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航 发表于 2011-12-17 11:25:08

华北范围调整空域 航班正常性或变化不大

2011-12-16 《中国青年报》 记者齐征

http://www.air.cc/uploads/allimg/111217/1124143119-0.jpg
图:12月14日,管制员在华北空管局终端管制中心塔台管制室紧张指挥首都机场飞机起降。陈伟摄
 8位管制员或坐或站,用英语低声向飞行员发出指令,在塔台360度的大玻璃窗外,繁忙的北京首都国际机场(简称“首都机场”)同时有两架飞机起降,西侧跑道上还有5架飞机排队等待起飞……12月14日,中国青年报记者走进中国民用航空华北地区空中交通管理局(简称“华北空管局”)终端管制中心塔台管制室,这个安静的玻璃“盒子”控制着首都国际机场半数航班的起降,而很快,年轻的管制员们将迎接一次考验。



  12月15日零时,华北地区空域调整方案正式实施。此次方案的编写、磋商和论证历时15个月,是多年来军民航携手开发空域资源工作中范围最大、程度最深的一次,也是中国民航在加快空域管理改革,科学分配空域资源,提升空中交通管理水平,加速飞行流量等方面作出的又一项重大举措。它标志着民航空域改革在华北地区取得阶段性成果。



空域调整将减少延误



  据悉,此次华北地区空域结构调整,涉及北京、天津、山西、内蒙古、河北五个省区市。调整后效果将辐射东北、西北、华东、中南等相邻地区。据民航华北空管局空中交通管理部周航介绍,此次调整新辟固定航线7条,新辟和调整临时航线13条,在华北地区6个机场新辟调整20条进离场航线,重新调整班机走向35条,实现了华北地区主要机场的进离场航线分离。太原、呼和浩特、天津等机场经过本次调整将实现部分进离场分离,增加了安全余度,提高了运行效率。



  “进离场航线分离,通俗讲就是将原来在同一航路上起飞和降落的飞机分开,变为从一条航路起飞,从另一条航路降落。”而新辟临时航路的意义也十分重大,“比如,新辟首都机场东北方向临时航线的作用在于,遇到雷雨天气时,可以申请使用这条临时航线,绕过雷雨区,减少因雷雨造成的航班延误,这条临时航线也将起到分流出港航班的作用。新辟西北方向航路,可以解决同航路进出港航班对头穿越的问题,还可以使飞机沿着最佳的上升或下降梯度飞行,减少燃油消耗,有利于节能减排。”周航告诉记者。



世界上最优秀管制员为优化调整保驾护航



  此次空域调整,使首都机场航班量每周增加近600架次,给北京区域管制中心管制员的工作增加了压力。民航华北空管局总工程师颜晓东告诉记者:“空中交通管制这个行业,工作内容比较枯燥,管制员每天就是盯着电脑屏幕上密密麻麻的小黑点,指挥飞行员安全飞行、起降。但这个职业又很神圣,因为每一个小点都是一架飞机,管制员的工作关系到一个个鲜活生命的安全。”



  近几年,华北地区航班量以每年13%的速度增长,首都机场日高峰起降量从2000年的645架次,攀升至2010年的1681架次。今年1-11月,首都机场航班起降量再创新高,共计48.9万架次,单日最高起降量达到1777架次,位居全国之首。



  “我国航空运输的发展速度远远比空管行业的发展速度要快,所以我很敬佩一线岗位上的管控员,他们能把如此大的飞行量支撑下来确实很不容易。”由于工作强度大,管制员平均年龄在二十七八岁,在国际上来说都是非常年轻的,但以工作强度和安全保障的数据来衡量,“他们可以说都是世界上最优秀的管制员。”颜晓东说。



  目前,华北空管局降低管制员工作强度的有效方法就是,分出更多雷达管制区域,增设更多管制员席位,减少每个管制员在同一时间内指挥飞机的数量,保障空中交通安全。



预计航班正常性变化不大



  针对近日有媒体发布消息称,此次调整将使首都机场航班正常性上升至85%,颜晓东表示:“这其实是一种误读。我们在做航路航线调整的计算机模拟仿真过程中,将航班、空域数据输入计算机模拟仿真系统,运行后,比对空域调整前后的情况发现,如果按照原航班时刻表(每小时起降航班83架次)执行,航班正常性由原来的73%上升至85%。但是此次空域调整的目的不仅在于提高航班正常性,另一方面,也要释放首都机场的航班量,满足华北地区航空运输市场的旺盛需求,所以15日起执行的航班时刻表,航班量增加到每小时88个架次,这样,预计航班正常性将保持在73%的水平,调整效果还要看实际运行情况。”



  据介绍,此次空域调整给旅客带来的最大益处不是航班正常性的提升,而是以前热门线路一票难求的现象将得到缓解,“因为航班多了,买票就容易多了,但旅客登机后等待的时间不会有明显变化。”颜晓东说。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华北范围调整空域 航班正常性或变化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