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论坛_航空翻译_民航英语翻译_飞行翻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977|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第九章 氧气系统 [复制链接]

Rank: 9Rank: 9Rank: 9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8-14 18:17:16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游客,如果您要查看本帖隐藏内容请回复
附件: 你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Rank: 9Rank: 9Rank: 9

2#
发表于 2011-8-14 18:17:42 |只看该作者

第九章  氧气系统


1. 功用
在需要的时候向机组和旅客提供呼吸用氧。


2. 组成
飞机上有2套独立的氧气系统,即机组氧气系统和旅客氧气系统。
机组氧气系统使用储存在机上氧气瓶内的高压氧气,经减压稀释之后,专供驾驶舱内的机组人员使用。
旅客氧气系统通过化学反应得到氧气,供应给旅客和客舱乘务员使用,属连续供氧系统。


3. 机组氧气系统

3.1  功用
需要时,向机组人员(机长、副驾驶和观察员)供应氧气。

3.2  组成
机组氧气系统由氧气瓶、减压调节器、气瓶关断活门、机组关断活门、氧气面罩、安全释放系统、压力指示系统等组成。

3.3  工作原理
氧气瓶内储存了一定量的氧气。当气瓶关断活门打开时,氧气经减压调节器调压后,进入驾驶舱。如果机组关断活门打开,氧气就可以供到机组人员的氧气面罩,机组人员取出面罩,扣在口鼻处就可以呼吸到氧气。
在P5板上有一个氧气压力表,在氧气瓶关断活门下游安装了一个压力传感器。当气瓶关断活门打开时,压力表可以指示气瓶内的氧气压力。
如果由于温度上升等原因导致气瓶内的压力过高时,关断活门组件内的一个陶瓷圆盘将破裂,通过一条排放管道可以把氧气安全排放到机外。

3.4  氧气瓶
3.4.1  功用
储存一定量的氧气,在应急情况下供机组使用。
3.4.2  位置
安放在前货舱右边,货舱门的前面。
3.4.3  维护
氧气瓶用一个护罩罩着,通过护罩上的一块面板可以接近氧气瓶。
氧气瓶的压力范围和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压力越高,例如,温度70℉时,压力应在1750 PSI到1850 PSI之间。

3.5  氧气瓶接头组件
3.5.1  功用
将氧气瓶和传感器、减压调节器、充氧接头连在一起。
3.5.2  结构
是一个四通管接头。4个接头分别连接关断活门组件、压力传感器、减压调节器和充气接头。
在接头组件内放置了一个热补偿器,实际上是一个3 IN左右长度的毛刷状的金属编织物。它可以防止氧气在高速流动时出现高温。

3.6  安全排放指示圆盘
3.6.1  功用
指示氧气瓶是否由于高压而出现安全排放。
3.6.2  位置
位于安全排放管道的出口,在前货舱门的前面。
3.6.3  工作
指示圆盘是一个圆形薄片。当氧气瓶内的压力超过2600±150 PSI时,关断活门组件内的一个陶瓷圆盘破裂,高压氧气经过排放导管排出机外,同时指示圆盘也被吹掉。
3.6.4  维护
如果指示圆盘丢失,应检查氧气瓶。对氧气瓶充氧或更换氧气瓶后,应重新安装指示圆盘,同时更换O形圆和卡环。

3.7  减压调节器
3.7.1  功用
将氧气压力减到60~75 PSI的水平。
3.7.2  位置
安装在氧气瓶接头组件上。
3.7.3  组成
由一个气滤、一个隔膜作动活门和一个释压活门组成。
3.7.4  工作
高压氧气经过气滤后流入隔膜活门的上腔,对隔膜施加向下的作用力,克服弹簧力和大气压力后使隔膜向下运动,同时带动活门运动,使活门开度减小 ,活门后的压力下降,当隔膜上的作用力平衡时,调节器下游就得到稳定的低压氧气。
当活门后的压力达到100 PSI时,释压活门打开,将氧气释放到护罩内,保护系统管道。

3.8  机组氧气关断活门
3.8.1  功用
可由驾驶员人工关断氧气管道。
3.8.2  位置
安装在P6板的右边。
3.8.3  操作
活门是人工控制的,在操作的时候一定要缓慢,避免氧气出现高温。

3.9  压力指示系统
3.9.1  功用
在驾驶舱内提供氧气瓶压力指示。
3.9.2  位置
压力传感器安装在接头组件上,压力表在后头顶板。

3.10  机组氧气面罩
3.10.1  功用
将稀释的氧气或100%的氧气提供给机组人员使用。
3.10.2  位置
有3个面罩,分别位于机长左手边、副驾驶右手边和观察员头顶上方的面罩存放盒里。
3.10.3  组成
在面罩存放盒内有一个氧气流动指示器和一个关断活门。在面罩上有两个充气小把手和氧气稀释调节器。
3.10.4  工作
氧气流动指示器有黑、黄两种颜色,当指示黑色时表示没有氧气流动,当有氧气流动时,指示器指示黄色。面罩存放盒的盖子无论是否关上,都可以看到指示器。
氧气关断活门由存放盒的左边盖子作动,当盖子打开时,活门打开,允许氧气流到面罩,当盖子关闭时,活门关断,切断氧气流动。在盖子上还有一个复位/测试杆,当把复位/测试杆按压到测试位置时,关断活门被打开,可以测试氧气系统的工作。当松开复位/测试杆时,回到复位位置,关断活门也关断。
在氧气面罩上有几条可充气的带子。使用面罩时,将面罩从存放盒里拿出来,捏住充气小把手,氧气就充入带子里,带子就撑得很大,把带子套到头上后,松开充气小把手,带子里氧气放出,就把面罩绑紧到驾驶员的头上,使得氧气面罩可以适合所有头型的驾驶员使用。
氧气必须经过稀释调节器才能从面罩里流出来,稀释调节器上有两个调节部件,一个是稀释控制器,一个是应急旋钮。稀释控制器有“N”和“100%”2个位置,“N”表示正常位,提供正常稀释的氧气,“100%”表示提供100%的氧气给机组。当使用100%的氧气时,可用应急旋钮调节氧气供应量。应急旋钮还有一个功能,当按压时,可以进行氧气流动测试(需和复位/测试杆配合使用)。
3.10.5  测试
当面罩存放盒的盖子未打开时,通过应急旋钮和复位/测试杆可以测试氧气系统是否正常工作。方法是:
A、打开机组氧气关断活门。
B、按压复位/测试杆到测试位,氧气有一短时流动(大约1秒),观察流动指示器,在氧气流动时有黄色显示,马上又变为黑色,按压应急旋钮,氧气从面罩流出。
C、在指示器上显示黄色。
D、松开应急旋钮,氧气切断,指示器回复黑色。
E、松开复位/测试杆,使之回到“复位”位置,测试结束。


4. 旅客氧气系统

4.1  功用
向旅客和客舱乘务员提供应急氧气。

4.2  组成
系统包括氧气发生器,旅客氧气锁定机构,控制器和指示器等。

4.3  工作原理
在应急情况下,旅客氧气系统可以自动工作或由驾驶员操纵工作,当系统接通时,氧气面罩存放盒自动打开,氧气面罩自动脱落,当旅客将面罩往下拉,罩到口鼻处时,氧气发生器被触发,开始化学反应产生氧气,并流到氧气面罩供旅客使用。
在P5板上有人工控制旅客氧气系统工作的电门和指示灯,在电子/电气设备舱有用于自动接通旅客氧气系统压力电门。

4.4  服务组件
4.4.1  功用
储藏旅客氧气系统附件。
4.4.2  位置
在每排旅客座椅上方、乘务员座位上方和厕所顶板上。
4.4.3  组成
在服务组件上有一个氧气面罩储藏箱,里面有2个、3个或4个氧气面罩,当箱门打开时,氧气面罩就跌落下来。箱门有锁定机构和开锁作动机构。另外检查止动按钮可以防止箱门进行功能检查时完全打开,并可通过按压使锁机构上锁。
氧气发生器安装在每个服务组件内。

4.4  旅客氧气面罩箱门锁定机构和开锁机构
4.4.1  功用
把箱门锁在关闭位,并可打开箱门释放氧气面罩。
4.4.2  位置
在每个服务组件内。
4.4.3  组成
撞杆、撞杆弹簧、电磁线圈、锁钩等。
4.4.4  工作
当门上的锁钩和箱内的锁钩配合时,就把箱门锁定,此时,撞杆压缩撞杆弹簧处于缩入位置,电磁线圈的衔铁在弹簧作用力下伸出,卡在撞杆上的槽内,机构处于锁定状态。
当电磁线圈通电时,衔铁在电磁力作用下,克服弹簧力收回,则撞杆在弹簧力作用下,向下运动撞击箱内的锁钩,使箱门开锁。箱门在弹簧内作用下打开,氧气面罩跌落下来。
在箱门外有一个检查止动按钮,正常情况下按钮不影响箱门的运动。但是,用一个工具向下拉按钮时,按钮可以伸出一定长度,并可把按钮旋转90°,此时,若打开锁机构,箱门就会被按钮挡住,不能完全打开,面罩也不会掉出来。用这种方法可对旅客氧气系统进行面罩跌落试验。试验完成后,把箱门推到关闭位,将按钮转动90°后,用力按压,可以将撞杆缩回,使锁钩上锁。

4.5  氧气发生器
4.5.1  功用
必要时,产生氧气供旅客或乘务员使用。
4.5.2  位置
在每个旅客服务组件、乘务员服务组件和厕所服务组件内。
4.5.3  结构
由激发装置、过滤器、释压活门和反应腔室组成。
4.5.4  工作
在反应腔室里放置了NaClO3和铁芯,激发装置通过绳子和氧气面罩连在一起。当出现紧急情况氧气面罩自动落下,旅客把面罩往头上戴时,就会拉绳子,使激发装置引爆,产生高温,当温度超过450℃时,NaClO3和Fe就会发生化学反应(NaClO3 + Fe = NaCl + FeO + O2),由于铁芯的尺寸设计得足够大,使反应在开始时就能产生足够的氧气,即10秒内,保证产生最大氧气供应量,氧气经过过滤器清洁和冷却后,就可流到面罩供旅客使用。正常的氧气压力约为10 PSI,如果压力太高,超过50 PSI,释压活门可将氧气放掉。
氧气发生器一旦激发就不能停止反应,在发生器壳体上有一条对温度敏感的指示带,当反应时,产生的高温会使指示带变黑。当发现指示带变黑后,应及时更换氧气发生器。

4.6  旅客氧气系统的控制和指示
4.6.1  人工控制
在P5板上有一个旅客氧气控制面板,上面有一个带护盖的控制电门,当出现紧急情况时,驾驶员把电门拨到“ON”位,就可以使所有服务组件内开锁电磁线圈通电。面罩箱门打开,面罩跌落。
4.6.2  自动控制
在电子/电气设备舱内E3-1设备驾上安装了一个压力电门,当座舱高度达到1400 FT时,压力电门闭合,接通所有服务组件内开锁电磁线圈的电源,氧气面罩箱门打开,面罩跌落。
4.6.3  指示
在P5板上旅客氧气控制电门旁边有一个琥珀色旅客氧气接通警告灯,当开锁电磁线圈通电时,此警告灯亮,同时,主警告灯也亮,且此警告灯在电路断电之前一直亮,不能按压取消。


5. 图片译注

5.1  图261
PRESSURE REDUCING REGULATOR—减压调节器。
SPRING—弹簧;   VALVE—活门;   FROM CYLINDER—来自氧气瓶;   FILTER—滤网;   TO FLIGHT COMPARTMENT—到驾驶舱;   CYLINDER COUPLING ASSEMBLY—氧气瓶接头组件;   RELIEF VALVE—释压活门;   TO FLIGHT COMPARTMENT—到驾驶舱;   VALVE STEM—活门杆;   DIAPHRAGM—隔膜;   VENT—通气口。

5.2  图261
CHEMICAL OXYGEN GENERATOR—化学氧气发生器。
OXYGEN FLOW PROFILE—氧气流量图;   TIME IN MINUTES—时间(单位:分钟);   MIN. OXYGEN FLOW PER PERSON (LPM)—每位旅客的最小氧气流量(单位:升/分);   MIN O2 REQUIRED—最低氧气需求量(曲线);   ACTUAL O2 OUTPUT—实际氧气(输出流量曲线);   10 SECONDS TO FULL FLOW—(反应开始后)10秒钟可达到全流量;   TO MASK—到氧气面罩;   CORE—核心;   IRON + SODIUM CHLORATE—铁和氯酸钠;   ACTIVATION PIN—触发销;   FIRING PIN—撞击销;   PRIMER—雷管;   FILTER—滤网;   RELIEF VALVE—释压活门;   MANIFOLD—氧气管道;   OXYGEN TUBING—氧气导管;   ACTIVATION SYSTEM—触发系统;   GENERATOR—氧气发生器;   LANYARD—绳索;   4 PERSON—(供)4个人(使用的氧气发生器);   3 PERSON--(供)3个人(使用的氧气发生器);   2 PERSON--(供)2个人(使用的氧气发生器)。

5.3  图261
PASSENGER OXYGEN CONTROL—旅客氧气控制。
P5 PANEL—P5板;   PASS OXY ON—旅客氧气接通警告灯;   MD&T—主调光和测试电门;   TO MASTER CAUTION—到主警告电路;   PASS ON OXYGEN SW—旅客氧气接通电门;   P6 PANEL—P6板;   SEC 4—调光电路第4部分跳开关;   28V DC BAT. BUS—28伏直流电瓶汇流条;   P18 PANEL—P18板;   MANUAL OXYGEN CONTROL—人工氧气操纵跳开关;   OXY IND—氧气系统指示跳开关;   PASS OXY R—右侧氧气系统跳开关;   PASS OXY L—左侧氧气系统跳开关;   J13 OXYGEN RELAY SHIELD (E3-1)—氧气系统继电器架J13(位于E3-1设备架);   R324 OXYGEN INDICATION RELAY—氧气指示继电器R324;   R323 MANUAL DEPLOY RELAY—人工释放继电器R323;   ALTITUDE PRESSURE SWITCH—座舱高度压力电门;   R322 AUTOMATIC DEPLOY RELAY—自动释放继电器R322;   LEFT PSU’S—左侧旅客服务组件;   OXYGEN LATCH—氧气(面罩存放箱门)锁;   LAVATORY & ATTENDANTS MASK BOXES—厕所内氧气面罩存放箱和乘务员氧气面罩存放箱;   RIGHT PSU’S—右侧旅客服务组件。


6. 思考题

1. 氧气系统的功用是什么?
2. 氧气减压器如何工作?
3. 如何检查机组氧气系统的气瓶压力?
4. 如何测试机组氧气系统的工作情况?
5. 如何进行旅客氧气面罩跌落试验?
6. 旅客氧气系统的氧气发生器如何工作,产生氧气的原理是什么?
7. 旅客氧气系统的控制和指示如何进行?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1

3#
发表于 2011-10-22 15:40:38 |只看该作者
期待啊,谢啦!!!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1

4#
发表于 2011-10-26 21:18:56 |只看该作者
好 学习学习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1

5#
发表于 2012-2-14 21:47:31 |只看该作者
不错的东东,应该好好学学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Archiver|航空论坛 ( 渝ICP备10008336号 )

GMT+8, 2024-6-1 17:25 , Processed in 0.015600 second(s), 1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MinHang.C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