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航 发表于 2010-7-30 15:10:44

赣州黄金机场借改革试点 打造区域支线枢纽

2010-07-30 《中国民航报》 记者吴晓莉

作为国内“中小城市航空通达性改善计划”的先行试点城市,2008年赣州新机场启用后,航线与客流量都取得迅猛发展,而他们下一步将是——
  “7月27日,由江西省政府和科技部等单位联合主办的中国江西稀土钨产业合作推进会在赣州举行,机场的通达性为会议的举办提供了保障。”赣州市政府副秘书长蓝捷在谈到机场对地方经济发展的作用时,对记者开门见山。
  作为国内“中小城市航空通达性改善计划”的先行试点城市,赣州黄金机场已成为国内客流量增长较快的支线机场之一。2010年上半年,赣州机场累计完成旅客吞吐量12.88万人次、起降2526架次、货邮吞吐量1176.6吨,同比增长76.6%、32%、282%。
与政府良性互动 争取双赢局面  始建于1959年的赣州机场,是全国民航最早建设的机场之一。长期以来,受地域、经济、运力、航线、市场等诸多因素影响,其发展一直缓慢。最艰难的1998年,机场只有一条广州航线。
  转机出现在2008年赣州新机场正式启用后。当年,赣州黄金机场旅客吞吐量突破10万人次,达到12.05万人次。
  同时发生巨大变化的是航线迅猛增加。2009年6月1日,赣州至深圳通航;2009年10月,赣州至长沙通航;2009年11月,赣州至上海的航线换飞成127座的A319宽体客机,2010年3月底,又改换158座的A320客机,成为赣州通航以来执飞赣州航线的最大客机。今年1月16日,赣州至广州航线加飞上午航班,由此赣州成为国内第一个日飞两班到广州白云机场的支线城市。
  赣州市市长王平一再强调:“航空业是赣州经济发展的晴雨表,要把赣州航空业纳入构建赣州特大城市的框架中,要规划好、发展好;要把赣州建设成为公、铁、航、水立体发展、赣湘闽粤四省通衢的区域性中心城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为机场发展铺平了道路,赣州市政府设立了巨额航空发展引导资金,今年将达6500万元,明年预计超8000万元。
  对赣州机场的投入也给当地经济发展换来丰盈的回报。航线通达后,外地客商纷至沓来。规划面积50平方公里、可容纳1000家企业的赣州香港工业园,每天出入赣州黄金机场的客商数量庞大。
打造区域支线枢纽 展示航空优势  2007年,赣州被民航局确定为“全国中小城市航空通达性改善试点城市”。江西省委常委、赣州市委书记潘逸阳指出:“要加快赣州航空业发展,把赣州打造成为全国颇具名气、中部地区重要的支线航空枢纽。”
  赣州市政府对发展航空的认识高度统一,赣州专门成立了市交通建设领导小组,把民航、铁路、水运、公路、财政等与大交通有关的单位全部纳入进来,由分管副市长挂帅,交通局负责对口协调,较好地解决了管理体制不畅的问题。同时与江西省机场集团公司共同组建赣州航空发展服务有限公司,运作航线航班,提高赣州航空的通达性。
  “为打造机场窗口形象,赣州市政府投资了27.8亿元,正在建造一条7公里长、双向8车道的机场大道,它将成为展示赣州风采的城市景观走廊。”赣州黄金机场党委副书记李国清告诉记者。
  机场离城市相对较远,一些乘客为此深感不便。今年5月18日,江西省第一个城市候机楼在赣州投入使用。随着出入赣州的国际旅客增加,特别是赣州香港工业园的开建,目前赣州市政府迫切希望开通飞香港、台湾等地区的航班。“机场还将拟建建筑面积约3000平方米,投资约3000万元的候机楼,力争尽快开工建设。”李国清告诉记者。
公益性职能复位 开展有益尝试  支线机场公益性职能复位是首都机场集团公司为加快其成员机场发展的措施之一,赣州机场在由经营型机场向管理型机场的转变中进行了探索和尝试。
  自2008年3月2日起,赣州机场分公司医疗应急救护工作改变原有模式,正式转交地方,完成了医疗应急救护工作的职能复位,由赣州市人民医院派出医务人员到赣州机场从事医疗救护工作,负责急救病员的现场救治和转运。赣州机场则负责提供工作场地和医疗设备及仪器,同时机场提供一辆救护车给人民医院无偿使用。这样既盘活了机场闲置资产,又节省了人力资源成本。
  此外,赣州机场还对机场公交进行了改革,具体做法为赣州机场将两台拥有产权的客车无偿提供给赣州市公共汽车公司使用,使用期间,车辆的一切费用及安全责任由赣州市公共汽车公司承担,同时不收取赣州市公共汽车公司进机场的特需经营费,这样机场既节约了费用,又缓解了由于司机短缺造成人力资源紧张的局面。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赣州黄金机场借改革试点 打造区域支线枢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