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时间
- 2008-9-13
- 最后登录
- 1970-1-1
- 在线时间
- 0 小时
- 阅读权限
- 200
- 积分
- 0
- 帖子
- 24482
- 精华
- 4
- UID
- 9
  
|
概况 EMB-120“巴西利亚”是巴西航空工业公司在EMB-110基础上研制的双发涡轮螺桨支线客机、货运输机,巴西空军编号VC-97。研制工作始于1978年,1979年9月开始30座方案的设计工作,1980年4月木质样机在巴西首次展出。首批6架飞机中的头三架飞机用于飞行试验。第一架原型机于1983年7月27日首次飞行,第二架原型机于1983年12月21日首次飞行,第三架于1984年5月9日首次飞行,3架飞机总共试飞1200飞行小时。第四和第五架飞机分别用于静力和疲劳试验,第六架作为预生产型验证机。EMB-120客机于1985年5月16日获得巴西航空局型号合格证,1985年7月9日获得联邦航空局型号合格证。1986年先后获得英国民航局、法国民用航空总局和德国联邦航空局的型号合格证,1990年4月获得澳大利亚运输部的型号合格证。EMB-120的第一家用户是美国东南大西洋航空公司,共订购10架,第一架飞机于1985年8月交付。根据巴西航空工业公司对市场的调查,预计投产后20年内EMB-120客机型的销售量可达600~800架。5 O' x9 V: G2 ~
到1993年6月10日,总订购量达323架,意向订购量150架。其中已交付266架,包括巴西空军的4架VC-97要人专机型。
/ X, z+ ~4 E) N9 b& Y- J) K EMB-120是按美国联邦航空条例第25部设计的,机体设计寿命为40000飞行小时或60000个起落。这种飞机主要是为飞185公里航段的短途航线设计的,在中途不加油的情况下可连续飞3个航段,并留有飞行45分钟的余油。
- |! X E' T2 a% F EMB-120客机型单价780万美元(1992年)。按飞机部件价值计,有60~65%的部件是巴西生产的。发动机、电子设备、起落架、液压系统等均系外购。
/ a8 }! O/ D" J# \# z 目前,EMB-120有下列型别:. t: o, J& R* H/ @1 a) S3 L( \, q* P
客机型 30座,座舱空调并增压。
& H% m' u7 z5 \4 |# R7 X 货运型 机舱内可容纳5个集装箱。后机身左侧有一个2米×1.6米大货舱门,用于装卸货物。1 `7 w" N7 B- M
行政机型 第一个用户是美国联合技术公司。1985年8月签订定货合同,1986年开始交付。客舱内有18个座椅。用于美国东半部的行政运输。2 A T. _* _0 T, Q8 o
军用型 标准30座布局。巴西空军订购的飞机1987年初交付。作为政府和军队高级官员的专机在巴西境内使用,军用编号VC-97。0 B& K/ Z8 k/ N9 [% }% x% j$ p
另外,巴西空军还在和巴西航空工业公司合作探讨EMB-120的海上侦察型、搜索救援型以及空中预警机改型的可能性。
3 j9 e$ K5 m6 x设计特点
4 \# w) c! K# c2 }: l7 X0 z9 T9 g, G EMB-120采用下单翼和T形尾翼布局,发动机装在机翼上。光滑的机头加上单曲面风挡,使机头上部气流呈层流状。机身主要部分是圆形剖面的增压结构。飞机广泛采用化学铣蒙皮及蜂窝壁板结构。使用计算机辅助设计和制造设备。机翼、平尾、垂尾的前缘和整流罩均采用Kevlar增强复合材料及蜂窝结构。
$ b/ E7 q B+ q 机翼 悬臂式下单翼。翼根翼型NACA23018(修形),翼尖翼型NACA23012。翼根起66%翼弦处上反角6°30′,安装角2°。66%弦线后掠角0°。主翼盒由3根梁(分别在15、28、66%弦线处)、翼肋、加强件和蒙皮组成。翼梁缘条是用2024或7050铝合金型材机械加工而成,蒙皮壁板是用2024和7475层压板化学铣切而成。前缘、翼尖和翼根整流罩是用Kevlar增强玻璃纤维制造的。发动机短舱内外侧的全金属双缝富勒后缘襟翼用电控制的液压作动筒作动,每侧发动机短舱下部有1个小型简单襟翼。没装前缘缝翼、扰流板和减速板。外侧襟翼和副翼之间的机翼上表面和小型翼刀,机翼外侧有内补偿的全金属副翼,右侧副翼上装2个调整片,左侧副翼上1个调整片,用于横向配平。副翼由2个不可逆机械作动筒作动,通过钢索手动操纵。前缘除冰带使用发动机引气。0 u4 b* S; d; p! L
机身 普通全金属半硬壳破损安全结构,整个机身长度均为圆形截面,化学铣蒙皮由挤压型材加强,C框用抗剪夹与蒙皮连接。所有结构均用2024、7050和7475铝合金制造,能满足美国联邦航空条例第25部、修正案25~54中有关损伤容限的要求。除头锥和尾锥外,均为增压结构。后机身下部有2个腹部边条。
8 Q. r; R2 p# d2 c- [: D4 L 尾翼 悬臂式T型尾翼,三梁全金属结构。后掠式平尾的安装角固定,平尾后缘装有角状补偿升降舵,两侧升降舵都装有机械调整片。后掠式垂尾,具有Kevlar增强玻璃纤维背鳍,方向舵液压操纵。平尾和垂尾前缘有发动机引气除冰带。' M' v* J7 W) z5 A4 F& P
起落架 液压收放的前三点式起落架,均为双轮,装油-气减震器,均向前收起,前轮可转弯操纵。主轮尺寸609.6×184(毫米),胎压6.90~7.58×105帕(7~8公斤/厘米2);前轮尺寸457.2×139.7(毫米),胎压4.14~4.83×105帕(4.22~4.92公斤/厘米2)。碳刹车和防滑装置是标准装置,可选装自动刹车装置。$ p- W' R- P- K1 M# ~. M
动力装置 两台普拉特·惠特尼加拿大公司PW118或PW118A涡轮螺桨发动机,单台起飞和最大连续功率为1342千瓦(1824轴马力),采用汉密尔顿标准公司14RF-9四桨叶恒速可逆桨距全顺桨螺旋桨,桨叶是铝合金梁的玻璃钢结构。每侧机翼内有两个整体油箱,总油量3340升,可用油量3312升。右机翼外侧下翼面有压力加油口,每侧机翼的上表面有重力加油口。滑油量9升。
/ f5 T. X; i, } 座舱 双人制驾驶舱,两套操纵系统。客舱中设服务员座椅和30名乘客座椅,每排3座,排距79厘米。客舱中设衣帽间、厨房和卫生间,备有舱顶行李架。座舱空调并增压。主舱门在左侧机翼前,向下打开,连有登机梯。II型应急出口在机舱后部右侧。机翼上方有III型应急出口,机身每侧一个。增压行李舱在客舱的后部,左侧有一个大货舱门。可改装成全货运型、行政型或军用运输型布局,或改装成载客24人或26人并在扩大的后部行李舱中载900千克货物的混合布局型。
9 E- s. M/ q& ` 系统 客舱空调增压系统的最大压差为0.48×105帕(0.49公斤/厘米2)。两套液压系统的工作压力为207×105帕(211公斤/厘米2),用于收放起落架、襟翼、方向舵和减速板,以及前轮转弯操纵。每套系统有一个应急备用电动泵,还有一个备用手摇泵,用于应急放下起落架。主电源是两台28伏400安的直流起动/发电机;辅助电源是两台28伏100安直流无刷发电机;一个24伏40安小时镍镉电池;450伏安的主静态变流器和备用变流器提供26/115伏、400赫的交流电源。一个高压氧气瓶供乘员使用,每位乘客都有一套化学制氧设备。机翼和尾翼前缘以及发动机进气口均使用冷气除冰系统;风挡、螺旋桨和空速管均使用电热防冰系统。可选用加雷特公司GTCP36-150(A)辅助动力装置。: Q* C4 f9 n' c! ^) G
机载设备 采用柯林斯公司Pro LineII数字式电子装置,包括2个VHF-22通信电台、2个VIR-32甚高频导航系统接收机、1个ADF-60A无线电罗盘、1个TDR-90应答器、1台DME41测距器、1台WXR-270气象雷达、2套AHRS-85数字式捷联姿态/航向参考系统、2套ADI-84姿态航向指示器、2套EHSI-74电子航道罗盘、2套RMI-36无线电磁指示器、1套多尼和玛戈林公司DMEIL-81应急定位发射机以及IET备用姿态指示器等设备。选装设备有:第3套甚高频通信电台、第2套应答器和沿距设备、WXR-300气象雷达、2套EFIS-86电子飞行仪表系统、1台MFD-85多功能显示器、1套或2套J、E、T、RNS-8000 D或雷科尔电子公司RN 5000导航设备、1套APS-65数字式自动驾驶仪、1套或2套FCS-65数字式飞行指示器、1套或2套ALT-55无线电高度表,1套或2套加拿大马可尼公司CMA-771阿尔法甚低频/欧米加导航设备,微波着陆系统,贴地飞行警告系统等。改型飞机需要的其它电子设备将根据其任务要求配备。
+ h7 a. Z$ V! U& C1 t技术数据外形尺寸
9 _2 C4 C0 Z1 Z9 P$ R 翼展 19.78米( S/ a0 S" V3 s
机长 20.00米
& }0 N3 X( Y2 D' x 机高 6.35米8 _; y! O$ [: j& Z) ^! k
机翼展弦比 9.92
/ f3 |* X' B% E9 `- A2 G, C 机翼总面积 39.43米2
; ?$ p# s' ^: E& _) E7 Y' _ q0 t% z 主轮距 6.58米5 e2 g# |5 C- d& o. t
前主轮距 6.97米" r t4 h8 B y! i, v8 h
螺旋桨直径 3.20米1 z! Z' b2 V( J" V/ e2 _% V
螺旋桨离地距离 0.52米7 V9 l. e; X, S( D
客舱门(前、左)1 \- n; d; e. }6 w8 Z, l) m
高×宽 1.70米×0.774米4 S% w' ]9 k; K" N
货舱门(后、左)
! V9 [+ ?9 V4 G6 v 高×宽 1.36米×1.30米
; q _. \3 |" g# F: \) M5 y内部尺寸5 P4 {3 }* n$ \) e2 x8 v v
座舱(不包括驾驶舱和行李舱)) y [# ~3 d8 E4 N0 H2 r
长度 9.35米
2 y/ C6 V# [" i7 r 最大宽度 2.10米
8 O& B5 ^8 o4 P 最大高度 1.76米
+ @0 z C0 m& _9 N/ p9 i) J 地板面积 14.97米2% Y( y0 E) e1 U# ^- G6 a
后行李舱容积
# }" g# J% E, y3 t: x- O: u 30座布局 6.40米3/ b. x& k- j1 n6 W! O' v* W
全货型 2.70米3
6 G. s, B r, l; K9 A5 @ 客货混合型 11.00米3
/ V7 x2 Q* p' U- u7 p 座舱总容积(包括驾驶舱和行李舱) 约41.8米3
: C/ V+ c4 K( x5 g, O2 e重量及载荷
( \& t1 v. b; e 使用空重 7465千克
# Q$ u/ ?1 m+ W 最大可用燃油重量 2600千克4 v. w( H# I+ P& E3 y+ d7 U
最大商载 3039千克+ `$ z, H2 `6 s( j8 e
最大起飞重量 11500千克/ D' f4 Y: Z# o
最大停机坪重量 11580千克. i" ^. _' j7 s5 l5 z- z( M
最大零燃油重量 10500千克
8 ?: O; P. s/ g* u 最大着陆重量 11250千克
5 W# _7 V' Z; U( ?( l1 m 最大翼载荷 2.86千牛/米2(292公斤/米2)
& t0 k1 r4 `8 U2 T U 最大功率载荷 4.29千克/千瓦(3.15公斤/马力)
% e1 v& ?- l1 y性能数据(最大起飞重量、国际标准大气)
1 G) @+ ]& o6 c$ w8 @- \ 最大平飞速度(高度6100米) 608公里/小时! H8 f2 |+ t# o( q1 [) z; Q N3 ^
最大巡航速度(高度7620米)
& U2 ?2 p! R7 s, c c) U9 G PW118 555公里/小时
: a' R9 Q o4 ?) y( q5 I5 | PW118A 574公里/小时: T2 C$ e* k* T/ p& S4 `* E8 M
远程巡航速度(高度7620米) 482公里/小时
4 o2 j$ R u2 v E# f- @ 失速速度(发动机停车) C( {3 F$ i* @1 j- g
襟翼收上 217公里/小时8 x5 e& M" H9 z& p) S# w) X( f
襟翼放下 162公里/小时
, \3 I- B! ]. G! e N' q8 y 最大爬升率(海平面) 10.8米/秒: E+ L0 L8 D) ]# R! k+ V
实用升限8 r# c& b# L1 z9 C0 \- p4 f
PW118 9085米3 d! s- ~! V0 @1 B# H
PW118A 9795米7 q. ]4 h5 l4 P) P9 s+ n, ~
起飞场地长度(FAR25部) 1420米3 D) Q. v% J' Q! V3 s' Q/ ]2 z
着陆场地长度(FAR135部、最大着陆重量、海平面) 1370米
, g0 O8 h: T1 u1 V' U! ? 最小地面转弯半径 15.76米0 N; A" Y$ l5 P/ Q9 M! Z
航程(高度7620米、飞行185公里或45分钟余油)
* ?9 a" p( a- j' T3 F3 t% N+ T( h 最大载客量(30人,或载重2721千克), v- C4 f% O1 r$ s8 P5 c' g5 r
PW118 1020公里" N$ k2 `- \. Y2 b0 K
PW118A 930公里8 b+ X; M. ?6 L. p& ^, v0 y
带最大燃油、载货1920千克(或载21人) 2980公里
$ ?6 J- i7 [( z# M; h! h噪音特性(FAR36部、1CAO附录16)
6 a& O$ g; \# l7 M8 [; G 起飞噪音 81.2分贝1 e+ F ] t1 g3 K
进场噪音 92.3分贝
+ Y3 {- I5 C3 N ^- o( f. e 侧向噪音 83.5分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