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论坛_航空翻译_民航英语翻译_飞行翻译
标题:
北海舰队航空兵某师连续18年安全飞行无事故
[打印本页]
作者:
航空
时间:
2010-4-15 12:04:50
标题:
北海舰队航空兵某师连续18年安全飞行无事故
核心提示:海军北海舰队航空兵某师装备部曹大芳、李兆秋、杨玉田、刘跃光、王文军、于继真、陈福华、王胜军等8名高级工程师,在飞机维修岗位上默默耕耘,先后将67架损伤战机送上蓝天,确保战机每一次都能按时执行任务,他们所在的飞行师连续18年安全飞行无事故。
海军航空兵的飞豹战斗轰炸机
新华网4月14日报道
题:他们,让67架损伤战机重返蓝天——记海军北海舰队航空兵某师高级工程师群体
海军北海舰队航空兵某师装备部曹大芳、李兆秋、杨玉田、刘跃光、王文军、于继真、陈福华、王胜军等8名高级工程师,在飞机维修岗位上默默耕耘,先后将67架损伤战机送上蓝天,确保战机每一次都能按时执行任务,他们所在的飞行师连续18年安全飞行无事故。
“不让一架战机趴窝”
“不让一架战机趴窝!”这是8名高级工程师走上飞机维修岗位后立下的共同誓言。
高级工程师曹大芳从事飞机维修工作36年,是5型战机的机械动力专家,参与过50多架战机的维修工作。夏天,飞机刚刚降落,他就钻进烫手的飞机尾喷管检查发动机;冬天,辽东半岛零下20多摄氏度,他每天用汽油洗抹布擦飞机。
在担任某飞行团修理厂厂长期间,他带领官兵修理飞机48架,分解发动机100多台,前后1年多时间,中午没睡过一个午觉,晚上9点前没有收过工。
1995年,一架夜航训练飞机着陆时起落架折断,发动机及机身严重变形损伤。曹大芳带领飞行团修理骨干昼夜奋战,仅用18天时间就将飞机修复。1998年10月,一架飞机左起落架折断,发动机舱及机身后部接地,扭转150度。面对严重损伤的战机,他又一次带领团技术骨干攻坚,用25天时间成功将飞机恢复战斗力。
“不能因为飞机故障影响执行任务!”这是8名高工的坚定决心。
一次,接到赴南海执行任务的飞机的专用相机突发故障。维护过4种机型十几种航空照相装备的高级工程师王文军确定故障在相机镜头内部,提出马上拆卸相机镜头排除故障,却没人敢动手。因为这种专业相机系统复杂,仅重量就达1.3吨,而且按规定师团修理厂无权拆卸镜头,必须送工厂或请工厂技术人员来修理。
可是飞机马上要去执行任务,请工厂来人修理至少要花3天时间。权衡再三,王文军勇敢承担风险,带领官兵连续工作18个小时,使相机恢复了正常工作,飞机按计划正点飞行。
1998年,海军航空兵部队飞机上的相机装备基本都到了大修期,经与工厂联系每台相机大修至少要花四五万元。王文军得知此事后主动请缨,要求承担相机大修任务。当时航空兵基层部队还没有过自己大修相机的先例,他根据自己多年积累的经验,仅用2个月就编写出50多万字的相机大修方案,圆满完成海军航空兵所有飞行部队的专业相机大修任务。
20多年来,8名高级工程师创造了师团成建制飞机完好率最高、新型战机千里转场独立完成定期检修、新型战机28天完成中修等20多项全军第一。
百项科研革新提升飞机维修效率
围绕新型战机形成战斗力、老旧战机焕发战斗力、损伤战机恢复战斗力,8名高级工程师呕心沥血,大胆创新,先后完成了150多项飞机维修科研革新项目。
某型战机上的雷达经常出现故障,影响飞行任务。高级工程师刘跃光围绕雷达形成战斗力展开了30多项革新发明,编写了历次故障情况汇编,建立了全军第一个雷达工作室。在他的艰苦努力下,雷达完好率由装备之初的57%提高到99.6%。
高级工程师李兆秋被誉为战机神经的“活电路”,20多年来,独自完成了50多架飞机自动驾驶仪的电路改装工作,参与研制的激光模拟拉烟器远销海外。近年来,他围绕新机种形成战斗力需要,利用国内外航空电气设备发展的最新成果,研制20多台新型战机维修设备,5项科研成果获军队科技进步奖,每年为部队节省维修经费近千万元,战机完好率提高了近27个百分点。
近10年来,师里更换了三代战机。工厂规定飞机5-7年要返厂大修,期间要做79次定期检修。陈福华、杨玉田等8名高级工程师认为,厂方采用的是沿用了50多年的“预防为主”维修模式,过度维修不仅会给飞机造成不必要的损伤,而且定检次数多、时间长,影响飞机使用效率,他们提出采用国际上先进的“以可靠性为中心”的维修模式。但这项改革面临着巨大的技术风险和商业风险。为了战斗力需要,在师党委的支持下,8名高级工程师义无反顾承担这一重大课题,历时2年,对新型战机上数以万计的设备和元器件逐个测量、试验、论证,查验资料100多公斤,编写各种规范20本近千万字,其研究成果达到国内先进水平,使新型战机的大修期由5-7年延长至9年,定检次数由79次减少到28次,定检停飞时间由596天减少到185天,单机节省维修经费1700多万元,飞机完好率提高了12.5%。
培养人才就是培养战斗力
8名高级工程师把才智和心血献给战机维修事业的同时,以“培养人才就是培养战斗力”的高度使命感和责任心,把技术和作风传授给年轻同志。在他们的精心培养下,师里涌现出100多名飞机维修骨干。
9次获得军队科技进步奖的高级工程师李兆秋,1993年从团修理厂被调到机务大队。当时飞机故障率和返航率高,他从培养技术骨干力量着手,每天带领着官兵从拆保险丝开始,把每个部件过一遍;遇到故障,则采取“一个故障一堂课”的办法,从为什么会出故障、如何判断故障、怎样排故障开始,手把手地教并现场解疑释惑。不到一年时间,团飞机故障率从5.1%下降到3.7%,完好率提高到93%。
飞机质量控制高级工程师于继真,一直把帮助基层官兵解决维修飞机工作中的难题作为自己的职责。他发现4型飞机的各种故障没有系统总结归类,飞机发生故障时官兵无据可查,每次都要重新分析查找故障原因。从2006年3月开始,他每天利用业余时间一点一滴搜集整理飞机故障,对各种故障现象、发生原因和排除故障注意事项进行了详细的梳理和编写,经过近2年时间的艰苦努力,编写出飞机全部8个专业1500多万字的《飞机故障大全》,被推广应用后,战机的维护效率提高了16%。
近几年来,8名高级工程师先后举办各类培训班8期,为师里培训飞机维护人才400多人次。 (本文来源:
新华网
)
欢迎光临 航空论坛_航空翻译_民航英语翻译_飞行翻译 (http://bbs.aero.cn/)
Powered by Discuz! X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