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航 发表于 2010-8-30 07:34:14

南航贵州公司维修厂航材室学习记(图)

<span class="Apple-style-span" style="font-family: Simsun; line-height: 21px; border-collapse: collapse; color: rgb(51, 51, 51); -webkit-border-horizontal-spacing: 2px; -webkit-border-vertical-spacing: 2px; "><p align="center"><img src="http://www.caacnews.com.cn/2010np/20100824/lihaiyan20100824150939.jpg"></p><p align="left"><br>  <br>  中国民航新闻信息网 通讯员童飞 石翠平报道 航材室承担着对公司飞机航材保障的重要任务。随着公司运行的飞机从最开始运7飞机到后来的737-300到现在新型的737NG飞机,南航贵州公司维修厂航材室的操作方式,工作平台也在这几年间发生了巨大的变化。</p><p align="left">  五年前,那时的航材室还是以账本为主,电脑为辅的工作方式。航材室只有3台电脑,并且航材系统是很简单的FOX编写的程序。系统只能进行简单的架位查询,不能和南航别的分子公司进行联网查询。这就是说,一旦飞机故障缺件时,是通过传统的电话查询方式对别的公司进行查询,工作效率很低。</p><p align="center"><img src="http://www.caacnews.com.cn/2010np/20100824/lihaiyan20100824150958.JPG"></p><p>  随着南航机队的扩大,老式的航材操作系统和工作方式越来越不适应航材的工作需求,大南航和器材共享的观点逐步深入人心。航材系统的改革势在必行,M&amp;E管理系统呼之欲出。南航贵州公司维修厂航材室虽然引入的是先进M&amp;E管理系统,可对具体工作的开展带来了很大的挑战。在南航进行M&amp;E管理系统首批培训之前,大家就听说新系统对电脑和英文的要求非常高。当新系统的界面呈现在大家眼前时,心里都打起了鼓:全英文、网页式的界面,这个也太难了。不免为航材室的老师傅担心起来,南航贵州公司维修厂航材室有9位员工,却有5个超过50岁的老师傅,这样的全英文界面对于他们来说确实有些困难。</p><p>  当回到贵阳后,能不能将新系统推广开来对于去学习的学员都不敢保证。但是当航材的老师傅看到这些后,坚定的要求推广新系统。并笑称:我们是老点,但是也要跟上时代。以前年轻同志向老同志学习,现在老师傅们都把年轻同志当做师傅。看着界面上的英文字母,虽然绝大部分单词他们都不认识,他们就一个一个的记;一步一步的记录操作步骤,然后自己在电脑上,用测试库一遍又一遍的练习。这样下来,老同志们都有自己的一套学习方法,闲暇时还将学习到的知识和总结出来的经验进行交流。</p><p>  经过1个多月的学习,南航贵州公司维修厂航材室的全体人员都能够在自己的岗位上保证系统的运行。老师傅们所迸发出来的干劲和活力,老师傅们那种不落后于人的学习精神永远都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发扬的。</p></span>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南航贵州公司维修厂航材室学习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