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桃园国际机场个案:修正资源被错配问题
2009-05-01 《21世纪经济报道》 记者覃羿彬“在桃园机场一下飞机,一眼在某个角落看到显眼的‘厕所’两个字。我顿时想,太牛了,这个称呼我好像在大陆的机场都没见过。”4月的一个周五,一位曾在直航后参加台湾游的广州旅客,这样描述他的台湾桃园国际机场印象。
这是桃园机场长期缺乏应有的建设资源的隐晦说明,桃园机场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高层说,“桃园机场的扩建,过程太漫长了,单是第三航站楼,在2007年就有很现实的需求要建了,但却迟迟没有得到有关部门的同意。与此同时,每个有机场的台湾县市,都说要发展国际航班业务,要争取资源。”
由此,台湾发展了大量地方机场,其中有多达12个机场,截至2007年的年使用率低于50%,而桃园机场却一直在处理能力上限的紧张局面下运营。所幸这一问题正得到修正。
台湾“交通部”部长毛治国在2008年表示,最短用3-5年,一定把桃园机场建设为中枢机场。
走过长长一段弯路的台湾机场建设资金分配问题,未尝不是摆在眼前的经验。
逆转的境况 上述桃园机场的高层,仍然清楚记得,当机场的第一航站楼在1979年落成后,在时任新加坡总理李光耀的希望下,新加坡樟宜机场专门派人来桃园机场观摩学习。“他们来了两三个月,可以说,樟宜机场后来的很多理念,是从当时桃园机场带过去的。”
30年过去,桃园机场与樟宜机场的境况发生了逆转。
在独立航空监察机构SkyTrax的最新评选中,樟宜机场成为评分最高的五星级机场,而桃园机场,却与因设施陈旧、管理混乱的伦敦希思罗机场(此前该机场一度只有两星级的评分)、迪拜国际机场等一起被归类为三星级机场。
上述桃园机场的高层认为,这是该机场的扩建项目长期得不到实施所付出的代价。
“第一航站楼是在1979年2月26日启用的,当时设计的处理能力,是包括出入境和中转旅客在内,一年1200万人次。到1991年,第一航站楼的处理能力接近上限,当时决定兴建第二航站楼,但是,直到2000年,第二航站楼才建好了一半,这意味着第一航站楼已经超负荷运营了差不多10年。到2005年,第二航站楼完全落成,由此桃园机场的年处理旅客吞吐量上限提升至2700万人次。”
到2007年,桃园机场的年旅客吞吐量达到了2300万人次,接近能力上限,于是兴建第三航站楼一事摆上了议事日程。“然而直到2008年中,第三航站楼还在设计定案阶段。如果是第二航站楼的推迟落成是有停机坪设计等技术上的考虑,那么第三航站楼的悬而未决,则纯粹是延误了。”
据悉,桃园机场与日本成田机场,是过去10年亚洲地区仅有的两个没有新的大型扩建计划的国际机场。“在此期间,香港国际机场、广州白云国际机场、上海浦东国际机场、韩国仁川机场、马来西亚吉隆坡机场等都取得了极大的发展,而我们只能慨叹。”该高层说。
投入与错配 在3.6万平方公里的台湾当局管辖范围内,目前建好并投入使用的机场多达18个机场。然而,本报记者从台湾的“交通部民航局”获悉,其中,包括恒春机场、屏东机场与望安机场的使用率,均在5%甚至以下,甚至台北国际机场的使用率,也不到41%,至于花莲、台南等地的机场,使用率亦在30%以下。
“每个县市都要求建机场,结果资金都分到各个地方了。”上述桃园机场高管对此颇感无奈,“像恒春机场,当地的气流状况,其实在发展民航机场上太危险了,航空公司根本不敢起降;至于其他不少机场,根本没有足够维持的客源。”
但台湾当局对各机场的投入程度,却与机场的实际经济效益背离。“大概四五年前,我们看到使用了20多年的第一航站楼已经非常老旧,就建议进行一次内外大修缮,但是,这一提议直到2007年才定案,要到2009年中才能开始施工。”
这与桃园机场作为台湾唯一的“特种航空站”的定位并不符合,即使台北松山国际机场和高雄小港机场比桃园机场低一个级别,是“甲种航空站”。排在后面的还有花莲、台东、台南等“乙种航空站”;金门、台中等“丙种航空站”和屏东、兰屿等“丁种航空站”。“每个机场都在要钱。”该高层说。
去年以来,台湾“交通部”正在修正这一问题。“两岸直航后,台湾机场系统会慢慢分化为不同功能。桃园机场将是有转运功能的国际机场,松山或是小港可能变成区域性、点对点的机场。”毛治国在2008年7月如是表态。
2008年初,台湾“民航局”最新公布的统计显示,在岛内现有18处民用机场中,只有桃园、高雄两座国际机场有赢利。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