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足梁平“想飞”
“大足要造飞机。” 说完开场白,周波停了一下,目光缓缓扫过听众席。 台下,是各级政府官员,国内外航空业专家,西科斯基、德士隆、赛斯纳等国际知名航空器公司高层代表,以及来自国内外媒体的记者。 大足以“小五金”和旅游闻名,论工业制造基础远不及主城的渝北、九龙坡,即便与周边的渝西区县比,也只能算中流水平。这一点,身为大足县县长的周波应该很清楚。 那么,这样一个既没有装备制造业基础,更没有动力机械制造传承的县,怎么去造技术含量、工艺要求比汽车、摩托车、轮船更高的飞机? 在5月20日举行的渝洽会主题论坛———“2010中国(重庆)通用航空产业发展论坛”上,周波只是约略介绍了大足发展通用航空产业的设想和优势,然后迅速转入对大足旅游业浓墨重彩的描述。至于大足如何填平小五金和飞机之间那道巨大的产业鸿沟,只字未提。 大足的“飞机梦”还真是像个梦,让人心里没底。 但做梦的还大有人在。 比如以柚子和鸭子等农副产品闻名的梁平。 就在周波“放话”的前一天,梁平县和美国龙腾国际公司在渝洽会上签下协议,双方将共同建造一个集飞机制造、维修、培训、展览的工业园区。 “可以利用发展通用航空业来开发旅游。”这是梁平的“小算盘”。 该县负责人认为,梁平距离三峡不是太远,同样也有军用机场,可以利用它提供轻型飞机的培训,“到时候,在梁平就能拿到飞机的驾照。” 作为农业县,梁平县也没有工业基础,拿什么来造飞机?“吼”得最凶的两个县,似乎都不具备成熟的条件来造飞机,是它们突发奇想? 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我们计划从产业链的终端做起。”大足县招商局副局长夏伟解释,利用大足的军用机场,先引入航空俱乐部,再慢慢发展航空配件制造和维修,待条件成熟,最后才造飞机。 原来,大足突然间奋力吆喝“飞机梦”的真正玄机却是想给当地的旅游业再加把火,“毕竟旅游业是重点发展的产业。”夏伟说,如果能够借机把通用航空产业发展起来,那会是意外的收获。 遗憾的是,最终这些通用航空界的名企和大足没能擦出更大的火花。 “论坛过后,西科斯基、德士隆、赛斯纳等知名通用航空企业去了大足,还对大足石刻留下了不错的印象。”这个结果,也让当地政府心满意足了。重庆工业往“上”看
尽管两个县的实力不够,但造飞机的设想确实不是空穴来风。市政府早就勾画出了一幅美好蓝图———在去年底发布的《重庆市重点行业发展规划及产业链项目策划研究报告》中,“通用飞机产业”位列重庆需要培育的8大新兴产业之中。 通用航空器,不同于客机、战机,却是当今世界用途最为广泛的空中交通运输工具。所涉领域,从工业、农业、林业、渔业直到建筑业;能干的事情,从医疗卫生、抢险救灾、气象探测、海洋监测直到科学实验、教育训练、文化体育。 两年前的汶川地震中,这种交通工具在救灾、抢险等方面表现出色,让世人对其迅速熟悉起来。 同年,党中央、国务院提出战略决策,通用航空业被定位为“成长型”、“要大力发展”的产业。是时,中国民用直升机总计200多架,平均每百万人仅有0.13架,远低于全球5架/百万人的平均水平。 2009年后的2月,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 Aviation Industry Corporation of China,简称“中航工业”)直升机公司和中航工业通用飞机公司相继揭牌。2009年12月,民航局颁布实施了《关于加快通用航空发展的措施》,从扶持资金额度、空域保障、机场(起降场)布局与建设、市场准入放松、油料保障、价格管理模式等方面提出了促进通用航空发展到具体举措,涵盖面如此之广、举措如此具体,在通用航空发展史上尚属首次。 决策层的支持,点燃了国人造飞机的热情。 截至目前,国内已经有8个通用航空产业园或基地“呱呱坠地”。山东、西安、成都等地,也先后喊出打造通用航空产业的口号。截至去年底,我国通用航空器在册总数已由2006年初的615架增加到907架,增长速度为47.5%。 “通用航空快速发展时代来了。”中国民航大学副院长王霞感叹,飞机将是继汽车之后,下一个将普及的交通工具。 “汽摩之都”重庆,作为国家级的装备制造业基地,理应在通用航空领域中去争取一席之地。重庆市经信委副主任杨健认为,“虽然有差距,但也意味着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重庆工业必须向天上看。” 早在2007年,当时的市经委便发布了《2007年推动企业技术创新“五大工程”和15个重大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实施的指导意见》。其中提出:拟建专门的航空工业园,生产直升机零部件,并进行整机组装。 在2009年6月发布的《重庆产业振兴规划》中写道:“以市场为依托……重点发展轻型民用直升飞机、农用飞机及小型通用运输机,以及飞机主副减速箱、飞行控制系统、旋翼桨叶复合材料、铝合金结构件及机身覆盖件等。” 市发改委工业处副处长钟颜麟算了一笔账:直升机和小飞机的价格大约为2000万元/架,重庆如果每年能造100架,产值便有20亿元,加上对上下游产业链的带动,每年创造的销售收入至少能达到50亿元。渝企跃跃欲试
这将是一个利润丰厚的产业。渝企们,其实早就按捺不住了。 20年前,重庆齿轮箱厂生产的齿轮箱,就曾用在航天器和大型舰船上,连“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火箭,用的齿轮箱也是重庆造。”重庆齿轮箱公司宣传部部长刘荣进认为,航天器的制造难度,和小飞机或直升机上的增减速齿轮箱相比,显然是“小菜一碟”。 重庆四联集团也胸有成竹。 “飞机上的仪器仪表与汽车上的仪器仪表原理基本相同。”四联集团总工程师张军认为,到时候,只需要按照相关标准和参数加以改造,生产飞机仪器仪表甚至自动控制系统,都是“举手之劳”。 当这些企业还在“纸上谈兵”,另外一些企业却早已低调操刀,开始在通用航空配件“小试牛刀”。 不久前,正低调研发直升机导航系统、光纤陀螺仪等零部件的华渝电气仪表总厂,率先接到了订单。湖北一家通用航空飞机制造商,希望购买该厂研制的惯性仪表及自动控制装置。 华渝电气仪表总厂设计室主任徐卫庆却认为这只是“热了一下身”,“我们希望在通用航空产业分一杯‘羹’。”而华渝的强项是制造航拍直升机里的航测平台,这种系统售价一套就超过100万元。 看上这个“朝阳产业”的重庆企业,远不止重齿、四联和华渝。曾在大飞机项目中有表现出色的西铝,以及轧出新中国第一条铁轨的重钢,也有自己的发展计划。 他们,都剑指同一目标:通用航空产业。 现在看来,机身、机翼、控制器等零部件都能基本实现本土化,但中航直升机公司副总经理夏群林还是有些担心。 “引擎是飞机的心脏,重庆目前的企业可能并不具备造出它的技术和能力。”夏群林认为,尽管长安、力帆、宗申早就可以生产出性能卓越的自主化汽车发动机、摩托车发动机,“但是,这和造飞机引擎是两回事情。” 要达成造飞机的愿望,重庆或许还需要 “外援”。起飞指日可待
不过,重庆还没来得及抛出橄榄枝,“外援”们倒是先主动送上了“秋波”。 “霍尼韦尔将在重庆寻找合作伙伴,生产直升机引擎。”霍尼韦尔(中国)有限公司产品销售经理周秀杨,利用第十三届渝洽会的平台在寻觅合作伙伴。 他看上的,是重庆作为老工业基地的扎实功底,和中国汽车摩托车制造基地的“头衔”,“我认为,重庆具备制造直升机引擎的能力。” 霍尼韦尔计划,先选择1—2家重庆的制造类企业,让其生产直升机配套的引擎外壳和引擎中的连接件,待双方合作默契后,再把直升机引擎组装线直接搬来重庆。“最有可能来的,是LTS101———700D2型直升机引擎。”周秀杨透露,这款引擎主要用于著名的欧直AS-350“小松鼠”直升机,以及美国贝尔公司的多款直升机,是一款安全和性能俱佳的小型直升机引擎。 “虽然重庆在航空航天关键零部件生产规模非常小,但在下一步规划中,重庆将力求形成直升飞机整机的配套能力,打造直升飞机制造基地。”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市发改委主任杨庆育这样表示。 大动作,最快在下个月到来。 来自市外经贸委的消息称,他们将携手重庆机电集团,前往美国拜访包括卡曼、恩斯特龙、罗滨逊在内的著名直升机企业,并与其商讨来渝发展的可能。“一旦成功引进其中一家,重庆造飞机,就会像重庆生产笔记本电脑那样水到渠成。”该委相关人士说。 此外,在两江新区内,重庆将规划建设石船万亿级工业基地。这是一片发展空间广阔、水资源丰富、能源供应和环保优势突出的基地,最适合布局大型工业。一直研究两江新区的市社科院专家李勇推测,直升机整机制造基地,可能就会落户于此。 重庆“起飞”,看起来已经为时不远。欢迎光临 航空论坛_航空翻译_民航英语翻译_飞行翻译 (http://bbs.aero.cn/) | Powered by Discuz! X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