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论坛_航空翻译_民航英语翻译_飞行翻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68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美人权对话今日在美国举行 互联网问题成焦点 [复制链接]

Rank: 9Rank: 9Rank: 9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5-14 08:43:55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核心提示:已中断近两年的中美人权对话今日起在美国华盛顿举行。美方预计双方将讨论宗教自由以及法律制度等有关议题,也有消息预测,互联网问题将会成为本次人权对话的焦点。 南方网5月14日报道 已中断近两年的中美人权对话即将在北京时间5月14-15日在美国华盛顿举行,中国外交部国际司司长陈旭已率团抵达华盛顿。这是美国总统奥巴马上任以来,中美首次进行人权对话,也为未来中美两国的全面对话带来希望:本月底,两国将进行战略与经济对话。 昨日,外交部发言人马朝旭表示,双方将就两国人权领域新进展、联合国人权理事会工作和双方共同关心的问题交换意见。对话比对抗好。中方愿在平等和相互尊重的基础上与美方开展人权领域对话与交流。我们希望并相信,这种对话与交流将对促进两国关系发展、增进相互理解发挥积极作用。 两国关系决定人权对话进展 1990年12月18-19日,美国负责人权事务的助理国务卿理查德·希夫特对中国进行访问,这次访问标志着中美人权对话的开始,此后20年,中美人权对话时断时续:2004年3月,由于美方执意在联合国第60届人权会议上提交反华提案,中美人权对话随即中断,直到2008年5月,中美第14次人权对话才在北京举行;而最早定于2010年前举行的人权对话,也因紧随其后的贸易摩擦、美对台军售、达赖窜访等一系列问题被一再搁置。 北京理工大学法学院教授、人权研究中心主任、中国人权研究会理事杨成铭认为,人权对话的进展与中美两国关系发展步调一致。尽管人权对话是文化上的认同,但本身是政治价值观的体现,涉及政党、政权制度和国家结构等国家制度深层次的认识。因此人权对话,是中美两个不同社会制度国家顺利开展正常交往的必要,是深化和提高两国关系的重要环节。 人权对话被提升到最高级别 在上个月美国国务院宣布将于5月在华盛顿举行中美人权对话时,美方预计双方将讨论宗教自由以及法律制度等有关议题,而也有消息预测,互联网问题将会成为本次人权对话的焦点。 在杨成铭看来,法律制度等将是中美人权对话的固有话题,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都会存在分歧。而分歧正是对话的必要条件。奥巴马政府近期的对华态度也为此次对话带来希望:尽管两国从去年年底开始出现了一系列摩擦,但包括奥巴马在内的美国政要高层均在今年3-4月在不同场合多次表示将“尊重一个中国政策”,尊重中国核心利益。 据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金灿荣分析,原来部长级的对话机制现在由白宫直接负责,这无疑是提高了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的级别,使其成为中美各种对话中最高级别的对话机制之一。“这说明,奥巴马对于中美关系的重视程度超过历任总统。虽然他上任以后,对于中国的态度多变,但中美关系本就是复杂而多变的。” “态度决定一切,双方都要抱着控制分歧、达成一致的心态,这才是中美对话的目的,”金灿荣认为,中美如果能通过这次对话向“伙伴”关系更进一步,便是中国的成功。 中美全面对话机制逐步形成 除了人权对话,本月24-25日,中美两国还将在北京举行战略与经济对话。目前,中美间的对话已覆盖军事、环境、经济等各方面,达数十种。经贸对话、人权对话、军事交往是中美交流的三个方面。据我国外交部统计,截至2009年1月,中美之间副部长及以上级别对话机制达63个,分布在人权、经贸、科技、能源、反恐等各个领域。中美全面对话机制逐步形成。 目前,中美关系已从克林顿时期的“建设性战略伙伴关系”、布什时代的“建设性合作关系”,迈向目前的“21世纪积极合作全面的中美关系”,而随着2009年11月18日发表的《中美联合声明》,双方也一致同意将采取切实行动稳步建立“应对共同挑战的伙伴关系”。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罗艳华认为,对话是中美整体关系的一个晴雨表。此次人权对话恢复表明中美双边关系在经历一些波折之后开始趋于稳定,对于增强中美之间的相互理解有积极作用。但她也认为,尽管全面对话这一机制将会长期存在,但其是否能正常如期进行受制于中美关系的整体状态和一些事关中国核心国家利益的突发事件的发生。 (本文来源:南方网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Archiver|航空论坛 ( 渝ICP备10008336号 )

GMT+8, 2024-6-1 17:07 , Processed in 0.015600 second(s), 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MinHang.C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