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论坛_航空翻译_民航英语翻译_飞行翻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78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高铁营造新格局 区域旅游进入“同城时代” [复制链接]

Rank: 9Rank: 9Rank: 9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6-28 12:29:33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2011-06-27 《中国经营报》 记者韩言铭

棚”现象。

  对于高铁会给山东带来多大的影响,陈国忠表示:“今年的收入不会低于去年。”据了解,2010年山东接待旅客达3.53亿人次,比2009年增加21.2%,收入3058.8亿元,比2009年增加24.7%。

  天津市旅游部门预测,京沪高铁至少有约5%的客流量涌向天津,每年能给天津带来游客达800万人次。

山东抢跑


  京沪高铁还未正式开通,山东枣庄近日便迫不及待地到武汉推荐旅游。枣庄是座有故事的城市,“台儿庄大捷”、“铁道游击队”这些国人家喻户晓的历史故事都发生在那儿。经南京转京沪高铁,武汉市民4小时即可到枣庄,旅游时间大大缩短。

  地处京沪两大城市中心地带的山东,在京沪高铁沿线城市和跨线城市建成了一批体量大、水平高的旅游大项目。才利民表示,山东将按照聚集优势、整合资源、突出特色、打造精品的思路,实施高铁与当地交通无缝对接和旅游“一条龙”服务,积极创新高铁旅游产品,努力打造京沪高铁沿线旅游精品聚集区。

  陈国忠告诉《中国经营报》记者,“山东准备比较早,省委和旅游局领导都重视,从去年年初就开始研究高铁时代的旅游业态。京沪高铁的开通对山东的旅游业影响是全方位的,使山东原来夹在长三角和环渤海的两极‘洼地’,变成两极‘高地’。需要新产品新思维。”

  陈国忠表示,在碉研武广高铁市场之后,山东提出要走一个联合路子,加强省内外合作。首先,省内的济南、青岛、枣庄、泰安等8市成立“山东高铁旅游城市联盟”。其次,北京、上海、济南等7市成立的京沪高铁城市旅游联盟。

  不过,陈还建议,山东应该打不一样的旅游牌。“比如,针对北京的游客,我们则打京南山泉休闲牌,突出山东的泉水、泰山的优势;针对长三角地区的旅客,我们则强调北方的文化概念。”

警惕虹吸效应


  多位专家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高铁给沿线城市带来的不仅是机会还有挑战。高铁就像强大的“吸管”,它能把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吸来,也能吸走。陈国忠直言:“高铁是把双刃剑。”

  国内知名旅游学者裴钰认为,高铁对于旅游带来的是转型升级的变化。对于很多沿线中小城市来说,挑战大于机会。他们需要提高接待的品质、高端的酒店和高端的产品。

  “对于3小时交通圈以外的区域带来的影响更大,休闲游如果是在两小时之内,更多的是通过开车去郊游。”裴钰说,像京沪高铁的头尾北京、上海来说,对于他们的旅游影响并不大,但是对于城市的大型会展,会带来新增客流,沿线居民可能会乘高铁过来看车展。

  日本、法国的高铁建成几十年后,很多中小城市被逐步“边缘化”,人口更多地涌向大城市。

  在国内也出现个别城市旅游过冷现象,如果一个城市没有明确定位和比较优势,可能会成为“过道”。

  除了要防止出现“虹吸效应”,高铁城市之间变得一步之遥,城市之间的竞争愈发激烈,中心城市集聚效应显著,部分城市面临边缘化境地。

  同时,国内几条高铁开通初期,部分沿线城市间合作不够紧密,信息不畅,导致有的地方接待吃紧,游客“吃冷饭”、酒店“一房难求”、有团无导等现象频发。

  专家建议,只有在服务、景点建设和项目开发上多做文章,真正做出特色,才能吸引游客。

  孙小荣表示,高铁会提升沿线旅游城市的服务质量,但是这种提升往往是被迫式的。当大量的游客涌来的时候,沿线旅游城市的接待能力、服务水平要跟得上,才能更好地对接高铁旅游市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Archiver|航空论坛 ( 渝ICP备10008336号 )

GMT+8, 2024-6-24 19:18 , Processed in 0.015600 second(s), 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MinHang.C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