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论坛_航空翻译_民航英语翻译_飞行翻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19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海航地方攻略再下一城 首都航空变多重角色 [复制链接]

Rank: 9Rank: 9Rank: 9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5-10 14:10:26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2010-05-10 经济观察网 记者刘伟勋

 有什么办法能让分散在各地的下属企业获得与众不同的竞争优势?中国第四大航空运输企业海航集团有限公司(HNA Group,简称“海航集团”)找到的答案是,联姻地方政府,争取后者注资并为旗下企业贴上地方标签。
  5月2日,海航集团和代表北京市政府的首旅集团共同对原金鹿航空有限公司(Deer Air Co. Ltd.,简称“金鹿航空”)增资更名而成的北京首都航空有限公司(简称“首都航空”),在京城太庙挂牌启航。这是继旗下企业祥鹏航空和大新华快运分别引资云南省和天津市后,海航集团一年时间内第三次联手地方政府合资航空公司。
  首都航空不仅承载了海航集团拓展北京市场,以及北京市政府打造城市名片的愿望,还被双方赋予了更多的功能,其中包括应急救援、调整客源、传播文化等。对于这家身份独特的航空公司而言,新的使命既是机会,也是挑战。

金鹿航空变身

  5月2日晚,首都航空在气势恢宏的北京太庙盛装亮相。与其前身金鹿公务机有限公司1995年2月于民航业困顿时期诞生时的低调场景相比,这次华丽的启航似乎是一次新生,因为它成功地变身成为首都的航空名片,拥有了得天独厚的交易机会和资源空间。
  这已是金鹿公务机有限公司第二次变身。2006年10月,该公司更名为金鹿航空有限公司,从通用航空企业转制为公共航空运输企业,主营业务也从公务包机拓展到旅游包机。此次,首旅集团代表北京市政府出资4.5亿元入股金鹿航空(持股30%),并将其更名为首都航空,海航集团的持股比例则从100%降至70%。
  成立于1998年2月的首旅集团隶属于北京市国资委,是全国第一家省级国有独资综合性旅游企业。这家地方龙头国企长期从事旅游业务,与国内多家航空公司进行了紧密合作,但并没有产生自己组建航空公司的想法。此次参股首都航空,一方面是延伸公司产业链的需要,另一方面则是执行北京市政府的战略决策。
  知情人士称,北京市政府一直有创办本土品牌航空公司的打算,希望以此带动地方经济发展并弘扬传统文化。获知这一信息后,海航集团2009年向北京市政府提交了一份以金鹿航空为基础组建首都航空的报告,很快获得北京市高层的认可。在今年2月7日海航集团与北京市政府签署的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中,首旅集团被确定为北京市政府的代表,与海航集团共同推进首都航空的筹建工作。
  在2009年与云南省政府和天津市政府的联姻中,云南省国资委代表云南省政府向祥鹏航空注资2.9亿元,持股34%;天津市天保投资有限公司代表天津市政府向大新华快运注资2亿元,并将其更名为天津航空。
  这些注资背后,都是地方政府发展本土航空公司的强烈心愿。
  一位国有航空公司的高层分析,最近几年地方政府不约而同地对组建“自己的航空公司”兴趣浓厚,一方面是因为航空公司能提升自身形象和业绩,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另一方面则是因为上世纪90年代国内组建的地方航空公司,如山东航空、武汉航空、云南航空、山西航空、长安航空、上海航空等,纷纷被三大国有航空公司和海航集团收编,服从于四大航空集团的整体战略,让地方政府感到自己的航空需求无法得到充分满足,进而产生在航空公司中持股以增加话语权的想法。
  以灵活务实著称的海航集团,不失时机地把握住了地方政府的航空情结。联手地方政府对旗下航空公司增资扩股,并将增资后的航空公司贴上地方标签,成为海航集团联姻地方政府的一贯手法。这种做法在帮助地方政府拥有一张航空名片的同时,也让海航集团获得地方政府在政策、税收、土地等方面的大力支持,以及合作伙伴的资源支撑。
  首旅集团副董事长兼总裁刘毅表示,首旅集团旗下的旅行社、景区、汽车租赁等业务,将有力地支持首都航空的旅游包机和公务包机业务,形成“旅游大交通”的概念,为旅客提供全过程、全方位的旅游服务。

首都航空角色

  借助首都航空这一支点,海航集团在北京航空市场获得了地方政府的强力支持,为其与中国国际航空股份有限公司(Air China Limited,简称“国航”)、中国东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China Eastern Airlines Corporation Limited,简称“东航”)、中国南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China Southern Airlines Company Limited,简称“南航”)三大航空央企的竞争增加了筹码。三大国有航空公司隶属于国务院国资委,得益于这种身份优势,它们在资金、土地和航班时刻等稀缺资源的分配上,被认为较之地方国企出身的海航集团更有优势。
  目前在北京航空市场上,大本营设在首都的国航处于主导地位,市场份额约占45%,东航、南航和海航不相上下,均在10%左右。对于首都航空的高调成立,三大国有航空公司的高层没有公开表态,也没有出席5月2日的启航仪式。
  近年来,海航集团逐步走出海南,在北京、天津、上海等地大力布局,积极拓展航空、旅游、酒店等业务,与地方政府建立了紧密联系。在海航集团的八大业务板块中,目前已有旅业、实业、商业、置业四大板块将总部设在北京,在北京拥有40多家下属企业,资产约800亿元,年收入78亿元,纳税3亿元。
  海航集团董事局董事刘嘉旭表示,首都航空的成立为公司走向世界级企业打开了一扇窗。北京建设世界城市的过程中,会给包括首都航空在内的很多企业以责任和机会。
  而对于提出建设“世界城市”目标的北京市而言,首都航空的角色并不仅仅是一张城市名片,它还承载着多重使命,比如提供应急救援服务,调整旅游业客源结构,传播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等。
  海航旅业总裁马国华表示,首都航空将致力于完善北京作为国际化大都市的城市功能,其发展重心包括两个方向,一是完善公务机机队,未来5年将把公司运营的公务机数量,从目前的24架增加到150架;二是发展旅游包机和直升机应急救援体系,未来5年引进50架直升机,逐步建立亚洲最大的直升机队,建立第一个完善的直升机城市应急救援队伍。
  首都航空的公务机业务,被北京市政府视为调整旅游业客源结构的重要抓手。北京市副市长丁向阳表示,北京市已将旅游列为支柱产业,但目前的客源结构大部分是中低端的观光游客,星级饭店的总统套房、行政套房出租率过低而地下宾馆经常爆满。首都航空的成立,就是要带动高端商务和公务游客,他们可以在飞机上签署文件、讨论问题,到了北京之后住的基本都是总统套房和行政套房。
  北京市还试图将首都航空作为传播文化的新载体。这座城市积淀了深厚的文化资源,其城市文化、商业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和传播,需要更多的手段。首都航空表示,将通过特色的公司标识、飞机外部彩绘、空乘服饰、机内装饰、特色饮食、乘机过程中的特色活动和特色宣传品等渠道,传播悠久而富有特色的历史文化。
  首都航空被赋予的功能越来越多,面貌不断清晰,却又显得有些模糊。这家原本以获取商业利益为主要任务的航空公司,在成为海航集团和北京市政府的联姻对象后,是否会偏离最初的航向?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Archiver|航空论坛 ( 渝ICP备10008336号 )

GMT+8, 2024-6-16 00:30 , Processed in 0.031200 second(s), 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MinHang.C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