厉兵秣马厚积薄发_汶川地震救援对救援装备的考验
**** Hidden Message ***** 10<BR>减灾纵横<BR>紧急出动<BR>2008年5月12日下午14时28分,<BR>四川省汶川县发生里氏8.0级地<BR>震。国家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启<BR>动一级应急预案,救援队全体出动,于<BR>当日下午19时从北京南苑机场出发,乘<BR>机飞赴灾区。<BR>汶川地震发生后,国家地震灾害紧<BR>急救援队全体紧急出动,在救援队建队<BR>以来尚属首次。救援装备是救援队战斗<BR>的武器,配置科学合理,救援行动将达<BR>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救援装备的好坏与<BR>否,决定着这次救援行动的成与败。救<BR>援装备是否能在这次地震中经得起考验<BR>呢?<BR>由于我国地处环太平洋地震活动<BR>带,属于地震多发地区。2001年4月21<BR>日,国务院决定成立国家地震灾害紧急<BR>救援队,中国地震局、总参谋部、武警<BR>总部三部门合作,由地震局专家、某部<BR>工程兵部队、武警总医院共同组建一支<BR>230人的救援队。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BR>温家宝同志亲自为救援队授旗,向救援<BR>队提出了“平战结合、一专多用”的指<BR>导方针。<BR>国外的城市搜索救援队是由地质<BR>灾害、消防等专业救援逐渐发展而来<BR>的。我国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借鉴了国<BR>外的城市搜索救援队的各种救援装备现<BR>状,结合中国国情和实际情况,将救援<BR>队定位在城市建构(筑)物倒塌的搜索<BR>与救援,集成了国家地震灾害紧急救援<BR>队装备采购方案。国家地震灾害紧急救<BR>援队先后经历了新疆巴楚—伽师、新疆<BR>昭苏、阿尔及利亚、伊朗巴姆、印尼海<BR>啸、巴基斯坦地震、印尼日惹地震等国<BR>内外的多次救援行动,出色地完成了救<BR>援任务,振奋了民心,扬了国威。<BR>救援装备配置<BR>地震不仅造成房屋倒塌,人员伤<BR>亡,往往还伴随着许多次生灾害发生,<BR>如火灾、滑坡、水库决裂、管道破裂、<BR>有毒化学物质和放射性物质泄漏等。<BR>依据《国际搜索与救援指南和方法》<BR>(INSARA指南)和国际重型搜救队的装<BR>备配置方案,救援队的装备按照类别分<BR>为:<BR>(1)侦检设备 对灾害现场的有<BR>毒、有害气体、放射性物质、漏电、漏<BR>气、水源等进行检测;<BR>(2)搜索设备 按物理的声、<BR>厉兵秣马 厚积薄发<BR>——汶川地震救援对救援装备的考验<BR>文 王建平 司洪波<BR>China Emergency Rescue<BR>11<BR>减灾纵横<BR>光、电、热、振动和化学性质,对灾<BR>害现场的幸存者进行搜索定位,主要包<BR>括:声波/振动、光学、热成像、生物<BR>雷达、搜索机器人和搜救犬等;<BR>(3)营救设备 在灾害现场实施<BR>紧急救援操作时使用的各种设备,主要<BR>包括:破拆、顶升、支撑、攀岩和辅<BR>助设备;按原理分为:液压、气动、电<BR>动、机动和手动设备;<BR>(4)动力照明设备 为灾害现场<BR>提供紧急、移动照明及后勤保障,主要<BR>包括:车载发电机、普通、变频、防水<BR>发电机、月球灯、车载照明灯、气动照<BR>明灯、三角照明灯等;<BR>(5)通讯设备 为灾害现场向外<BR>界和后方提供通信联络及队员间的相互<BR>联络,主要包括:卫星通讯、集群通<BR>信、海事卫星、亚星电话、对讲机等;<BR>(6)医疗救助器材 为灾害现场<BR>伤员进行紧急医疗救护和运送,主要包<BR>括:心脏除颤仪、心肺复苏器、铝制急<BR>救箱、各种夹板、颈托、脊柱板、各种<BR>担架等;<BR>(7)救援车辆 救援车辆是将救<BR>援人员和救援装备运抵灾害现场,保证<BR>救援工作顺利开展。主要包括:救援指<BR>挥车、救援装备车、救援集装箱车、通<BR>讯车、医疗车、运犬车 ;<BR>(8)个人装备 在实施救援时的<BR>个人防护和个人用品,主要包括:防尘<BR>面罩、过滤器、救援头盔、救援服、防<BR>穿刺救援靴、防割手套、军刀、睡袋、<BR>毛毯、防潮垫、救援绳、计时器、背包<BR>等 ;<BR>(9)后勤保障设备 为灾害现场<BR>的救援人员提供的办公、生活、饮食和<BR>休息的保障设备及设施,主要包括:充<BR>气帐篷、露营帐篷、办公用品、水袋、<BR>灶具及各种生活保障设备等。<BR>汶川实战的检验<BR>(1)装备运输车 适合空运、机<BR>动快速。汶川地震发生后,灾情就是命<BR>令,时间就是生命。救援队紧急集结,<BR>救援装备车用空军的伊尔-76大型运输<BR>机由北京南苑机场空运至成都太平寺机<BR>场需2.5小时,从成都至都江堰机动开<BR>进2个小时,从地震发生至到达地震现<BR>场开展工作只用时10小时,便立即展开<BR>拯救生命的救援工作。像这次快速到达<BR>现场在国内、国外救援队中都是极少见<BR>的;<BR>(2)搜索设备发挥良好的作用。<BR>在震后的1~2天内,压埋人员较多,生<BR>命体征较好,幸存者大部分有呼救能<BR>力,利用人工搜索和生物搜索(搜救<BR>犬)。而3天后,幸存者由于被埋压在<BR>废墟下,没有食品和饮用水的补充,生<BR>命体征逐渐减弱,呼救能力减小,电磁<BR>波生命探测仪和声波/振动生命探测仪<BR>对搜寻废墟下的幸存者大有作为,搜索<BR>仪器定位后,利用视频设备光学生命探<BR>测仪(蛇眼)进行复核和准确定位提供<BR>最直观可靠的图象;<BR>(3)营救设备是救援装备的主要<BR>设备,品种多、性能好,机动破拆设备<BR>轻巧灵活,在救援现场移动方便,节<BR>省队员体力,可更高效率的营救幸存<BR>者。汽油破碎机有快速打开通道和凿破<BR>功能;机动链锯对木头进行切割,不受<BR>条件限制,支撑加固,灵活方便,效果<BR>好;机动无齿锯快速切割;大、小机动<BR>液压泵提供动力源,方便轻巧,机动灵<BR>活;液压剪切钳、液压扩张剪切钳功能<BR>齐全、剪切扩张力大;手动破拆工具、<BR>手动剪切钳在狭小空间方便灵活、重量<BR>轻;<BR>(4)电动设备在狭小空间发挥良<BR>好的作用。在狭小空间常规凿岩机可代<BR>替汽油破碎机进行工作,减少狭小空<BR>间的空气污染;往复锯可以锯金属、木<BR>头、树脂等材料,利用充电电池,不需<BR>动力,方便灵活;快速钢筋切断器利用<BR>充电电池提供动力对狭小空间的钢筋进<BR>行快速剪切;<BR>(5)顶升设备,打开通道,安全<BR>保护。千斤顶、边缘抬升器、高压支撑<BR>气垫加强灾害现场的结构进行加固和通<BR>道保护,利用顶升设备抬升倒塌结构,<BR>打开救援通道,加固结构,保护救援人<BR>员安全,提高救援速度,赢得宝贵的救<BR>援时间;<BR>(6)通讯设备发挥良好的功能。<BR>灾区通讯中断,海事卫星起到良好的通<BR>讯作用,加强了与后方的联系,通报了<BR>当地的灾情信息,为后方指挥决策提供<BR>可靠的依据。对讲机防水、坚固、电池<BR>使用时间长,队员之间相互联络及时、<BR>方便,为现场提供有力的指挥和通讯保<BR>障;<BR>(7)动力照明设备性能良好,车<BR>载照明灯快速、灵活、功率大、旋转方<BR>便、照射角度大;汽油发电机在灾害现<BR>场方便、机动、性能好,适合灾区供电<BR>China Emergency Rescue<BR>12<BR>减灾纵横<BR>损坏时提供临时的现场装备供电和临时<BR>基地后勤保障需要。<BR>总结经验、再接再厉<BR>在灾害现场,建(构)筑物倒塌严<BR>重,空间狭小,有些设备体积和重量较<BR>大,不利于狭小空间救援,在以后的装<BR>备补充和采购中需要增加的装备有:<BR>(1)狭小空间的小型建工工具。<BR>在地震废墟现场,狭小空间很多,大都<BR>在20~30cm,在狭小空间救援,空气稀<BR>少,不适合使用内燃设备,较大的救援<BR>设备进入也比较困难,适合小型救援设<BR>备、电动设备和手动设备,要求其体积<BR>小、重量轻、携带方便等特点;<BR>(2)小型救援装备车。我国幅员<BR>辽阔,人口众多,地形复杂,针对汶川<BR>大地震发生在山区,造成山体滑坡,<BR>道路中断,大型救援装备车无法进入,<BR>没有大型直升机,现有直升机只能载<BR>重2~3吨,救援车重量大(最大重量20<BR>吨、最小重量9.5吨),适合小型救援<BR>装备车,小型救援装备车集成的救援装<BR>备要以机动设备为主,要求轻便、品种<BR>齐全、数量少、重量轻,适合直升机吊<BR>运进入灾区,这样可以提高救援时效,<BR>快速到达营救幸存者;<BR>(3)救援安全保护措施,在倾斜<BR>的建筑物内,余震随时发生,如何保护<BR>救援人员安全是救援队一直探讨和要研<BR>究的课题。在这次救援当中,就东汽招<BR>待所救援现场的特殊情况,在建筑物成<BR>“C”的结构下,两边结构严重倾斜,<BR>结构极为不稳定,余震随时发生,建筑<BR>物随时倒塌的情况下,救援人如何安全<BR>的实施营救,可利用建筑脚手架,搭制<BR>一个安全笼,既保护救援队员的安全,<BR>又设制了在余震和建筑物倒塌情况下的<BR>撤退通道,但这种想法应该上升到理论<BR>高度,并研制一种制式安全保护笼,要<BR>求搭建、撤收快速、安全,并能重复利<BR>用,携带方便。<BR>在汶川地震救援现场,国家地<BR>震灾害救援队的救援装备经过了这场<BR>艰苦的实战洗礼,在实战的检验中再<BR>次肯定了救援装备的配置合理、性<BR>能良好,适合在各种情况下实施紧急<BR>救援。救援队在胡总书记的“只要有<BR>一线希望,我们就决不抛弃、永不放<BR>弃”和温总理的“合理施救、科学施<BR>救”的指示下,运用国际上的先进救<BR>援技术,利用先进的救援理念和可靠<BR>的救援装备,坚持合理、科学施救,<BR>努力提高救援技术水平,。<BR>“平战结合、一专多用”“召之<BR>即来、来之能战”“不怕吃苦、连续<BR>作战”“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BR>的国家地震紧急救援队的救援精神。<BR>在灾区树立了良好的救援形象,稳定<BR>了人心,振奋了民心,出色的完成了<BR>党和国家交给的救援任务,<BR>国家地震灾害救援队经过这场<BR>实战的洗礼,将朝着国际一流地震灾<BR>害专业救援队的目标迈进,也将成为<BR>国际救援舞台上的一支重要力量。坚<BR>信灾区人民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BR>下,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一定能够<BR>排除万难,战胜这场特大灾害,夺取<BR>抗震救灾的全面胜利!<BR>China Emergency Rescue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