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6日,中国东方航空股发布公告称:公司拟与澳洲航空公司合资,利用澳洲航空拥有的低成本“捷星(Jetstar)”品牌,以香港为主要运营基地,共同设立一家低成本航空公司“捷星香港”。 这是在去年年中传出三大航有意涉足廉价航空市场之后的第一个实质性进展。 而在东航捷足先登之后,一时间媒体的目光纷纷转向了国航与南航。尤其是以“经广飞澳”为主打产品、同时力争开拓东南亚市场的南航,在广州枢纽受到东航冲击之后的举动尤为引人关注。但南航人士告诉网易财经,对于进军廉价航空市场,南航目前并未有明确进展。 而国航新任董事长王昌顺日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则明确表态对廉价航空市场缺乏兴趣。 民航干部管理学院教授邹建军认为,由于国资委对三大国有航空公司的利润考核指标,对于国有航空公司管理者,不要轻易在市场战略上做出调整才是最优选择。 而事实上,对于一直力争打造航空业“超级承运人”的三大航来说,兼并重组、网络扩张才是近年来的主旋律。 在去年五月举行的民航发展论坛上,中国民航局局长李家祥再次表态,“要通过政府引导、市场运作、企业联合重组,尽快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的网络型航空公司。”时任国航董事长孔栋随之呼应,“国航盈利将来自于以战略为导向的兼并重组”。而继东、上合并之后,东航与南航再次合并的传闻也一度沸沸扬扬。 与“大型网络型航空公司”的概念颇为不同,廉价航空市场定位于点对点的精确运营。在此背景下,东航率先进军廉价航空市场的举动颇显另类。中投顾问交通行业研究员申正远认为,在油价高企、高铁分流航空客户等因素的影响下,东航进军廉价市场也是缓解自身经营压力,扩大市场规模的突围之举。 事实上,在去年退订波音787事件之后,东航已率先表露出战略收缩的意图。在提出整合中联航与河北分公司之后,东航的转型升级大幕随之拉开。东航董事长刘绍勇在今年两会时也表示,“东航今年的重点工作,是各个业务板块的整合,以期获得更多的协同效应。同时客运要从传统的航空承运人向现代服务运营商转变,为此要向航空业上下产业链延伸。” |  | 在东航捷足先登之后,一时间媒体的目光纷纷转向了国航与南航。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