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30年,尤其是“十一五”期间,中国航空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三支航空业的国家队,其核心竞争力已经足以支持他们代表国家参与到国际竞争中。比如,中国国际航空股份有限公司(Air China Limited,简称“国航”)在规模上呈现出成倍的扩张,并且成为了全球市值最高的航空公司。
虽然,三支国家队发展得不错,帮助中国航空界赶超了德国、日本,成为了世界第二大航空大国,但那只是规模上的变大,在其他方面,如总量、综合实力等,还不能说是强。
随着“十二五”开局,国家转变了经济发展的方式,这对中央企业也是一个实现自我超越式的转折。
世界航空业在金融危机后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同时也给国内的航空公司带来了一些新的趋势。比如说并购趋势。现在,全球剩下的大航空公司,实际上只有8-10个。从这个概念上讲,其他的小航空公司实际上都是在配合这几家大公司在运转。
前一段时间美国联合航空公司(United Air Lines, Inc.,简称“美联航”)和美国大陆航空公司(Continental Airlines Inc.)的合并,使这家新公司在美国的市场份额提升至23%、在全球约为6.7%。这个案例告诉我们,中国也可以考虑这种模式,说白了就是资源的重新配置。有的时候,同业竞争的是业务,但有的时候,航空公司也要根据国际经济发展的趋势,来很好的整理自己的发展思路。
一般来讲,发展的航空公司传统表达方式,是购买新的飞机,增加新的航线,以创造更多的利润。而现在,竞争达到了平价竞争的阶段,旧的方式有些不适用。况且,并购还有着其他方面的考量,即并购有助于引进领先的科技、技术。
这种模式的成功,在2010年国航控股深圳航空有限责任公司(Shenzhen Airlines Ltd.,简称“深航”)的案例中,已有所体现。国航控股深航后,一下扩大了国航之前并不算完整的网络。当时,国际机构根据国航控股深航之后的实力和经营能力状况,在当时就预测国航将进入世界前10强。
未来,高铁也会成为交通运输的一种发展趋势。
同为国家战略性行业,高铁的发展虽然给航空业带来挑战,但我还是赞同大力发展高铁的。因为,高铁是我国经济发展到一定高度、是我国综合运输体系的进步和实力的表现。
有了高铁,未来人们出行的方式可以有更多的选择。但这并不意味着高铁、航空彼此可以互相替代。即便有市场重叠的因素,两者却不是只有你或只有我的单选题。比如,市场预测:高铁覆盖后,在800-1000公里的距离,航空客户群会损失较大。但是我认为,航空与高铁的消费群并不相同。只要做的好,未来航空甚至可以和高铁合作,如衔接、中转服务等。
但是,中国的航空与高铁两个行业,目前还达不到发展的平衡。像日本东京到大阪,无论是飞机还是高铁,每天都有很多班次,并且两者在价格上相差不多,所以消费者会根据自己的偏好选择交通工具。但在我国,两者的价格不等,又加之民航业飞机准点的正常性低于高铁,因此目前中国还无法达到日本民航与高铁之间的平衡。
在此基础上,国航把服务水平定位为未来发展竞争的关键因素。我们现在的战略更关注网络和品牌,更关注提高整体的核心竞争力。在过去,相比较国际航空公司,国航的服务是落后的,我们虽然进入了世界级航空公司,但是买了好飞机却没有配“好鞍子”——在服务理念上有所欠缺,未来这一块,我们会补足。(作者系中国国航董事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