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论坛_航空翻译_民航英语翻译_飞行翻译

标题: 马宇:从两个小细节揭露东方航空巨亏的秘密 [打印本页]

作者: 民航    时间: 2010-5-6 18:58:53     标题: 马宇:从两个小细节揭露东方航空巨亏的秘密

2010-05-06 《南方周末》 马宇   国内航空市场属于“政府控制+寡头垄断”,连基本的价格竞争都不让搞,把民营航空都挤死了,又不许外国航空公司进入国内航线,为什么还是一个劲地亏损呢?   好久没有乘坐东航航班了,日前去南昌,往返都是东航,突然让我明白了东航为何会巨额亏损———并不是因为一如既往地在飞机上等待了一个多小时才起飞,而是因为两个小细节。   一个细节来自随机刊物。如国内其他航空公司一样,东航的随机读物自然也是其自办杂志。一份是《东方航空》,主管是东航集团,主办是东航传媒有限公司,出版是《东方航空》杂志社。还有一份《东方航空·江西》是东航江西分公司主办的,编辑发行为江西东航广告传媒有限公司,编委会主任两位,一位是东航分公司总经理,一位是党委书记;副主任四位,估计都是东航江西分公司副总级人物;另有编辑、业务主管、设计人员若干。   我的疑惑是:一个航空公司乃至其分公司,有必要自己养一帮编辑、记者、广告人员自办刊物吗?印象中,国外的航班也有随机读物之类,但似乎不是自己出版的;自己印的多是商品表、节目单等。可我们的航空公司,就得自己出杂志。理由似乎也简单:我有航班这么好的广告平台,干嘛不利用起来自己赚钱呢?正像国内有点规模的企业都不愿做第三方物流,宁愿自己养个车队、养一批后勤人员一样。他们以为这是精明:肥水不流外人田。所以中国成点规模的企业多半都想自给自足,与其让别人赚钱不如自己赚钱,自嘲曰:有钱不赚王八蛋。   何况,国内出版属于高度管制行业,进入门槛高意味着进入就有钱赚,随机读物既然很容易就可以获得这样的权利,为何不做?就像房地产一样,中国有能力拿地、拿贷款的企业,有几个不做的?所以央企60%以上都搞房地产,海尔之类的地方国企也做房地产,各地有影响力的民营企业也几乎都介入房地产!——单看这种现象我们就知道中国企业经营的扭曲程度。我们远没建立基本的分工概念,商业模式几乎还处于原始阶段。   第二个细节:来回航班上提供的鸡肉盒饭,都是辣的,乘务员问都不问,每人发一份。我是吃辣的,但我也知道,很多人不吃辣,假如乘客不吃辣怎么办呢?东航肯定没有做长期跟踪调查,证明飞南昌的航班的乘客都是吃辣的,不吃辣的人都不会去江西;那么,即使一个航班150人,有一个人不吃辣,难道就该让这个人饿着吗?这当然不是乘务员的错,但东航的高管们,在作秀之余,注意过这样的管理细节吗?真正的企业管理,不正体现在这里吗?   通过上述两个细节,我以为东航亏损是正常的。这两个细节,第二个好解决:马上改成两种口味就行了,或者不直接添加辣子,而改成辣酱包,谁吃给谁;但第一个就很难解决,因为这几乎就是体制病的典型体现。   中国人,或多或少都有皇帝情结。一个地区、一个企业、一个学校或者不管什么样的一个单位,甚至是家庭,能有享受皇帝感觉的机会是绝不会放过的。很多中国著名企业,都把领导当神一样供着,企业内部管理通报基本就是“领导语录”———如此我们就知道,东航的大小老板们,有这么好的机会怎么能不利用呢?花老百姓的钱,替老百姓掌权,享受自己当土皇帝的快感,领导的最爱?谁不爱呢!   航空公司自办刊物,除了与其它国企甚至民企一样的制度因素外,还有个原因:自办刊物往往成了企业领导们的形象展示窗口。比如我看到的这两份杂志,《东方航空》的前言为“心语”,作者是东航集团总经理、东航股份董事长刘绍勇,配一幅绝不亚于明星照的魅力照片;第一篇文章(假如这也叫“文章”的话)是“东航‘世博会’运送两会代表赴京”,照例附大半版的刘总偕民航总局副局长送行照片;第二篇文章是“东航先进个人和集体受到全国民航工会表彰”。《东方航空·江西》的第一篇文章是“江西分公司总经理、党委书记一行拜会江西省总工会领导”,第二篇文章是“东航江西分公司到南泊村送温暖”,一样配以精美领导作秀照;然后就是惯例的几篇不咸不淡的旅游推介。   不说令人厌恶起码不是引人入胜的文字,单看这内容也够雷人的了:东航的这些新闻与乘客何干?自己家里的一点屁事,就可以利用自己的便利条件强行推销给乘客?所谓送温暖就更恶心:东航多年经营不善,截至2008年底净负债126亿元,因此得到了国家70亿元的“注资”(理论上或叫“充实资本金”,说白了叫“补贴”,咱老百姓的俗话叫“肉包子打狗”),2009年5月再次得到20亿-30亿元“注资”,就这样,还好意思腆着脸去“送温暖”?   这近一百亿元的资金,都是中国老百姓的血汗钱啦!你们拿着国民的钱去做生意,把企业搞糟了,又让老百姓来补,然后再拿出九牛一毛还给老百姓换取政治荣誉,就是在为和谐社会做贡献了!就是在尽国有企业的社会责任了!   中国航空公司自办杂志,或许更会理直气壮:我自办杂志,不但不赔钱甚至还赚钱呢!确实,一个杂志社,甚至是《东方航空·江西》那样的,养人、办公、印刷等等,一年几百万、几千万或者也够了,这对于财大气粗的航空公司来说真的不算什么———虽然他们一亏就是几十亿、上百亿,但能亏这么多也是本事啊!亏少了是无能、是责任,亏多了就得国家、百姓兜着了。无论如何,办杂志是小钱。何况他们可以利用自己的天然优势,拉广告创收就可赚钱。但他们有没有想过,即使有这样的条件,委托专业的出版机构、广告机构去做是不是更好?毕竟,航空公司在那些领域都不具有专业优势,从企业经营角度讲,是不是更应该把精力、资源集中于自己的业务管理和核心竞争力上?从第二个细节我们就可以看出,东航粗放的营运管理差得可不是一点半点呢!   我一直奇怪:中国的航空公司,飞机、油料等成本是可以跟国际市场一致的,人力成本应该比发达国家低,可为何我们的机票价格要高于其它国家的航空公司呢?有些时候甚至高得不可思议。而且,国内航空市场属于“政府控制+寡头垄断”,连基本的价格竞争都不让搞,把民营航空都挤死了,又不许外国航空公司进入国内航线,为什么还是一个劲地亏损呢?   机制没有约束,成本不用考虑,自办杂志对于这些大小老板只有好处没有坏处,为什么不做?所以我敢说,只要这种状况不变,东航就一定会继续亏下去。   (作者为商务部研究院研究员)




欢迎光临 航空论坛_航空翻译_民航英语翻译_飞行翻译 (http://bbs.aero.cn/) Powered by Discuz! X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