轰6K携带长剑10已可压制关岛美军基地
加拿大《汉和防务评论》7月刊称,俄罗斯即将向中国出售32台D30KP-2涡扇发动机,用于生产最新的轰-6改进型——轰-6K。若消息属实则说明轰-6K进入批量生产阶段,这种可携6枚巡航导弹的轰6K不仅让轰6这种老机战力飞跃提升,更让中国空军继二炮之后成为中国第二支战略打击力量。http://img2.cache.netease.com/cnews/2010/8/9/201008091401231cfc1.jpg
http://img2.cache.netease.com/cnews/2010/8/9/2010080914320187e3a.jpg 挂载两枚KD-63飞行的轰6,该弹由于射程有限,只能赋予轰6防区外战区级的打击力。由于轰6本身的性能局限,这势必让轰6面临的作战环境仍然非常险恶。
上世纪50年代末,中国空军根据作战需要从前苏联引进图-16型轰炸机,该机是前苏联从1948年开始研制的第一代喷气式轰炸机,由于存在着速度慢、载弹量低、防御能力差等缺点,前苏联空军从上世纪60年代就逐渐将其淘汰。中国于1959年开始试制图-16型飞机,首架原型机1968年试飞成功,1969年投入批量生产,以此后的近40年时间内,轰-6都是中国空军战略战术轰炸的主力机型,中国空军也对该机进行不断的改进,以提高该机的作战能力。
轰6突防能力差生存能力弱
轰-6装备部队后,中国空军根据训练与演习获得的使用经验,开始对其进行改进,重点提高了导航精度,增加了飞机的战场突击能力,但是轰-6存在着的突防能力差、战场生存能力弱的缺点仍然存在,为此中国空军先后为轰-6加装了雷达告警及主动干扰系统、并改装了轰-6专用电子干扰飞机用于伴随支援,但是随着国外防空系统的发展,抗电子干扰能力增强,仅凭这种单一手段已经很难保障轰-6进行安全的突防。
KD-63型空地导弹射程有限
上世纪80年代,中国空军为轰-6配备了KD-63型空地导弹,以让该机具备防区外攻击能力。该导弹导引头可以把获得的图像通过数据链发送给载机,由飞行员进行识别,并选择目标或者目标的薄弱部分进行攻击,具备发射后锁定的能力,也让轰6摆脱了以前的临空轰炸的模式,可以在对方防空系统的火力范围外发起攻击,大大提高了攻击精度和生存能力。
不过由于KD-63导弹最大射程不超过240公里,轰-6这种防区外攻击能力仍旧属于战区级,而现代战场重要的战略目标的距离有时以上千公里计算,防空体系包括先进预警机和作战飞机、防空导弹武器系统、高炮等武器装备,可以构成多重的综合防空体系,因此对于轰-6来说仅仅装备KD-63还是远远不够的。
http://img1.cache.netease.com/cnews/2010/8/9/20100809140123dd6ae.jpg
http://img1.cache.netease.com/cnews/2010/8/9/2010080914331174444.jpg 具备很强超低空突防能力的图22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曾给予了中国很大的防空压力,也由此衍生出了部分人的逆火情结。
轰6的性能局限让中国空军从上世纪70年代起,就一直在寻找轰-6的后继型号,先后进行了轰-6-1和远轰等多个型号的论证和研究,但均因经济技术实力薄弱,研制工作被迫停止,上世纪90年代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特别是中俄关系的改善,国外媒体一直传言中国空军会引进图-26逆火式超音速轰炸机做为现役轰-6的替代机型。
图26:轰炸机超低空突防时期的代表
图-26是前苏联在上世纪60年代研制的双发变后掠翼超音速轰炸机,其主要特点就是拥有较为完善机载设备,包括地形跟踪雷达和惯性导航系统等,可以进行长时间低空突防,具备较强的作战的能力,对当时的欧洲、北美,以及中国北方都构成了巨大的战略威慑力。与图-95和图-160并称为俄罗斯战略空军的“三剑客”。
衍生出的“逆火”情结
上世纪70~80年代,大量的地空导弹和大口径高炮被部署在首都北京周边,中国军队大量军事资源被用于防御“逆火”轰炸机的高空高速突击。以至于到了90年代乃至现在,仍然有人存在着“逆火”情结,这种情结认为,“逆火”轰炸机以其优异的飞行性能和突击能力,很适合在中国空军装备使用。不过尽管中国引进“逆火”轰炸机一事传的沸沸扬扬,但时至今日,仍旧没有中国空军引进逆火的确切消息,笔者觉得这种可能性几乎没有。
http://img2.cache.netease.com/cnews/2010/8/9/201008091401231b589.jpg
http://img2.cache.netease.com/cnews/2010/8/9/20100809144102e18b7.jpg E-3A预警机对于雷达反射面积0.5平方米的目标已可提供500公里探测距离。战斗机中主动相控阵雷达(AESA)应用也越来越多,这些科技的发展让轰炸机超低空突防规避地面防空雷达的做法失去了意义。
预警机下视能力已大为增强
笔者分析中国空军没有引进逆火的原因在于:逆火的突防能力强是针对当时的防空体系,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尽管预警机已经服役,但是由于缺乏下视模式,所以对低空目标的掌握能力仍旧薄弱,因此逆火式轰炸机在当时有较强的突防能力。进入90年代,预警机的下视能力已经大为增强,例如E-3A预警机现今对于雷达反射面积0.5平方米的目标已经可提供500公里的探测距离。另外随着高分辨率的主动相控阵雷达(AESA)和主动雷达制导空空导弹的服役,也让战斗机对低空目标的打击能力大为提高,在这种情况下逆火式的低空突防能力还能否有当年的效能显然令人怀疑。
购买逆火轰炸机效费比不合算
逆火用途比较单一也是另外一个原因,主要用于战略打击,并且在其配套的两型导弹中KH-22仍旧采用液体火箭发动机,技术陈旧,而KH-15虽然性能较好,但俄罗斯愿意出售的可能性并不大。最重要的是逆火式轰炸机在进行普通对地战术打击时只能使用普通炸弹,这种攻击方式在高威胁环境下生存能力堪忧。在俄格之战中,俄罗斯空军的逆火式轰炸机居然被防空能力较弱的格鲁吉亚击落,这似乎也说明了逆火的生存能力。
因此如果逆火要装备中国空军那么还要面临一系列武器的整合,包括对地精确制导炸弹及昼夜光电瞄准吊舱、KH-59防区外攻击导弹、KH-31P反辐射导弹等,在装备中国空军之后还要从头建立后勤支援、训练操作体系,这一切所需要的费用肯定不菲,用如此大的投入,得到一种效能已经大大下降的作战飞机,其效费比显然不合算。
http://img2.cache.netease.com/cnews/2010/8/9/2010080914012341344.jpg
http://img2.cache.netease.com/cnews/2010/8/9/20100809144934b2fe1.jpg B-52虽然陈旧,但巡航导弹让其枯木逢春,美国空军甚至决定让B-52在巡航导弹支持下服役80年。图中下图为B-52发射AGM-86B空射巡航导弹。
巡航导弹与老式轰炸机优势互补
笔者认为引进逆火式轰炸机仍旧属于平台对抗的观点,即通过平台的升级来增加作战系统的效能,随着现代高技术武器的研制难度、成本费用猛涨,这种做法已经越来越困难,最明显的例子就是B-2隐身轰炸机,技术先进,性能优良,但昂贵的造价连美国人都无法大量装备,难以全部替代原来的老式B-52轰炸机机队。
那么如何让这些老旧的飞机能够在现代高技术战争中发挥出应有的效能?美军的做法就是为B-52轰炸机加装巡航导弹,这两者的结合产生了“1+1>2”的效果。巡航导弹长时间低空渗透突防,可以弥补轰炸机突防能力不足的缺点,而轰炸机航程远、滞空时间长,可以弥补巡航导弹射程不足的缺点,让其具备更大范围的打击能力。美国曾经评估,如果以1000枚巡航导弹攻击前苏联的话,那么前苏联至少要布置100架A-50预警机和1000架苏-27、1000部S-300防空导弹武器系统来防御,构建这样的防御体系需要上千亿美元,而美国生产这些巡航导弹,并且改装B-52轰炸机其费用要小的多,其效费比显然是非常可观的。
B-52将在巡航导弹支持下服役80年
实际上近年的几场局部战争,挂载巡航导弹的B-52一直在发挥开路先锋的作用,B-52从美国本土起飞,在距离目标数百公里处,低空发射巡航导弹,然后轰炸机按原路返航。在科索沃战争中这种打击不仅针对军事目标而且还扩展到对其国民经济重要部门和部位的打击,从而动摇对方抵抗意志。为此美国空军曾经提出利用空射巡航导弹对敌方重要目标进行远距离广泛和连续的打击,摧毁对方维持战争的能力和潜力,实现所谓所谓的“非接触”作战。而机载平台最大的优点就是可以长时间滞留在空中,防止对方的突然攻击,同时也可以迅速抵达战区附近,进行示威飞行,迫使对方放弃作战意图,从而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效果。正是因为如此,美国空军决定B-52继续服役到2030年以后,屈时该机将达到80岁高龄!
http://img2.cache.netease.com/cnews/2010/8/9/20100809140123e4c82.jpg
http://img1.cache.netease.com/cnews/2010/8/9/20100809145757f45a4.jpg 外媒发布的轰6K原型机照片,注意单侧翼下可挂载3枚导弹,说明该机可携带6枚导弹(上图)。换装D-30KP涡扇发动机后,轰6K不仅载荷增加更增大了航程(下图)。
长剑10改装空射型装备轰6
同样对于财力并不雄厚的中国空军来说,在国产长剑10巡航导弹装备部队以后,为轰-6改装巡航导弹延长其使用寿命就成为一个理想的选择,这不仅可以增强轰6作战能力,而且花费显然要远小于研制新型战略轰炸机或者引进逆火轰炸机的费用,并且长剑-10通过改进可以发射成陆射、舰射和潜射等多种型号,从而满足不同军兵种对远程打击能力的需要,形成连续、严密的火力打击体系,这样的投入实在有事半功倍之效。
轰6K通过更换俄制涡扇发动机增大航程
不过轰6本身并不是一个合适的空射巡航导弹平台,该机最大缺点就是采用的涡喷-8发动机,推力小,耗油量大,加上机身弹舱容量较小,载弹量小,航程近,因此飞机挂载巡航导弹的时候只能采用阻力较大的外挂的方式,这样轰6的缺点就变得更加突出,所以中国空军才会决定为轰-6换发,这就是轰-6K。
轰-6K用两台D-30KP涡扇发动机替代了原来的涡喷-8发动机,尽管D-30KP并不代表着现代航空发动机的最新水平,但提高还是非常明显的,比如涡喷-8的最大推力在93千牛左右,重量为3230公斤,而D-30KP达到107千牛,重量却只有2300公斤左右,耗油量也明显下降,这让轰6的航程得到明显增加。由于发动机性能增强,轰-6K的飞行载荷也得以增强——轰6K在机翼增加了4个挂架,从而让其巡航导弹挂载数量增加到6枚,有效提高单次攻击的火力密度。另外中国航空电子系统技术水平发展较快,可以为轰-6K换装备包括电子飞行、惯导、外挂管理在内的综合航电系统和玻璃化座舱,从而进一步提高其作战能力。
http://img1.cache.netease.com/cnews/2010/8/9/20100809140123b3091.jpg
http://img1.cache.netease.com/cnews/2010/8/9/201008091606223cba6.jpg 美军关岛基地距离中国大约2460千米,这样轰6K只有稍微将航线前出一些就可以将关岛纳入攻击范围。这样一来包括东海,南海,日本列岛,关岛在内的广大地区都处于轰6K的威慑范围下。图中小图为外媒发布的轰6携带空射型长剑10的照片。
中国的第二支战略打击力量
配备空射巡航导弹,让轰-6由中国空军最落后的机型,一跃成为中国空军进攻作战的核心力量,更让中国空军继二炮之后成为中国第二支战略打击力量。当有紧急情况发生时,轰-6K可以从中国内陆基地起飞,几个小时就飞临边境地区,以长剑10大约1500-2000公里的射程计算,轰-6K在中国边境地区就可以威慑从南海、东海到朝鲜半岛及驻日美军基地,甚至包括关岛美军基地在内的广大地区。
根据海外资料,中国空军目前大约拥有100多架轰-6,如果能保持7成的出勤率,每架挂载4枚长剑-10的话,加上新生产的轰-6K那么一次出动可以向对方发射上百枚巡航导弹的能力,加上预先布署的陆射及舰射等型号,实际上已经可以有效的突破周边国家和地区的防空体系。因此轰-6K与长剑-10的组合不仅代表着中国空军作战能力的提高也代表着中国威慑能力又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轰6升级仍然依赖俄制发动机
对于中国空军来说想完全达到这样的作战能力还有一段距离的路要走,首先轰-6K做为空军和中国威慑能力的重要力量依赖进口发动机毕竟不是长久之计,需要航空工业尽管研制出国产替代发动机,以避免将来受制于人。
另外巡航导弹采用的地形匹配制导方式需要目标地区大量、详细的地图,以便航迹规划系统获得导弹飞行路线,这对中国遥感卫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地形匹配制导方式难以在海洋方向上使用,如果单纯用惯导进行导航,那么较远距离上的攻击精度又难以保证,所以美国巡航导弹已经用INS/GPS复合制导系统替代了地形匹配制导方式,因此需要卫星导航系统进行纠偏,因此需要中国加快进行北斗二期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建设,否则的话对于中国空军的远程打击能力将是一个制约。
http://img2.cache.netease.com/cnews/2010/8/9/20100809140123ef88d.jpg
为轰6加装巡航导弹,不仅让轰6这种老旧战机一跃成为中国空军进攻作战的核心力量,更重要的是中国空军从此成为了中国第二支战略打击力量,可对包括驻日美军基地和关岛美军基地在内的广大地区实行有效威慑。
不过同时也应该看到此次升级中的核心设备——D-30KP涡扇发动机仍然是要依赖俄罗斯进口,这与很多中国航空装备发展的瓶颈一样,最终都受制于中国航空发动机现有水平。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