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论坛_航空翻译_民航英语翻译_飞行翻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14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王潇雨评论:波音787如何改变航空业规则? [复制链接]

Rank: 9Rank: 9Rank: 9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12-21 22:14:33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华夏时报 王潇雨
  谁也不曾想到,当“梦想飞机”(波音787别称)2007年7月在美国华盛顿州埃弗雷特缓缓驶出厂房的那一刻,到它从波音机场跑道一端拔地而起之时,竟然需要耗费长达29个月的时间。
  承载着美国航空制造业巨头波音公司(下称波音)“改变游戏规则”愿景的波音787宽体中远程客机在北京时间12月16日凌晨实现了其首次飞行,这也预示着已有十四年未推出全新平台机型的波音终于将有一款使公众注意力从欧洲空中客车公司(下称空客)2005年推出的A380大型客机吸引过来的明星产品。
  但在航空运输业尚处在缓慢回暖阶段的今天,尚未“出生”就已在商业上取得成功的波音787将如何改变航空运输业尚不得而知,但其在提出构想到设计建造过程中所开创的全球化生产与工业合作模式,以及在新技术新材料应用上所做的尝试已经开启了改变航空制造业规则的大门。
  全球制造下的喜与忧
  “作为相应部件的唯一供应商,成飞、哈飞和沈飞为787项目的成功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分别负责787方向舵、翼身整流罩和垂直尾翼前缘的制造工作,”在波音787成功起飞之时,波音(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总裁王建民特别提到了中国的航空制造企业。
  根据波音公司提供的数据表明,在787项目整个生命周期内,中国航空工业所参与的工作的总价值可达数亿美元。
  不仅仅是中国,对于号称“全球造”的波音787飞机来说,其在设计和制造上展开了一场由波音牵头,众多供应商协同的大规模生产协作。在全机超过400万个零部件中,由波音自身负责生产的仅占十分之一,其余部分悉数外包给包括美国、日本、法国以及意大利等国家在内的航空制造企业。其中承担了35%项目份额的日本还向项目注入了不菲的风险投资,更有效地分担了波音的财务风险。
  协作的好处显而易见,从2004年启动,到2007年正式下线,787成为波音史上完工最快的机型。有数据统计表明,在波音787的开发过程中,波音公司缩短了33%的进入市场的时间,且节省了50%的研发费用。
  然而,由于新型复合材料以及大量新技术的引入,对零部件供应商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下称中航工业)国际事务部部长陈灌军看来,“波音的风险合作伙伴的系统集成能力必须大幅度提高才能满足787项目的研制需求,”而恰恰是“有相当一批风险合作伙伴还没有达到波音期望的系统集成能力和管理水平,”因此“造成许多系统研制进度的拖延。”
  “尽管787项目遇到了一些困难,但大型飞机的制造模式的变革已经不可抑制”中国航空工业发展研究中心一位专家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少数掌握航空发动机制造以及航空电子系统的大供应商以及更多的中小型零部件生产企业与核心的整机制造企业构成了这个产业的生产结构组织形式。”
  作为波音787的竞争机型推出的空客A350XWB也将其项目的相当一部分研发与制造任务外包给了合作伙伴,这其中就包括已经在波音787项目上积累了一定复合材料制造经验的哈尔滨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毫无疑问,虽然只是承担一部分工作,但对于航空制造业相对落后的国家或地区来说,能够加入到这样的协作之中对其自身在航空制造技术方面的提升将会受益匪浅,”一位长期关注航空制造业的媒体人士对记者表示,“看看日本从40年前自行研制的YS-11螺旋桨式飞机到如今的喷气式支线飞机MRJ所实现的技术跨越就很清楚地表明了这一点。”
  延迟交付留后患
  尽管良好的燃油经济性以及“点对点”理念使得波音787在尚未下线之时就获得了近700架订单,成为历史上投入航班服务之前宽体客机订单的最高纪录。但进度的延误无疑对其市场前景产生了一些不利影响。
  金融危机影响之下的航空业至今仍处在缓慢回暖阶段,一些航空公司在缩减运力时不免会考虑将尚未交付的新飞机订单做一些调整,比如澳大利亚航空公司在今年6月就宣布取消15架波音787飞机订单,并推迟另外15架飞机的交货时间。
  而包括“三大航”以及上海航空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上航)、海南航空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海航)以及厦门航空有限公司(下称厦航)在内的六家中国航空公司在2005年初由中国航空器材进出口公司代为签下了总价为72亿美元的购60架波音787框架协议。当年8月这笔订单中42架的购买协议正式签署,其中国航、东航各15架,上航9架,厦航3架。
  按照计划,东航本应在明年6月接收第一架787,但因今年6月首飞计划的再度延迟,因此交付时间也推迟到2011年。
  厦航因自身发展思路的转变将3架波音787订单置换为6架波音737-800型,东航以及海航又先后在今年早些时候传出将退订该机型的传言,同时,关于波音将因为787的延迟交付赔付给客户大量违约金的消息一时间也甚嚣尘上。
  为此,在16日首飞成功之后波音公司发给记者的材料上显示,目前国内的787确认订单为57架。从启动到现在,一共收到了来自55家航空公司的840架确认订单。
  然而仍有一个潜在的对手,那就是空客推出的与波音787同级别的A350XWB型客机。虽然该机型一度被评价为“为应对787而匆忙推出”,并且要到2013年才开始交付给客户,但A350XWB也从各航空公司获得了505张订单。
  空客有针对性地将A350XWB机舱设计地比波音787更为宽大,同时宣布在燃油经济型上也略高于其竞争对手。同时,在承担该项目各部分设计及建造的生产协作上,空客也可以从波音787项目中得到一些启示,从而避免同样的失误,这正是“后发的优势所在”前述关注航空制造业的媒体人士如是说。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Archiver|航空论坛 ( 渝ICP备10008336号 )

GMT+8, 2024-6-18 09:52 , Processed in 0.015600 second(s), 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MinHang.C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