京津市场。
从长期看,川航可以通过提前进入河北这样一个华北市场中的子市场,逐步发展为全国性航空公司。随着国家环渤海地区经济发展规划的不断落实,京津冀地区航空运输业前途光明。
记者:河北省政府的支持,对整个事件的影响体现在什么地方?
李晓津:需要承认,河北省政府的支持是关键因素,主要体现在为河北航空提供了所需的两个资源,即资金和基础设施。在资金方面,据川航方面透露,河北方面的出资股东是实力雄厚的河北国企冀中能源集团,该企业年产值达千亿元,年利税百亿元,目前拥有3家上市公司,相信其有足够的实力支持河北航空。在基础设施方面,2010年以来,河北省对民用机场建设非常重视,扩建改建石家庄、唐山、邯郸机场,新建秦皇岛、张家口和承德机场等,都为河北航空的生存和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记者:川航的举动,对业界有没有影响或启示?
李晓津:川航的举动将会对业界产生一定的影响。
第一,从局部看,将对河北、天津乃至北京的现有航空运输市场格局产生影响。不论是相关航空公司还是相关机场,都将认真观察、研究河北航空及相应机场的下一步动作,并做好准备。
第二,从全国看,这次举动将对与川航相似的航空公司产生较大震动。近几年相继成立的本土航空公司,主要是四大航空公司直接与地方政府合作,如天津航空、首都航空、重庆航空等。川航作为一家地方政府控股、南航参股的航空公司跨行政区域与另一地方政府直接合作,尚属首例。这种合作可以解决四大航直接与地方政府合作带来的某些负面作用,如运力安排、人员安排等,具有更灵活、更有针对性等优点。国内国航、南航旗下有多家类似航空运输企业,必将对川航的这次举动进行研究,并可能进行仿效。
目前中国的航空运输市场还是一个“二元结构市场”,但在国家和民航局相关政策的支持下,相信未来中国航空运输的发展将更加注重结构和质量,民航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战略作用越来越凸显。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