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机场管制塔台 ppt
**** Hidden Message ***** <P>第三章机场管制塔台<BR>• 基本定义<BR>• 机场管制塔台的职能<BR>• 机场管制塔台的工作内容<BR>• 机场管制塔台的管制范围<BR>机场交通、机场管制服务、机场管制塔台<BR>1、机场交通:在机场机动区内的一切交通<BR>和在机场附近飞行的一切航空器(当航空器<BR>在机场起落航线上及正在进入或脱离机场<BR>起落航线时,即认为该航空器在机场附<BR>近)。如图所示中的三架航空器都属于机场<BR>交通。<BR>2、机场管制服务(Aerodrome control<BR>service):为机场交通提供的空中交通管<BR>制服务。<BR>3、机场管制塔台(Aerodrome control<BR>tower):为机场交通提供空中交通管制服<BR>务而设立的空中交通管制单位。</P><P> </P>
<P><BR>机场起落航线(Aerodrome traffic circuit)<BR>机场起落航线<BR>(Aerodrome traffic<BR>circuit):航空器在机<BR>场附近飞行时规定的<BR>飞行路线。机场起落<BR>航线是以航空器起飞<BR>至着陆为顺序,分别<BR>由一边(upwind)、一<BR>转弯、二<BR>(crosswind)、二转<BR>弯、三边<BR>(Downwind)、三转<BR>弯、四边(Base)、四转<BR>弯、五边(Final)组<BR>机场管制塔台的职能<BR>一、一般职能<BR>二、提供告警服务<BR>三、中止目视飞行规则的运行<BR>一、一般职能<BR>机场管制塔台为使在机场内和机场<BR>附近的空中交通安全、有序和迅速地<BR>流通,必须对在其管制下的航空器提<BR>供情报及发布空中交通管制许可,以<BR>防止在其管制下的航空器与航空器之<BR>间、航空器与地面车辆之间及航空器<BR>与地面障碍物之间发生相撞。<BR>1、防止在机场周围的起落航线上飞行<BR>的航空器与航空器之间发生相撞<BR>采用正确、有效的方法调整在起落<BR>航线上飞行的航空器与航空器之间<BR>的间隔,及时向有关航空器发布其<BR>他相关航空器的位置情报,使航空<BR>器与航空器之间保持安全的间隔在<BR>起落航线上飞行。</P>
<P>2、防止在机动区内运行的航空器<BR>与航空器之间发生相撞<BR>合理地安排航空器在地面的滑行路<BR>线,为航空器与航空器之间提供安<BR>全的滑行间隔,密切注视滑行航空<BR>器的动向,确保机动区内的交通安<BR>全、有序和迅速地流动。</P>
<P>3、防止着陆航空器与起飞航空器<BR>之间发生相撞<BR>适时向着陆航空器发布着陆许可或复<BR>飞指令,向起飞航空器发布进跑道许<BR>可或起飞许可或指示其在跑道外按正<BR>确方法进行等待及向地面运行的航空<BR>器发布穿越跑道的许可或令其跑道外<BR>等待,是防止着陆航空器与起飞航空<BR>器发生相撞的有效手段。</P>
<P><BR>4、防止在机动区内运行的航空器<BR>和车辆之间发生相<BR>在有关车辆和人员进入机动区之<BR>前, 适时发布进入许可或禁止进入<BR>的指令,合理地安排车辆在地面的<BR>运行路线,提供正确的间隔标准,<BR>随时与在机动区内使用的车辆之间<BR>保持双向无线电通信,密切注视在<BR>机动区内活动的航空器及车辆的动<BR>态,有效防止相撞事故的发生。</P>
<P>5、防止机动区内的航空器与该区<BR>内的障碍物相撞<BR>当航空器在机动区内靠近有关障碍<BR>物滑行时,应提醒航空器驾驶员注<BR>意观察,并向其通报有关障碍物的<BR>位置,防止其与机动区内的障碍物<BR>相撞。<BR>二、提供告警服务<BR>1、机场管制塔台负责向有关安全服<BR>务部门告警,并且当机场上为引导机<BR>场交通和航空器机长而设置的任一设<BR>备、灯光或其他装置发生失效或不能<BR>正常工作时,应将这些情况立即报告<BR>有关单位。</P>
<P>2、航空器被移交给机场管制塔台后未<BR>向塔台报告,或报告一次后即失去无<BR>线电联络,或在任一情况下,在预期<BR>着陆时间之后5分钟尚未着陆,机场管<BR>制塔台必须向区域管制中心或飞行情<BR>报中心报告。<BR>三、中止目视飞行规则的运<BR>行<BR>1、由于安全需要,机场所在的管制区的<BR>区域管制中心或值班机场管制员或有关<BR>空中交通服务当局可以中止机场上空及<BR>其邻近区域内的任一或全部目视飞行规<BR>则的运行。<BR>2、中止目视飞行规则的运行必须通<BR>过机场管制塔台实施或中止运行的<BR>指令必须通知机场管制塔台。<BR>3、目视飞行规则一经中止运行,机场<BR>管制塔台必须遵守下列程序:<BR>(1)停止一切除申报了仪表飞行规则的飞<BR>行计划并经区域管制中心批准者以外的<BR>离场飞行;<BR>(2)召回一切按目视飞行规则运行的本场<BR>飞行或取得按特殊目视飞行规则运行的<BR>飞行;<BR>(3)将已采取的措施通知区域管制中心;<BR><BR>(4)如果有必要或经请求,将之所以采取<BR>机场管制塔台的工作内容<BR><BR>一、负责塔台管制区内航空器的开车、<BR>滑行、起飞、着陆和与其有关的机动飞行<BR>的管制工作。<BR>当航空器处于机场塔台管制范围内某一<BR>关键位置时,适时向处于这一关键位置的<BR>航空器发布有关空中交通管制许可,并且<BR>按照实际可行的情况,一切许可应不待航<BR>空器呼叫即主动发出。<BR>位置①:航空器主动呼叫,请求起飞前滑行,<BR>此时,应发出使用跑道的情况和滑行许可;<BR>位置②:如有与准备起飞的航空器发生冲突的<BR>航空器,应要求准备起飞的航空器在此等待;<BR>位置③:如在位置②不易发布起飞许可,应在<BR>此位置发布起飞许可;<BR>位置④:在此位置发出着陆许可;<BR>位置⑤:在此发出到机库或停机区的许可;<BR>位置⑥:必要时,在此发出停机指示。</P>
<P><BR>二、向航空器机长提供起飞、着陆条件、机<BR>场情报等飞行情报,如机场飞行繁忙,应设<BR>立自动终端情报服务,提供上述飞行情报。<BR><BR>1、向起飞航空器提供的有关情报<BR>(1)向螺旋桨航空器机长提供下列信息:<BR>A、使用跑道;<BR>B、地面实际的风向、风速(包括风的变化<BR>情况);<BR>C、修正海压(场压,如机长有此项请求<BR>时);<BR>D、当地面能见度小于10公里时,提供能见<BR>度或跑道视程;<BR>E、正确的时间。<BR>A、使用跑道;<BR>B、地面实际的风向、风速(包括风的变化情<BR>况);<BR>C、修正海压(场压,如机长有此项请求<BR>时);<BR>D、大气温度;<BR>E、当地面能见度小于10公里时,提供能见<BR>度或跑道视程;<BR>F、正确的时间。<BR>(2)向涡轮喷气式发动机航空器提供下列情<BR>报:<BR>A、有关地面风向、风速的重要变化;<BR><BR>B、有关大气温度的重要变化;<BR>C、有关能见度或跑道视程的重要变<BR>化;<BR>D、在起飞及爬升区域内重要的气象条<BR>件,如积雨云、中度或重度结冰、垂<BR>直风切变等。<BR>(3)航空器起飞之前,应向其提供:<BR>2、向着陆航空器提供的有关情报<BR>(1)航空器加入机场起落航线之前,应向其提<BR>供<BR>A、加入起落航线的位置;<BR>B、使用跑道;<BR>C、地面风向、风速;<BR>D、修正海压(场压,如机长有此项请求<BR>时);<BR>E、落地次序(如有必要);<BR>F、其他相关航空器的位置情报(如有必要<BR>时)。<BR>(2)航空器在最后进近阶段时,应向其提供<BR>A、出现的危险情况(如跑道上有车<BR>辆);<BR>B、有关地面风向、风速的重要变化<BR>情况;<BR>C、有关跑道道面条件的重要变化情<BR>况(如跑道上有积水);<BR>D、目视或非目视助航设备的变化情<BR>况;<BR>E、跑道视程或能见度的变化情况。<BR></P>
<P>3、机场情报<BR>向航空器提供有关机场情况的重要<BR>情报,对于航空器的安全运行起着<BR>非常重要的作用。机场情报涉及机<BR>动区及其有关设施的状态,它们的<BR>状态可能对某一航空器构成危险,<BR>因此要求及时地报告这种情报以确<BR>保航空器安全地运行。机场情报具<BR>体包括:<BR>(1)在活动区内或其紧邻区域内的修<BR>建或维修工程;<BR>(2)跑道、滑行道或停机坪上不平或<BR>破裂的道面(无论有无标志);<BR>(3)跑道、滑行道或停机坪表面的积<BR>水;<BR>(4)跑道、滑行道或停机坪表面的<BR>雪、雪水或冰;<BR>(5)吹积或堆积在跑道、滑行道或停<BR>机坪附近的雪堆或吹雪;<BR>(6)其他暂时的危险,包括停放的航<BR>空器及地面和空中的鸟群;<BR>(7)全部或部分机场灯光系统的失效<BR>或不正常工作;<BR>(8)任何其他有关情报。</P>
<P>4、航站自动情报服务(ATIS)<BR>在飞行比较繁忙<BR>的机场,为了降<BR>低空中交通服务<BR>甚高频陆空通信<BR>波道的通信负<BR>荷,应提供航站<BR>自动情报服务通<BR>播,向有关航空<BR>器提供有关情<BR>报。<BR>三、被授权但任进近和部分区域管制工作的塔台<BR>管制室,还应当提供进近和部分区域管制工作。<BR>如果有必要把进近管制服务同机场管制服务<BR>或区域管制服务合并在一起,由一个部门负<BR>责实施具体的空中交通管制服务,并且这样<BR>合并是可取的话,可由机场管制塔台在履行<BR>其职责的同时,履行进近管制室及区域管制<BR>中心的职责,向有关航空器同时提供机场管<BR>制服务,进近管制服务及区域管制服务。</P>
<P>机场管制塔台的管制范围<BR>一、我国规定的机场管制塔台的<BR>管制范围<BR>二、ICAO关于机场管制塔台管<BR>制范围的标准<BR>一、我国规定的机场管制塔台<BR>的管制范围<BR>我国规定的机场管制塔台的管制范<BR>围为D类空域,通常包括起落航线、<BR>第一等待高度层(含)及其以下地<BR>球表面以上的空间和机场机动区。</P>
<P><BR>二、ICAO关于机场管制塔台<BR>管制范围的标准<BR>ICAO规定在管制地带范围内,由机场管<BR>制塔台向机场交通提供机场管制服务。<BR>管制地带是指从地球表面向上延伸到规<BR>定上限的管制空域,也是为便于向有关<BR>航空器提供机场管制服务,专门为机场<BR>管制塔台划设的一管制空域,如图所<BR>示。在此空域内,包括机场机动区、机<BR>场起落航线、部分标准离场航路及最后<BR>进近航迹。</P>
<P><BR>1、管制地带的侧向界限<BR>(1)管制地带的侧向界限,至少必须包<BR>括不在管制区内的,但是在仪表气象条<BR>件(IMC)下IFR飞行所使用的进场和离场<BR>的航径的那部分空域;<BR>(2)管制地带的侧向界限须向有关机场<BR>(一个或几个)中心向可以作进近的方向延<BR>伸至少9.3公里(5海里)。如图所示。</P>
<P><BR>2、管制地带的上限<BR>管制地带应划定一个上限,如果管制地<BR>带位于管制区{管制区是在地球表面上空<BR>某一规定界限向上延伸的管制空域。管<BR>制区可划分为终端管制区(Terminal<BR>Control Areas-TMA)和航路(Airways-<BR>AWY)}侧向界限以内,则该管制地带须<BR>从地面向上延伸至少到管制区的下限<BR>(管制区的下限至少为200米,即700英<BR>尺),如果适宜,划定的上限亦可高出<BR>在其上管制区的下限,如图所示。<BR></P> thanks a lot 就要这个,感谢 very good,thank you. very very bad?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