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航刘绍勇代表“两会”期间接受主流媒体采访
http://www.plane.cc/uploads/allimg/120311/1240564407-0.jpg中国民用航空网讯:3月7日,全国人大代表、东航集团总经理、股份公司董事长刘绍勇在新华社总社接受了新华社、《人民日报》、《第一财经日报》、《21世纪经济报道》、上海电视台、《新民晚报》等数家主流媒体的联合采访。
刘绍勇总经理首先就舆论普遍关心的问题诸如国有企业产权改革、空域优化、碳排放、通勤航空模式、中国大飞机制造等与在场媒体进行了深入交流。他认为,空域优化需要在国家层面进一步协调,航空公司也会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尽可能减少因自身原因造成的航班延误,在保障航班正常方面,航空公司和旅客的利益是一致的,航班延误给航空公司带来的损失巨大。中国商飞研制的首款大型客机C919有望在今年实现投产,刘总对此表示,很高兴看到我国在航空研究和制造方面迈上了一个新台阶,这对于中国的航空工业来说的确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进步。但他认为国人也应清醒地认识并尊重航空制造业本身的产业发展规律,任何一个新的公司在其发展过程都遵循诞生成长成熟的过程,不能一蹴而就,所以大家应给予其充足的时间和充分的信心。
媒体对东航未来几年的发展计划较为关心,刘绍勇总经理用“1234”对此进行了简明扼要地概括:确保“1个安全”即将保障航空安全置于重中之重;实现“2个转型”即从传统客运承运人向现代服务集成商转型,从传统货物承运人向现代物流集成商转变;完成“3个整合”即中联航和河北分公司的整合、中货航和物流公司的整合、集团旅业与股份旅业的整合;调整“4个结构”即进一步调整资本结构、机型结构、市场结构和人员结构,提高竞争力。在谈到对中国民航业的展望时,刘总信心满满。民航业与国民经济发展息息相关,他用了“衣食住行”来形象地概括了过去30年中国经济的变化:改革开放后第一个十年中国解决了“穿衣”的问题,第二个十年中国解决了“饮食”的问题,第三个十年中国正在解决“住房”的问题,下一个十年中国将会关注“出行”的问题。对于一个有着十几亿人口的大国,中国民航现行的运输保障能力与百姓的出行需求仍有差距,可以展望未来的中国民航将是一个高增长可期待的市场,发展空间和发展前景巨大,因此他深信航空公司能够在中国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国际交往和提高全民生活水平等方面,起到越来越广泛和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刘绍勇总经理还向大家介绍了他在本届会议上的提案,即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进一步扶持航空业的政策建议、进一步完善居民身份证制度等。他特别指出,建议国家动用外汇储备支持航空业发展,进一步减轻航空业税费负担,这样第一可以保证国家外汇储备的保值增值,第二可以减轻国内通胀压力,第三有助于航空公司轻装上阵,在更高层次、更优水平上积极参与国际市场竞争。
访谈结束当天,新华社便发布了通稿,国内数十家网站进行了转载。《第一财经日报》、《21世纪经济报道》等也在次日报纸“两会”重要版面大篇幅刊登。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