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 发表于 2010-9-19 16:17:27

2010年各部委严密布防 确保安全

**** Hidden Message *****

航空 发表于 2010-9-19 16:17:39

38 易安网 www.esafety.cn<BR>2010年各部委严密布防 确保安全<BR>本刊编辑部<BR>本 刊 特 稿Special Feature<BR>文<BR>国家质检总局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局<BR>2009 年,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BR>总局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局认真贯彻党<BR>中央、国务院和质检总局、地方政府<BR>的一系列决策部署,把握“保安全、<BR>抓节能、促发展”的工作主线,开展<BR>了执法、治理、宣传教育“三项”行动;<BR>圆满完成了国庆60 周年特种设备安<BR>保任务;积极推进高耗能特种设备节<BR>能降耗,推动实现节约标准煤1 200<BR>多万t。2009 年,在特种设备数量快<BR>速增加的情况下,全国特种设备事故<BR>率为0.92 起/ 万台、死亡率为0.76 人<BR>/ 万台,死亡率保持平稳下降态势,<BR>没有发生重大及以上事故。<BR>2010 年,全国特种设备安全与<BR>节能工作的主要任务是按照国务院<BR>安全生产电视电话会议提出的继续深<BR>入开展“安全生产年”活动和国家质<BR>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大力开展“质量<BR>提升”活动的部署,切实抓好以使用<BR>环节为重点的安全监察和高耗能特种<BR>设备节能监管两项根本工作。特种设<BR>备局将狠抓特种设备使用环节安全监<BR>管,严防重特大事故。完善使用环节<BR>安全监管规章规范、创新使用环节安<BR>全监管机制、加强事故多发设备和薄<BR>弱环节的监管、加强对特种设备作业<BR>人员的监管。在全面推进高耗能特种<BR>设备节能工作方面,将在全国范围内<BR>推进“四个一”节能工程( 即:开展<BR>1 000 台在用燃煤工业锅炉运行能效<BR>快速测试方法应用试点、100 个安全<BR>与节能管理标杆锅炉房建设、10 个<BR>锅炉设计文件节能审查试点、10 项<BR>节能新技术应用规范)。特种设备局<BR>将着力在全国积极稳妥推进行政许可<BR>和检验工作改革,完善安全监察工作<BR>的体制机制。<BR>中国民用航空局<BR>2009 年,中国民航局航空运输<BR>已连续安全飞行61 个月零10 天、<BR>1 825 万h。2009 年,中国民航局还<BR>以“零征候、零差错、零投诉”的成<BR>绩,出色完成了国庆60 周年、博鳌<BR>亚洲论坛等航空运输安保任务。<BR>2010 年,根据国务院安委会关<BR>于继续深入开展“安全生产年”活动<BR>的部署,结合民航安全工作实际,民<BR>航局系统确定2010 年为“安全体系<BR>建设年”,并将着力抓好7 项重点工<BR>作,以实现“保持航空安全形势平稳<BR>并向好发展”的安全工作总体目标。<BR>一是全面加强安全体系建设,增<BR>强抵御风险能力。推进国家航空安全<BR>纲要建设,开展安全绩效管理试点,<BR>加快飞行标准监管系统(FSOP) 建设,<BR>实施安全管理体系(SMS) 审核。<BR>二是发挥政策导向作用,强化安<BR>全保障机制。制定安全投入管理政策,<BR>加强安全责任机制建设,健全法规标<BR>准评审程序。<BR>三是着力解决突出问题,前移安<BR>全防范关口。降低鸟击、雷击、跑道<BR>入侵等不安全事件发生频次,严格查<BR>处各类违规违章行为。<BR>四是突出重点强化保障措施,夯<BR>实安全防范基础。各地区管理局、监<BR>管局加大监察力度,严格货物运输安<BR>全管理,做好空管安全运行保障,全<BR>面加强空防安全工作。<BR>五是加快航行新技术应用步伐,<BR>提高安全运行裕度。加快包括所需导<BR>航性能(RNP) 在内的新技术的应用,<BR>推进机场实施RNAV、RNP 等飞行程<BR>2010 年1 月18 日,国务院在北京召开全国安全生产电视电话会议。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BR>国务院副总理、国务院安委会主任张德江在会上强调,各地区、各部门要以预防为主、加强监管、<BR>落实责任为重点,进一步全面加强安全生产工作,有效防范和坚决遏制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促<BR>进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国务院各部委根据张德江副总理讲话精神,制订了本部门2010 年<BR>重点安全工作。本刊选登了部分部委主管部门及企业集团的安全工作思路及重点安排。<BR>2010.3 劳动保护39<BR>Special Feature 本 刊 特 稿<BR>序,以及ADS-B 和EFB 的相关工作。<BR>六是推进适航审定系统建设,支<BR>持民族航空产业。继续抓好ARJ21<BR>新支线飞机、新舟600 飞机等型号合<BR>格审定和预投产适航管理工作,做好<BR>对C919 大型客机等型号审定的前期<BR>准备工作。<BR>七是巩固通航安全基础工作,<BR>扶持通航安全发展。把握好低空空<BR>域改革试点有利时机,进一步加强<BR>通航安全基础建设,完善通航相关<BR>规章标准,加强通航监管队伍建设,<BR>加大监管力度。<BR>卫生部<BR>2009 年,卫生部初步建立了职<BR>业病防治法规标准体系,加强了对职<BR>业病防治工作的领导;加强了职业病<BR>诊断、职业健康检查机构和队伍建设;<BR>成立了国家职业病诊断与鉴定技术指<BR>导委员会,加强对地方职业病诊断与<BR>鉴定工作的指导。<BR>根据《国家职业病防治规划<BR>(2009-2015 年)》的要求,2010 年卫<BR>生部职业病防治与职业卫生监督的主<BR>要任务有5 项。<BR>一是要督促企业进一步落实职业<BR>病防治责任。监督检查存在职业病危<BR>害的用人单位建立健全防治责任制,<BR>认真落实预防、控制措施,加强职业<BR>健康管理和病人救治,在与劳动者签<BR>订劳动合同时要履行职业病危害告知<BR>义务,依法参加工伤保险,落实有害<BR>作业岗位津贴和女职工、未成年工特<BR>殊保护政策。在高危行业推行职业卫<BR>生专项集体合同制度。<BR>二是强化对尘肺病、重大职业中<BR>毒、职业性放射性疾病等重点职业病<BR>的防治,加强职业病危害评价和放射<BR>卫生监督管理,完善安全防护措施,<BR>提高生产机械化水平,推进清洁生产<BR>技术的研发和推广,逐步淘汰不符合<BR>国家产业政策的工艺、设备和材料。<BR>三是加强职业病防治能力建设。<BR>加强对重点职业病的监测与预警,健<BR>全防治技术支撑体系,制定全国职业<BR>病防治信息采集标准和相应信息的采<BR>集、传输、管理规范,加强职业病防<BR>治监管队伍建设,充实人员,加强培<BR>训,配备必要的设备,创造必要的工<BR>作条件,不断提高监管能力和水平。<BR>四是开展科研及成果应用,鼓励<BR>和支持职业病防治技术研究和推广应<BR>用,开展重点职业病防治科技攻关。<BR>以尘肺病、职业中毒、职业性肿瘤的<BR>预防控制关键技术为突破口,以防尘、<BR>防毒、防辐射、防噪声、防振动等防<BR>护技术为重点,加强粉尘、放射性物<BR>质、毒物、物理因素等职业病危害因<BR>素检测、防护和应急救援技术的研究<BR>及开发应用。<BR>五是制定职业病防治宣传教育规<BR>划和计划,健全职业病防治宣传教育<BR>体系和网络。<BR>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BR>2009 年,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BR>部工伤保险司工伤保险工作尽管受到<BR>金融危机的影响,但参保人数仍有较<BR>大幅度的增长。2009 年,全国工伤<BR>保险参保人数为1.4861 亿人,其中<BR>农民工参保5 580 万人,分别比上年<BR>增加1 074 万人和638 万人。工伤保<BR>险基金收入稳步增长。<BR>2010 年的工伤保险工作将围绕<BR>一个中心工作、三项重点任务和两项<BR>试点工作展开,即:围绕推进落实“平<BR>安计划”二期,全力推进工伤保险扩<BR>面这一中心工作;切实有效抓好《工<BR>伤保险条例》修正案的贯彻实施、推<BR>进工伤保险市级统筹和解决“老工伤”<BR>问题三项重点任务;积极稳妥推进工<BR>伤康复试点和工伤预防试点两项试点<BR>工作。具体来说,全年要抓好以下7<BR>项重点工作。<BR>一是继续推动高风险企业参加<BR>工伤保险工作。巩固“平安计划”<BR>成果,将矿山、建筑、危险化学品、<BR>民用爆破器材、烟花爆竹等行业参<BR>保扩面工作推向深入,实现高风险<BR>企业参保的全覆盖。<BR>二是配合国务院《工伤保险条例》<BR>修订,拟定贯彻实施意见,修改《工<BR>伤认定办法》等规章和规范性文件。<BR>三是加大解决“老工伤”问题的<BR>工作力度。<BR>四是积极推进人力资源和社会保<BR>障部确定的3 省11 市的工伤预防试<BR>点进程,重点在建立工伤预防费用使<BR>用、管理机制上摸索经验。<BR>五是加快推进工伤康复试点工<BR>作。上半年对省级确定的工伤康复<BR>试点机构进行评估,公布合格达标<BR>机构名单。<BR>六是认真贯彻《国家职业病防治<BR>规划(2010-2015)》,加强职业病预防<BR>工作,落实职业病职工工伤待遇。<BR>七是在4 月下旬《工伤保险条例》<BR>颁布七周年时,以落实《工伤保险条<BR>例》和“平安计划”二期推进农民工<BR>参保为主题,集中组织一次全国宣传<BR>咨询活动。<BR>中华全国总工会<BR>2010 年,全总劳动保护部工会<BR>劳动保护工作按照“组织起来、切实<BR>维权”的工作方针,将围绕国家安全<BR>生产和职业病防治工作重点,结合各<BR>地和企业工会劳动保护工作实际,以<BR>加强工会劳动保护基层和基础建设为<BR>重点,以强化广大职工对职业安全卫<BR>生工作的群众监督为主线,以“安康<BR>杯”竞赛活动为载体,以推动解决侵<BR>害职工安全健康合法权益的突出问题<BR>为目标,立足源头参与,突出超前预<BR>防,组织广大职工开展形式多样的群<BR>众性安全生产和职业病防治活动,积<BR>极推进职业安全卫生工作机制建设和<BR>服务体系建设,全面提升工会劳动保<BR>护工作整体水平。<BR>一是加强工会劳动保护队伍建<BR>设。加强对落实劳动保护监督检查“三<BR>个条例”的调查研究,推动建立高效<BR>运行的工会劳动保护监督网络和组织<BR>管理制度;重新修订《工会劳动保护<BR>40 易安网 www.esafety.cn<BR>监督检查员管理办法》,对全国总工<BR>会任命的工会劳动保护监督检查员进<BR>行重新登记,逐步完善对工会劳动保<BR>护监督检查员的规范化管理;在重点<BR>行业、企业尝试建立职业安全卫生工<BR>作信息联系点。<BR>二是推动班组安全建设工作再上<BR>新台阶。全面启动“万名班组长培训<BR>计划”;2010 年,全国总工会将与国<BR>家煤矿安全监察局联合举办4 期煤矿<BR>企业班组长师资培训。<BR>三是加大工会参与职业病防治工<BR>作力度。扩大“工会参与职业病防治<BR>模式”推广范围,按照“结合实际、<BR>循序渐进、有所侧重”的工作原则,<BR>鼓励地方和企业就“工会参与职业病<BR>防治工作模式”涉及的内容,分轻、<BR>重、缓、急,确定优先启动的工作项<BR>目,逐步推进工会参与职业病防治工<BR>作的全方位展开。<BR>四是继续深入开展全国“安康杯”<BR>竞赛活动。加大企业班组“安康杯”<BR>竞赛力度,组织开展全国企业班组安<BR>全建设、管理经验交流和成果( 亮点)<BR>展示活动,举办首届全国班组安全管<BR>理成果( 亮点) 展示大赛。<BR>五是积极参与特别重大伤亡事故<BR>和职业危害事件的调查处理。特别重<BR>视建立对尘肺病诊断等问题引发群体<BR>性事件的预警机制,提高工会对此类<BR>事件的快速反应和处置能力。<BR>六是加强对基层工会劳动保护<BR>工作的指导和服务。以提升基层工<BR>会劳动保护工作水平作为重点,从<BR>基层工作实际出发,研究加强基层<BR>工会特别是企业工会劳动保护工作<BR>的政策和措施。<BR>交通运输部救助打捞局<BR>2009 年,交通运输部救助打捞<BR>局共出动专业救助力量1 248 次,成<BR>功救助遇险人员2 951 名,成功救助<BR>遇险船舶124 艘,应急救助队完成救<BR>助抢险打捞作业295 次。<BR>2010 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BR>最后一年,为确保救捞系统安全形势<BR>持续稳定,打捞局以“四大安全( 飞<BR>行安全、航行安全、生产安全、机关<BR>综合安全)”为主线,按照“抓基层、<BR>打基础、严落实、上水平”的工作要<BR>求,深入开展“安全年”回头看活动,<BR>加强和改进安全工作。<BR>一是严控安全管理指标。飞行安<BR>全方面,确保不发生飞行事故和航空<BR>地面事故,避免发生严重差错和航空<BR>事故征候;船舶安全方面,全系统一<BR>般等级以上的船舶责任事故率不超过<BR>2.7% ;人员安全方面,全系统在生产<BR>和救助过程中杜绝由于责任事故造成<BR>的人员伤亡,一般工伤事故造成的人<BR>员死亡率不超过0.26‰。<BR>二是强化安全“ 双基” 工作。<BR>推行“二员二岗三类四长”基层安<BR>全管理模式(“二员二岗”,即:抓<BR>好专职安全管理人员、一线安全监<BR>督员,基层管理岗位和关键操作岗<BR>位;“三类”,即:关注安全意识差<BR>人员、发生过事故的责任人以及有<BR>“三违”现象的人员;“四长”,即:<BR>充分发挥“机长、船长、处长、班<BR>组长”在安全管理工作中的关键作<BR>用),健全和落实安全管理规章制度,<BR>抓好安全责任的分解与落实等。<BR>三是狠抓安全措施落实。结合典<BR>型案例和“四大安全”专题片,加大<BR>安全教育;抓好安全检查考核工作,<BR>跟踪督办隐患的整改落实;加大安全<BR>生产投入力度,提高安全保障水平。<BR>住房和城乡建设部<BR>2009 年,全国房屋建筑及市政<BR>工程生产安全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同<BR>比分别下降11.27% 和12.51%,全年<BR>没有发生重大及以上生产安全事故。<BR>2010 年建筑安全生产的工作目<BR>标是:房屋建筑及市政工程生产安<BR>全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继续保持下<BR>降,较大及以上生产安全事故得到<BR>有效控制,全国建筑安全生产形势<BR>进一步稳定好转。<BR>2010 年的重点工作有4 项。一<BR>是继续深入开展“安全生产年”活动。<BR>抓好“三个突出”,做到“三个加强”,<BR>即:突出预防为主,突出加强监管,<BR>突出落实责任;加强宣传教育和队<BR>伍建设,加强安全基础工作,加强<BR>协作联动。<BR>二是积极推进建筑安全生产长效<BR>机制建设。健全完善法律法规和标准<BR>规范体系,加强安全培训教育工作,<BR>加强建筑安全监管机构和队伍建设,<BR>加大建筑安全生产费用的保障力度,<BR>增加安全生产投入,加强安全生产科<BR>技研究,提升安全生产管理水平。<BR>三是构建市场现场联动的安全监<BR>管机制。对企业落实法律法规规定的<BR>安全生产责任情况进行严格监督,对<BR>企业的违法违规行为及时进行处理,<BR>对不符合安全生产条件的企业要依法<BR>依规坚决进行处罚,或者降低资质,<BR>或者吊销资质,或者清理出建筑市场。<BR>四是依法依规严肃查处生产安全<BR>事故。高度重视事故处理工作,积极<BR>做好事故调查工作,加大事故处罚力<BR>度,真正按照“四不放过”的原则和<BR>依法依规、实事求是的要求,严肃追<BR>究事故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员的责任,<BR>依法加大对企业资质和从业人员执业<BR>资格的处罚力度,对较大以上建筑生<BR>产安全事故和事故处理情况,进行定<BR>期或不定期通报,对责任企业和责任<BR>人员进行依法严厉处罚,每一起事故<BR>都要有明确的交待,尤其是对引起社<BR>会广泛关注的典型事故。<BR>铁道部<BR>2009 年, 全国运输安全形势<BR>总体稳定,没有发生重大及以上事<BR>故,但仍存在许多问题和隐患。截<BR>至2009 年11 月20 日,全路发生较<BR>大事故13 件,行车一般A 类事故4<BR>件,B 类事故12 件,C 类事故227 件,<BR>D 类事故2 398 件,与2008 年同比,<BR>一般C 类和D 类行车事故明显上升。<BR>发生48 件责任职工死亡事故,死亡<BR>本 刊 特 稿Special Feature<BR>2010.3 劳动保护41<BR>52 人。发生2 406 件路外伤亡事故,<BR>死亡1 627 人。<BR>2010 年铁路运输安全工作的总<BR>体目标是:杜绝旅客列车较大以上责<BR>任事故;杜绝货物列车重大及以上责<BR>任事故;杜绝从业人员较大及以上死<BR>亡事故;杜绝路外较大以上事故;大<BR>力减少道口和路外伤亡事故,实现高<BR>速铁路区段零死亡。<BR>2010 年铁路运输安全有以下8<BR>项重点工作。<BR>一是全面落实“高标准、讲科学、<BR>不懈怠”要求,推动全路安全管理水<BR>平不断提升;二是大力推进优化站段<BR>管理结构工程、自控型班组工程、主<BR>要行车工种队伍工程“三项工程”建<BR>设,促进安全基础建设深化发展;三<BR>是严格落实客运专线安全运营标准,<BR>确保高速铁路安全稳定;四是巩固提<BR>速安全成果,确保持续稳定安全;五<BR>是强化行车设备质量,不断提高安全<BR>保障能力;六是开展营业线施工安全、<BR>列车火灾安全、机动车辆制动系统及<BR>列尾装置安全等8 项专项整治,着力<BR>解决运输安全突出问题;七是强化专<BR>业管理,切实提高现场安全控制能力;<BR>八是加大检查监督力度,依法履行安<BR>全监管职能。<BR>中国兵器装备集团公司<BR>2009 年,中国兵器装备集团公<BR>司24 个单位实现了零事故,安全生<BR>产形势基本平稳。<BR>2010 年,中国兵器装备集团公<BR>司安全生产的奋斗目标是:杜绝较大<BR>以上死亡事故发生,全力遏制事故反<BR>弹,死亡事故明显下降,进一步稳定<BR>安全生产形势。<BR>2010 年的重点工作有以下10 项。<BR>一是继续深入开展“安全生产年”<BR>活动,健全企业安全机构,抓好企业<BR>“安全生产标准化班组”建设。<BR>二是贯彻《中央企业安全生产<BR>监督管理暂行办法》,建立风险控制<BR>体系、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应<BR>急管理体系等8 个方面的安全生产<BR>保障体系。<BR>三是切实保证以军品科研试验环<BR>节为重点的军品科研生产安全,实现<BR>军品科研试验的本质安全。<BR>四是全面开展和大力推进本质<BR>安全标准化管理与评价体系建设,<BR>在年内初步完成企业内部的本质安<BR>全体系建设。<BR>五是保持隐患整改常态化,组织<BR>一次特种设备和特种作业人员以及非<BR>标设备和非固定场所作业人员的安全<BR>专项治理活动。<BR>六是继续推进安全生产宣传教育<BR>工作,搞好大面积安全培训,通过安<BR>全技术培训推动基层基础建设。<BR>七是坚决淘汰达不到安全标准和<BR>防护不到位的各类“带病”设备,进<BR>行一次工艺及设备安全评估“回头<BR>看”,做好设备设施安全的动态管理。<BR>八是对重大危险源实施动态管<BR>理,逐步减少和消除危险源( 点)。<BR>九是建立并完善应急救援体系,<BR>加强应急救援队伍建设,提高企业<BR>有效应对各类生产安全事故灾难的<BR>应急能力。<BR>十是做好事故预先防范工作,定<BR>期组织本单位的安全现状评价和分<BR>析,准确评估和预测事故风险,采取<BR>可靠控制措施,同时组织一次“十年<BR>事故大讨论”活动,以生产安全事故<BR>的反思促进安全生产工作。<BR>国际劳工组织北京局<BR>2010 年,国际劳工组织北京局<BR>在职业卫生与安全领域重点开展以下<BR>工作。<BR>继续宣传和促进国际劳工组织公<BR>约在中国的批准和应用, 包括最新的<BR>《促进职业安全与卫生框架公约》(第<BR>187 号公约,2006 年)、《职业卫生服<BR>务公约》(第161 号公约,1985 年)、《矿<BR>山安全与卫生公约》(第176 号公约,<BR>1995 年)。继续促进国际劳工组织发<BR>布的各类职业安全卫生实用规程和能<BR>力建设工具在中国的应用,如《井工<BR>煤矿安全健康实用规程》。印刷、出<BR>版第二版《中国职业安全卫生概况》。<BR>在中国继续推广安全文化,将<BR>于4 月28 日举办“世界工作安全健<BR>康日”的纪念活动,以及8 月31 日<BR>至9 月2 日在北京与国家安全监管<BR>总局共同主办第5 届“中国国际安<BR>全生产论坛”。<BR>在能力建设方面,为帮助加强<BR>职业安全健康监察员的能力建设,<BR>与国家安全监理总局计划在中国的2<BR>个省开展职业安全健康监察调研活<BR>动,并举办中国职业安全健康监察<BR>战略研讨会和就监察员的培训师培<BR>训(TOT) 开展试点;为帮助广大中<BR>小企业改善职业安全健康,继续与<BR>政府、工会和中国企业联合会(CEC)<BR>合作,开展“WISE( 改善工作条件、<BR>提高劳动生产率)”培训工作。此外,<BR>还将计划举办中小企业职业安全健<BR>康促进战略的研讨会;在合作项目<BR>方面,在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促进<BR>项目的资助下,国际劳工组织和国<BR>家安全监管总局将合作促进食品加<BR>工行业的职业安全健康工作,加强<BR>项目试点城市的监察员培训工作。<BR>同时,作为促进工作场所职业健<BR>康的一部分,国际劳工组织将继续开<BR>展工作场所艾滋病防治活动。加强与<BR>政府、工会和雇主组织在该领域的能<BR>力建设和工作场所的艾滋病防治教育<BR>活动。<BR>编辑 林 静

leedainel 发表于 2010-10-1 17:24:29

<P>这是一本好资料啊,值得一看。</P>

捣蛋鬼恺恺 发表于 2010-12-6 22:48:01

努力学习中:victory: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2010年各部委严密布防 确保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