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飞机定首批供应商 航空产业布局开始成形
2009-05-27 新华网 记者高路26日,中国大飞机项目公司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Commercial Aircraft Corporation of China,Ltd.,简称“中国商飞”)和首批9家国内供应商签订了理解备忘录(MOU),将在涉及起落架、舱门、机翼等今后大飞机机体的制造中开展合作。包括一家民营企业在内的这批供应商的选定,意味着中国大飞机项目所带动的民用航空产业布局开始逐步成形。
目前,COMAC919大飞机项目处于技术、经济可行性研究阶段,并在进行气动设计、结构设计等一些关键技术的论证和研究。其中,飞机初步总体技术方案于26日进行了内部专题评审。
大飞机项目供应商的筛选工作已进行了2个多月。对于这次首批选定的9个供应商,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还没有全部公开其名称。根据此前已公布的信息,这些供应商包括西安、沈阳、成都等中国主要飞机制造基地,一些与航空制造有关的国有企业,此外还有港澳台地区企业和国内民营企业。
在首批供应商中,唯一一家民营企业是来自浙江的西子联合控股有限公司。这家制造电梯、自动扶梯、地铁屏蔽门的企业,有望为中国未来的大飞机制造舱门。
据了解,这次确定的首批供应商主要涉及飞机机体部件的制造,今后还将陆续选定涉及材料、标准件等的多批供应商。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张庆伟曾表示,年内将会确认全部系统供应商,今年还将开展海外供应商的选择工作。此前,今年3月,包括地方民营、港台地区企业在内的110多家国内潜在供应商获得了大飞机项目的征询书。
中国民间资本一直对大飞机项目表示浓厚的兴趣,西安等地区不少加工型企业都希望参与到大飞机制造环节。面对以高技术、高投入、长周期、高风险、慢回报为特征的大飞机项目,不少民企的热情却十分高涨。
在外界看来,大飞机项目也在向民间资本积极地回应这种热情。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就多次提出要走一条市场化运作、鼓励多种所有制参与的发展路径。张庆伟认为,中国研制并发展大飞机的意图,不仅仅在于一个飞机型号本身,还要借助项目来带动产业升级、促进科技进步、形成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等,“产业拉动”也因此成为大飞机项目一项更为宏大的任务。
航空制造被形容为“现代工业之花”,“大飞机”更被誉为“工业皇冠上的明珠”,具有惊人的产业拉动能力。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罗荣怀说,研制大飞机本身,也许很多年都挣不到钱,但这个研制的过程,却能为国家带来巨大的产业拉动和经济增长。日本一项研究表明,如果将民用船舶业对产业拉动以1元钱计算,那么家电为45元,汽车为80元,而大型客机为800元;同时,从投入产出效益来看,每向航空工业投入1万美元,10年后大约可以产生50万至80万美元的收益。
“大飞机不同于汽车、船舶、钢铁等狭义的制造行业,而起到了串起一个个产业‘肋骨’的‘经济脊梁’作用。”曾担任大飞机专项论证小组协调员、观察员,后任上海国防科工办军工处副处长的何志庆说。
一架大飞机约由300万到600万个零部件组成。张庆伟认为,中国一直在提“产业升级”,但如果没有大飞机项目拉动,这个速度就会很慢。而大飞机项目是一个产业引擎,使众多传统行业的升级有了具体的目标和标准。比如,看起来不起眼的机上坐椅外套、地毯等纺织品,要用到飞机上就必须具备防火性,这就对传统纺织业提出了升级要求。
“选定第一批供应商,意味着相关产业布局开始成形。”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适航管理部部长赵越让表示,为加强对供应商的管理,项目最近成立了适航工程中心,这个机构将把适航标准的检验环节前移,贯穿到大飞机设计、研制的全过程。适航中心将按照适航合规性标准对供应商进行筛选,坐椅外套、餐车等都要体现“适合航行”的要求。
目前,中国大飞机确定的国产化率目标为30%。而将于明年投入商业运作的新支线飞机ARJ21的国产化率不到10%。
按照计划,对于在研制期内国内暂时无法满足装机要求的动力装置、机载系统、设备、原材料、标准件等,大飞机项目将面向全球招标采购,并鼓励海外供应商与国内相关企业开展合作,以带动国内机载系统设备的研制能力的提升。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