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措施1】
建筑材料精选,围护结构优化
通过提高航站楼建筑围护结构,主要包括建筑的屋面、外墙、玻璃幕墙、架空楼板等的热工性能来节能。通过围护结构节能措施对全年能耗及能耗成本影响的计算,共计可以节省能耗成本约160万元。其中通过改善屋面的热工性能每年可以节省能耗成本约32万元,通过改善玻璃幕墙的热工性能每年可以节省能耗成本约64万元,通过改善外墙的热工性能每年可以节省能耗成本约32万元,通过改善架空楼板的热工性能每年可以节省能耗成本约32万元。【措施2】
照明节能,按需提供
根据对设计模型能耗组成的分析,照明系统消耗的电能占到了全年用电量的42%,为单项中最大的耗电系统。指挥部提出的照明优化总体想法,就是在满足各空间工作平面照度和照明均匀性的前提下,尽可能选用新型、高效的光源和灯具,采用全局照明与局部照明相结合的方法。因而在灯具选用上,大量采用了发光效率高达70%左右的金属卤化物灯和T5荧光灯等高效灯具,并且根据各空间高度,在满足照明均匀性的前提下,尽可能选用大功率灯具,以提高效率。优化后的照明功率与设计模型相比,单位面积年能耗降低了25.8%,每年可以节省能耗成本约32.2%。【措施3】
春秋两季,自然通风
自然通风是一项初投资较低的节能措施。在满足室内温湿度的前提下,自然通风系统在过渡季节利用室外新风进行自然冷却。指挥部根据上海地区自然气候的特点,设置了对每年春秋两季的4月和11月采用自然通风的能耗模拟,全年其他月份自然通风无法满足室内温湿度要求。通过采用自然通风后的建筑全年能耗组成和设计模型的比较得出,自然通风模型的单位面积年能耗降低5.8%,每年可以节省能耗成本约3.2%。【措施4】
自然采光,敞亮通透
良好的自然采光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自然光代替人工照明,以减少照明和空调能耗,同时提高视觉环境舒适性,改善人的心理状态。采用日光控制自动调光控制系统,设在各个区域的日光传感器将根据自然光在室内的照度自动调节人工照明的亮度,从而降低照明系统能耗和空调系统能耗。指挥部通过采用自然采光后的建筑全年能耗组成和设计模型的比较得出,自然采光模型的单位面积年能耗降低8.8%,每年可以节省能耗成本约10.3%。施工工艺创新
“上海第一坑”与跑道下的三条隧道
虹桥交通枢纽可谓是世界上最复杂的综合交通枢纽,能够实现在京沪高铁车站、铁路客站、航站楼之间“上天入地”的换乘,其中,通过地下空间的综合开发利用,实现了地铁与高铁、磁浮、机场、地面等交通之间的换乘与连接。大规模的地下空间开发,使得虹桥综合交通枢纽地下工程部分在整个工程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可以说,虹桥枢纽地下工程的成功与否是整个工程完成的关键。技术创新
攻克“上海第一坑”建设
虹桥综合交通枢纽构成了一个近130万平方米的超大体量的综合建筑群体,地下基坑开挖总面积高达52万平方米,大部分为地下一层和地下二层,局部地下三层,被誉为“上海第一坑”。地下工程各单体基坑高低错落相连,地下一层普遍挖深约9米,地下二层普遍挖深约19米,局部最大挖深约29米,与地下二层相连通的地铁通道长达1.6公里,最大宽度约700米,最大挖深达29米,地下一层东西向大通道长达1.7公里。地下工程量巨大,开挖土方543万方,基坑东西长达2公里,南北最宽600米,开挖最大深度达29米,属超大面积超大型地下工程。此外,本工程建筑面积极大,单柱荷重较大,属于罕见的超大面积荷载问题,在地质上又位于古河道切割区,地层分布极为复杂。科技攻关
破解超级地下穿越难题
虹桥机场东西飞行区的地下深处,先后有三条隧道在掘进穿越。尤其是地铁2号和10号线,先后穿越了东飞行区运营中的停机坪、滑行道和东跑道,随后穿越建设中的西跑道和新建停机坪,最后穿越新建的西航站楼到达虹桥地铁东站。在相关科研课题研究成果的支撑下,总长度达10.8公里的地铁10号、2号线和仙霞西路地下盾构穿越虹桥机场飞行区工程均已顺利完成。这几项飞行区地下穿越工程各具特点,构成了真正、完整意义上的飞行区地下穿越工程案例。特别是轨道交通10号线从正在运行的虹桥机场跑道中部下穿越,在国际上尚属首次,具有重大的首创意义。新能源利用创新
打造一座“低碳绿色机场”
新能源利用是打造“低碳机场”的重要内容。在这方面,虹桥机场扩建工程做出了有益的尝试。光伏发电行业典范
虹桥机场扩建工程坚持绿色建筑、节能环保的先进理念,采用太阳能与建筑一体化设计,将太阳能利用设施与建筑有机结合,在虹桥机场西货运站的屋顶上规划建设大型太阳能光伏发电场,利用太阳能集热器替代屋顶覆盖层或替代屋顶保温层,既消除了太阳能对建筑物形象的影响,又避免了重复投资,降低了成本。雨水回用成效显著
雨水回收利用是一种可持续的节水技术,实现雨水资源化可以预防和避免水资源危机。机场作为用水大户,其水资源的利用率显得极为重要,雨水回用是行之有效的解决途径。虹桥机场扩建工程采取了各种措施以实现水资源的充分利用,其中包括新技术、新材料的运用,分质供水和分区供水等。清水混凝土质朴去雕饰
自然资源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节约资源、有效利用资源是可持续发展机场建设的核心内容之一。面积达3.6万平方米的虹桥机场2号航站楼外墙面全部采用清水混凝土技术,构成了上海机场“资源节约、有效利用”的亮点。科技创新为虹桥枢纽综合防灾筑屏障
上海虹桥综合交通枢纽一直以其综合了多种交通方式而备受瞩目。这座届时每天客流量超过百万人次的世界级交通“巨无霸”的综合防灾也是一个世界级的难题。建设者们用科技创新为虹桥枢纽筑起了一座防灾屏障,面对火灾、恐怖袭击、水灾、风灾和地震等5类枢纽灾害,根据经济合理、技术可靠、安全适用的原则,提出“大灾不坏、中灾不停、小灾不乱”的枢纽运营防灾设计基本准则。欢迎光临 航空论坛_航空翻译_民航英语翻译_飞行翻译 (http://bbs.aero.cn/) | Powered by Discuz! X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