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中国铁路中长期发展规划》的出台,各地纷纷兴起高铁投资热潮。到2020年,我国将建成四纵四横高铁网,贯穿环渤海地区、长三角、珠三角这三大城市群。这意味着我国已正式步入高铁时代。然而,面对高铁分流客源,航空公司该如何应对?对此,来自民航的政协委员认为,应实现民航和高铁的协调发展。
民航VS高铁新的利益分配格局
“和高铁的竞争,民航未必是输家!”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航空集团公司党组书记、副总经理孔栋自信地说。
尽管之前的成渝线和郑西线都因高铁的通车而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但孔栋认为,民众的不满主要是因为民航的不准时,只要解决了空中管制的瓶颈,使航路和走廊的问题得以解决,提高正点率,民航也能发挥自己的竞争优势。
在孔栋看来,中国的交通运输包括铁路、公路和航空,各有各的成长空间,民航和高铁两者互相影响,但并非水火不容,也可以重新分配收益。如航空有各种枢纽,高铁也通达这些枢纽,将来民航可以跟高铁的经营者合作,让旅客选择坐火车到这些交通枢纽,再从交通枢纽乘飞机出国,因此,高铁的发展,实际上是国民一种新的生活方式的提升。
全国政协委员、海航集团董事局主席、海南航空有限公司党委书记陈峰也认为,建立我国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规划和实施方案势在必行,应在“十二五”规划中统一安排,使其真正落到实处。
高铁建设应综合规划
近年来,高铁建设与其速度一样迅猛。资料显示,截至2010年底,中国新建高铁营运里程已达5149公里,加上既有线提速,截至2011年年初,中国的高铁营运里程已达8358公里,在建里程1.7万公里,无论是路网规模还是速度等级,都已跃居世界第一。
“高铁一定是要建的,但现阶段需不需要建这么多?”孔栋提出了心中的疑问。他认为,高铁建设投资这么大,资金的筹措和回收都应综合考虑。否则,在一定时期内将给银行带来压力,巨额投资形成的负债也不可能全由国家和地方财政买单。
“我国面积大,人口密度高,高铁的占地和耗能要比其他交通方式低,所以高铁能够解决我国的运力问题。”全国政协委员、原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副主任郑新立说。
为此,孔栋建议高铁建设和规划首先做好自身定位,搞清客户群,对其制定出相应的价格标准。此外,高铁的安全营运也需要实践检验,并加强安全保障措施的完善,不能出任何差错。
对高铁时代的到来,以及未来对航空、陆路、水上交通带来的交通运输格局的大调整,两会代表、委员对实现和完善新形势下的我国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十分关注。
欢迎光临 航空论坛_航空翻译_民航英语翻译_飞行翻译 (http://bbs.aero.cn/) | Powered by Discuz! X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