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论坛_航空翻译_民航英语翻译_飞行翻译

标题: 欧美业界人物欲加盟 商飞如何筑起人才高地 [打印本页]

作者: 民航    时间: 2012-1-18 14:27:09     标题: 欧美业界人物欲加盟 商飞如何筑起人才高地

2012-01-18 《解放日报》 记者徐蒙

新年伊始,国产大飞机项目好消息不断:C919通过国家级初步设计评审,进入详设阶段,启动订单达215架。

  承担大型客机研制重任的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Commercial Aircraft Corporation of China,Ltd.,简称“中国商飞”)还收获一份特殊的新年礼物——数十名来自欧美航空业界的圈内人物陆续提交简历,准备加盟中国大飞机项目。“正准备面试,谈成一个签一个。”中国商飞上海飞机设计研究院人事部门负责人告诉记者。

  “广纳天下英才,共创民机伟业,成就精彩人生——这是中国商飞公司的人才观。”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金壮龙表示。成立三年多,引进海外人才669人,13名海外高层次人才进入中央“千人计划”,中国商飞仍然求贤若渴。大飞机事业初起步,凭什么能在如此短时间里筑起人才高地?

吸引人:年薪高过管理层

  “为了祖国的大飞机事业,贡献自己的智慧和激情。”这是放在上海飞机设计研究院(简称“上飞院适”)航工程中心副主任钱仲焱办公桌上的宣誓词。钱仲焱是中国商飞少数具有党员身份的海外人才。在他看来,每周无休、一天工作11小时不算什么,大飞机事业,比什么都重要。

  大飞机要筑起人才高地,光靠报国的热情还不够。海外人才有海归华人,也有外国人,绝大多数都曾供职于欧美知名航空制造公司。要吸引这些原本收入丰厚的高端人才,薪酬不是唯一,却是基本条件。

  研发人员薪酬高过管理层,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而在商飞,却有一批海外技术骨干,拿到的年薪比公司一把手还高。

  “海外人才来自不同国家、不同公司,很难有个统一标准。于是,我们为每个人签‘个性化’合同。”上飞院人力资源部部长谢志强介绍,这种灵活的薪酬制度,使每位海外人才都感到自己被重视。除了年薪制,大飞机项目采取灵活的时薪制聘请急缺海外人才。比起项目外包,“请进来、自己做”的方式不但更节省成本,还有助大飞机团队形成属于自己的核心技术。

留住人:请来就要信任

  每位商飞海外人才手中都有本通讯录,从董事长到基层员工的手机号都在上面,碰到问题想找任何人,随时都能找到。

  “既然请来,就要信任。”这是中国商飞对海外人才的态度。“很多人来中国商飞,就是为实现自己的梦想,信任极为重要。”钱仲焱告诉记者,对于高层次的海外人才,公司担子压得很快,一些外国专家也走上中高层的重要岗位。

  并不是每个人一来就得心应手,商飞量才而用、人尽其用。去年招聘的一名外籍资深飞行师,最初工作是培训试飞员,由于飞机还没交付,事务不多。经过沟通,公司邀请他以专业飞行员的经验参与大飞机的驾驶舱设计。老先生一下子干劲十足,作出不少贡献。

  “我们这些海归是一个备受尊重的群体,不管什么重要的场合都有我们的位置。”中央“千人计划”入选者、上海飞机设计研究院副院长李东升说,公司很多大的决策,都会征求海外高层次人才的意见,“国家、公司越是重视我们,我们越能认识到自己的使命和责任。”

用好人:构筑人才梯队

  “在美国工作时,我经常参加即将退休同事的告别聚餐;在商飞,现在总是有年轻同事给我发喜糖。”陈保兴说,他最喜欢和年轻人一起工作,那样才有活力、有冲劲。

  回到中国之前,陈保兴是从事飞机结构强度设计的资深工程师。

  当他得知中国要造大飞机的消息,举家回国追寻他的“航空梦”。陈保兴说,在递交辞呈之前,他特地列了个表格,想对比回国的种种利弊,却怎么也列不清楚。在上海工作一年半后,陈保兴早已不需要那个表格,在他眼里,能和年轻人一起奋斗,能在年过半百时干起自己心爱的事业,就是莫大的喜悦。
  目前,陈保兴正带着20多名国内青年科研人员攻关研发。像这样由海外人才带起的复合团队,上飞院已经形成11支。

  海外人才带来的影响力,不仅体现在技术,更在观念和信心。外籍人士谢里,曾经在著名航空制造企业工作10年,刚加入中国商飞时带着年轻的中国同事和海外供应商谈判,发现中国同事没法和对方交流。“这不是语言问题,而是经验和眼界的缺乏。其实,15年前我自己也经历过这些。”在工作中,谢里有意识地承担起更多责任,把自己的经验与中国同事分享,鼓励他们建立信心。“如今,很多年轻人有了独当一面的能力。”谢里表示。




欢迎光临 航空论坛_航空翻译_民航英语翻译_飞行翻译 (http://bbs.aero.cn/) Powered by Discuz! X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