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论坛_航空翻译_民航英语翻译_飞行翻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893|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功勋试飞员:海航三代机只能选国产改型 [复制链接]

Rank: 9Rank: 9Rank: 9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5-7 11:07:06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核心提示:目前海军除了少量三代战机和持续换装的歼轰-7A型飞机外,还有大量的二代战机在继续使用这些飞机已不适应现代海战环境。针对海军航空兵作战需求,新研一款海军型三代战机从研制周期上看基本不可行,选用现有国产三代战机进行改型是唯一可以选择的方案。


中国功勋试飞员徐勇凌

中国海航装备的俄制苏-30MK2轰炸机

南海舰队的“飞豹”战机
解放军报5月6日报道   日本拨款1180亿日元用于建造2艘直升机航母,印度继续投巨资建造航母……近一段时间以来,周边国家的航母计划吸引了人们不少的眼球。相反,海军岸基航空兵装备的发展反倒很少有人谈论。而本文想谈的正是这个看似“冷门”的话题。
十几年前,由于联合试飞的需要,我与丁毅、贾跃能等几位海军飞行员加入了歼轰-7飞机试飞团队。“飞豹”作为国产第一款多功能中型攻击机,它的装备对于中国海军航空兵意义非凡。双发、远程、大载弹量以及优良的空空、空面作战能力,“飞豹”战机所具备的所有特点几乎都是海军航空兵最需要的。尽管从技术角度而言,“飞豹”是二代机,但它的综合作战效能与传统意义上的二代机不可同日而语。
时光荏苒,“飞豹”首装海军已经过去了十几年,十几年转瞬而过,世界格局和各国海军装备力量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有什么样的追求,就有什么样的海军航空兵
作为一名空军飞行员来谈海军航空兵,似乎有点外行凑热闹的嫌疑。
其实,对于海军航空兵的关注并非因为我与海军飞行员的合作。此前,在研究空中加油技术时,我查阅了大量二战前后远程突袭的资料。我被“马特霍恩”计划等二战战例的恢弘与悲壮感动了,感动之余,给我留下的却是深深的思索。
偷袭珍珠港、中途岛海战、珊瑚海战役、攻占马里亚纳群岛以及东京大轰炸,从太平洋战争的惨烈和其对二战结局巨大影响的背后,我读到的是交战双方对于海军航空兵的执著追求。我以为,对于一个国家而言,建立什么样的海上空中力量,不在于他有什么能力,而在于他有什么样的追求!
20世纪20年代,尽管装有起飞弹射器的英国航母“白眼巨人”已经问世,但各国海军仍把注意力集中在制造大规模的超级战列舰上,航空母舰和海军航空兵还只是被视为一种辅助兵力,设想用它来掩护战列舰、巡洋舰在大海上冲锋陷阵。
但是,美国人米切尔却看到了空中力量对于海军的重要性。1921年7月,在米切尔的一再建议下,美海军进行了对水面舰艇的轰炸试验,米切尔试图通过试验证明他的理念。尽管试验获得了轰动的效果,但墨守成规的海军高官依然漠视米切尔的观点,为此,米切尔愤然离开了海军航空队。
在大洋的另一面,日本海军军官山本五十六在进行着同样的思索。一战结束后,日本与美国在亚洲的海洋竞争日益公开化,面对强大的美国,日本充满着悲观情绪。经过几年在欧美的考察学习,山本忽然找到了灵感,他认为“航空制胜”是日本唯一能够在亚洲与美国抗争的手段,“在未来的海上作战中将主要依靠飞机”。他变成了一名狂热的航空爱好者。
1926年,山本第二次出使美国。1927年,米切尔撰写了《航空国防》一书。该书深深地触动了山本的神经,至此,山本的“航空制胜”思想已经发展到了“航空第一”的高度。1928年3月,山本结束了在美的海军武官生涯,回到了日本。他先是出任巡洋舰“五十铃”号舰长,紧接着又调任“赤城”号航空母舰舰长,他终于可以按照自己的计划开始精心打造日本海军航空兵。由此,山本走上了充满悲剧色彩的海战人生。
在此,我不想再去赘述太平洋海战中一幕幕惨烈的空战。人们在研究和反思珍珠港、中途岛、马里亚纳海战等战役时,总是一再强调航母之于海战的重要性,但透过这些海战,我读到的却是日、美对于海上岛屿的血腥争夺。
在我看来,太平洋海战真正的战略转折并不是中途岛海战,而是1944年6月的马里亚纳海战。此次战役中,日本海军损失了92%的舰载航空兵力量,而导致此次战役失败的其中一个原因是日本海军航空兵飞行员素质低下。由于情报判断的失误,驻守马里亚纳群岛的日本岸基航空兵被调往新几内亚群岛,日军航空兵力量处于极度的弱势,这是日军在此次战役失败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巧合的是,当年《航空国防》一书的作者美国人米切尔将军亲自参与指挥了此次作战。随着马里亚纳群岛的失守,日本本土完全暴露在美国B-29轰炸机的攻击范围之内,等待日本人的是从1945年春季一直延续到7月份的东京大轰炸。
回顾二战中的太平洋海战,我们不难看出,交战双方海军争夺的重点是具有重要战略价值的岛屿,而海军的空中力量在战争中则发挥着关键作用。
资源战争时代的海军航空兵
1904年,英国人哈尔福德麦金德发表了著名的《历史的地理枢纽》一书,这部只有一万多字的小册子,被西方战略家奉为地缘战略学的开山之作。
直到二战结束,世界上大多数战争似乎都是为了争夺地缘而展开。然而,我们应当清醒地看到,现代战争越来越朝向资源战争的方向发展,大国间争夺的已经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内陆疆土,而是资源丰富的热点地区。海峡、半岛、三角洲、海岛与海洋资源紧密相关,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
作为海上作战的重要武器,航母舰队已经不是以纯粹意义上的海上力量而存在了,任何海上力量都必须依托海岸、岛屿来生存。因此,对于任何一个希望拥有海洋利益的国家而言,拥有和争夺濒海陆地(岛屿)资源,都是关系到国家生死存亡的战略重点,而作为维护这一战略资源的海军岸基航空兵的战略意义也就不言而喻了。
20世纪80年代,英国为了远在南美洲的马尔维纳斯群岛与阿根廷大动干戈。最近一段时间,英国政府允许本国迪塞尔石油公司在马岛附近海域进行石油勘探和开采,引起阿根廷政府的强烈抗议,两国关系骤然紧张。所有这一切的背后不言自明。
随着我国国家利益的拓展,维护自身的海洋利益是我们不可回避的战略话题。我们没有航母舰队,加强岸基海军航空兵力量就成为我们的重要任务。近年来,国内的许多有识之士力主建立和扩大中国的远海基地,对于我们这样一个拥有沿海航空兵基地的国家,如何建立远海基地,维护中国在南海、东海乃至资源运输线上的海洋利益,是我们必须迅速作出的决策。
对于未来的中国海军而言,我们的任务不仅仅是应对可能出现的海上争端,更重要的是建立和维持海上基地,实现海上补给和力量投送的常态化,这些都将对我们海军航空兵的建设提出新的课题。
国家的战略需求就是军队建设最重要任务的指向。我们能够在百废待兴的50年代初期建立起自己的海军航空兵,我们也一定能在未来建设一支范围更广的、力量更为强大的海上空中力量。
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和国防科技工业的发展,建设一支能有效履行历史使命的海军航空兵条件逐渐具备,但遇到各种困难也是必然的。这既有来自于海外和周边的压力,也有国防投入与经济建设互相牵制的矛盾。最终还是那句话:拥有什么样的海上国防力量,重要的不是我们有什么样的能力,而是我们有什么样的追求!
(本文来源:解放军报 )

Rank: 9Rank: 9Rank: 9

2#
发表于 2010-5-7 11:07:23 |只看该作者
能否满足海上防务需要
中国的海军航空兵已经走过了近60年的发展历程。1952年6月,海军航空兵第一师在上海成立。1955年底,海军航空兵已拥有各型飞机515架,基本形成了以岸基航空兵为主的海空作战防御体系。在国土防空作战中,人民海军的飞行员创造了击落美国B-29轰炸机的辉煌战例。
20世纪90年代,“飞豹”歼击轰炸机、电子侦察机、反潜机、预警巡逻机、空中加油机陆续装备部队,拓展了海军航空兵的活动范围,并为海军水面舰艇部队夺取制海权奠定了全方位的支撑。《2008年中国的国防》白皮书中指出,海军航空兵部队形成了以对海攻击飞机为代表的空中打击力量,具备侦察、反舰、反潜、防空作战能力。
但是,必须承认我们的海军航空兵力量还相对薄弱,与日益增长的大国海洋利益极不相称。在规划航母力量发展的同时,如何进行海军岸基航空兵力量的升级换代,是我们必须面对的课题。
在一款新型战机的研制费用动则几十亿美元的今天,专门为海军独立研制一种战机是许多国家经济难以承受的,更不要说那些没有独立研制能力的国家了。其实,对于海军型战机最重要的并非是否是海军专用型,而是其能否满足海上防务的需要。
海军战机的最主要任务是海上作战,无论是海上防御还是海上进攻,空面攻击能力和对舰攻击能力是其最重要的功能。所谓的空军型战机,只要其具有较强的空面攻击能力,并配备高性能的用于海上作战的传感器和专用武器,就能够用于海上作战。因此,片面地认为空军型航空武器不能用于海上作战的观点是有失偏颇的。海军型战机的制空作战能力是一项重要指标。空空作战能力低下的飞机是无法满足未来海上作战需求的。
对于海军型战机,除了攻击能力以外,远海机动作战能力和生存能力都是海军战机的重要指标。相对于常规空中作战,海上作战对战机的生存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为海上跳伞的救护难度很大,飞行员生还的可能性低。另外,由于海上作战协同难度加大,对于战机多功能的作战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随着歼-10战机的定型装备,中国空军加快了三代机换装的步伐。而海军除了少量三代战机和持续换装的歼轰-7A型飞机外,还有大量的二代战机在继续使用,而且这些战机配备的大都是传统火控系统,武器的攻击方式较少,攻击精度也较低,应对复杂电磁环境的能力较弱,已经不适应现代海战环境。海军二代战机的换装刻不容缓。
可选用国产三代战机进行改型
时下,针对海军航空兵作战需求,新研一款海军型三代战机从研制周期上看基本不可行,选用现有国产三代战机进行改型是唯一可以选择的方案。国产三代机在设计理念上注重空空作战、电子战环境以及空面攻击的综合作战效能,具有较强的空空攻击和自我防卫能力,而在空面(特别是空海)攻击能力方面,由于配备了先进的传感器和功能强大的综合火控系统,只要加挂先进的空海攻击武器,就能成为一架性能优良的海上作战飞机。
针对我国海军航空兵装备的现状,由于飞机装备数量大大少于空军,因此在飞机选项上不宜采用多选的方案,而应充分论证选其优,这样对于装备维护和作战使用都是有好处的。需要说明的是,三代机的装备并不影响歼轰-7飞机的装备,因为从作战功能上分析国产三代机与歼轰-7飞机交叉的成分较少,完全可以实现优势互补。
对于海军型下一代战机的研制,应当在借鉴国外经验的情况下,结合我国兵工科技实力和海军作战需求认真开展项目的研究。同时,在现有三代机技术较为成熟的情况下,我们没有必要继续等下去,适当装备海军型三代战机,并在训练中不断提升海军航空兵的作战能力,这是新时期军队转型建设的需要,也是打赢未来战争的需要。
综上,认真研究未来海上作战需求,提出海军未来战机总体设计要求,研发新型海军战机是对国防工业提出的新课题。同时,鉴于中国国情和未来海上作战需求,选用现有和正在研制中的空军型战机,改型成为海军型战机,也是未来很长一个时期海军装备建设的重要策略。
中国海军正在向远海、深蓝发展,国家海洋利益的拓展给海军航空兵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国的海军航空兵装备建设任重而道远。
(本文来源:解放军报 )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Archiver|航空论坛 ( 渝ICP备10008336号 )

GMT+8, 2024-6-2 16:30 , Processed in 0.031200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MinHang.C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