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论坛_航空翻译_民航英语翻译_飞行翻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76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德事隆中国总裁:关注中国通用航空领域机会 [复制链接]

Rank: 9Rank: 9Rank: 9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11-3 11:02:09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2010-11-03 《财新网》 记者吴静

近期在第四届亚洲制造业年会上,德事隆集团(NYSE:TXT,简称“德事隆”)中国区总裁林明扬接受记者专访时表示,德事隆将持续关注中国通用航空领域机会。目前,德事隆已和中国航空工业第一集团公司(China Aviation Industry Corporation I,简称“中国一航”)沈阳飞机工业有限公司(简称“沈飞”)合作生产轻型运动飞机,同时开始积极参与中国西部电动车基地建设。
  Caijing:德事隆在上世纪90年代初进入中国,经过十多年的发展,现在在中国发展情况情况如何?
  林明杨:我们公司在航空业主要有三个业务板块。一个是塞斯纳飞机,主要是生产小的教练机和公务客机;一个是贝尔直升机;一个是活塞式发动机莱康明。在航空界我们核心实力偏向于生产小型飞机,不一定局限于低空域,像公务客机可以像大型客机飞得高度一样。中国低空域改革来临之际,我们非常感兴趣政策带来的巨大商机。
  Caijing:塞斯纳飞机在中国的业务发展情况如何?
  林明杨:塞斯纳飞机在沈阳制造轻型运动飞机,已经进入批量生产,这为我们中国扩大合作建立很好的基础。2010年生产了十几家,未来年产量至少生产350架。在国内其他制造产业,主要是在工业方面。航空方面我们要在维修服务增加投资力度,随着机队数量的成长和发展,售后服务的工作做好,为销售做更多成功。
  Caijing:除了飞行器领域,高尔夫球场使用的电动车是德事隆的强项。但在中国德事隆强调生产普通电动车,您提到项目要达到年产1万辆水平,现在工作进展如何?
  林明杨:电动车的事情还在谈,有好的契机,好的合作对象,我们一定认真考虑。电动汽车和新能源产业,在中国会有很好的发展空间,现在最新的进展我们还不能披露,但我们会及时关注。
  Caijing:现在很多外资机构、外媒纷纷指责中国投资环境恶化,外资动力减弱这样的声音,甚至温家宝总理在达沃斯论坛上也强调“中国政府采购对外资企业和中资企业一视同仁、平等对待”,您对这个问题怎么理解?
  林明杨:这是个有趣的话题,欧美公司对中国自主创新的课题有不同声音,好像政府对中国企业有保护作用。其实温总理已经解答了这个问题,改革开放给国际和中国企业都带来很多机会,自主创新是一个好事,商业上的竞争对于整个产业发展和消费者来说,都是好事。
  Caijing:中国区业务现在对全球贡献有多大?
  林明杨:2010年公司产值达到110亿美元左右,全球职工3万2千人。对于全球经济贡献不敢说,但在中国针对航空业、高附加价值工业方面,我们在不懈余力地做着许多贡献,未来有好的成长空间。现在中国职工有450多人,这是我们很重要的团队,未来我们有更好的成长空间。
  Caijing:公司在中国未来通用航空领域发展的思路是什么?
  林明杨:民航局是我们合作的关键政府部门,彼此有不可分离的关系。在通用航空产业政策法规上的关注,以及创造投资环境,对于低空域开放领域,对于营运者流程上的政策优惠,为此我们在和总局不断做沟通。
  德事隆集团(NYSE:TXT)集团成立于1923年,如今已经发展为一个总营业额达110亿美元,在25个国家拥有约3万2千名员工,为遍布全球的不同客户提供服务的业务网。在《财富》杂志全美500强企业排行榜上位居第220位。塞斯纳是全球领先的通用航空飞机制造商,2009年总收入占到德事隆公司的32%。全球大概有30万架通用航空的飞机,而塞斯纳至今已向全球交付了超过19万架飞机。而合作制造的“补天者”是两座运动型飞机,每架飞机售价在11万美元。贝尔直升机占到2009年总收入的27%;工业产品占到其业务收入的20%。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Archiver|航空论坛 ( 渝ICP备10008336号 )

GMT+8, 2024-6-24 03:49 , Processed in 0.015600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MinHang.C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