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论坛_航空翻译_民航英语翻译_飞行翻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20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改革开放三十周年 民航“飞入寻常百姓家” [复制链接]

Rank: 9Rank: 9Rank: 9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12-10 16:43:29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图:北京首都国际机场总面积90.2万平方米的三号航站楼,是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单体航站楼。  30年前,乘坐飞机曾经是身份的象征,那时候,购买机票需要出具单位介绍信,乘机人必须是县团级及以上干部,民航也一度归属军队系统管理。   改革开放后,民航很快完成了军转民的变身,但随着中国经济高速发展,一票难求的局面存在了一段时间。如今,购买机票不但不需要介绍信,机票还可以打折,人们出行越来越方便了。

走上飞行路

  林雅丽如今是中国国际航空股份有限公司(Air China Limited,简称“国航”)客舱服务部的一名主任乘务长,她是中国最早的一批空乘服务人员。   30年前,16岁的林雅丽从北京市延庆县二中初中毕业,面临人生的重要抉择。家里一共5个孩子,上面有两个哥哥,两个姐姐,她是老丫头。当时父母希望她去工厂上班,林雅丽年纪不大,但特别有主意,她说:“我宁可去插队,也不愿意去工厂”。正好部队来县里招兵,她直接参军入伍。   入伍后,林雅丽这批初中毕业的小兵被分配到民航一总队乘务队,进行了三个月的地面培训后,直接上飞机。当时没有民航制服,她身着空军的军装,但不戴领章和帽徽。林雅丽说:“我们当时实行的是军事化管理,住集体宿舍,每天穿军装,吃饭都是排队去,每天晚上9点熄灯睡觉。”   当时林雅丽值乘的是前苏联生产的“安-24”飞机,飞机上只有24个座位。当时飞机上有3名飞行员和2名乘务员,飞机只能飞到7000米高,颠簸得很厉害。不像现在的波音和空客系列飞机,飞行高度至少都在9000米以上,气流比较平稳,乘客乘坐非常舒适。   客人上飞机后,空乘先给每名乘客发一把扇子,每人送一盒5支装的香烟,有时候是中华牌,有时候是凤凰牌,每人送一袋水果糖。起飞后,空乘开始给乘客送冷饮、餐食。当时的热食并不像现在的餐食有包装,而且装在一个大的容器里,由乘务员用大勺给乘客盛。给乘客喝的饮料是浓缩橘子水再兑上水。   林雅丽说:“许多人都是第一次坐飞机,我们给客人送上咖啡后,有的客人把黄油直接放到了咖啡里;我们给客人送消毒热毛巾卷时,有的客人以为是食物,直接就往嘴里塞。”   中国民用航空局(Civil Aviation Administration of China,简称“民航局”)的资料表明,30年前的中国民航,只有民航北京管理局主要承担国际航空运输业务,仅有中国民航第一飞行总队开通了国际航线,通航前苏联、朝鲜、巴基斯坦和法国等13个国家的12条航线。那时,我国民航开辟的航线少,航线网络不完善,拥有国际、国内各类航线总共才162条,全民航拥有各类运输飞机140余架,且多数是上世纪50年代或40年代生产的苏式中小型客机,载客量仅20-40人,等级低、条件差。全国拥有通航定期航班的机场仅有70个,且设备相对落后,保障能力低。

军转民的变身

  林雅丽参加工作后不久,就遇到了中国民航史上的一次重大变革——军转民。邓小平的一纸批示,揭开了中国民航发展史上新的一页。   其实从新中国成立以来,民航的领导体制就一变再变。1949年至1979年间,民航局领导体制经历了数次大变动。1949年民航局成立时,是中央军委下属的一个局,行政上由空军指挥,业务上归中央财政经济委员会领导;1952年,建制改属空军,完全由空军领导;1954年-1969年,改为国务院建制,由国务院有关部门和空军分工领导;1969年11月,划归空军建制,成为空军的组成部分。   1980年2月12日,邓小平对当时的中国民用航空局负责人说:“民航局由国务院直接领导,这是一个重大的改革。民航一定要企业化,这个方针已经定了。”   1980年3月5日,《人民日报》发表了题为《民航要走企业化的道路》的社论。中央党报专为民航发表社论,这是第一次。社论在充分肯定中国民航30年建设所取得的重大成果之后指出,目前,中国民航工作无论在经营方针、管理体制、技术设备以及服务质量等方面,都还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从经济效果上看,民航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是亏损的,这说明了在经营管理方面还相当落后。社论明确提出中国民航必须走企业化的道路。   1980年5月17日,国务院、中央军委发布《关于民航管理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国发〔1980〕127号),规定自1980年3月15日起,民航局不再由空军代管,归属国务院;民航局是国家民航事业的行政机构,统一管理全国民航的机构、人员和业务,逐步实现企业化的管理。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邓小平对民航工作的指示很快在全民航迅速传达、落实。很快,买机票需要出示县团级干部介绍信的做法被停止,民航不再是乘机人身份的象征。而此前,民航对于乘机客人的身份有着严格的规定,要求乘机人必须是县团级及以上干部,买票时必须出具单位介绍信。   林雅丽回忆,民航属于空军建制时,她每个月都拿津贴,第一年每月津贴是6.75元,第二年涨到月津贴7.75元,最后一直涨到15.75元。民航归地方后,每个月就开始挣工资了,工资比津贴高很多。   当时乘务队里有一名上海来的女孩子,和北京的一名地勤人员谈恋爱,就在民航军转民的那年,女孩秋天就要转业了,将回到上海,男朋友又没有办法调到上海,这对恋人抱头痛哭。还没到转业的时候,戏剧性的一幕出现了,民航划归地方,乘务员不用转业了,一对鸳鸯才没有被打散。   1980年—1986年间,民航按照走企业化道路的要求,进行了一系列管理制度上的改革,主要内容包括:对下属单位建立经济核算制度,考核各项经济指标,实行利润包干、经营责任制等管理办法;改革按军事要求设置的内部管理机构和建制单位;改革人事劳动制度和工资制度,停止义务工役制;改革投资体制,采取国际租赁方式引进购置飞机等。

传递真情

  军转民后,林雅丽在国际航班上服务。   这个时候,中国第一批留学生开始搭载国航航班走出国门,到大洋彼岸求学,林雅丽又当起了信使。   当时留学生主要在澳大利亚、美国、加拿大等国家。这些学生在出国的飞机上表现得特别老实,也不怎么说话。但是在国外读书几个月后,再坐飞机回国,他们就变得非常活跃了。   林雅丽回忆,每次航班到了国外,到达休息的酒店后,许多留学生拿着信件找来了,请求乘务员帮助邮寄到国内的家里,信件上都已经贴好了邮票。她们把这些信件统一收集起来,在航班返回北京后,投到邮局的信筒中,再由邮局递到留学生的家里。因为如果通过国外的邮寄,至少需要半个月的时间,而乘务员传递,至少可以提前一个星期。   林雅丽说:“1995年,有一次在北京飞温哥华的航班上,有个人突然叫我的名字,我吃了一惊,是一个很面熟的人,但一时想不起他的名字。后来他一讲我才想起来,他在10年前坐我们的飞机到加拿大读书。当时他总托我给家里带信,给老婆带礼物。”   这名乘客在加拿大“混”了几年后,把老婆孩子都接了过去,买房置业。航班到达温哥华后,这名乘客专门邀请林雅丽和其他乘务员去他家做客。   大批中国留学生赴海外留学时,正是中国民航管理体制改革推陈出新的时候。1987年前,中国民用航空总局(中国民用航空局前身)既是主管民航事务的政府部门,又是以“中国民航”名义直接经营航空运输、通用航空业务的全国性大企业。其下设北京、上海、广州、成都、兰州(后迁到西安)、沈阳6个地区管理局。地区管理局之下,按照行政区划设置了2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管理局。地区管理局、省(自治区)局下辖各个航站(机场)。政企不分的最大弊端就是民航局既是“运动员”,又是“裁判员”。   1984年,根据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中国民用航空总局开始研究拟订民航管理体制改革方案,经认真讨论,反复修改完善后,报请国务院批准。1987年初,国务院批准了这一方案。从此,民航进入管理体制全面改革的新阶段。

民航政企分开

  在飞美国航线时,林雅丽认识了当时任民航局旧金山航站站长张保健,他当时负责中国的国际航班到达美国后的相关服务保障。他现在是国际航空运输协会副总裁、中国区首席代表。从严格的意义上讲,他们俩当时算一个单位的人,一个坐机关,一个在一线。而在国航从民航北京管理局分离出来之后,就完全成了两条线上的人。   1987年开始,中国民用航空总局按照政企分开、航空公司与机场分设的原则,在原民航成都管理局进行了以管理局、航空公司、机场三者分立为主要内容的改革试点。在原民航成都管理局基础上,分别组建了新的行使政府职能的民航西南管理局、主要从事航空运输经营任务的中国西南航空公司以及从事机场地面保障、服务业务的成都双流机场。   张保健回忆,1987年,他自己任民航局驻美国旧金山航站的站长。当时国航的航班到达美国的时间是早晨六点,但早晨六点,美国海关还没上班,美国方面不允许国航乘客下飞机,一直要等到美国的海关工作人员上班才可以。   憋了两小时后,舱门一打开,里面空气污浊,乘客叫苦连天。后来经与美国方面协调,可以先让乘客下飞机,但每人需缴纳20美元。   “为什么会这样,就是因为我们没有加入国际航空运输协会(International Air Transport Association,IATA,简称“国际航协”),外航先把好的航班时刻挑完了,剩下没人要的时刻才留给我们。”张保健说。为什么当时没有加入国际航协?另一名民航业内人士透露,主要是因为中国民航局当时既是局方,也是航空运输企业,而国际航空运输协会的会员要求必须是航空公司。   张保健后来将国航航班在美国的情况向中国民航局写了一份报告,建议中国民航尽快加入国际航协。在民航政企分开之后,这个问题迎刃而解。   在成都试点成功的基础上,中国民用航空总局先后组建了另外5家国有骨干航空公司,实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平等竞争。在地区管理局、航空公司、机场分设的改革过程中,组建了北京首都机场、上海虹桥机场、广州白云机场、成都双流机场、西安西关机场(现在已迁到咸阳,改为西安咸阳机场)和沈阳桃仙机场。   之后在1993年,国航率先加入国际航空运输协会,中国东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China Eastern Airlines Corporation Limited,简称“东航”)、中国南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China Southern Airlines Company Limited,简称“南航”)也陆续加入。中国民航在国际航空界有了“话语权”。

国际航线带来便利

  伴随着国航开通更多的国际航线,机上的餐食水平也不断提高,林雅丽自己的生活也有了很大的变化。   1981年1月2日,国航首航美国,从北京出发到旧金山,使用的是波音747-SP飞机。林雅丽值乘的航班是旧金山——北京回程,当时是一周值乘一个航班。她当时坐泛美航空公司的飞机先到美国,然后乘国航的飞机回来。首个美国返回航班的上座率达到了60%,客人构成包括华侨、外国人、国内官员等。   当时民航规定乘务员每驻外时间超过90天,就可以买一个大件。1982年,林雅丽从日本买回第一个“大件”是20英寸的索尼彩色电视机。   林雅丽回忆,彩电买回去后,许多邻居都争相过来参观,大家特别羡慕。后来陆续添置了冰箱、洗衣机等家电产品,当时都是用外汇券买的。自己的“大件”买好之后,又帮助亲戚朋友买。“我父母家在延庆,当时很多亲戚都托我从国外带东西,领居都羡慕我家出了空乘”。林雅丽说。   后来,北京市成立了出国人员服务部,就设在朝阳区,里面的东西都是从国外进口的,乘务员从国外带东西的少了,基本就从出国人员服务部购买了。   民航局的资料表明,到1990年,我国民航拥有运输飞机204架,航线437条,民用机场97个,完成运输总周转量25亿吨公里,旅客运输量1659.6万人。到2001年,我国民航共有运输飞机566架,航线1143条,民用机场143个,完成运输总周转量141.2亿吨公里,旅客运输量7524万人。

飞入寻常百姓家

  从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国航的国际航班上出现了许多中国客人,大部分都是外出旅游的。   林雅丽说:“有一次我们飞美国,一个当地的朋友约我在外面喝咖啡,正喝着,她指着窗户外面说‘看这个人,是内地来的吧’?”她扭头一看,外面有一个中国男人,身穿一套西服,打着领带,西服的袖子上还印着商标,脚蹬一双白色旅游鞋。这人正双手叉腰,摆姿势照相呢!   林雅丽说:“当时的穿着现在想起来可笑,但当时出去的同胞全部都是这样,这就是当时的流行打扮。”   在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大批的中国人前往东南亚旅游,最有名的线路是“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游”。当时游客的穿着已有了很大的改变,一般都是穿休闲服,穿旅游鞋。   从1988年到1994年,民航先后制定了允许地方政府、国内企业和公民投资民航企业和机场的规定。上海航空股份有限公司(Shanghai Airlines Co., Ltd.,简称“上航”)、厦门航空有限公司(Xiamen Airlines Ltd.,简称“厦航”)、四川航空股份有限公司(Sichuan Airlines Co.,Ltd.,简称“川航”)、海南航空股份有限公司(Hainan Airlines Company Limited,简称“海航”)、深圳航空有限责任公司(Shenzhen Airlines Ltd.,简称“深航”)等公司先后成立,开通了大量的国际国内航线,老百姓出门更方便了。   随着航空公司开辟更多的航线,机票可以打折,更多的人开始坐飞机,中国民航的大众化特征充分显现。在2004年,中国民航旅客运输量突破1亿人次大关;2006年,自费旅客的比例超过了公费旅客,达到55%。   按照2006年的统计,在100公里或1.5小时行程内,全国52%的县级行政单位能够享受到航空服务,民航服务区域内的人口数量占全国人口的61%,经济活动量占全国的82%。   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07年,中国民航全行业运输总周转量、旅客运输量和货邮运输量分别达到365.3亿吨公里、18576万人次和401.8万吨,分别是1978年的122倍、80倍和63倍。2007年的定期航线总数达到1506条,其中国际航线290条,分别为1978年的9倍多和24倍,机队规模达到1134架,通航定期航班的机场数量为152个。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Archiver|航空论坛 ( 渝ICP备10008336号 )

GMT+8, 2024-6-16 10:29 , Processed in 0.015600 second(s), 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MinHang.C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