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用机场管理条例
**** Hidden Message ***** 《民用机场管理条例》<BR>(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553 号)<BR>《民用机场管理条例》已经2009 年4 月1 日国务院第55 次<BR>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09 年7 月1 日起施行。<BR>总理温家宝<BR>二○○九年四月十三日<BR>第一章总则................................................................................................................................2<BR>第二章民用机场的建设和使用...................................................................................................3<BR>第三章民用机场安全和运营管理...............................................................................................7<BR>第四章民用机场安全环境保护.................................................................................................11<BR>第五章法律责任.........................................................................................................................15<BR>第六章附则...............................................................................................................................20<BR>第一章总则<BR>第一条为了规范民用机场的建设与管理,积极、稳步推<BR>进民用机场发展,保障民用机场安全和有序运营,维护有关当事<BR>人的合法权益,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法》,制定本条<BR>例。<BR>第二条本条例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民用机场的规<BR>划、建设、使用、管理及其相关活动。民用机场分为运输机场<BR>和通用机场。<BR>第三条民用机场是公共基础设施。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采<BR>取必要的措施,鼓励、支持民用机场发展,提高民用机场的管理<BR>水平。<BR>第四条国务院民用航空主管部门依法对全国民用机场实<BR>施行业监督管理。地区民用航空管理机构依法对辖区内民用机场<BR>实施行业监督管理。有关地方人民政府依法对民用机场实施监<BR>督管理。<BR>第五条全国民用机场布局规划应当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BR>发展需求以及国防要求编制,并与综合交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BR>总体规划、城乡规划相衔接,严格控制建设用地规模,节约集约<BR>用地,保护生态环境。<BR>第二章民用机场的建设和使用<BR>第六条新建运输机场的场址应当符合国务院民用航空主<BR>管部门规定的条件。运输机场所在地有关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将<BR>运输机场场址纳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乡规划统筹安排,并对<BR>场址实施保护。<BR>第七条运输机场的新建、改建和扩建应当依照国家有关<BR>规定办理建设项目审批、核准手续。<BR>第八条运输机场总体规划由运输机场建设项目法人编<BR>制,并经国务院民用航空主管部门或者地区民用航空管理机构<BR>(以下统称民用航空管理部门)批准后方可实施。飞行区指标<BR>为4E 以上(含4E)的运输机场的总体规划,由国务院民用航空<BR>主管部门批准;飞行区指标为4D 以下(含4D)的运输机场的总<BR>体规划,由所在地地区民用航空管理机构批准。民用航空管理部<BR>门审批运输机场总体规划,应当征求运输机场所在地有关地方人<BR>民政府意见。运输机场建设项目法人编制运输机场总体规划,<BR>应当征求有关军事机关意见。<BR>第九条运输机场所在地有关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将运输机<BR>场总体规划纳入城乡规划,并根据运输机场的运营和发展需要,<BR>对运输机场周边地区的土地利用和建设实行规划控制。<BR>第十条运输机场内的建设项目应当符合运输机场总体规<BR>划。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在运输机场内擅自新建、改建、扩建建<BR>筑物或者构筑物。<BR>第十一条运输机场新建、改建和扩建项目的安全设施应<BR>当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验收、同时投入使用。<BR>安全设施投资应当纳入建设项目概算。<BR>第十二条运输机场内的供水、供电、供气、通信、道路<BR>等基础设施由机场建设项目法人负责建设;运输机场外的供水、<BR>供电、供气、通信、道路等基础设施由运输机场所在地地方人民<BR>政府统一规划,统筹建设。<BR>第十三条运输机场专业工程的设计应当符合国家有关标<BR>准,并经民用航空管理部门批准。<BR>飞行区指标为4E 以上(含4E)的运输机场专业工程的设<BR>计,由国务院民用航空主管部门批准;飞行区指标为4D 以下(含<BR>4D)的运输机场专业工程的设计,由运输机场所在地地区民用航<BR>空管理机构批准。<BR>运输机场专业工程经民用航空管理部门验收合格后,方可<BR>投入使用。<BR>运输机场专业工程目录由国务院民用航空主管部门会同国<BR>务院建设主管部门制定并公布。<BR>第十四条通用机场的规划、建设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BR>第十五条运输机场的安全和运营管理由依法组建的或者<BR>受委托的具有法人资格的机构(以下简称机场管理机构)负责。<BR>第十六条运输机场投入使用应当具备下列条件:<BR>(一)有健全的安全运营管理体系、组织机构和管理制度;<BR>(二)有与其运营业务相适应的飞行区、航站区、工作区<BR>以及空中交通服务、航行情报、通信导航监视、气象等相关设施、<BR>设备和人员;<BR>(三)使用空域、飞行程序和运行标准已经批准;<BR>(四)符合国家规定的民用航空安全保卫条件;<BR>(五)有处理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及相应的设施、设备。<BR>第十七条运输机场投入使用的,机场管理机构应当向国<BR>务院民用航空主管部门提出申请,并附送符合本条例第十六条规<BR>定条件的相关材料。<BR>国务院民用航空主管部门应当自受理申请之日起45 个工<BR>作日内审查完毕,作出准予许可或者不予许可的决定。准予许可<BR>的,颁发运输机场使用许可证;不予许可的,应当书面通知申请<BR>人并说明理由。<BR>第十八条通用机场投入使用应当具备下列条件:<BR>(一)有与运营业务相适应的飞行场地;<BR>(二)有保证飞行安全的空中交通服务、通信导航监视等<BR>设施和设备;<BR>(三)有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符合国家规定的民用航空<BR>安全保卫条件以及处理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BR>(四)配备必要的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BR>第十九条通用机场投入使用的,通用机场的管理者应当<BR>向通用机场所在地地区民用航空管理机构提出申请,并附送符合<BR>本条例第十八条规定条件的相关材料。地区民用航空管理机构<BR>应当自受理申请之日起30 个工作日内审查完毕,作出准予许可<BR>或者不予许可的决定。准予许可的,颁发通用机场使用许可证;<BR>不予许可的,应当书面通知申请人并说明理由。<BR>第二十条运输机场作为国际机场使用的,应当按照国家<BR>有关规定设立口岸查验机构,配备相应的人员、场地和设施,并<BR>经国务院有关部门验收合格。国际机场的开放使用,由国务院<BR>民用航空主管部门对外公告;国际机场资料由国务院民用航空主<BR>管部门统一对外提供。<BR>第二十一条机场管理机构应当按照运输机场使用许可证<BR>规定的范围开放使用运输机场,不得擅自关闭。运输机场因故<BR>不能保障民用航空器运行安全,需要临时关闭的,机场管理机构<BR>应当及时通知有关空中交通管理部门并及时向社会公告。空中交<BR>通管理部门应当按照相关规定发布航行通告。机场管理机构拟<BR>关闭运输机场的,应当提前45 日报颁发运输机场使用许可证的<BR>机关,经批准后方可关闭,并向社会公告。<BR>第二十二条运输机场的命名或者更名应当符合国家有关<BR>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BR>第二十三条运输机场废弃或者改作他用的,机场管理机<BR>构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办理报批手续,并及时向社会公告。<BR>第三章民用机场安全和运营管理<BR>第二十四条民用航空管理部门、有关地方人民政府应当<BR>加强对运输机场安全运营工作的领导,督促机场管理机构依法履<BR>行安全管理职责,协调、解决运输机场安全运营中的问题。<BR>第二十五条民用航空管理部门、有关地方人民政府应当<BR>按照国家规定制定运输机场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BR>第二十六条机场管理机构应当根据运输机场突发事件应<BR>急预案组织运输机场应急救援的演练和人员培训。机场管理机<BR>构、航空运输企业以及其他驻场单位应当配备必要的应急救援设<BR>备和器材,并加强日常管理。<BR>第二十七条机场管理机构应当依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BR>和技术标准的规定,保证运输机场持续符合安全运营要求。运输<BR>机场不符合安全运营要求的,机场管理机构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BR>定及时改正。<BR>第二十八条机场管理机构对运输机场的安全运营实施统<BR>一协调管理,负责建立健全机场安全运营责任制,组织制定机场<BR>安全运营规章制度,保障机场安全投入的有效实施,督促检查安<BR>全运营工作,及时消除安全事故隐患,依法报告生产安全事故。<BR>航空运输企业及其他驻场单位应当按照各自的职责,共同保障运<BR>输机场的安全运营并承担相应的责任;发生影响运输机场安全运<BR>营情况的,应当立即报告机场管理机构。<BR>第二十九条机场管理机构、航空运输企业以及其他驻场<BR>单位应当定期对从业人员进行必要的安全运营培训,保证从业人<BR>员具备相关的知识和技能。<BR>第三十条民用机场专用设备应当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和<BR>相关技术规范,并经国务院民用航空主管部门认定的机构检验合<BR>格后,方可用于民用机场。民用航空管理部门应当加强对民用<BR>机场专用设备的监督检查。民用机场专用设备目录由国务院民<BR>用航空主管部门制定并公布。<BR>第三十一条在运输机场开放使用的情况下,不得在飞行<BR>区及与飞行区临近的航站区内进行施工。确需施工的,应当取得<BR>运输机场所在地地区民用航空管理机构的批准。<BR>第三十二条发生突发事件,运输机场所在地有关地方人<BR>民政府、民用航空管理部门、空中交通管理部门、机场管理机构<BR>等单位应当按照应急预案的要求及时、有效地开展应急救援。<BR>第三十三条机场管理机构统一协调、管理运输机场的生<BR>产运营,维护运输机场的正常秩序,为航空运输企业及其他驻场<BR>单位、旅客和货主提供公平、公正、便捷的服务。机场管理机<BR>构与航空运输企业及其他驻场单位应当签订书面协议,明确各方<BR>在生产运营、机场管理过程中以及发生航班延误等情况时的权利<BR>和义务。<BR>第三十四条机场管理机构应当组织航空运输企业及其他<BR>驻场单位制定服务规范并向社会公布。<BR>第三十五条机场管理机构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的标准配备<BR>候机、餐饮、停车、医疗急救等设施、设备,并提供相应的服务。<BR>第三十六条机场管理机构应当与航空运输企业、空中交<BR>通管理部门等单位建立信息共享机制,相互提供必要的生产运营<BR>信息,及时为旅客和货主提供准确的信息。<BR>第三十七条机场管理机构、航空运输企业以及其他驻场<BR>单位应当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协调和配合,共同保证航班正常运<BR>行。航班发生延误,机场管理机构应当及时协调航空运输企业<BR>及其他有关驻场单位共同做好旅客和货主服务,及时通告相关信<BR>息。航空运输企业及其代理人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和服务承诺为旅<BR>客和货主提供相应的服务。<BR>第三十八条机场范围内的零售、餐饮、航空地面服务等<BR>经营性业务采取有偿转让经营权的方式经营的,机场管理机构应<BR>当按照国务院民用航空主管部门的规定与取得经营权的企业签<BR>订协议,明确服务标准、收费水平、安全规范和责任等事项。对<BR>于采取有偿转让经营权的方式经营的业务,机场管理机构及其关<BR>联企业不得参与经营。<BR>第三十九条机场管理机构应当向民用航空管理部门报送<BR>运输机场规划、建设和生产运营的有关资料,接受民用航空管理<BR>部门的监督检查。<BR>第四十条民用航空管理部门和机场管理机构应当建立投<BR>诉受理制度,公布投诉受理单位和投诉方式。对于旅客和货主的<BR>投诉,民用航空管理部门或者机场管理机构应当自受理之日起<BR>10 个工作日内作出书面答复。<BR>第四十一条在民用机场内从事航空燃油供应业务的企<BR>业,应当具备下列条件:<BR>(一)取得成品油经营许可和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BR>(二)有符合国家有关标准、与经营业务规模相适应的航<BR>空燃油供应设施、设备;<BR>(三)有健全的航空燃油供应安全管理制度、油品检测和<BR>监控体系;<BR>(四)有满足业务经营需要的专业技术和管理人员。<BR>第四十二条申请在民用机场内从事航空燃油供应业务的<BR>企业,应当向民用机场所在地地区民用航空管理机构提出申请,<BR>并附送符合本条例第四十一条规定条件的相关材料。地区民用<BR>航空管理机构应当自受理申请之日起30 个工作日内,作出准予<BR>许可或者不予许可的决定。准予许可的,颁发民用机场航空燃油<BR>供应安全运营许可证;不予许可的,应当书面通知申请人并说明<BR>理由。<BR>第四十三条航空燃油供应企业供应的航空燃油应当符合<BR>航空燃油适航标准。<BR>第四十四条民用机场航空燃油供应设施应当公平地提供<BR>给航空燃油供应企业使用。<BR>第四十五条运输机场航空燃油供应企业停止运输机场航<BR>空燃油供应业务的,应当提前90 日告知运输机场所在地地区民<BR>用航空管理机构、机场管理机构和相关航空运输企业。<BR>第四章民用机场安全环境保护<BR>第四十六条民用机场所在地地区民用航空管理机构和有<BR>关地方人民政府,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划定民用机场净空保护<BR>区域,并向社会公布。<BR>第四十七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审批民用机场净空保<BR>护区域内的建设项目,应当书面征求民用机场所在地地区民用航<BR>空管理机构的意见。<BR>第四十八条在民用机场净空保护区域内设置22 万伏以<BR>上(含22 万伏)的高压输电塔的,应当按照国务院民用航空主<BR>管部门的有关规定设置障碍灯或者标志,保持其正常状态,并向<BR>民用机场所在地地区民用航空管理机构、空中交通管理部门和机<BR>场管理机构提供有关资料。<BR>第四十九条禁止在民用机场净空保护区域内从事下列活<BR>动:<BR>(一)排放大量烟雾、粉尘、火焰、废气等影响飞行安全<BR>的物质;<BR>(二)修建靶场、强烈爆炸物仓库等影响飞行安全的建筑<BR>物或者其他设施;<BR>(三)设置影响民用机场目视助航设施使用或者飞行员视<BR>线的灯光、标志或者物体;<BR>(四)种植影响飞行安全或者影响民用机场助航设施使用<BR>的植物;<BR>(五)放飞影响飞行安全的鸟类,升放无人驾驶的自由气<BR>球、系留气球和其他升空物体;<BR>(六)焚烧产生大量烟雾的农作物秸秆、垃圾等物质,或<BR>者燃放烟花、焰火;<BR>(七)在民用机场围界外5 米范围内,搭建建筑物、种植<BR>树木,或者从事挖掘、堆积物体等影响民用机场运营安全的活动;<BR>(八)国务院民用航空主管部门规定的其他影响民用机场<BR>净空保护的行为。<BR>第五十条在民用机场净空保护区域外从事本条例第四十<BR>九条所列活动的,不得影响民用机场净空保护。<BR>第五十一条禁止在距离航路两侧边界各30 公里以内的<BR>地带修建对空射击的靶场和其他可能影响飞行安全的设施。<BR>第五十二条民用航空管理部门和机场管理机构应当加强<BR>对民用机场净空状况的核查。发现影响民用机场净空保护的情<BR>况,应当立即制止,并书面报告民用机场所在地县级以上地方人<BR>民政府。接到报告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及时采取有效措<BR>施,消除对飞行安全的影响。<BR>第五十三条民用机场所在地地方无线电管理机构应当会<BR>同地区民用航空管理机构按照国家无线电管理的有关规定和标<BR>准确定民用机场电磁环境保护区域,并向社会公布。民用机场<BR>电磁环境保护区域包括设置在民用机场总体规划区域内的民用<BR>航空无线电台(站)电磁环境保护区域和民用机场飞行区电磁环<BR>境保护区域。<BR>第五十四条设置、使用地面民用航空无线电台(站),应<BR>当经民用航空管理部门审核后,按照国家无线电管理有关规定办<BR>理审批手续,领取无线电台执照。<BR>第五十五条在民用机场电磁环境保护区域内设置、使用<BR>非民用航空无线电台(站)的,无线电管理机构应当在征求民用<BR>机场所在地地区民用航空管理机构意见后,按照国家无线电管理<BR>的有关规定审批。<BR>第五十六条禁止在民用航空无线电台(站)电磁环境保<BR>护区域内,从事下列影响民用机场电磁环境的活动:<BR>(一)修建架空高压输电线、架空金属线、铁路、公路、<BR>电力排灌站;<BR>(二)存放金属堆积物;<BR>(三)种植高大植物;<BR>(四)从事掘土、采砂、采石等改变地形地貌的活动;<BR>(五)国务院民用航空主管部门规定的其他影响民用机场<BR>电磁环境的行为。<BR>第五十七条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使用的无线电台(站)和<BR>其他仪器、装置,不得对民用航空无线电专用频率的正常使用产<BR>生干扰。<BR>第五十八条民用航空无线电专用频率受到干扰时,机场<BR>管理机构和民用航空管理部门应当立即采取排查措施,及时消<BR>除;无法消除的,应当通报民用机场所在地地方无线电管理机构。<BR>接到通报的无线电管理机构应当采取措施,依法查处。<BR>第五十九条在民用机场起降的民用航空器应当符合国家<BR>有关航空器噪声和涡轮发动机排出物的适航标准。<BR>第六十条机场管理机构应当会同航空运输企业、空中交<BR>通管理部门等有关单位,采取技术手段和管理措施控制民用航空<BR>器噪声对运输机场周边地区的影响。<BR>第六十一条民用机场所在地有关地方人民政府制定民用<BR>机场周边地区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乡规划,应当充分考虑民<BR>用航空器噪声对民用机场周边地区的影响,符合国家有关声环境<BR>质量标准。机场管理机构应当将民用航空器噪声对运输机场周<BR>边地区产生影响的情况,报告有关地方人民政府国土资源、规划<BR>建设、环境保护等主管部门。<BR>第六十二条民用机场所在地有关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在民<BR>用机场周边地区划定限制建设噪声敏感建筑物的区域并实施控<BR>制。确需在该区域内建设噪声敏感建筑物的,建设单位应当采取<BR>措施减轻或者避免民用航空器运行时对其产生的噪声影响。民<BR>用机场所在地有关地方人民政府应当会同地区民用航空管理机<BR>构协调解决在民用机场起降的民用航空器噪声影响引发的相关<BR>问题。<BR>第五章法律责任<BR>第六十三条违反本条例的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BR>民用航空管理部门责令改正,处10 万元以上50 万元以下的罚款:<BR>(一)在运输机场内进行不符合运输机场总体规划的建设<BR>活动;<BR>(二)擅自实施未经批准的运输机场专业工程的设计,或<BR>者将未经验收合格的运输机场专业工程投入使用;<BR>(三)在运输机场开放使用的情况下,未经批准在飞行区<BR>及与飞行区临近的航站区内进行施工。<BR>第六十四条违反本条例的规定,机场管理机构未按照运<BR>输机场使用许可证规定的范围使用运输机场的,由运输机场所在<BR>地地区民用航空管理机构责令改正,处20 万元以上100 万元以<BR>下的罚款。<BR>第六十五条违反本条例的规定,机场管理机构未经批准<BR>擅自关闭运输机场的,由运输机场所在地地区民用航空管理机构<BR>责令改正,处10 万元以上50 万元以下的罚款。<BR>第六十六条违反本条例的规定,机场管理机构因故不能<BR>保障民用航空器飞行安全,临时关闭运输机场,未及时通知有关<BR>空中交通管理部门并及时向社会公告,或者经批准关闭运输机场<BR>后未及时向社会公告的,由运输机场所在地地区民用航空管理机<BR>构责令改正,处2 万元以上10 万元以下的罚款。<BR>第六十七条违反本条例的规定,机场管理机构未按照应<BR>急预案的要求进行应急救援演练或者未配备必要的应急救援设<BR>备和器材的,由地区民用航空管理机构责令改正,处1 万元以上<BR>5 万元以下的罚款。<BR>第六十八条违反本条例的规定,运输机场投入使用后不<BR>符合安全运营要求,机场管理机构拒不改正,或者经改正仍不符<BR>合安全运营要求的,由民用航空管理部门作出限制使用的决定;<BR>情节严重的,吊销运输机场使用许可证。<BR>第六十九条机场管理机构未依照本条例的规定履行管理<BR>职责,造成运输机场地面事故、民用航空器飞行事故或者严重事<BR>故征候的,民用航空管理部门应当责令改正,处20 万元以上100<BR>万元以下的罚款。<BR>第七十条违反本条例的规定,机场管理机构在运输机场<BR>内使用不符合国家规定标准和相关技术规范的民用机场专用设<BR>备的,由运输机场所在地地区民用航空管理机构责令停止使用,<BR>处10 万元以上50 万元以下的罚款。<BR>第七十一条违反本条例的规定,发生突发事件,机场管<BR>理机构、空中交通管理部门等单位未按照应急预案的要求及时、<BR>有效开展应急救援的,由地区民用航空管理机构责令改正,处<BR>10 万元以上50 万元以下的罚款。<BR>第七十二条违反本条例的规定,未取得民用机场航空燃<BR>油供应安全运营许可证,在民用机场内从事航空燃油供应业务<BR>的,由民用机场所在地地区民用航空管理机构责令改正,处20<BR>万元以上100 万元以下的罚款;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BR>第七十三条违反本条例的规定,航空燃油供应企业供应<BR>的航空燃油不符合航空燃油适航标准的,由民用机场所在地地区<BR>民用航空管理机构责令改正,处20 万元以上100 万元以下的罚<BR>款;情节严重的,吊销民用机场航空燃油供应安全运营许可证。<BR>第七十四条违反本条例的规定,运输机场航空燃油供应<BR>企业停止运输机场航空燃油供应业务,未提前90 日告知地区民<BR>用航空管理机构、机场管理机构和相关航空运输企业的,由运输<BR>机场所在地地区民用航空管理机构处5 万元以上25 万元以下的<BR>罚款。<BR>第七十五条违反本条例的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BR>地区民用航空管理机构责令改正,处2 万元以上10 万元以下的<BR>罚款:<BR>(一)机场管理机构不按照国家规定的标准配备候机、餐<BR>饮、停车、医疗急救等设施、设备,并提供相应的服务;<BR>(二)航班发生延误时,机场管理机构、航空运输企业以<BR>及其他驻场单位不按照有关规定和服务承诺为旅客和货主提供<BR>相应的服务。<BR>第七十六条违反本条例的规定,机场管理机构及其关联<BR>企业参与经营采取有偿转让经营权的方式经营的业务的,由地区<BR>民用航空管理机构责令改正,处10 万元以上50 万元以下的罚款;<BR>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BR>第七十七条违反本条例的规定,机场管理机构未向民用<BR>航空管理部门报送运输机场规划、建设和生产运营的有关资料<BR>的,由民用航空管理部门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处1 万元以上<BR>5 万元以下的罚款。<BR>第七十八条违反本条例的规定,在民用机场净空保护区<BR>域内设置22 万伏以上(含22 万伏)的高压输电塔,未依照国务<BR>院民用航空主管部门的有关规定设置障碍灯或者标志的,由民用<BR>机场所在地地区民用航空管理机构责令改正,处10 万元以上50<BR>万元以下的罚款。<BR>第七十九条违反本条例的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BR>民用机场所在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责令改正;情节严重的,<BR>处2 万元以上10 万元以下的罚款:<BR>(一)排放大量烟雾、粉尘、火焰、废气等影响飞行安全<BR>的物质;<BR>(二)修建靶场、强烈爆炸物仓库等影响飞行安全的建筑<BR>物或者其他设施;<BR>(三)设置影响民用机场目视助航设施使用或者飞行员视<BR>线的灯光、标志或者物体;<BR>(四)种植影响飞行安全或者影响民用机场助航设施使用<BR>的植物;<BR>(五)放飞影响飞行安全的鸟类、升放无人驾驶的自由气<BR>球、系留气球和其他升空物体;<BR>(六)焚烧产生大量烟雾的农作物秸秆、垃圾等物质,或<BR>者燃放烟花、焰火;<BR>(七)在民用机场围界外5 米范围内,搭建建筑物、种植<BR>树木,或者从事挖掘、堆积物体等影响民用机场运营安全的活动;<BR>(八)国务院民用航空主管部门规定的其他影响民用机场<BR>净空保护的行为。<BR>第八十条违反本条例的规定,使用的无线电台(站)或<BR>者其他仪器、装置,对民用航空无线电专用频率的正常使用产生<BR>干扰的,由民用机场所在地无线电管理机构责令改正;情节严重<BR>的,处2 万元以上10 万元以下的罚款。<BR>第八十一条违反本条例的规定,在民用航空无线电台<BR>(站)电磁环境保护区域内从事下列活动的,由民用机场所在地<BR>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责令改正;情节严重的,处2 万元以上<BR>10 万元以下的罚款:<BR>(一)修建架空高压输电线、架空金属线、铁路、公路、<BR>电力排灌站;<BR>(二)存放金属堆积物;<BR>(三)从事掘土、采砂、采石等改变地形地貌的活动;<BR>(四)国务院民用航空主管部门规定的其他影响民用机场<BR>电磁环境保护的行为。<BR>第八十二条违反本条例的规定,在民用机场起降的民用<BR>航空器不符合国家有关航空器噪声和涡轮发动机排出物的适航<BR>标准的,由民用航空管理部门责令相关航空运输企业改正,可以<BR>处10 万元以下的罚款;拒不改正的,处10 万元以上50 万元以<BR>下的罚款。<BR>第八十三条国家工作人员违反本条例的规定,有下列情<BR>形之一的,由有关部门依法给予处分:<BR>(一)不依照规定实施行政许可;<BR>(二)不依法履行监督检查职责;<BR>(三)不依法实施行政强制措施或者行政处罚;<BR>(四)滥用职权、玩忽职守的其他行为。<BR>第六章附则<BR>第八十四条本条例所称运输机场是指为从事旅客、货物<BR>运输等公共航空运输活动的民用航空器提供起飞、降落等服务的<BR>机场。<BR>本条例所称通用机场是指为从事工业、农业、林业、渔业<BR>和建筑业的作业飞行,以及医疗卫生、抢险救灾、气象探测、海<BR>洋监测、科学实验、教育训练、文化体育等飞行活动的民用航空<BR>器提供起飞、降落等服务的机场。<BR>第八十五条本条例所称飞行区指标为4D 的运输机场是<BR>指可供基准飞行场地长度大于1800 米、翼展在36 米至52 米之<BR>间、主起落架外轮外侧边间距在9 米至14 米之间的民用航空器<BR>起飞、降落的机场。本条例所称飞行区指标为4E 的运输机场是<BR>指可供基准飞行场地长度大于1800 米、翼展在52 米至65 米之<BR>间、主起落架外轮外侧边间距在9 米至14 米之间的民用航空器<BR>起飞、降落的机场。<BR>第八十六条军民合用机场民用部分的管理除遵守本条例<BR>的有关规定外,还应当遵守国务院、中央军事委员会的有关规定。<BR>第八十七条本条例自2009 年7 月1 日起施行。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