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 发表于 2010-8-20 05:21:14

中国人为何缺乏“小生活”

  什么是小生活?小生活是跟大生活相对应的,就是一个小念头、小个性、小情趣、小追求……小成本的生活,比如没有房没有车;小成本的生意,比如走街串巷吆喝着兜售小玩意;小成本的爱情,现在结婚都要讲究有车有房,以前的父辈哪里有这样的要求;小小的快乐,经常能为一件小事而开颜,比如突然发现口袋还有钱,想买的东西正好降价;小小的心愿,恐怕现在多数人的心愿都是孩子能进好学校、买个好房子……
  如今的中国是个大时代:读书要念北大清华、工作要赚大钱、房子要大房子好地段……且不管个人本领大小,都有一个大抱负。现在的孩子还有多少梦想要成为一个清洁工、教师……一位80后的编辑告诉《环球时报》记者,她早已忘记了小幸福。她小时候的最大愿望就是长大了能买个小卖部,想吃什么吃什么,想喝什么喝什么,还能数着那么多的钞票,简直太完美了。她的妈妈说,她比舅舅有出息,因为舅舅的理想是当一名种菜的农民。
  国外人大多重视小生活
  在国外生活得久了,发觉他们很注重小生活:有的人花很大力气,去学习诸如十四行诗或拉丁文这样既不“中用”也很少有人围观的“屠龙之技”;有的人没事就到湖边海边钓鱼,却在称重拍照留念后,将鱼全部放生。和他们混得熟了,日常聊天,谈及的多半是种花种菜、看球烹饪之类的闲话,浑不似某些国人要么高谈阔论全球大事,要么津津乐道股票经、升职术那般紧张。
  其实,除去美国、日本等个别特例,大多数国家(不论富如北欧或穷似西非)的人对升官发财看得很淡,钱多不见得奢靡,钱少也没整天挂着张人见人怜的脸。笔者在西非贝宁时有个尼日尔籍助手,工资菲薄,却经常慷慨地请“兄弟们”聚餐,每天总乐呵呵的,仿佛比我这个“老板”还快活。到了加拿大,偶尔遇见过一位中了几百万彩票的木匠,他把大部分彩金捐给慈善部门或分给亲友,剩下的痛痛快快去外国旅游了几次,然后继续乐呵呵地当他的小木匠。在8月8日清华大学召开的中国国际积极心理学大会上,宝洁亚太公关副总裁陈力就分享说,她十年前在英国认识一位牛津大学毕业的中国留学生,他毕业后曾在巴克莱银行工作,如今,这位名牌大学毕业生放弃了高薪职位,专做邮差,经常穿梭在英格兰的乡镇间。
  没有个性就没有小生活
  要说中国人死板、务实,缺乏小生活的传统和情趣,怕是大不尽然的。从2000多年前起,中国人就琢磨出许许多多的“小生活”情调:什么联诗斗句、曲水流觞、风筝秋千,什么高山流水、下里巴人、采莲放歌。
  可是到了当代,大生活的压迫感,让中国人骨子里对小生活的追求和向往,被无可奈何地抛在脑后。昔日不紧不慢的生活节奏,不知何时被紧张的都市型步伐所替代。许多当代中国人每天匆匆奔忙,连同赶路,要花十多个钟头在工作上,回到家里,要操劳家务,要休息调整,还要“充电”以免输在起跑线上。在这种快三拍的节奏下,小生活被无情碾压成碎片,而这些徒具其表的碎片即使被拾起,也往往要么被当作“我是成功者”的点缀饰品,要么被用作增强经营大生活能力的“辅助技能”。
  个性的失去,带来小生活的遗失。在国外,许多人追求的正是这种个性化的生活:婚礼不必很奢华,但一定要与众不同;房屋未必要大,花园里未必要种名花,但一定要体现出主人的别具匠心。许多人花大力气自己酿酒、磨咖啡、种菜,自己制作蛋糕、花瓶和茶盘。尽管他们收获的作品,未必比买来的更好,但一定是只属于“小我”的。一名社科院的博士后认为,现在这个社会小生活的遗失,可能与经济发展有关系、与人们手中可支配的资源越来越多有关,但究其根本原因,他相信是人们在获得了丰富的可支配资源之后,社会对幸福感的认同方式的改变。目前社会所认同的幸福感,决定了现在人们都开始追求大生活,人们不再认为走街串巷地吆喝可以给人带来愉悦,人们也不再认同从事清洁工或者教师的人可以得到幸福感。
  在这种如洪流般的社会认同方式的冲击下,个体的生活渐渐被影响。不知不觉中,个体的生活方式就与这种社会认同感结合起来。一位外企高管告诉记者,小生活本也是很多人的目标。只是,太多人怕社会说“你是因为适应不了社会竞争,被淘汰了,才去小生活的”,所以才被迫要努力一把。于是,在“想让世界适应你,就得先让自己适应世界”的格言指引下,咬牙切齿地抑制个性,以图尽快融入“主流”,成为梦寐以求的成功者。结果,当世界终于接受了你、适应了你,你却已身心疲惫麻木,个性的光华磨灭殆尽,小生活也在不经意间悄然擦肩而过。
  由此可以看出,改变当前的这种大生活的根本方式,在于引导当前的社会重新找回对于多种幸福感的认同;在于让社会中的人看到,这个社会中的每一个角色,都可以是幸福的。做工人可以是幸福的,做清洁工也可以是幸福的。要做到这一点,最基本的是,要给这个社会的每一个角色以足够的尊重,要让所有人都认识到社会中每一个角色的重要性。这种尊重与重要性,是要在精神与物质上同时体现的。另外,对于个体来说,如果自己的生活方式被所谓的社会认同感撕裂得支离破碎,那么,这种生活又有何意义呢?真正的幸福,是自己给予自己的,被社会左右,得到的幸福只会是空壳。
  小生活的缺乏和大生活相关
  小生活的缺乏,还和大生活息息相关。在许多国家,一些著名品牌出自很小的企业,许多百年老店一直保持着昔日的小规模;很多中小城市恪守定位,并不去跟风赶场,做“国际化大都市”的梦。尽管说“不想当元帅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但很多人就是乐意做一名优秀的小角色并乐此不疲。别人有钱我有闲,在不少人看来同样是一种财富和乐趣。应该说,这种豁达和从容,是小生活色彩斑斓的基础。
  然而,大生活的豁达从容,并非仅靠自身努力就能做到。在许多成熟国家,经济法规和政策向小企业倾斜,做大做强的大企业反倒会被要求承担更多的义务;在不少国家里,“小角色”可能远没有“大角色”生活富足,但在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下,他们同样不必为生计、为家庭担忧。在成熟的现代社会里,他们也无需忍受“成功人士”居高临下的不屑目光。台湾作家古龙在小说《欢乐英雄》里曾经说,只有吃饱穿暖的人,才能有闲情逸致,去欣赏雪景的别致,否则下雪对他而言,只意味着饥寒交迫。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知名学者武欣更深入地分析了中国人遗失小生活的症结。他说,大生产、大生活,是主流文明的范式,也是现代化的模板;小生产、小生活,是不发达的特征。对于当代主流文明意识而言,文明的目标,是否有另外的模式?这涉及文明进步和现代化目标模式的多元化问题。这是一个对当代主流文明的反思和批判。目前主流的美国文明模式不可能推广到全人类,因为地球不能提供所消耗的资源。所以,有必要寻求不同的文明目标模式。
  尽管生活节奏的加快是大势所趋,对更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也是一种进步,但缺乏丰富多彩、富于个性的小生活,社会就会变得“干涩”,缺乏应有的温暖、包容和意境。或许社会也好,个人也罢,都应该多少抽出一点时间,为快速旋转的地球,注入些许小生活的润滑剂。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中国人为何缺乏“小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