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兰C发射台的发射延时测量
**** Hidden Message ***** 2007年3月第1期 导 航 ·43·<BR>罗兰C发射台的发射延时测量<BR>宁民 ,齐鹏辉 ,李晓强2<BR>(1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20研究所,西安710068; 2海司驻天津地区航保军代室,300022)<BR>摘要:随着Eurofix技术的发展,罗兰C系统在自主授时、星基增强等方面有了新的应<BR>用前景。本文主要论述了罗兰C发射机的发射延时测量的原理及实际工程中的测量方法。<BR>关键词:发射延时测量;GPS共视;传播延时;接收延时<BR>中图分类号:TN967.I 文献标识码:A<BR>罗兰C发射台在自主授时及星基系统中作为<BR>地面伪卫星,需要将罗兰信号离开天线时的精确<BR>时刻,以数据形式发播给用户。发播电文在信号<BR>离开天线之前产生,从电文产生到信号离开发射<BR>天线有一定的延时,为了保证产生电文的发射时<BR>刻信息与信号离开天线时的时刻一致,在电文产<BR>生时需要考虑从电文形成到信号离开天线之间的<BR>延时,这里称之为发射延时。<BR>1 测量和处理方法<BR>发射延时目前还难以直接测出,但是可以通<BR>过间接的方法来确定。发射台基准信号到接收机<BR>输出信号之间的延时△丁可以用图1所示的方法<BR>测量。<BR>在发射台采用GPS共视方法,GPS的秒信号<BR>与发射台钟的秒信号进行比对测量,得到A t1。<BR>同时在外场测试点(接收点)用GPS共视方法,<BR>得到GPS的秒信号与搬运钟的秒信号比对测量<BR>数据A t2。通过共视处理软件得到发播钟与搬运<BR>钟之间的钟差Atl2o<BR>发射台<BR>收稿日期:2006.04.28。<BR>At3<BR>接收点<BR>图1 测试方法<BR>从基准信号到接收机输出之间的延时△ 存<BR>在图2所示的时间关系。<BR>A T 一<BR>‘ A<BR>基准 发射 接收 输出<BR>}.I△fl2-- .△f2.-{<BR>I<BR>搬运钟<BR>图2<BR>GPS<BR>时间关系<BR>△7r-△ +△ +△T3 (1)<BR>其中, △ ——表示从发射时间基准到信号离开<BR>发射天线之间的延时,包括发射机、发射耦合网<BR>·44· 导 航 2007笠<BR>络和天线等产生的延时,这里称之为发射延时。<BR>△ ——表示从信号离开发射天线到信号到<BR>达接收天线之间的延时,这里称之为电波传播延<BR>时。<BR>△ ——表示从信号从接收天线到接收机输<BR>出的信号之间的延时,包括天线耦合器、天线电<BR>缆、接收机通道等产生的延时。这里称之为接收<BR>延时。<BR>同时, △ 也满足下列关系式:<BR>A Atl·At2+At3=A/'12+At3 (2)<BR>其中,Atl——表示GPS的lpps与发射台钟的<BR>lpps之间的偏差,发射台钟作开门,GPS作关门。<BR>△f广表示GPS的lpps与搬运钟的lpps<BR>之间的偏差,搬运钟作开门,GPS作关门。<BR>A tl2——表示发射台的钟与搬运钟之间的偏<BR>差,根据At】和At2的数据,用共视处理软件计<BR>算得到。<BR>△f3一一表示搬运钟与罗兰接收机输出的<BR>GRI脉冲之间的偏差,搬运钟作开门,GRI脉冲<BR>作关门。<BR>根据式(1)和式(2),可以得到发射台发<BR>射延时△ 为:<BR>A =A/'12+At3.(A +A/'3) (3)<BR>2 传播延时和接收延时的确定<BR>通过上述测试方法可以直接测量计算出A tl2<BR>和A t3。对于电波传播延时△ 和接收机延时△<BR>死的精确测定有较大的困难,但是可以通过选择<BR>适当的路径和根据相关的试验数据进行估算。<BR>2.1 电波传播延时<BR>电波传播延时包括一次相位延时和附加二<BR>次相位延时。这里所指一次相位延时定义为信号<BR>在海水路径上的传播延时,它可以通过理论计算<BR>精确得到。附加二次相位延时是指相对于一次相<BR>位的延时,它是由于传播路径上陆地部分引起的,<BR>比一次相位延时要小得多。附加二次相位延时与<BR>传播路径长度成正比,与地面导电率有关。当传<BR>播路径较短时,附加二次相位延时较小,并且导<BR>电率的影响也较小。<BR>从传播角度考虑,为了较精确地估算传播延<BR>时,希望接收点靠近发射台,这样可减小导电率<BR>对附加二次相位延时的影响。但是当距离发射台<BR>太近时,静电场和感应场的可能影响测量结果。<BR>一般认为在发射台3个波长以外的距离上,静电<BR>场和感应场的影响可以忽略。综合考虑后,将接<BR>收点放在距发射台大约10km的距离上。<BR>从发射台到接收点的传播延时,简单处理方<BR>法是根据发射台到接收点的距离,取通常的陆地<BR>导电率(例如5×10" )进行计算。另外也可以在<BR>同一条传播路径上测量两个点,得到两点之间传<BR>播延时,然后与不同导电率的时延曲线比较,得<BR>出接近两点传播延时下的路径导电率,再根据导<BR>电率计算出路径传播延时。<BR>2.2 接收延时<BR>外场测试选用高精度罗兰C接收机,虽然目<BR>前无法测量出该机的接收延时,但是,从使用该<BR>接收机进行试验的测试结果得到:接收机已经对<BR>接收延时作了补偿和修正,输出的GRI信号已经<BR>等效到接收天线处。<BR>接收机在差分站接收发射台信号,输出的<BR>GRI信号与UTC (NTSC)比对测量。同时采用<BR>共视方法测量发射台发播钟与LrrC(N,rSC)钟<BR>之间的偏差,考虑到发射台信号从发播钟到天线<BR>之间的估计延时和第3周跟踪点。在没有考虑接<BR>收机延时的情况下,通过测试数据和计算处理,<BR>得出的发射台到差分站的传播延时大约为236.1<BR>S,该值与以前计算和测试的结果基本一致。由<BR>此该接收机已经进行了接收延时补偿。另外,该<BR>接收机主要用于罗兰C定时,可输出精确的lpps<BR>和LrrC,因此,估计也应该进行接收延时修正。<BR>3 罗兰C发射台测试点布局<BR>考虑到工程的实际需要,将测试点选在发射<BR>台的南部,选择不同的三个方向是为了进行相互<BR>比较。为了减小电波传播附加二次延时的影响,<BR>以及距发射台3个波长以内静电场和感应场的影<BR>响,测试点选在离开发射台约10km处。另外,<BR>为了估算传播路径的导电率,在发射台到测试点<BR>的延长线10km 处,选择一个测试点,获取两个<BR>测试点之间的电波传播延时。整个测试点共有6<BR>第1期 宁民等:罗兰C发射台的发射延时测量<BR>个,其分布如图4所示。 表1测试仪器和设备<BR>/ -,/ 发射台 -、、、 \<BR>Q. △<BR>测<BR>、<BR>\测 二<BR>、、、 //<BR>/<BR>、<BR>\ ~_△ 一/<BR>4 测试框图和设备<BR>4.1 测试框图<BR>发射台和接收点测试框图如图5和图6所示。<BR>图5 发射台测试框图<BR>△ tl<BR>△ t2<BR>图6 接收点测试框图<BR>4.2 仪器设备<BR>测试所需要的设备见表1。<BR>4-3 应用软件<BR>为了完成上述工作,需要以下应用软件。<BR>计数器数据采集软件:采集计数器数据,保<BR>存数据采集时间和计数器数据。<BR>GPS接收机数据采集软件:采集GPS接收机<BR>的数据,保存数据采集时间和定位结果,计算测<BR>量点纬度、经度和高度的平均值和均方根误差。<BR>GPS共视处理软件:计算两个钟之间的偏差。<BR>大地距离计算软件:根据两点的经纬度值,<BR>计算两点之间的距离。<BR>传播修正计算软件:根据距离和地面导电<BR>率,计算传播延时、海水传播延时、附加二次相<BR>位延时。<BR>5 误差估计<BR>在这种测试方法中,引入的误差有:接收点<BR>位置误差、GPS共视误差、传播延时估算误差、<BR>接收机测量精度和延时等因素。<BR>接收点位置由GPS接收机测量,该机给出的<BR>定位精度指标:水平优于15cm,高程优于30cm。<BR>在西安地区实测定位精度比公布的指标还要好。<BR>如果水平定位误差小于15cm,则接收点位置误差<BR>引起的误差小于0.5ns。<BR>GPS共视误差与位置误差和两点距离有关,<BR>对于GPS接收机提供的定位精度,以及两点的距<BR>离很近的情况下,该项误差估计在10几个as以内。<BR>接收机的通道延时正如前面所说,可能在接<BR>收机中已经作了补偿,因此在这里假定没有接收<BR>北八¨===U<BR>·46· 导 航 2007年<BR>机延时固定误差。通过对接收机以前定点测试数<BR>据的统计处理,接收机均方根误差大约在lO几个<BR>ns以内,这其中还包括发射台和电波传播的随机<BR>变化。<BR>电波传播延时估算误差主要是由于对地面<BR>导电率估计不准而产生的。在传播延时估算时,<BR>陆地导电率通常取5×l0一,如果实际地面导电率<BR>偏离该值,那么所估算的附an-次相位延时会有<BR>误差,从而引起电波传播延时的估算不准。表2<BR>给出了导电率5×l0 和附近导电率的附an-次<BR>相位延时,以及这些导电率相对于5×1O 导电率<BR>的附an-次相位延时偏差,见表2。<BR>表2几种不同导电率下的附加二次延时和差值( )<BR>10km 20km 30km<BR>仃<BR>AsF △AsF AsF △AsF AsF △AsF<BR>0.01 20 0.2o6 .0.089 0.291 .0.126 0.356 .0.154<BR>0.009 19 0.217 .0.077 0.307 .0.109 0.376 .0.134<BR>0.008 18 0.231 .0.064 0.327 .0.090 0.400 .0.110<BR>0.007 17 0.248 .0.047 0.350 .0.066 0.429 .0.081<BR>0.006 16 0.268 .0.026 0.379 .0.037 0.464 .0.046<BR>0.005 15 0.295 0.0o0 0.417 0.0o0 0.510 0.0o0<BR>0.0045 15 0.3l1 0.016 0.440 0.023 0.538 0.028<BR>0.004 14 0.330 0.036 0.467 0.051 0.572 0.062<BR>0.0036 14 0.349 0.054 ‘ 0.493 0.076 0.603 0.093<BR>0.0033 13 0.365 0.070 0.515 0.O99 0.631 0.121<BR>0.003 13 0.383 0.088 0.541 0.124 0.662 0.152<BR>从表2中可以看出,如果在10km处,实际<BR>导电率在0.007~0.0036范围,那么传播延时估算<BR>误差不超过50ns;实际导电率在0.01~0.003范<BR>围,那么传播延时估算误差不超过100ns。如果<BR>距离增加,在同样的导电率范围内,那么估计传<BR>播延时误差会增大。<BR>通过上述分析,这种确定发射延时方法的精<BR>度主要受电波传播延时估算误差的影响,当实际<BR>导电率在0.007~0.0036范围内条件下,得到的发<BR>射延时精度估计在60ns以内;当实际导电率在<BR>0.01~0.003范围内条件下,得到的发射延时精度<BR>估计在lOOns以内。<BR>6结束语<BR>罗兰C系统是我国独立控制的大型无线电导<BR>航系统,对星基系统的增强、补充和备份起重要<BR>作用。在授时及绝对时间同步应用领域,对发射<BR>机的发射延迟标定尤为重要,本文给出的是一种<BR>有效实用的测量方法,在实际工程中可方便应用。<BR>参考文献:<BR>【1】Johler,J.R.,W.J.Kellar,and L.C.Waiters.Phase of the<BR>low radio frequency ground wave.NBS Circular 573.<BR>1956<BR>【2】Locus,Inc.SatMate/Cs Cync Refefence& Quick-Start<BR>Manua1.P/N 005.001002<BR>【3】NavCom Technology,Inc.SF-2050 GPS Products User<BR>Guide.P/N 96.310002.3001<BR>【4】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多通道GPS时间传递接<BR>收机NTSCGPS.1使用手册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