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论坛_航空翻译_民航英语翻译_飞行翻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029|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航工业中国飞龙通用航空有限公司发展的回顾与展望 [复制链接]

Rank: 9Rank: 9Rank: 9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11-19 00:24:05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游客,如果您要查看本帖隐藏内容请回复
附件: 你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Rank: 9Rank: 9Rank: 9

2#
发表于 2010-11-19 00:24:33 |只看该作者

飞龙”吟啸长空
领舞通航腾越

中航工业中国飞龙通用航空有限公司发展的回顾与展望
中航工业直升机副总经理,哈飞公司董事长、总经理 曲景文


和经常擦肩而过的汽车、火车相比,航空器这一独特交通工具的作用,在多数人看来还是高在空中、远在天际,可望而不可及。但是近两年,虽然中航工业中国飞龙通用航空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飞龙通航)这一名字不甚熟悉,令人难忘的是汶川地震中为解除唐家山堰塞湖险情而立下奇功的那架米-26直升机;随中国“雪龙”号科考船九赴极地的直9直升机;在奥运会开幕前5个小时及时监测并成功参与消云减雨的那架Y12飞机。它们都是“飞龙通航”10个机型、59架航空器组成的运营机队中的优秀成员。
飞龙通航始建于1980年,是我国第一家地方通用航空公司。在中国尚不发达的通用航空产业发展环境下,公司从创建之初的十几架飞机、几十个人,发展成为今天同时拥有38架飞机、21架直升机且国内机队规模最大、作业范围最广、作业项目最全的通用航空公司,并在通用航空领域创造了多项全国第一,于1999年、2004和2005年三次获得中国民航局颁发的通航安全最高奖“金鸥杯”。为社会公务事业、国家经济建设做出过重要贡献,在直升机应急救援、飞行员培训和个人飞行等多个领域率先尝试,起到培育市场、引领方向的作用。
回顾飞龙通航的发展历程,可以让民众了解通用航空的社会作用和社会价值;可以折射出中国通航产业生存与发展的基本生态图;可以为通航产业的未来发展提供借鉴和思考。


飞龙在天

题记:飞龙通航以轻型多用途飞机起家,主要用于农林作业、航空物探、海洋监测、气象飞行等社会公共服务领域。飞龙通航是由航空科技进步和社会经济发展共同催生,“起飞”时就品尝到拉动产业发展、实现良性互动的喜悦。
通用航空是现代航空运输业的基础,更是航空科技造福人类的载体。我国通用航空是指:“使用民用航空器从事公共航空运输以外的民用航空活动,包括工业、农业、林业、渔业和建筑业的作业飞行以及医疗卫生、抢险救灾、气象探测、海洋监测、科学实验、教育训练、文化体育等方面的飞行活动。”飞龙通航的创建是由航空科技进步孕育而来,更是被经济建设和社会生活的需要呼唤而生。
上个世纪七十年代中期,中航工业哈飞自主研制了一种适用于农林、地质的小型运输机——运十一轻型多用途飞机。为使这一飞机真正发挥作用,改变传统农林业“手工操作,靠天吃饭”的局面,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1980年,哈飞公司创办了中国飞龙通用航空有限公司的前身——运十一型飞机农业航空服务队。1985年1月,哈飞公司与国土资源部航空物探遥感中心合资组建成立中国飞龙专业航空公司,2009年更名为中国飞龙通用航空有限公司。1987年初取得通用航空经营许可证和营业执照。
飞龙通航创建时的机队构成为:13架Y11飞机、2架Y12飞机和1架运5飞机。主要从事农林作业和航空物探,并逐步进入草原飞播、人工降雨、海洋监测等作业领域。在首次为镜泊湖地区10万亩农田成功实施农化作业后,1982年进入新疆进行农化飞行,将现代高科技手段应用于边疆农业,不仅百倍千倍地提高了劳动效率,更极大的振奋了民族精神,使飞龙通航这一作业成为当时公众关注的新闻热点。并促发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购买10架运十一飞机,成立了航空部农业航空服务队新疆支队。中国通航创建之初就品尝到拉动产业发展、实现良性互动的喜悦。
    1987年以来,公司先后接收国家海洋局托管的5架海监飞机,执行海洋执法、海洋维权和海洋灾害监测等任务。在南海的一次15天海空联合执法行动中,首次涉足渔政管理,就查处违章船只420艘,其中涉外船只50余艘,为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做出重要贡献。
飞龙通航的航空物探轨迹,从陆地到海洋,从平原到山地,遍布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新疆、山东、江西、江苏、广西等省市自治区。仅至1985年,飞龙通航的物探飞行就遥遥领先于其他作业项目,累计飞行7124小时、17000多个起落,为探明我国矿产分布和地质研究做出重要贡献。1988年,飞龙通航在竞标中战胜多家外国公司,获得新疆吐鲁番盆地的航空物探任务,两架中国工业哈飞研制的Y12轻型多用途飞机投入这一作业,由性能可靠的飞机和技艺高超的机组一道,创造了一次飞跃大沙漠637公里的世界纪录,征服了号称“死亡之海”的塔克拉玛干大沙漠,探明了该地区的地质构造,为新疆的石油开发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奥运会开幕式前,飞龙通航的Y12飞机还进行了历史上最成功的一次气象飞行。2008年8月8日下午三点,机长王世平和副机长孙万德驾驶Y12飞机执行气象监测任务,发现北京周边青白口和怀来一带聚结南北400公里长的积雨运带,凭着丰富的经验,他们立即向气象局领导报告并提出建议:“播撒硅藻土已来不及,快发射火箭弹”。于是,在最短的时间里,北京奥组委调集1000发火箭弹,火箭弹连续发射3个多小时。积雨云被击散时距北京城只有十几公里,距奥运开幕只有1个小时。云过天晴,北京奥组委一位官司员打来电话,激动地说:“感谢飞龙Y12机组及时监测并准确提供积雨云位置!”
    飞龙通航起家于轻型飞机,随着通航飞机作业领域的拓展,越来越凸显其服务于社会生活和经济建设的重要作用。飞龙通航孕育于航空制造业,它的创建让我们认识到,当国家经济实力达到一定水平、潜在需求已经形成时,通用航空产业就会应运而生。通用航空与运输航空相比,产业链特征更加明显,制造业、运营业和服务业相互依托。但要实现通用航空产业的发展,则需要政策拉动和引导下的一个健康运行的通航运营市场和产业链的良性互动,运营飞行蓬勃发展,产业链上游的制造业会扩大生产并实现产业升级,下游服务业也会随之活跃。


飞龙越海

题记:直升机以其机动灵活的独特性能,成为飞龙通航机队的另一翼,使其作业领域向海上石油、空中旅游、航空拍摄、广告飞行、护林防火、跨海引线、科学考察等通航业务进发。飞龙通航市场试水,也直接印证了国产直升机的良好性能。
进入上世纪九十年代,林业部借助世界银行贷款,为大兴安岭林管局和内蒙古林管局购买了8架小松鼠直升机和2架直9直升机,并交由飞龙通航托管。机动灵活、自由起降的直升机的加入,不仅使飞龙通航的机队数量攀升到30余架,壮大了机队规模,更为重要的是由于直升机的加入,使其作业领域实现跨越式拓展,从国家主导的公共服务进入市场主导的多种业务领域。
直升机进入飞龙通航机队的当年,其空中拍摄、广告飞行业务量就明显放大。石油物探局于1993租用飞龙1架直9直升机,开启了飞龙通航进入油田人员及货物运输市场的大门。另外,飞龙通航还先后开发了吉林市、浙江桐芦、镜泊湖、太阳岛等空中旅游服务飞行。
在引进直升机之前的1986年,飞龙通航就从哈飞公司租用一架直9直升机,赴西南执行春季航空护林机降灭火试验任务,这是直9直升机第一次进行护林防火作业,通过这次作业,飞龙通航摸索出直9最佳的护林防火性能,以此为基础,从1990年引进直升机开始,中国飞龙连续多年派出直升机,执行加格达奇、塔河、根河、伊春、嫩江、扎兰屯、牡丹江、敦化、幸福、梧洲、大理等地的护林防火任务。
抓住舟山群岛实施“岛际航空”计划的机遇,1997年,飞龙通航派出1架直9直升机和1架小松鼠直升机,进入我国最大的群岛开展短途客货运输、海上观光、包机服务和水上救援业务。这里的人们千百年来只能以舟楫穿行于小岛之间。在“岛际航空”计划推动下,舟山群岛已建起5个直升机起降点,过去乘船从定海到嵊泗需2个小时,现在乘直升机仅需30分钟。直升机为岛上居民和游人搭建起快捷而便利“空中走廊”。
    2006年,舟山群岛的建桥连岛工程正在紧张的进行,西堠门大桥是一座索吊大桥,必须要在已经建好的两个岛上的桥塔之间架设一根先导索,由于水文和地理环境复杂,传统海底牵引法、浮子法都无法实现,拖轮牵引需要建临时码头,还要对这一重要的海上通道实施封航,只有直升机牵引法可以不受水文、海底地形的限制,并可以在不封航的情况下完成。但是这一方法在国内尚没有先例,世界上也只有日本在明石海峡大桥采用直升机牵引法。飞龙通航的直9直升机机组直面挑战。为了完成这高难度且没有经验可以借鉴的飞行任务,直9机组在两个山头间进行5次试飞和模拟飞行。飞行当天,直9直升机以完美的表现、仅用23分钟就把引线从南塔拉至北塔。这是我国桥梁史上首次在未封航条件下实施直升机架设先导索,开创了这一作业的先河。
    1999年,飞龙通航首次派出一架直升机,随中国极地科学考察队乘“雪龙号”科考船前往北极,这是中国首次使用国产直升机进行科学考察,飞龙通航也由此成为中国第一个进入极地飞行的航空公司,被载入“中国企业新纪录”。 此后的10年间,飞龙通航先后9次派出直升机赴南极、北极参加科学考察,并创下单架机一年之中三赴极地的纪录,被誉为“环球巴士”。经历过北极浮冰冒险起降的惊心动魄;经历过穿越南极西风带时的生死航程,经历过在南极“地飘雪”的白色恐怖下营救11名科学家的壮怀激烈。9次极地飞行,对于飞龙人来说,绝不仅仅是执行9次通用航空飞行任务,而是忠诚地实践航空报国的诺言!
与世界通用航空的发展轨迹一致,正是直升机以其机动灵活、自由起降的独特性能,为飞龙通航带来了全新的发展活力和巨大的发展空间。但是,在我国93家通航公司中,拥有双发直升机5架以上的通航公司仅有4家,用于通航运营的140架直升机中,机型却多达27个,国产直升机只有6架。直升机总量少、品种多,致使通航公司购机成本高,使用维护成本更高,削弱了通航公司的赢利能力。飞龙通航的作业经历印证了国产直升机的优良性能,作为中国直升机制造业的主导者,中航工业直升机公司正在统筹规划,快速实施,致力于发展1吨、1.5吨、3吨、4吨、6吨、8吨、13吨以至更大起飞重量的系列产品平台,为通用航空公司提供价格合理、性能优良且具有较强盈利能力的民用直升机,满足不同层次直升机通航消费者的需求。


飞龙腾空
题记:面对自然灾害和突发险情,飞龙通航的直升机机队在应急救援中大显身手,快速反映,腾空而起,挽救生命,感天动地。担当社会责任,彰显道义光芒。
    2005年4月14日清晨,受西伯利亚冷空气影响,佳木斯松花江段突发凌汛洪水。飞龙通航米八直升机号机组接到求援电话:“许多村民被围困在江心岛上,江水上涨很快,情况十分危急!请求直升机紧急营救!”。接到飞行指令时,机场瞬间阵风达到每秒15米,机场路灯被狂风连根掀倒,天地混沌一片。直升机以150米高度低空飞行,在能见视野3公里的范围内紧张搜寻村民,“墙根下有人!准备放软梯!”直升机徐徐下降飞行高度,超低空贴近房屋,打开机舱门,放下软梯。15分钟后,浑身湿透、冻得瑟瑟发抖的村民终于获救。面对20年一遇的凌汛洪水,在5小时05分里,飞龙通航直升机沿江面往复搜寻,从3个被洪水围攻的江心岛上,挽救了33条生命!
    2006年7月14日下午2点,时任绥化市市长的于莎燕焦急地打电话给飞龙通航总经理:“望奎的一艘采砂船被困河水已经30多个小时,船体已漏水,4名农民兄弟生命危在旦夕,当地政府派100多人,采取冲锋舟等种种救援措施都没有成功,请求飞龙派直升机前去营救!”飞龙通航二话不说立即申请航线,半个小时后,“小松鼠”7425号机组起飞火速赶往出事地点。只见小船被卡在水流湍急如瀑布般的水坝上,远处一条大船将临时救援蝇索连在小船上,才使小船没有冲走。软吊挂救援方式此刻显然不行,机长王思利和机械师杨学军果断抉择,采取直升机滑橇悬浮船帮的方法,但小船可供悬浮的面积非常小,稍有不慎就可能造小船倾翻甚至机毁人亡。5分钟后,4人全部获救,就在直升机飞离船帮的一刹那,岸边汽笛长鸣,人群中暴发出阵阵欢呼。
    2007年 7月12日17时,两名上海人在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遭遇车祸,由于伤势较重,需要快速转往附近城市医院进行救治,请求飞龙通航以最快的速度出动直升机进行救助。哈尔滨与锡林郭勒盟的空中距离为1000多公里,已经超出了直9的飞行半径。飞龙通航连夜联系吉林白城机场中转加油,经过4个小时的千里驰援,直九机飞抵事发地,两名伤员在事发8小时后被送往哈尔滨医大一院,经抢救脱离生命危险。直9直升机因此被誉为“空中120”。
    2008年5月14日,四川汶川发生后的第三天,中国飞龙接到民航局紧急征令。快速集结正在外地作业的两个直9机组、一个“小松鼠”机组和从俄罗斯租赁的米-26机组。米-26是当时国内唯一的1架重型直升机机,最大载重20吨,一次可乘载105人,相当于10架中型直升机的运载能力,并可以运载大型机械设备。但其作业费用相当昂贵,大灾当前,飞龙通航义不容辞。在与俄方协商后全力以赴投入抗震救灾。星夜兼程,飞行4000多公里,用最快速度赶往距震中100多公里的四川广汉机场。飞龙通航直升机在灾区不负众望,他们克服山区地形险峻和高压线干扰等重重困难,直9机组成功执行多次峡谷空投物资任务,米-26机组在清平乡成功营救200多名被困灾民,并成功吊运推土机、挖掘机29台、油罐7个、集装箱6个,为解除唐家山堰塞湖险情立下举世奇功。
    2009年6月7日,重庆武隆山体垮塌事故第三天,在一线指挥抢险的国务院副总理张德江指示,急调飞龙通航米26重型直升机。几百条被山体掩埋的生命在等待,机组十万火急奔赴救援现场。100余名矿工连夜冒雨抢凿一块长30米、宽20米的投放场。6名救护队员和20名矿工又连夜爬上危崖绝壁进入垮塌地带,用白色医用床单铺就醒目的“卸货标识垫”。 这是一次比唐家山堰塞湖更艰难的吊运。云雨天气,能见度差,投放场地三面环山,旋翼边缘距山体最近的地方仅有10米,直升机飞进去后只能倒飞出来,根本无法掉头。米26在武隆共飞行8个架次,将急需的4台挖掘机、1台钻机和1台鼓风机吊至垮塌现场之后,紧张的生命救援行动才得以展开。重庆市政府在新闻发布会上高度评价说:“米-26机组完成了一次绝无仅有的飞行任务!”   
    三十个年头的通航运营生涯,虽然没有哪一个部门将社会应急救援的责任明确交给飞龙通航,但是,每一次面对重大的自然灾害和危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突发险情,飞龙通航都会义薄云天地冲到直升机应急救援的最前沿,克服一切困难,甘冒一切风险,把这份责任全力以赴地担当起来。但是,由于我国没有建立统一高效的航空应急救援体系,在灾害和险情来临时,缺乏短距离航空紧急救援装备和设施;缺乏通用机场和临时起降点等用于救援的地面设施;缺乏训练有素的航空应急救援队伍;缺乏统一的指挥系统。在重大灾害面前,通航公司本已有限的能力也难以充分发挥。


飞龙望远
题记: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呼唤通用航空的跨越发展,未来,飞龙通航将积极投身于医疗救护、城市消防、警务飞行等直升机应急救援服务,发展私人飞行、公务包机、飞行培训等消费类飞行,让航空科技改变生活、造福人类。
通用航空是一个国家综合实力和现代化程度的代表,是政府社会公共服务水平的一种体现。面对通用航空发展严重滞后于世界同行及国内航空运输业的现状,作为中国通用航空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飞龙通航将站在国家经济建设、公共安全及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巩固航空物探、飞播造林、森林防火、农林化飞行、人工降水等社会公共服务飞行;拓展海陆石油服务、电力巡线、建设吊装等国家经济建设飞行;积极投身医疗救护、城市消防、警务飞行等直升机应急救援服务;推动私人飞行、公务包机、飞行培训等消费类业务。
以人为本的核心观念是对人的尊重、对生命的珍视。飞龙通航从未放弃、也永不放弃任何一个可以挽救生命的机会。2007年6月,中国飞龙与哈尔滨医科大学医大一院签订了长期使用直升机进行医疗救护的租用合同,开通了黑龙江省第一条空中急救通道。在新建成的东北三省面积最大、功能最全、设施最先进的门诊大楼的楼顶,修建了直升机停机坪,可供直升机全天侯起降。飞龙通航在该院新门诊大楼投入使用当天,进行了模拟救护飞行演练。停机坪有电梯直接通往急救中心、外科手术室、内科急诊室。直升机运送的病人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得到救治。另外,在今年亚冬会开幕前夕,飞龙通航一架直9直升机参与空中急救演习,一名在亚布力滑雪场颈椎骨折的“伤员”,乘直9直升机从赛场到急诊室,前后仅用了30分钟。
瞄准私人娱乐飞行和公务机市场的发展潜力,飞龙通航在2007年1月推出被称为“空中的士”的私人包机业务。他们在机队中拿出7架五座“小松鼠”AS350B2直升机和2架改装为8座的直9直升机。黑龙江省内航线只需提前一天预约,省外航线提前一周预约,从哈尔滨市平房机场起降负责免费接送。这一服务得到用户的热捧。一位10年前因生意破产得到好友10万元帮助的用户,租了一架“小松鼠”直升机前往牡丹江为好友宏业骏开助兴;一位澳门客商租机前往亚布力进行商务考察;还有人打算租机迎娶新娘。我们遥想,飞龙的“空中的士”有一天能否做到,只要你家门口有篮球场大小的平地,就能够直接接送你到家门口?随着通用航空产业的发展,我们相信这绝不只是梦想。
警务直升机在发达国家非常普遍,中国则是刚刚起步,警务飞行对于维护社会治安、提供应急救援等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哈尔滨市航测铲毒行动中,飞龙通航派出的直升机是警务飞行的主力军。他们配合警方发现毒品原植物并及时进行铲除。在哈尔滨市公安局年度反恐演习中,两架直升机演练了惊心动魄吊篮解救“被困悬崖人员”。这种方式是快速营救雪山、悬崖、水面、火海等危险区域被困人员的“制胜高招”。
发展通用航空的前提是要形成关于通用航空价值的国民共识。在中航工业直升机公司的统一规划布署下,飞龙通航以“引领更多的中国人认识航空、应用航空并投身航空”为己任。致力于拉动和培育通航运营市场,采取灵活、多元化的直升机管理体制和使用机制,为有通用航空使用需求的机构和个人提供更多的选择。同时,还组建航空驾驶学校,向热爱飞行的人们提供开放式的培训。早在2001年,飞龙通航就以股份制方式创办飞龙国际航校,成为中国民航总局认可的具有私照、商照培训资格的第一家地方航空培训机构,创办两年就培养两期30名学员,其中飞机驾驶员19名、直升机驾驶员11名,除中国飞龙留用,其余学员也全部被青岛直升机公司、佳木斯农垦通用航空公司等单位录用。今年,飞龙培训部的9名学员又为通航飞行队伍注入了新鲜血液。
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人类生活会越来越离不开通用航空,通用航空对于国人的意义不仅仅在于让社会生活锦上添花,更为重要的价值在于为民众雪中送炭。一个良性发展的通用航空产业,在中国现有条件下,可以成为国家应急救援体系的基础,尤其是直升机通用航空,在自然灾害和突发险情发生时,会以其独特优势进行灾情侦察、空投空运、吊挂救人、吊运设备,起到其它装备不可替代的作用,最大限度地减轻自然灾害和突发险情对生命和财产的破坏程度。
虽然飞龙通航在唐家山堰塞湖抢险中举世瞩目,但是,灾难过后,作为中国通用航空的领军者,我们深刻意识到,单个通航公司以有限的救援能力,不足以应对中国这样一个灾害频发国家的需要。希望国家把通用航空作为一个产业来发展,制定长远规划和扶持政策,促进中国通用航空的强势崛起;建议以现有的民间通用航空力量为基础,通过规范法律责任、适当的财政扶植政策和合理的确良机制,以最少的代价,建立起一只兼顾平时和灾时,既扶持通用航空和航空工业、又可以随时投入抢险救灾的高效的航空救援力量。我们愿以三十年积累的救援经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深切的人道关怀,与同行一道不遗余力地投身于这一世纪伟业!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Archiver|航空论坛 ( 渝ICP备10008336号 )

GMT+8, 2024-6-15 17:38 , Processed in 0.031200 second(s), 1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MinHang.C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