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亚飞行情报区(责任区)对流云系的特征
**** Hidden Message ***** 1<BR>三亚飞行情报区(责任区)对流云系的特征<BR>王锡东1 陈涛锋2<BR>(民航海口空管中心航务管理部气象台,高级工程师,邮编:570216)<BR>(民航海口空管中心,工程师,邮编:570216)<BR>提要本文利用卫星云图资料对三亚飞行情报区(责任区)的不同<BR>对流强度对流云系的全年活动特征、季节变化特征和海口机场雷暴的<BR>来源问题进行了研究。指出从全年来讲,三亚飞行情报区西北部、东<BR>南部是对流云系、雷暴云系、穿透性对流云系较为活跃地区。对情报<BR>区内的A202、M771、N892 航线影响较大。从季节来说,冬春两季<BR>是情报区飞行的黄金季节,几乎不受对流云系的影响;夏季对流活动<BR>主要集中在情报区的西北部和东南部,对A202、G221、642、M771、<BR>N892 航线影响较大;秋季对流活动主要影响情报区的东南部,对642、<BR>M771、N892 航线影响较大。同时也初步指出海口机场雷暴主要来源<BR>于海南岛西南部陆地地区。<BR>关键词Tbb 资料三亚飞行情报区不同强度对流云系<BR>1 引言<BR>自三亚飞行情报区(责任区)建立以来,飞越南中国海的国内外<BR>航班日益增多。情报区(责任区)内的国内外航线较多(如图1)。<BR>对流的活动,对航线飞行有重要影响。<BR>106oE 108oE 110oE 112oE 114oE<BR>N o 16<BR>N o 18<BR>N o 20<BR>N o 22<BR>海口<BR>A202<BR>G221<BR>A 1<BR>A901<BR>642<BR>M771<BR>N892<BR>SANYA F IR(AOR)<BR><BR>2<BR>图1 三亚飞行情报区区域示意图和飞越的航线。<BR>了解和研究情报区内不同强度对流云系活动的气候特征,掌握情<BR>报区不同对流云系活动的区域和季节分布特征,对保障国内外航班的<BR>安全飞行有重要意义。<BR>Tbb 温度的高低与对流发展高度关系密切:Tbb 温度达到-28℃,<BR>意味着对流高度有7.8 公里左右,即对流云系;Tbb 温度达到-54℃,<BR>意味着对流高度有11 公里左右,即雷暴云系;Tbb 温度达到-62℃,<BR>意味着对流高度有14 公里左右,即穿透性对流云系。掌握不同强度<BR>对流云系统计规律,无疑对情报区航线的合理选择和绕飞提供科学的<BR>依据。<BR>2 资料和方法说明<BR>本文采用的资料是日本气象研究所提供的GMS-5 观测到的1980<BR>年到1997 年的黑体辐射温度、2000 年8 月、2001 年8 月逐时红外云<BR>图和2002 年7 月24 日逐时红外云图。<BR>本文所研究的区域是105.5°E 到115.5°E,15.5°N 到22.5°N。<BR>本文分别通过统计Tbb≤-28℃出现频率分布(以下简称F28 的分<BR>布来表示对流云系频率分布)、Tbb≤-54℃出现频率分布(以下简称<BR>F54 的分布来表示雷暴云系频率分布)、Tbb≤-62℃出现频率分布(以<BR>下简称F62 的分布来表示穿透性对流云系频率分布)的方法,研究了<BR>三亚飞行情报区对流云系、雷暴云系、穿透性对流云系等不同强度对<BR>流活动的区域统计分布和日变化特征。<BR>3 不同强度对流云系的全年地理分布特征<BR>图2a、b、c 分别给出了对流云系F28 、雷暴云系F54、穿透性对<BR>3<BR>流云系F62 的分布。从图2 a 中可看出:对流云系F28 高频区有2 个区<BR>域(频率均为:7.5%),分别位于情报区西北部和东南部。情报区西<BR>北部对流高频区反映的是热带海面岛屿的“热岛”效应所造成的活跃<BR>对流。情报区东南部对流高频区反映的是低纬洋面上赤道辐合带所带<BR>来的旺盛对流。<BR>在图2b 所给出的雷暴云系分布中,上面提到的2 个对流高频率<BR>区也同时是雷暴云系的高频率区,但数值比对流云系F28 小得多,仅<BR>为2.0%。表明上述地区对流云系只有1/4 能发展成为雷暴云系。<BR>1<BR>6<BR>11<BR>16<BR>21<BR>26<BR>31<BR>105oE 110oE 115oE 120oE<BR>N o 20<BR>N o 25<BR>0.0<BR>2.5<BR>5.0<BR>7.5<BR>10.0<BR>105oE 110oE 115oE 120oE<BR>N o 20<BR>N o 25<BR>a 对流云系F28 b 雷暴云系F54<BR>0.0<BR>1.0<BR>2.0<BR>3.0<BR>4.0<BR>5.0<BR>105oE 110oE 115oE 120oE<BR>N o 20<BR>N o 25<BR>c 穿透性对流云系F62<BR>图2 对流云系F28 、雷暴云系F54、穿透性对流云系F62 的全年分布图。a 为对流云系F28 ; b 为<BR>雷暴云系F54 ; c 为穿透性对流云系F62 单位:%。<BR>在图2c 所给出的穿透性对流云系分布中,上面提到的2 个雷暴<BR>高频率区也同时是穿透性对流云系的高频率区,但数值比雷暴云系<BR>F54 小,频率仅为1.0%;表明上述地区雷暴云系只有1/2 能发展成为<BR>穿透性对流云系。<BR>以上分析表明三亚飞行情报区西北部、东南部是对流云系、雷暴<BR>4<BR>云系、穿透性对流云系较为活跃地区。对情报区内的A202、M771、<BR>N892 航线影响较大。<BR>4 不同强度对流的季节变化特征<BR>图3a、b、c 分别给出了对流云系F28 、雷暴云系F54、穿透性对<BR>流云系F62 的冬季分布。从图中可以看出:在冬季,情报区内几乎没<BR>有对流活动,是飞行的黄金季节。<BR>106oE 108oE 110oE 112oE 114oE<BR>N o 16<BR>N o 18<BR>N o 20<BR>N o 22<BR>106oE 108oE 110oE 112oE 114oE<BR>N o 16<BR>N o 18<BR>N o 20<BR>N o 22<BR>a 对流云系F28 b 雷暴云系F54<BR>106oE 108oE 110oE 112oE 114oE<BR>N o 16<BR>N o 18<BR>N o 20<BR>N o 22<BR>c 穿透性对流云系F62<BR>图3 对流云系F28 、雷暴云系F54、穿透性对流云系F62 的冬季分布图。a 为对流云系F28 ;<BR>b 为雷暴云系F54 ; c 为穿透性对流云系F62 单位:%。<BR>图4a、b、c 分别给出了对流云系F28 、雷暴云系F54、穿透性对<BR>流云系F62 的春季分布。从图中可以看出:在春季,由于华南前汛期<BR>雨季的影响,情报区北部开始有微弱对流活动(F28 和F54 频率分别只<BR>为2.0%、0.8%),但较深厚的对流活动几乎没有,仍然是飞行的黄金<BR>季节。<BR>5<BR>1<BR>3<BR>5<BR>7<BR>9<BR>11<BR>13<BR>17<BR>106oE 108oE 110oE 112oE 114oE<BR>N o 16<BR>N o 18<BR>N o 20<BR>N o 22<BR>0.0<BR>0.8<BR>1.6<BR>2.4<BR>3.2<BR>4.0<BR>4.8<BR>106oE 108oE 110oE 112oE 114oE<BR>N o 16<BR>N o 18<BR>N o 20<BR>N o 22<BR>0.8<BR>0.8<BR>0.8<BR>0.8<BR>0.8<BR>a 对流云系F28 b 雷暴云系F54<BR>106oE 108oE 110oE 112oE 114oE<BR>N o 16<BR>N o 18<BR>N o 20<BR>N o 22<BR>c 穿透性对流云系F62<BR>图4 对流云系F28 、雷暴云系F54、穿透性对流云系F62 的春季分布图。a 为对流云系F28 ; b<BR>为雷暴云系F54 ; c 为穿透性对流云系F62 单位:%。<BR>图5a、b、c 分别给出了对流云系F28 、雷暴云系F54、穿透性对<BR>流云系F62 的夏季分布。从图中可以看出:由于整个夏季风系统北移,<BR>整个情报区对流活动较频繁,尤其是情报区西北部和东南部,是对流<BR>活动高频区。对流云系F28 在情报区西北部和东南部均为17%,对<BR>A202、G221、642、M771、N892 航线影响较大。在图5b 所给出的<BR>雷暴云系分布中,上面提到的2 个对流高频率区也同时是雷暴云系的<BR>高频率区,但数值比对流云系F28 小,为5.0%。表明上述地区对流云<BR>系只有1/3 能发展成为雷暴云系。在图5c 所给出的穿透性对流云系<BR>分布中,上面提到的2 个雷暴高频率区也同时是穿透性对流云系的高<BR>频率区,但数值比雷暴云系F54 小,频率仅为1.0%;表明上述地区雷<BR>暴云系只有1/2 能发展成为穿透性对流云系。它们的出现可能与台风<BR>6<BR>等强天气系统紧密联系的。<BR>以上分析表明夏季三亚飞行情报区西北部、东南部是对流云系、<BR>雷暴云系、穿透性对流云系非常活跃地区。对情报区内的A202、G221、<BR>M771、N892 航线影响较大。<BR>1<BR>6<BR>11<BR>16<BR>21<BR>26<BR>31<BR>106oE 108oE 110oE 112oE 114oE<BR>N o 16<BR>N o 18<BR>N o 20<BR>N o 22<BR>0.0<BR>2.5<BR>5.0<BR>7.5<BR>10.0<BR>106oE 108oE 110oE 112oE 114oE<BR>N o 16<BR>N o 18<BR>N o 20<BR>N o 22<BR>5<BR>5<BR>5<BR>5<BR>a 对流云系F28 b 雷暴云系F54<BR>0.0<BR>1.0<BR>2.0<BR>3.0<BR>4.0<BR>5.0<BR>106oE 108oE 110oE 112oE 114oE<BR>N o 16<BR>N o 18<BR>N o 20<BR>N o 22<BR>2<BR>2<BR>2<BR>2<BR>3<BR>3<BR>3<BR>3<BR>3<BR>c 穿透性对流云系F62<BR>图5 对流云系F28 、雷暴云系F54、穿透性对流云系F62 的夏季分布图。a 为对流云系F28 ; b<BR>为雷暴云系F54 ; c 为穿透性对流云系F62 单位:%。<BR>图6a、b、c 分别给出了对流云系F28 、雷暴云系F54、穿透性<BR>对流云系F62 的秋季分布。从图中可以看出:由于整个夏季风系统南<BR>撤,对流云系F28 高频区主要在情报区的东南部,频率为10%,而雷<BR>暴云系F54、穿透性对流云系F62 频率分别为2.0%、1.0%。对642、<BR>M771、N892 航线有一些影响。<BR>7<BR>1<BR>4<BR>7<BR>10<BR>13<BR>16<BR>19<BR>22<BR>106oE 108oE 110oE 112oE 114oE<BR>N o 16<BR>N o 18<BR>N o 20<BR>N o 22<BR>0.0<BR>1.2<BR>2.4<BR>3.6<BR>4.8<BR>106oE 108oE 110oE 112oE 114oE<BR>N o 16<BR>N o 18<BR>N o 20<BR>N o 22<BR>1<BR>1<BR>2<BR>2<BR>a 对流云系F28 b 雷暴云系F54<BR>0<BR>1<BR>1<BR>2<BR>2<BR>106oE 108oE 110oE 112oE 114oE<BR>N o 16<BR>N o 18<BR>N o 20<BR>N o 22<BR>0.5<BR>0.5<BR>0.5<BR>1<BR>1<BR>1 1<BR>1.5 1.5<BR>2 2<BR>c 穿透性对流云系F62<BR>图6 对流云系F28 、雷暴云系F54、穿透性对流云系F62 的秋季分布图。a 为对流云系F28 ; b 为雷暴云<BR>系F54 ; c 为穿透性对流云系F62 单位:%。<BR>5 关于海口机场雷雨的来源问题<BR>从上述讨论中可知:夏季情报区西北部、海南西南部陆地上空是<BR>雷暴高发区。多年的实际观测也表明,夏季影响海口机场的雷雨大多<BR>数是从机场西南方向移来影响机场的。我们猜想机场西南方向移来的<BR>雷雨可能起源于海南岛西南部陆地上空。为此,我们普查了2000 年<BR>8 月、2001 年8 月每日逐时红外云图演变、2002 年7 月24 日逐时红<BR>外云图和海口机场雷暴活动时间观测记录。结果如表1 所示:<BR>表1:海口机场雷暴天数和海南岛西南部雷暴天数关系<BR>海口机场雷暴活动时<BR>间<BR>海南岛西南部陆地上<BR>空雷暴活动时间<BR>是否来源于海南岛西<BR>南部陆地上空<BR>2000.8.1 2000.8.1 是<BR>2000.8.2 2000.8.2 是<BR>2000.8.3 2000.8.3 是<BR>2000.8.4<BR>2000.8.5 2000.8.5 是<BR>2000.8.6<BR>8<BR>2000.8.7 2000.8.7 否<BR>2000.8.8 2000.8.8 是<BR>2000.8.9<BR>2000.8.10<BR>2000.8.11<BR>2000.8.12<BR>2000.8.13 2000.8.13 是<BR>2000.8.14 2000.8.14 是<BR>2000.8.17<BR>2000.8.18 2000.8.18 是<BR>2000.8.19 2000.8.19 是<BR>2000.8.21 2000.8.21 否<BR>2000.8.22 2000.8.22 否<BR>2000.8.24 2000.8.25 否<BR>2000.8.26<BR>2000.8.27<BR>2000.8.28 2000.8.28 否<BR>2000.829 2000.8.29 否<BR>2000.8.30<BR>2000.8.31 2000.8.31 否<BR>2001.8.1 2001.8.1 是<BR>2001.8.2 2001.8.2 是<BR>2001.8.4<BR>2001.8.5 2001.8.5 是<BR>2001.8.6<BR>2001.8.7<BR>2001.8.9<BR>2001.8.10<BR>2001.8.11<BR>2001.8.12 2001.8.12 是<BR>2001.8.13 2001.8.13 是<BR>2001.8.14 2001.8.14<BR>2001.8.15 2001.8.15 是<BR>2001.8.16<BR>2001.8.18 2001.8.17 否<BR>2001.8.19 2001.8.19 否<BR>2001.8.20<BR>2001.8.24<BR>2001.8.25 2001.8.25 是<BR>2001.8.27 2001.8.26 否<BR>2001.8.28 2001.8.28 否<BR>2001.8.29 2001.8.29 否<BR>2001.8.30<BR>2001.8.31 2001.8.31 否<BR>2002.7.24 2002.7.24 是<BR>合计天数30(天) 51(天) 17 天(是)/13 天(否)<BR>从表1 可看出:2000 年8 月、2001 年8 月、2002 年7 月24 日<BR>9<BR>中,海南岛西南部陆地有51 天有雷暴产生,对流相当活跃。而海口<BR>机场雷暴天数有30 天,其中17 天来源于海南岛西南部陆地。这表明<BR>海口机场雷暴大多数产生于海南岛西南部陆地上空。<BR>6 结论<BR>1) 从全年来讲,三亚飞行情报区西北部、东南部是对流云系、雷暴<BR>云系、穿透性对流云系较为活跃地区。对情报区内的A202、M771、<BR>N892 航线影响较大。<BR>2) 从季节来说,冬春两季是情报区飞行的黄金季节,几乎不受对流<BR>云系的影响;夏季对流活动主要集中在情报区的西北部和东南部,<BR>对A202、G221、642、M771、N892 航线影响较大;秋季对流活<BR>动主要影响情报区的东南部,对642、M771、N892 航线影响较大。<BR>3) 海口机场雷暴绝大多数起源于海南岛西南部陆地上空。<BR>参考文献:<BR>1 朱国富、陈受钧,1995-1998 年夏季青藏高原及邻域穿透性对流云系活动的气候学特征。<BR>第二次青藏高原大气科学试验理论研究进展(三). 气象出版社。<BR>2 伍荣生。现代天气学原理。高等教育出版社。P209。<BR>3 谢安、张振洲,南海夏季风的推进。气象学报,52 卷第3 期, P374-P378。<BR>10<BR>Synoptic and Climatic Features of Convection over SANYA FIR<BR>(AOR)<BR>WangXidong1 Chentaofeng2<BR>(1 Air Traffic Mangement Bureau of Haikou of CAAC,570216)<BR>(2 Air Traffic Mangement Bureau of Haikou of CAAC,570216)<BR>Abstract<BR>With 3-hourly GMS-5 Tbb data from 1980 to 1997 according to the<BR>appearing frequency of those Tbb lower than -32°C, -54°C and -62°C ,the<BR>convection was investigated over SANYA FIR (AOR). The Synoptic<BR>and Climatic Features of Convection were disclosed including<BR>geographic distribution ,Seasonal variation .<BR>KeyWords: SANYA FIR, Tbb, Convection kkkkkkkkkkkkkkkkkkkkkkk 谢谢楼主分享 谢谢楼主分享 国民用航空空中交通管理规则 谢谢辛苦了 收藏一下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