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论坛_航空翻译_民航英语翻译_飞行翻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98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货运量高涨的背后——记杭州机场货站二三事 [复制链接]

Rank: 9Rank: 9Rank: 9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5-26 09:22:39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2010-05-25 《中国民航报》 记者余文明,通讯员王颖、朱建美

国际金融危机过后,作为中国经济风向标的航空货运,随着国内经济的快速复苏,越来越显示出强劲的增长势头。而杭州萧山国际机场(简称“杭州机场”)航空货站货运量也出现了井喷式的高涨,4月下旬已连续5次刷新前期货邮吞吐量新高,4月29日单日量更是创历史最高纪录880.45吨,其中4月22日国内进港货邮吞吐量首次突破300吨,达到了319.98吨,今年前4个月货邮吞吐量已完成6.62万吨,同比增长达到37.64%。
  杭州机场2009年实现货邮吞吐量22.63万吨,货运量自2005年起已连续5年在国内机场排名中保持前8位。“五连八”的得来,应该说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对此,上任才一年多的货站经理胡斌深有感触地说:“目前货站业务量已占到整个杭州机场市场份额的80%,因此,肩上的担子也越来越重。我们只有主动对外拓展市场、对内不断提高运营管理水平,才能把业务量做得更大。”

腹舱载货节节攀

  自2009年8月31日开通台湾定期客班腹舱载货以来,航空货站坚持以市场培育为先导,主动与航空公司展开战略合作。早在去年7月份货站市场部就和台湾长荣航空公司共同开展前期市场调研,并向其积极引荐本地货代,经过多次商谈,双方达成了以为货站新增货量、为航空公司建立长线航班客户基础为共同合作点和互利的目标,双方尽量争取外地货源集聚杭州出货。
  经过先期的市场培育和合作开发客户,两个多月后从杭州口岸出发的台湾货就从每月120吨激增至400吨。由于大部分新增货量是从上海、江苏等地争取过来,货站不仅要应付激增的大批多件货物的出运,而且还要经常面临货物晚到、临时进货的压力。为此,货站出港部采取积极的应对保障举措。一是在人手短缺的情况下,部门领导亲下一线并抽调机关人员参加排班,急客户所急,灵活调配人手,尽所能适当推迟收运截止时间;二是主动联系航空公司了解舱位安排和机型情况预先做好进货准备,并新购小对讲机,方便仓管、吨控配载等各个岗位间随时沟通与无缝对接;三是通过购置标记架为不同的货物表上记号提高出货效率,调整堆货区域,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能灵活配合航空公司进行大板操作等手段,以提升内部业务管理水平,尽全力保障货物的及时出运。
  据货站统计,长荣航空股份有限公司(EVA Airways Corporation,简称“长荣航空”)去年10月份的载货量已从9月份的180吨增至310吨,其在本场的载货量已成为长荣航空公司在大陆运营的包括北京、深圳在内的9大机场中仅次于上海的第二大机场。去年10月27日,经过近2个月突出的货量表现和对全国市场的考量,长荣航空公司在大陆地区投放使用的第一架客货两用机波音747在本场试运行,10月底长荣航空不仅创下了单日载货量32吨的纪录,而且其在货站国际航(地区)空公司中的出港货量月排名也由9月份的第四名跃居仅次于香港港龙航空有限公司(Hong Kong Dragon Airlines Limited,简称“港龙航空”)的第二名。
  在国际(地区)货运业颓势未彻底扭转的前提下,航空货站以新增的运力优势为契机,配合个性化的政策和优质的服务保障手段,积极争取和引进新的国际(地区)货代进站发展,集聚物流,真正发挥了物流平台的作用。1-4月份,货站仅腹舱带货量就达到5.36万吨,同比增长了35.7%,占到总货邮量比重的80.98%,从而实现了机场、航空公司和货运代理的三方共赢。

卡车中转拓业务

  从某种程度上说,信息就是生产力。得到台湾华信航空股份有限公司(Mandarin Airlines Ltd.,简称“华信航空”)于3月份开始使用空中客车A330机型替换原先波音737-800执飞航班的信息后,货站第一时间联系华信航空,主动对接业务需求,针对大机型能吸引并稳定客户、满足货代整板交接上机的特点,鼓励华信航空仿照台湾长荣航空进港中转的模式,把到南京、宁波、苏州等地的国际(地区)货物通过杭州本站运力进港,再利用卡车中转运送到周边,以此扩大市场运力的辐射面。3月22日,华信航空高雄站相关人员来货站考察,对杭州机场国际(地区)进港中转业务的操作流程和保障能力均表示满意。
  不久,华信航空与货站的进港卡车中转操作协议正式签署,并顺利开展此项业务。与此同时,早在年初就已开展的长荣航空进港中转业务量也有明显提升。据相关统计,仅3月份货站国际(地区)进港量同比增长36.64%,其中卡车航班初现成效,同比增长10.26%。
  航空货站通过与台湾航空公司的无缝合作,挖掘服务潜力,充分利用市场有限的运力,有效地弥补了国际(地区)进港量偏低且不具主动权的不利现状。这一业务模式不仅扩大了本场辐射力,对货站国际(地区)货物收入是很好的有益补充,也完善了货站对航空公司和货运代理人的延伸服务项目,提升了货站的保障水平。

细微之处见服务

  货站运营部在工作中发现,在本场中转的货物,时常发生由于前方单货不符造成本场操作时间不够,不能在本场及时中转的现象。为保证货主及航空公司的利益,提升货物运输服务质量,在避免货物隐载虚载和保证飞行安全的前提下,经与航空公司充分沟通,推出由货站调度全程跟踪作业的一系列措施,以优化中转流程,缩短中转时间,保证货物得以及时中转,此举得到了航空公司的积极配合和充分肯定。他们的具体做法是:货站调度主动与航空公司进行信息对接,及时向航空公司了解中转货信息;货站调度利用航班显示系统、监控系统和货运系统信息,从流程上全程实时跟踪中转货物在本场的操作情况;货站调度从待中转货物航班落地开始到中转航班起飞,主动协调指挥各种不正常情况的处理,将信息及时传递到各操作岗位及航空公司代办。
  今年1月份,航空货站对货物平台坡道进行了改造,将坡度由原来的13度降为5度。8度的改变,让过去需要一个人拖、三个人推的力气活变成了仅需两人即可轻松完成的工作,给货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从13度到5度,一个细小的改变,却提高了货主对机场的满意度。如果民航各单位在日常工作中都能从客户的需求出发,从细微处入手,不断改进服务中的每一个细节,我们的服务必将超越客户的期望,并为自己赢得更广阔的市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Archiver|航空论坛 ( 渝ICP备10008336号 )

GMT+8, 2024-6-17 14:30 , Processed in 0.031200 second(s), 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MinHang.C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