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用航空网通讯员刘军、常虎山报道:近日,对“航空活塞发动机连杆维修理论及应用”项目组的各位同仁来说,这一天是一个振奋人心的日子,也是所有民航飞院飞机修理厂人的自豪之日。因为在这一天我厂报奖的“航空活塞发动机连杆维修理论及应用”项目荣获“2011年中国航空学会科学技术奖三等奖”。这是我厂科研项目近10来年来再获此级别奖项,也是学院近几年获此殊荣为数不多的科研项目之一。《航空活塞发动机连杆维修理论及应用》项目之所以能在众多报奖项目中脱颖而出,主要归功于该项目的自主性和创新性。
连杆维修属于航空活塞发动机维修的核心技术,具有难度高、风险大等特点,目前,国内还没有通用航空维修企业开展连杆维修工作,致使国内航空活塞发动机维修所使用的连杆一直送国外(如澳大利亚Hawker acific、新加坡C&A等)维修。但国外维修厂家因维修理论受限,维修的连杆不仅质量一般,而且报废率高达40%。另外送外维修不仅费用高、周期长而且还会受制于人。因此,能否自主开发出航空活塞发动机连杆这类核心部件的维修技术,不仅关系到国内通用航空维修企业能否在维修市场竞争中占得先机,取得巨大的经济效益,而且关系到我国通用航空维修业能否避免重蹈运输航空维修业迄今仍受制于人的覆辙。
一个企业,尤其象我厂这种维修企业,如果没有自己的核心技术,始终依靠别人,看别人的脸色行事,迟早会在行业竞争中被淘汰。只有自力更生,才能丰衣足食,所以,《航空活塞发动机连杆维修理论及应用》项目组在项目伊始就把“独立自主,自主研发”作为本次研发的宗旨,面对国外各维修企业因商业目的而采取的技术封锁,项目组不是知难而退,而是迎难而上。自行研究、分析航空活塞发动机连杆维修中的关键参数,自行设计、加工维修中所需的工装夹具和检测装置等。通过大家孜孜不倦的理论研究和实践,终于取得了丰硕的成果。项目组在航空活塞发动机连杆维修理论研究方面完成了3项创新,如:“航空活塞发动机连杆小头衬套过盈连接固持力的预测模型,航空活塞发动机连杆杆体变形的维修方法和标准”这些理论创新均填补了我国航空活塞发动机维修理论方面的空白,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同时,自行设计、制作的工装夹具和检测装置获得3项实用新型专利。
基于本项目的研究成果,我厂在国内率先建立了莱康明活塞发动机连杆的维修能力,并于2009年1月开始维修莱康明LW-11750和LW-77450两种型号的连杆。为验证维修理论及应用技术的可行性、可靠性,我厂对首次维修的20件连杆进行了装机飞行监控使用,2010年4月首次维修的20件连杆安全使用2000小时后返厂,课题组对这20件连杆进行了全面检测,未发现任何异常。截止目前,我厂所维修的连杆已在学院以及国内多个通航单位的莱康明发动机使用,从未发生因连杆维修质量引起的安全事故。实践证明,在此维修理论指引下所维修的连杆质量是可靠的,值得信赖的。我厂于2010年11月成为国内首家获得CAAC单项维修项目授权的维修莱康明活塞发动机连杆的单位,打破了国外航空维修企业长期以来在此领域的垄断。
《航空活塞发动机连杆维修理论及应用》的研究成果在我厂莱康明发动机连杆上的成功应用不仅为我厂带来了较大的经济效益,而且也为我厂带来了良好的社会声誉。以我厂现有莱康明发动机年维修能力140台计算,每年所需维修的连杆约600件,我厂自行维修连杆将减少外送修理费用约100万元。由于我厂维修的连杆成本低、周期短,且质量优于国外维修厂家,必将提高我厂在莱康明发动机翻修领域的竞争力和在通航维修领域的影响力。
《航空活塞发动机连杆维修理论及应用》的研究成果具有新颖性、创造性以及自主知识产权,属国内首创,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是我国对国外航空活塞发动机核心部件开展深度维修的重大突破,是航空活塞发动机维修进入“自主创新时代”的标志之作,其研究理念、思路和经验不仅可用于航空活塞发动机其他核心部件(如曲轴,凸轮轴等)维修的开发,而且也必将对我国通用航空维修企业自主研究开发、走科技创新之路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