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航概论 第2章 第3节 飞机的基本结构
**** Hidden Message ***** <P>第二章民用航空器<BR>第三节机体<BR>机身<BR>驾驶舱<BR>发动机<BR>机翼<BR>水平尾翼<BR>垂直尾翼<BR>升降舵<BR>方向舵<BR>副翼<BR>襟翼<BR>第二章第三节民用航空器——机体<BR>机身<BR>机翼<BR>起落架<BR>尾翼<BR>飞机的各部分组成和功用<BR> 机翼-用来产生支持飞机重量的升力,使飞机能在空中飞行.<BR> 尾翼-用来操纵飞机俯仰或偏转,并保证飞机能平稳地飞行.<BR> 机身-机身用来装载人员物资和各种设备.<BR> 起落架-用于起飞、着陆滑跑和滑行,停放时支撑飞机.<BR> 动力装置-用来产生推力或者拉力,使飞机前进.<BR>第二章第三节民用航空器——机体<BR>一、机翼<BR> 功用:<BR>1. 产生升力(主要作用)<BR>2. 使飞机具有横侧安定性和操纵性<BR>3. 安装发动机、起落架、油箱及其它设备<BR>第二章第三节民用航空器——机体<BR>1.机翼的四个部分<BR>第二章第三节民用航空器——机体<BR>前缘<BR>翼尖<BR>翼根<BR>后缘<BR>蒙皮<BR>机肋<BR>桁条<BR>翼梁<BR>机翼的结构<BR>翼梁腹板<BR>翼梁缘条<BR>翼肋<BR>桁条<BR>蒙皮<BR>第二章第三节民用航空器——机体<BR>2.分类<BR>根据机翼在机身上安装的部位和形式,飞机可以分为<BR> 上单翼飞机(安装在机身上部)<BR> 中单翼飞机(安装在机身中部)<BR> 下单翼飞机(安装在机身下方)<BR> 目前的民航运输机大部分为下单翼飞机<BR>第二章第三节民用航空器——机体<BR>上单翼飞机<BR>第二章第三节民用航空器——机体<BR>下单翼飞机<BR>中单翼飞机(多用于军用目的)<BR>第二章第三节民用航空器——机体<BR>上单翼前视图<BR>下单翼前视图<BR>中单翼前视图<BR>第二章第三节民用航空器——机体<BR>空客A380前视图<BR>第二章第三节民用航空器——机体<BR>3.几个机翼部件的名词解释<BR> 安装角-机翼装在机身上的角度,称为安装角。<BR> 安装角向上或向下,称为上反角或下反角。<BR> 上单翼飞机具有一定的下反角<BR> 下单翼飞机具有一定的上反角。<BR>第二章第三节民用航空器——机体<BR>第二章第三节民用航空器——机体<BR>空客A380前视图<BR>第二章第三节民用航空器——机体<BR>升降舵<BR>方向舵<BR>地面扰流板<BR>前缘襟翼<BR>前缘缝翼<BR>地面扰流板<BR>后缘襟翼<BR>副翼<BR>后缘襟翼<BR>机翼<BR>第二章第三节民用航空器——机体<BR>四个控制飞机气动力性能的装置<BR>(1)副翼<BR> 装在机翼后缘外侧或内侧<BR> 可以上下旋转,用来操纵飞机的侧倾<BR>第二章第三节民用航空器——机体<BR>飞机副翼<BR>第二章第三节民用航空器——机体<BR>第二章第三节民用航空器——机体<BR>第二章第三节民用航空器——机体<BR>(2)缝翼<BR> 缝翼-前缘缝翼是安装在基本机翼前缘的一段或者几<BR>段狭长小翼,是靠增大翼型弯度来获得升力增加的一<BR>种增升装置。<BR>第二章第三节民用航空器——机体<BR>1 机翼前缘有五块缝翼<BR>2<BR>3<BR>4<BR>5<BR>第二章第三节民用航空器——机体<BR>第二章第三节民用航空器——机体<BR>第二章第三节民用航空器——机体<BR>固定式缝翼<BR>第二章第三节民用航空器——机体<BR>自动缝翼<BR>第二章第三节民用航空器——机体<BR>前缘缝翼的作用<BR> 一是延缓机翼上的气流分离,提高了飞机的临界迎角,<BR>使得飞机在更大的迎角时才会发生失速;<BR> 二是增大机翼的升力系数。其中增大临界迎角的作用是<BR>主要的。在大迎角下,特别是接近或超过基本机翼的临<BR>界迎角时才使用,因为只有在这种情况下,机翼上才会<BR>产生气流分离。<BR>第二章第三节民用航空器——机体<BR> 升力公式<BR> 升力>重力,飞机才能起飞<BR> 影响升力的因素<BR> 空气密度:ρ<BR> 飞机空速:v<BR> 升力系数:Cy(迎角,上下表面弯曲情况)<BR> 机翼面积:S<BR>升力公式<BR>1 2<BR>2 y Y v C S<BR>(不可控)<BR>第二章第三节民用航空器——机体<BR>3000m<BR>8000m<BR>200公里/小时<BR>500公里/小时<BR>第二章第三节民用航空器——机体<BR>升力公式<BR> 升力公式<BR> 升力>重力,飞机才能起飞<BR> 影响升力的因素<BR> 空气密度:ρ<BR> 飞机空速:v<BR> 升力系数:Cy(迎角,上下表面弯曲情况)<BR> 机翼面积:S<BR>1 2<BR>2 y Y v C S<BR>(不可控)<BR>第二章第三节民用航空器——机体<BR>(3)襟翼<BR> 装在机翼后缘的内侧,可以向外、向下伸出,这样就<BR>改变了机翼的形状和大小<BR> 在机翼上安装襟翼改变机翼的弯曲程度,可以增加机<BR>翼面积,提高机翼的升力系数<BR>第二章第三节民用航空器——机体<BR>第二章第三节民用航空器——机体<BR>第二章第三节民用航空器——机体<BR>第二章第三节民用航空器——机体<BR>第二章第三节民用航空器——机体<BR>襟翼分类<BR>普通襟翼<BR>第二章第三节民用航空器——机体<BR>单缝襟翼<BR>第二章第三节民用航空器——机体<BR>什么时候打开襟翼?<BR> 起飞和着陆阶段<BR> 当襟翼下放时,升力增大,同时阻力也增大<BR>减少起飞和着陆滑跑距离。<BR>第二章第三节民用航空器——机体<BR>什么时候关闭襟翼?<BR>巡航平飞<BR>第二章第三节民用航空器——机体<BR>第二章第三节民用航空器——机体<BR>4)扰流板<BR> 扰流板-是铰接在翼面上表面<BR>的板<BR> 只能向上打开<BR>1.使飞机能在空中迅速降低<BR>速度<BR>2.在地面压紧地面,以空气动<BR>力制动飞机<BR>3.当一侧打开时,和副翼作用<BR>类似,使一侧阻力上升,使<BR>飞机侧倾.<BR>第二章第三节民用航空器——机体<BR>装置实物图<BR>第二章第三节民用航空器——机体<BR>扰流板<BR>第二章第三节民用航空器——机体<BR>扰流板<BR>第二章第三节民用航空器——机体<BR>扰流板<BR>第二章第三节民用航空器——机体<BR>扰流板<BR> 扰流板-是铰接在翼面上表面的板<BR> 只能向上打开<BR>1.使飞机能在空中迅速降低速度<BR>2.在地面压紧地面,以空气动力制动飞机<BR>3.当一侧打开时,和副翼作用类似,使一侧阻力上升,使飞机<BR>侧倾.<BR>第二章第三节民用航空器——机体<BR>第二章第三节民用航空器——机体<BR>二、机身<BR>龙骨梁<BR>框架<BR>前承压隔框<BR>后承压隔框<BR>地板<BR>横向底部梁<BR>后轮舱隔框<BR>机翼后梁隔框<BR>机翼前梁隔框<BR>第二章第三节民用航空器——机体<BR>机身的结构形式<BR>机身通常由大梁、桁条、隔框和蒙皮等组成。<BR>早期的低速飞机普遍采用构架式机身;<BR>目前的飞机则广泛采用了薄壳式机身。<BR>第二章第三节民用航空器——机体<BR>在6000米以上的高空飞行,外界的气压太低,不能维<BR>持生命,要采用人工增加内部气压的机舱,称为增压舱。<BR>气源:发动机引气。<BR>座舱的压力高度:保持在3000米以下,保证旅客舒<BR>问适题。:压差使飞机结构承受巨大的压力,2400米高<BR>度为0.76大气压,在12000米高度为0.19大气压,飞<BR>机外壳要承受0.56个大气压。<BR>解决方法:机身的截面多采用圆形或由圆弧构成的其<BR>他形状,以均匀承担这种压力差。<BR>第二章第三节民用航空器——机体<BR>机身的功用<BR> 在使用方面<BR> 应要求它具有尽可能大的空间,使它的单位体积利用率最<BR>高,以便能装载更多的人和物资,同时连接必须安全可靠。<BR>应有良好的通风加温和隔音设备;视界必须广,以利于飞机<BR>的起落。<BR> 在气动方面<BR> 它的迎风面积应减小到最小,表面应光滑,形状应流线化而<BR>没有突角和缝隙,以便尽可能地减小阻力。<BR> 在重量方面<BR> 在保证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抗疲劳的能力情况下,应使它<BR>的重量最轻。对于具有气密座舱的机身,抗疲劳的能力尤为<BR>重要。<BR>第二章第三节民用航空器——机体<BR>第二章第三节民用航空器——机体<BR>三、尾翼<BR> 尾翼是飞机尾部的水平尾翼和垂直尾翼的统称.<BR> 垂直尾翼由固定的垂直安定面和可偏转的方向舵组成。<BR> 水平尾翼由固定的水平安定面和可偏转的升降舵组成。<BR>第二章第三节民用航空器——机体<BR>垂直尾翼<BR>第二章第三节民用航空器——机体<BR>第二章第三节民用航空器——机体<BR>第二章第三节民用航空器——机体<BR>第二章第三节民用航空器——机体<BR>水平尾翼<BR> 水平尾翼简称平尾,安装在机身后部,主要用于保持<BR>飞机在飞行中的稳定性和控制飞机的飞行姿态。<BR> 水平尾翼由固定的水平安定面和可偏转的升降舵组<BR>成。<BR>第二章第三节民用航空器——机体<BR>第二章第三节民用航空器——机体<BR>对尾翼的主要要求<BR> 保证飞机平衡和具有必要的安定性及操纵性<BR> 强度和刚度足够而重量轻<BR> 尾翼载荷对机身的扭矩应尽可能小<BR>第二章第三节民用航空器——机体<BR>四.起落架<BR> 起落架就是飞机在地面停放、滑行、起飞着陆滑跑时用于支<BR>撑飞机重力,承受相应载荷的装置.<BR>第二章第三节民用航空器——机体<BR> 固定式 可收放式<BR>第二章第三节民用航空器——机体<BR>起落架的主要作用<BR> 承受飞机在地面停放、滑行、起飞着陆滑跑时的重力<BR> 承受、消耗和吸收飞机在着陆与地面运动时的撞击和<BR>颠簸能量<BR> 滑跑与滑行时的制动<BR> 滑跑与滑行时操纵飞机<BR>第二章第三节民用航空器——机体<BR>起落架的布置形式<BR> 前三点式---这种起落架有一个前支柱和两个主起落<BR>架。并且飞机的重心在主起落架之前。在现代飞机中<BR>应用最为广泛的起落架布置形式就是前三点式。<BR>第二章第三节民用航空器——机体<BR>前三点式起落架的主要优点<BR> 着陆简单,安全可靠<BR> 具有良好的方向稳定性,侧风着陆时较安全。地面滑行<BR>时,操纵转弯较灵活<BR> 无倒立危险,因而允许强烈制动,因此,可以减小着陆<BR>后的滑跑距离<BR>第二章第三节民用航空器——机体<BR>前三点式起落架的缺点<BR> 前起落架的安排较困难,尤其是对单发动机的飞机,<BR>机身前部剩余的空间很小。<BR> 前起落架承受的载荷大、尺寸大、构造复杂,因而<BR>质量大。<BR> 着陆滑跑时处于小迎角状态,因而不能充分利用空气<BR>阻力进行制动。在不平坦的跑道上滑行时,超越障碍<BR>(沟渠、土堆等)的能力也比较差。<BR> 前轮会产生摆振现象,因此需要有防止摆震的设备<BR>和措施,这又增加了前轮的复杂程度和重量。<BR>第二章第三节民用航空器——机体<BR>后三点式起落架<BR> 后三点式起落架的结构简单,适合与低速飞机。目前<BR>这种形式的起落架主要应用于装有活塞式发动机的轻<BR>型、超轻型低速飞机上。<BR>第二章第三节民用航空器——机体<BR>后三点式起落架优点<BR> 一是在飞机上易于装置尾轮。与前轮相比,尾轮结构简<BR>单,尺寸、质量都较小;<BR> 二是正常着陆时,三个机轮同时触地,这就意味着飞机<BR>在飘落(着陆过程的第四阶段)时的姿态与地面滑跑、停<BR>机时的姿态相同。也就是说,地面滑跑时具有较大的迎<BR>角,因此,可以利用较大的飞机阻力来进行减速,从而<BR>可以减小着陆时的滑跑距离。<BR>第二章第三节民用航空器——机体<BR>后三点式起落架缺点<BR> 在大速度滑跑时,遇到前方撞击或强烈制动,容易发生<BR>倒立现象。<BR> 如着陆时的实际速度大于规定值,则容易发生“跳跃”<BR>现象。<BR> 在起飞、降落滑跑时是不稳定的。<BR> 在停机、起、落滑跑时,<BR>前机身仰起,因而向下<BR>的视界不佳。<BR>第二章第三节民用航空器——机体<BR>自行车式起落架<BR> 自行车式起落架的两个主轮都在机身轴线上,飞行时直接收<BR>入机身内,而只在左右机翼下各装一个较小的辅助轮。<BR>第二章第三节民用航空器——机体<BR>第二章第三节民用航空器——机体<BR>多支柱式<BR>第二章第三节民用航空器——机体<BR>B747的多支柱式起落架<BR>起落架的结构形式<BR> 构架式-多应用于轻型低速飞机和直升机.<BR>第二章第三节民用航空器——机体<BR>撑杆<BR>减震支柱<BR>构架式起落架结构示意<BR>支柱套筒式<BR>第二章第三节民用航空器——机体<BR>撑杆撑杆<BR>活塞杆<BR>减震支柱<BR>扭力臂<BR>支柱式起落架结构示意<BR>摇臂式<BR>第二章第三节民用航空器——机体<BR>收放动作筒<BR>承力支柱<BR>摇臂<BR>减震器<BR>摇臂式起落架结构示意<BR>起落架减震装置<BR> 组成:<BR> 轮胎和减震器<BR> 功用:<BR> 减少飞机在着陆接地和地面运动时所受的撞击力,并<BR>减弱飞机因撞击而引起的颠簸跳动.<BR> 减震原理:<BR> 产生尽可能大的变形来吸收撞击动能,减少撞击力;尽<BR>可能快地消散能量,使碰撞后的颠簸跳动迅速停止.<BR>第二章第三节民用航空器——机体</P><P> </P>
<P>第二章第三节民用航空器——机体</P>
<P> </P>
<P> </P>
<P><BR> </P> 系统的学习下 谢谢,下载了看看先 飞机的基本结构 好好 很好 很棒 基本结构 很棒 楼主辛苦了的 谢谢楼主分享 学习下:lol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