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航 发表于 2012-2-29 13:32:30

国防大学教授:无人机可与四代机组成战机群

核心提示:李大光认为,隐身无人机将大量出现在未来空中战场上,并与F-22、JSF等第四代战斗机共同组成新的战斗机群。无人机平时像导弹一样库存维护和保养,战时投入使用,相关作战训练可以主要靠模拟器完成,并减少飞行中队或编队的规模。节省大量训练维护费用。
http://www.air.cc/uploads/allimg/120229/1331142210-0.jpg
资料图:国产刀锋无人机。
http://www.air.cc/uploads/allimg/120229/133114A60-1.jpg
资料图:国产无人直升机。

当美国目前最先进、最神秘的隐形无人机“哨兵”坠落两个月后,中国无人机“翼龙”、“X-200”在今年情人节那天亮相新加坡航展。由于正值亚太多国下一代战机换装潮,隐形战机及无人机都是最受瞩目的焦点,“翼龙”和“X-200”也赚足了人气。

工 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从海湾地区、科索沃,到阿富汗、伊拉克,再到利比亚,配备了精确制导武器的无人机御风驰骋,承担着侦察、干扰、欺骗、侦察评估、信 息中继、对地支援以及对地攻击等多种任务,凭借其对目标的轰炸精度以及作为空中眼睛的能力,为美国和北约最终赢得战争立下赫赫战功。

当外界把“现代战争的战局改变者”这个荣誉称号授予无人机时,中国无人机的发展走了一条怎样的道路?在性能技术上有哪些亮点?无人战机未来的发展方向又该如何?



全球大打无人机牌 中国研究虽起步晚但争气

韩国《中央日报》7月报道称,“中国正在全力开发无人侦察机、无人直升机以及无人车辆等技术。拥有13亿人口的大国连续开发不需要使用人力的‘无人技术’,在无人战斗机、侦察机等方面正全力追赶已经实现实战配置的美国。”

“从 战场模式上看,无人机将逐步实现武装化发展,无人机由原来只能执行侦察等作战保障任务的辅助性装备,逐渐向拥有强大火力打击能力和担负直接作战任务的一般 性武器转型,各种隐身和非隐身无人作战飞机以及微小型无人机都可能投入使用,无人机在各国军队武器装备中的地位不断加重,作用不断加强。”国防大学军事后 勤与军事科技装备教研部教授李大光告诉南方日报记者。

目前,世界上有30多个国家在从事无人机的研究和生产,型号多达150余种。已有50多个国家在使用无人机。据德国《防御技术》报道,美国第一,以色列、法国、德国、英国紧随其后。

美国是世界上无人机的研制与装备大国,“先锋”、“猎手”、“影子”、“捕食者”、“全球鹰”等这些名字如雷贯耳。

以色列拥有的“黑豹”是世界上首型垂直起降无人机,使用倾转旋翼,能够像直升机一样垂直起飞和降落,能够悬停,也能像飞机一样高速飞行,它重约650千克,飞行时长6小时,航程60公里,飞行高度3000米,配备全天象跟踪系统和激光目标指示仪。

俄罗斯军工一直致力于民用和侦察无人机的研究,其无人机研制继承了前苏联的遗产,拥有战略、战役和战术各类无人机。

据了解目前俄罗斯正在从事下一代无人机的研制工作,俄空军提出,应采取一系列强有力的措施研制全新无人机。他们展望,如果制造和维护成本进一步降低,2025年无人机在俄空军飞机中所占比例有可能达到40%。

欧洲相继启动了包括法国、德国、英国、意大利、西班牙和瑞典等六国在内的“未来欧洲空战系统”计划,旨在全面研究欧洲在2020年以后的空战系统,重点关注未来应该优先发展的关键技术,无人战斗机位列其中。

李大光认为,与西方国家相比,我国无人机的研发与应用起步较晚,在空气动力、发动机、高精度导航等方面,都还存在相当的差距,目前处于追赶的态势。但中国无人机经过近些年的发展,已经取得不小的成绩。

中 国无人机技术依靠自主研制。我国空军于上世纪50年代开始使用无人机,当时主要是从苏联进口的“拉-17”无人机。上世纪六十年代,由于苏联援助的取消、 专家的撤离,解放军空军试验用的“拉-17”无人靶机严重缺失,国家下决心搞自己的无人靶机,从而催生了“长空一号”。

1966年12月,我国自主研制的无人靶机“长空一号”被称为中国的“争气机”。1984年初夏,我国自主研制的高速高空无人机终于全自动试飞成功。近十几年,我国研制成功超音速无人机,使我国成为继美国、前苏联之后世界上第三个拥有超音速无人机的国家。

中国无人机曾在国庆六十周年阅兵中首次露面。它具有涵盖低、中、高空飞行空间,载有高科技设备且能长时间持续飞行,无人员伤亡风险等特点,一直是空军着重发展的技术。

完成不可完成的任务:无人机军民两用优势独具

美 军现役的“捕食者”和“死神”无人驾驶飞机在阿富汗和伊拉克战场上表现极佳,帮助美军官兵“足不出户”就击毙了大量武装分子。有调查显示,2010年美国 中央情报局在巴基斯坦发起118次无人机空袭,打死至少607人,其中581人为反政府武装人员,有12人属于“头目”。

“无人机能突入敌人火力圈投弹,还可以采取多种发射方式,大大提高作战效能。因此它适合于执行压制敌防空系统、纵深攻击等危险性较大的任务。

另一方面,无人机使用更加安全、飞行航程更远,从战略要求上看,无人侦察机将取代有人侦察机,成为未来战场的主力侦察机型。”李大光表示。

美国五角大楼已决定用“全球鹰”无人机全面取代目前的有人驾驶U-2侦察机,而随着“全球鹰”技术的不断升级,美军未来的航空武器库中会配备更多的无人侦察机。

在近些年来,无人机在民用方面也体现出了深入危险地带作业的优势。在国内的一些表现更是可圈可点。

2002年至2010年,天津海域共发生75起事故性船舶污染事故和61起操作性船舶污染事故。传统的海上污染监控通常通过船舶巡航进行,不但速度慢,成本高,而且对于一些来源不明的或未进行报告的溢油事故很难及时发现。

2月24日,天津海事局将投资300万元租用无人机在所辖海域内对海上污染物进行监控。

据 天津海事局李处长介绍,无人机不需要高昂的飞行员人工成本,规模小造价低,可以长期使用,还可以使用无线网络,对近海岸的画面实现实时传递,对于距离较远 的海域能录制画面。相较之下,卫星遥感一般需要24小时对高空遥感数据处理才能发现,且查看的精确度不高,只能看出大规模的油带,小规模油块基本无法看 出。同时,无人机可以完成超低空飞行,而这对直升机来讲是相当危险的。

发展速度世界瞩目:“翼龙”、“X-200”闪亮登场

目前,中国无人机的快速发展吸引了国际普遍关注。在新加坡航展上,“翼龙”和美国的F-35一并被称为本届航展的两大明星。包括“翼龙”在内的无人机已经开始向国际客户开放订单。

“翼龙”是中国成都飞机设计研究所研制的一款中低空军民两用,长航时多用途无人机,具备全自主平轮式起降和飞行能力。可携带各种侦察、激光照射/测距、电子对抗设备及小型空地打击武器。

“翼 龙”于2005年5月开始研制,2007年10月完成首飞,2008年10月完成性能/任务载荷飞行试验。“翼龙”采用常规气动布局,有利于长时间巡航的 大展弦比中单翼,上V形尾翼,机身尾部装有一台100马力的活塞式发动机,采用前三点式起落架、具有收放和刹车功能,机体结构选用铝合金材料、机头卫星天 线罩采用透波复合材料。

俄罗斯《国防》杂志去年曾报道,中国“翼龙”等新型无人侦察机,其技术水平和侦察、打击一体化能力,总体上已超过俄罗斯,正在逼近美国。

在新加坡航展上,来自日本、加拿大、巴基斯坦等国的客户对中国展出的首款垂直起降无人机“X200”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

正 在测试中的“X200”是一种长航时、大载荷、全自主、多功能无人直升机。“X200”系统全重100公斤,最大起飞重量220公斤,可以搭载85公斤重 的负载飞行5个小时,几乎全部采用国产配件。控制系统除了传统的遥控操作外,还可以依靠机载卫星和惯性导航系统进行全自动飞行。另外,“X200”还可以 搭载激光雷达,多普勒雷达,红外探测器等光电设备。

然而作为军用直升机,“X200”还有一些不足之处。首先是续航距离过短,无法达到要求 的8-10个小时,其次是受制于发动机,载重量与美国产品相比还算低,无法携带武器作为攻击机使用。“X200”的大型化版本,“X400”无人直升机正 在研制中,其载重更大,续航力将更强,并且可以完成更多种类的任务。

据英国《简氏防务周刊》介绍称,共轴双旋翼布局的“X200”正在进行飞行测试,有望在今年9月完成交货准备。

“在 不久的将来,战场上将会出现大量无人化兵器,形成真正意义上的‘无人军’,并占领未来战争的制高点。战争的形式也将从完全的物质摧毁型变成真正的局部‘手 术式’,使正规战变成特种战,顺序作战变成并行作战,突然袭击也将贯穿于战略战役行动的全过程,相信未来空中对抗将更加激烈复杂。”李大光说。

■分析



无人机可与第四代战机组成新战斗机群

近些年来,世界无人机技术尤其是其中的气动技术和自动控制技术的发展突飞猛进。无人机一般都采用隐身设计和使用隐身材料,在使用中还可采取特殊措施提高隐身性能。在气动技术领域,各国纷纷采用飞翼布局来提高无人机的隐身效果。

此前美国波音公司陆续发展的X-45A/B/C,诺斯罗普·格鲁曼公司发展的X-47A/B,以及以法国为主研制的“神经元”无人机,英国的“雷神”无人机等,都采用了这样的气动布局。

在自动控制技术领域,无人机的自主控制能力不断提高,自主空中加油和无人机编队飞行能力已经达到比较先进的水平。

李 大光表示,无人机在起降和发射武器时以正常姿态飞行,远距离巡航是翻过身来的,有利于减少飞机对雷达波的反射和向下的红外辐射。如果再辅之有源干扰,则躲 过敌方战斗机的导弹进攻不是难事。若无人机的雷达反射截面(RCS)能做到小于0.003平方米,则对敌战斗机而言,探测距离将减小到40千米左右,对预 警雷达则减小到50千米—60千米。

由于无人机执行任务时需要有人参与遥控,其自主作战能力有限,因而缺乏有人飞机所具有的灵活性和适应能力。李大光认为,隐身无人机将大量出现在未来空中战场上,并与F-22、JSF等第四代战斗机共同组成新的战斗机群。

由于无人机不需要人员直接驾驶,在设计时不需要考虑人体的生理极限,完全以任务为中心。即使受到敌机超视距导弹攻击,在较近距离时采用大过载急剧机动,仍有可能逃避敌人攻击,从而减少作战损失。无人机速度可以达到超音速,大幅提高作战机动性,也可据此研究出独特战法。

李大光说,如果无人作战飞机以950千米/小时(0.9马赫)的速度飞行,飞机的使用过载15G—20G,则在水平面内的稳定盘旋角速度可以达到30度—40度/秒。有这样的能力可以与有人驾驶战斗机进行近距离周旋。

无人机平时像导弹一样库存维护和保养,战时投入使用,相关作战训练可以主要靠模拟器完成,并减少飞行中队或编队的规模。节省大量训练维护费用。

“与有人驾驶飞机相比,无人机的机体内因为没有驾驶舱,一般可使机体缩小40%以上,微型无人机的大小仅有6厘米,可无须跑道或机场,像巡航导弹一样由陆基、海基等平台发射。作战和支援保障费可节省55%—84%甚至更高。”李大光说。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国防大学教授:无人机可与四代机组成战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