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航空加快发展
1953年至2008年,我国工业航空累计作业飞行时间为83.4万小时。1992年以前,工业航空飞行时间一直低于农林业航空,此后发展速度加快。2008年,工业航空作业飞行时间达到5.06万小时,为2000年的1.96倍,年均增长8.8%。农林航空效益显著
我国农林航空起步较早,至今虽规模不大,但效益十分显著。记得1982年我在中国民用航空局(Civil Aviation Administration of China,简称“民航局”)办公室做秘书时,曾以笔名向《光明日报》投稿,登在该报4月11日头版头条。标题是:“工效高、质量好、成本低、适应范围广——我国大力推广飞机播种造林种草技术”。介绍自1958年在四川西昌、凉山地区飞播造林成功以后,截至当时已有23个省区的500多个县市采用飞播造林,累播1.8亿亩,保存0.7亿亩,成林0.5亿亩。报道还介绍了自1979年开始在全国16个省区的44个县(旗)开展飞播种草实验的情况。记得在此之前,《光明日报》还刊登过我的一篇报道,介绍1980年民航共派出70多架飞机,在8个省区300多万亩农田里,实施飞机喷洒根外施肥的先进技术,增产粮食1亿斤以上。其中河南省搞得最好。航空护林不可替代
航空护林是一种先进的生产方式,是保护森林的重要手段,也属于比较稳定的通用航空项目。我国在黑龙江、内蒙古、云南、广西等主要林区都采用这种方式,其中包括森林巡护、防治病虫害、机降灭火、投送扑火人员和装备等作业。特别是在大兴安岭林区,有多家通用航空公司常年执行护林任务。每当重大森林火灾发生,还从全国抽调直升机和固定翼飞机支援。航空护林在我国林业发展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抗震救灾勇做先锋
多年来,中国东方航空集团公司所属的东方通用航空公司发挥直升机飞行机动灵活的优势,多次执行急难险重的抗灾救灾任务。而时间最长、出动飞机最多、飞行量最大的,当属去年汶川特大地震发生以后的抗震救灾飞行。欢迎光临 航空论坛_航空翻译_民航英语翻译_飞行翻译 (http://bbs.aero.cn/) | Powered by Discuz! X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