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时间
- 2010-2-19
- 最后登录
- 2014-2-28
- 在线时间
- 935 小时
- 阅读权限
- 200
- 积分
- 0
- 帖子
- 22542
- 精华
- 0
- UID
- 2398
  
|
11.1 飞机一般结构概念 2
11.1.2 结构强度的适航性要求;结构分类:主要结构、次要结构;安全寿命、破损安全、损伤容限和耐久性设计的概念。1
11.1.3 飞机的区域和站位识别系统。1
1. 飞机站位编码系统目的是:
A. 便于给飞机上构件或附件定位。
B. 针对某机型建立一套立体坐标系统用于图纸标识。
C. 方便飞机结构的模块化制造。
D. 以上都是。此项正确
2. 机身结构上所受载荷主要包括:
A. 由机翼、尾翼、起落架等部件的固定接头传来的集中载荷。
B. 机身上各部件及装载的质量力和机身机构本身的质量力。
C. 气密座舱的增压载荷。
D. 以上都是。此项正确
11.2 飞机结构的基础知识。2
1. 现代民用飞机通常选择:
A. 梁式结构机翼。
B. 复合式结构机翼。
C. 单块式结构机翼。此项正确
D. 整体结构形机翼
2. 民用飞机机身的主要结构形式为:
A. 硬壳式。
B. 复合式
C. 半硬壳式此项正确
D. 全钢结构式
11.3 空调和客舱增压 (ATA21) 6
11.3.1 气源:发动机引气,APU 引气,地面气源。1
11.3.2 空调系统:空调组件:空气循环制冷系统;蒸发循环制冷系统;分配系统;流量和温度控制;通风和设备冷却。2
11.3.3 增压系统:操作和指示,压力控制、正负释压安全活门、座舱压力泄漏测试。2
11.3.4 安全和警告装置。1
1. 现代喷气客机气源系统对哪组参数必须控制在规定的范围内?
A. 供气压力、供气温度和座舱高度变化率。
B. 供气温度、供气流量和座舱高度。
C. 供气压力、供气温度和供气流量。此项正确
D. 供气流量、座舱高度和座舱高度变化率。
2. 温度控制活门的共用是:
A. 控制温度的高低。
B. 控制温度的变化率。
C. 控制温度的高低和变化率。此项正确
D. 控制座舱的供气量。
3. 气密客舱的主要作用有那些?
A. 防止客舱火灾。
B. 保证舱内恒温。
C. 保持适当的舱内温度、避免人员出现高空减压症。此项正确
D. 防止负压过大,保证飞机有足够的强度。
4. 座舱压力测试的目的主要是:
A. 增加舱内压力,提高乘坐舒适度。
B. 此项正确检查座舱的密封性能。
C. 试验得出密封状态下的座舱高度。
D. 检查座舱玻璃的强度是否足够。
5. 安装在增压座舱上的释压活门的目的是:
A. 释放座舱内的过剩压力使之与外界大气压力平衡。
B. 此项正确释放座舱内的超出最大余压的压力。
C. 调节发动机供气流量不超过规定值。
D. 调节发动机引气温度不超过规定值。
6. 飞机在飞行中出现失速趋势时的警告信息包含:
A. 驾驶杆高频抖动、脚蹬左右晃动。
B. 仪表板出现红色警告灯、驾驶杆抖动并伴有警告音响。
C. 可听到警告音响,同时感觉驾驶杆强烈抖动。
D. 此项正确驾驶杆抖动并有向前的推杆力、红色的系统警告灯和语音警告。
11.4 自动飞行(ATA22) 18
11.4.2 自动驾驶:指令信号的处理。2
11.4.3 工作方式:横滚、俯仰和偏航。2
下列参数中,描述飞机重心运动的是
姿态角 侧滑角 迎角 此项正确地速
飞机纵向运动不包括
速度的增减 俯仰运动
倾斜运动此项正确 升降运动
飞机的横侧向运动不包括
重心侧向偏移 倾斜运动
偏航运动 此项正确俯仰运动
11.4.4 飞行指引系统。 1
飞行指引仪的指示功能不包括
A. 此项正确飞行姿态的变化
B. 提供目视的飞行指引指令
C. 直接显示出操纵要求的指令
D. 用以监控A/P的工作状态
对自动驾驶和飞行指引而言,( )工作方式仅为飞行指引所有?
高度保持方式 水平导航方式
VOR/LOC方式 此项正确起飞方式
( )下飞行指引杆消失?
起飞方式 复飞方式
此项正确拉平方式 垂直导航方式
( )不是飞行指引仪的基本工作方式。
垂直速度方式 此项正确推力保持方式
高度保持方式 进近方式
11.4.5 偏航阻尼器的作用与原理。2
11.4.7 自动配平:马赫配平、自动驾驶仪配平、速度配平、迎角配平等。4
11.4.8 方式控制板。1
11.4.9 自动油门系统。2
11.4.10 自动着陆系统:原理和分类、操作方式、近进、下滑道、着陆、复飞、系统监测和故障状况。4
1. 飞机在自动着陆阶段,自动油门系统工作在:
此项正确N1方式 速度方式
拉平方式 慢车方式
2. 在进近阶段,在什么高度自动接通拉平方式?
100英尺 此项正确54英尺 35英尺 2英尺
3. 在按压APP电门之后,
A. 此项正确航向信标先被捕获
B. 下滑信标先被捕获
C. 指点信标先被捕获
D. 航向和下滑同时被捕获
4. 自动着陆阶段,哪个是主飞行控制计算机?
A. 此项正确左FCC
B. 中FCC
C. 右FCC
D. 所有FCC
5. 在进近着陆阶段,何时脱开垂直导航方式?
A. 在截获航向信号之后
B. 此项正确在截获下滑信号之后
C. 在截获指点信号之后
D. 在获得LRRA的信号之后
6. 在自动着陆阶段同时接通多套A/P系统的目的是:
A. 用不同的A/P分别控制飞机的高度、速度和姿态
B. 此项正确提高自动着陆系统的可靠性
C. 用另外的A/P来监控主A/P的工作
D. 更好的与A/T配合
7. 有关飞机自动着陆能力的信息显示在
A. ND上
B. 此项正确PFD的飞行方式通告(FMA)区内
C. 上EICAS内
D. 下EICAS内
8. 对于装备两套自动驾驶仪(A/P)的飞机,在自动着陆衔接前要求
A. 只衔接其中一套A/P
B. 两套A/P都断开
C. 此项正确两套A/P同时衔接,且使用独立电源
D. 两套A/P同时衔接且使用同一汇流条供电
9. 在进近阶段,当驾驶员按压A/P工作模式选择板上的“APPR”电门时
A. 只有一套自动驾驶仪系统自动衔接且正常工作。
B. 只有一套飞行指引仪自动衔接且正常工作。
C. 航向(LOC)和下滑(G/S)工作模式将被抑制。
D. 此项正确所有的自动驾驶仪和飞行指引仪都衔接且正常工作。
10. 如何预位自动着陆系统?
A. 通过按压MCP板上的LOC电门
B. 通过按压MCP板上的VNAV电门
C. 通过按压MCP板上的LNAV电门
D. 此项正确通过按压MCP板上的APP电门
11. 自动着陆时需要哪些系统提供信息?
A. 此项正确IRS
B. 此项正确LRRA
C. 此项正确ILS
D. DME
12. 在自动着陆阶段,主飞行控制计算机控制( )
A. 此项正确飞行指引指示
B. 此项正确自动油门
C. 监控系统故障
D. 此项正确MCP上窗口的显示信息
13. 通常,自动驾驶仪分为
A. 此项正确比例式自动驾驶仪和积分式自动驾驶仪
B. 比例式自动驾驶仪和微分式自动驾驶仪
C. 积分式自动驾驶仪和微分式自动驾驶仪
D. 积分式自动驾驶仪和同步式自动驾驶仪
14. 在AFCS中,管理执行程序软件属于
A. 操作系统软件
B. 此项正确飞行控制软件
C. 故障诊断程序软件
D. 支持软件
15. 在AFCS中,控制规律计算软件属于
A. 操作系统软件
B. 此项正确飞行控制软件
C. 故障诊断程序软件
D. 支持软件
16. 在AFCS中,余度管理软件属于
A. 操作系统软件
B. 此项正确飞行控制软件
C. 故障诊断程序软件
D. 支持软件
17. 自动驾驶仪通常有哪两个通道( )。
A. 倾斜通道和航向通道
B. 此项正确倾斜通道和俯仰通道
C. 俯仰通道和航向通道
D. 倾斜通道和速度通道
18. 在AFCS中,机内自检软件属于
A. 操作系统软件
B. 飞行控制软件
C. 此项正确故障诊断程序软件
D. 支持软件
19. 在数字式飞行控制系统中,自动驾驶仪的执行机构是
A. 飞行控制计算机
B. 方式控制板
C. 此项正确作动筒/伺服机构
D. 飞行管理计算机
20. 自动驾驶的工作回路包括
A. 此项正确稳定回路
B. 此项正确制导回路
C. 此项正确舵回路
D. 此项正确同步回路
21. 比例式自动驾驶仪工作在高度保持方式,若遇常值力矩干扰,则稳定结果是
A. 此项正确仅有高度误差
B. 仅有姿态误差
C. 有高度误差及姿态误差
D. 无稳态静差
22. 稳定回路的主要作用是
A. 此项正确稳定飞机的姿态角运动
B. 稳定飞机的运动轨迹
C. 保证飞机运动过程的稳定
D. 稳定飞机的速度
23. 在A/P衔接之前,舵面位置传感器的信号反馈回FCC,其作用是
A. 此项正确使AP作动筒和舵面位置同步
B. 产生舵面控制指令
C. 用于系统工作状态监控
D. 使A/P作动筒锁定
24. 自动驾驶仪的输出信号是
A. 此项正确控制舵面的偏转信号
B. 高度目标值
C. 速度目标值
D. 姿态目标值
25. FCC内部的方式及衔接连锁模块的作用
A. 计算有效的工作方式
B. 此项正确确定所选方式的有效性
C. 完成自动驾驶伺服指令的计算
D. 计算相应的配平指令
26. 自动驾驶仪衔接前哪个回路工作?
A. 舵回路
B. 此项正确同步回路
C. 稳定回路
D. 制导回路
27. FCC内部的自动驾驶伺服指令计算模块的作用是
A. 计算有效的工作方式
B. 确定所选方式的有效性
C. 此项正确完成自动驾驶仪伺服指令的计算
D. 计算相应的配平指令
28. FCC的输入信号类型有
A. 数字信号、模拟信号
B. 模拟信号、离散信号
C. 数字信号、离散信号
D. 此项正确数字信号、模拟信号、离散信号
29. 多重系统也称余度系统,因为
A. 引入多重(套)系统执行同一指令,完成不同工作任务
B. 引入多重(套)系统执行不同指令,完成同一项工作任务
C. 引入多重(套)系统执行不同指令,完成不同工作任务
D. 此项正确引入多重(套)系统执行同一指令,完成同一项工作任务
30. 在AFCS中,FCC对输入信号的处理分成
A. 舵回路和同步回路
B. 稳定回路和舵回路
C. 控制回路和同步回路
D. 此项正确内回路和外回路
31. 在数字式飞行控制系统中,自动驾驶的内回路是指
A. 同步回路
B. 舵回路
C. 轨迹控制回路
D. 此项正确姿态控制回路
32. 在数字式飞行控制系统中,自动驾驶的外回路是指
A. 同步回路
B. 舵回路
C. 此项正确轨迹控制回路
D. 姿态控制回路
33. 以下哪些是飞行控制计算机的功能?(1)飞行控制系统工作模式的管理与控制。(2)对各种控制指令的输出与管理。(3)完成飞行前地面及飞行中在机内对系统各子系统及部件的自动检测。
A. 此项正确1和(2)和(3)都正确。
B. 只有(1)和(3)正确。
C. 只有(1)和(2)正确。
D. 只有(2)和(3)正确。
34. FCC内部的方式计算模块的作用是
A. 此项正确计算有效的工作方式
B. 确定所选方式的有效性
C. 完成自动驾驶伺服指令的计算
D. 计算相应的配平指令
35. 内回路根据外回路计算的飞机目标参数及飞机实际运动参数来
A. 控制飞机质心的轨迹运动,因此称为控制回路。
B. 控制飞机的姿态运动,因此称为控制回路。
C. 此项正确控制和操纵飞机的姿态运动,因此亦称为稳定回路。
D. 控制飞机质心的轨迹运动,因此亦称为稳定回路。
36. 对自动驾驶仪工作回路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 此项正确舵回路是由舵机作为执行部件而形成的闭合回路
B. 此项正确舵回路与飞机和测量飞机姿态的敏感元件构成的回路,就是稳定回路
C. 此项正确在稳定回路的基础上可以构成制导回路
D. 同步回路在自动驾驶仪衔接后工作
37. 舵回路的基本组成包括
A. 此项正确放大器
B. 此项正确反馈装置
C. 舵面
D. 此项正确舵机
38. 比例式A/P改为积分式A/P,正确的方法有( )。
A. 此项正确在比例控制规律中增加前置积分环节
B. 去掉硬反馈式舵回路中的速度反馈
C. 此项正确在舵回路中去掉位置反馈,仅保留速度反馈,即采用软反馈
D. 此项正确在硬反馈式的舵回路中增加均衡环节反馈
39. 自动驾驶仪制导回路用来
A. 此项正确控制飞机的飞行高度
B. 控制飞机的飞行姿态
C. 此项正确控制飞机的飞行速度
D. 此项正确控制飞机的侧向航迹
40. 飞机滚转通道由( )控制。
A. 此项正确副翼
B. 升降舵
C. 方向舵
D. 前缘缝翼
41. 飞机的俯仰通道由( )控制。
A. 方向舵
B. 副翼
C. 此项正确升降舵
D. 襟翼
42. 当飞机飞行在1,0000米高空,向左侧转弯,为了维持其飞行高度,自动驾驶仪将
A. 产生一个减速指令送至自动油门系统。
B. 产生一个低头信号通过飞机的俯仰控制通道去使飞机地头俯冲加速以补偿升力的损失。
C. 此项正确产生一个抬头信号通过飞机的俯仰控制通道去使飞机抬头,增加攻角,产生附加升力以补偿。
D. 产生一个偏航指令通过飞机的航向通道去使飞机偏转以恢复升力。
43. 若FCC目前工作在姿态保持模式,飞机在横向的任何姿态改变都将
A. 解除该姿态保持模式。
B. 导致内回路输出一个新的目标姿态值,以便飞机保持在一个新的姿态角度。
C. 此项正确使飞机重新回到原来的姿态角度。
D. 以上说法均不正确。
44. 自动驾驶仪工作在指令状态(CMD),其目标参数来自( )
A. FCC和MCP
B. FCC和FMC
C. 此项正确FMC和MCP
D. 驾驶杆的输入
45. 自动驾驶仪工作在驾驶盘操纵方式(CWS),其目标参数来自
A. FMC
B. MCP
C. FMC及MCP
D. 此项正确驾驶杆的输入
46. FCC的每一个工作通道按功能可以分成
A. 此项正确数字处理部分,模拟处理部分
B. 数字计算部分,离散处理部分
C. 此项正确电源部分
D. 此项正确输入输出部分
47. 对自动驾驶和飞行指引而言,( )工作方式仅为飞行指引所有?
A. 高度保持方式
B. 水平导航方式
C. VOR/LOC方式
D. 此项正确起飞方式
48. 飞行指引仪的共用是
A. 通过一套伺服机构操纵舵面以改变飞机的姿态同时给驾驶员一个反馈的目视信息
B. 此项正确在自动驾驶仪衔接后,监视其工作状态。
C. 通过与自动驾驶仪共同的计算机来改变飞机的飞行轨迹。
D. 在自动假使仪衔接后,指导驾驶员如何操纵飞机。
49. ( )不是飞行指引仪的基本工作方式。
A. 垂直速度方式
B. 此项正确推力保持方式
C. 高度保持方式
D. 进近方式
50. FCC内部的飞行指引指令计算模块的作用是
A. 此项正确计算有效的工作方式
B. 确定所选方式的有效性
C. 完成飞行指引仪指令的计算
D. 计算相应的配平指令
51. 何种情况之下飞行指引杆将自动消失?
A. 此项正确自动驾驶衔接在自动方式
B. 在复飞情况下
C. 此项正确两个FCC出现故障
D. 此项正确飞行指引系统无确定的工作方式
52. 飞行指引仪的指示功能包括
A. 飞行姿态的变化
B. 此项正确提供目视的飞行指引指令
C. 此项正确直接显示出操纵要求的指令
D. 此项正确用以监控A/P的工作状态
53. 偏航阻尼系统通过控制( )抑制飞机的“荷兰滚”运动。
A. 升降舵
B. 此项正确方向舵
C. 副翼
D. 飞行扰流板
54. 荷兰滚”运动是飞机绕( )的周期性运动。
A. 此项正确立轴及纵轴
B. 立轴及横轴
C. 横轴及纵轴
D. 俯仰轴及航向轴
55. 偏航阻尼系统需要的基本输入信号是
A. 此项正确偏航速率及倾斜角
B. 偏航角及偏航速率
C. 偏航角及俯仰角
D. 偏航速率及俯仰角
56. 在偏航阻尼系统中采用的带通滤波器
A. 此项正确只允许范围从1/5HZ到1/3HZ的荷兰滚信号通过。
B. 允许飞机正常机动转弯信号通过以协调转弯。
C. 阻止荷兰滚频率信号通过,使得该系统不影响飞机的正常转弯及机动性。
D. 以上描述都不正确。
57. 偏航阻尼系统感受飞机的( ),产生控制指令。
A. 偏航角
B. 此项正确偏航角速率
C. 俯仰角
D. 倾斜角
58. ( )属于偏航阻尼系能的功能。
A. 控制飞机俯仰
B. 控制飞机的速度
C. 控制飞机倾斜
D. 此项正确对飞机的转弯起协调作用
59. 偏航阻尼系统在( )投入工作。
A. 起飞阶段
B. 巡航阶段
C. 着陆阶段
D. 此项正确所有飞行阶段
60. 关于荷兰滚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此项正确通过方向舵的偏转可以抑制荷兰滚
B. 此项正确荷兰滚现象可以通过阻止飞机绕立轴的偏航得到控制
C. 此项正确荷兰滚模态表现为滚转角和侧滑角随时间周期性的变化
D. 荷兰滚运动的频率低于飞机正常转弯运动频率
61. 安装在驾驶盘上的配平按钮用来控制
A. 人工配平
B. 速度配平
C. 此项正确人工电气配平
D. 自动配平
62. 马赫配平系统()
A. 控制方向舵.
B. 必须与自动驾驶仪连同工作
C. 此项正确马赫配平系统可以保证飞机的纵向稳定性
D. 与速度配平系统同时工作.
63. 安定面配平的作用是
A. 保持飞行速度不变
B. 保持飞行高度不变
C. 此项正确保持纵向(俯仰)力矩的平衡
D. 保持飞机航向不变
64. 马赫配平的功能是
A. 保持飞行马赫数不变
B. 在大马赫数飞行时控制飞机的速度
C. 此项正确在大马赫数飞行时保证飞机纵轴方向的稳定性
D. 在低速飞行时保证飞机速度的稳定性
65. 在自动安定面配平系统中,通常有两个安定面驱动马达
A. 此项正确液压马达用于起飞、进近时快速安定面配平。
B. 液压马达用于巡航时慢速安定面配平。
C. 电动马达用于巡航时快速操纵安定面配平。
D. 电动马达用于起飞、进近时慢速操作安定面配平。
66. 速度配平的条件是
A. 此项正确起飞离地20秒到A/P接通之前
B. 起飞阶段结束
C. 空速大于64节
D. A/P接通之后
67. 自动配平系统()
A. 此项正确可以自动配平飞机重量和重心位置变化引起的不平衡力矩
B. 可以自动配平由于放副翼引起的不平衡力矩
C. 控制水平安定面,以增大升降舵的铰链力矩
D. 可以保证飞机飞行速度的稳定
68. 马赫配平的工作是
A. 马赫数增加,升降舵向下偏转
B. 此项正确马赫数增加,升降舵向上偏转
C. 马赫数减小,升降舵向上偏转
D. 马赫数不变,升降舵向下偏转
69. 速度配平的作用
A. 飞机在低速小推力情况下,自动调整其姿态防止侧滑
B. 此项正确飞机在低速大推力情况下,自动调整其俯仰姿态
C. 飞机在高速大推力情况下,自动调整其姿态防止偏离跑道
D. 飞机在高速小推力情况下,自动调整其俯仰姿态
70. 在马赫数配平时,当飞机马赫数增加时,
A. 升降舵向下偏转使飞机低头。
B. 此项正确水平安定面前沿向下运动使飞机抬头。
C. 水平安定面前沿向上运动使飞机抬头。
D. 升降舵和水平安定面同时向上偏转使飞机抬头。
71. 自动着陆时,哪种安定面配平有最高优先权?
A. 自动配平
B. 此项正确人工配平
C. 人工电气配平
D. 马赫配平
72. 以下哪几种配置用于低速安定面配平?
A. 操纵盘配平按钮(Control wheel trim switches)和正驾驶旁边的位于中央操纵台上的配平操纵杆(LEVER)。
B. 此项正确位于中央操纵台上的人工配平电门(Manual trim switches).
C. 操纵盘配平按钮和人工操纵配平电门。
D. 操纵杆和人工操纵电门。
73.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正常时欲想平飞加速,应加大油门
B. 在高马赫区时欲想平飞加速,应加大油门且前推驾驶杆
C. 此项正确在高马赫区时欲想平飞加速,应加大油门且拉驾驶杆
D. 在高马赫区时欲想平飞减速,应加大油门且拉驾驶杆
74. 在高马赫数飞行时,通过以下哪种方式提高飞机纵向稳定性?
A. 速度配平。
B. 升降舵配平。
C. 此项正确马赫数配平。
D. 以上方法都可以。
75. 下面有关马赫配平系统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此项正确马赫配平系统的指令由FCC计算,与自动驾驶仪工作与否无关
B. 飞机马赫数增大,升降舵前缘朝上运动
C. 此项正确飞机马赫数增大,升降舵前缘朝下运动
D. 此项正确马赫配平系统可以改善飞机速度不稳定的特性
76. 马赫配平系统有故障时,将用何种方式提示?
A. 此项正确马赫配平故障指示灯亮
B. 安定面配平故障指示灯亮
C. 驾驶舱内有警告音
D. 此项正确EICAS将有警戒信息
77. MCP上有坡度限制旋钮,调整它可限制飞机的
A. 俯仰角
B. 偏航角
C. 此项正确倾斜角
D. 迎角
78. 假定当前A/P方式控制面板上的速度显示窗口为空白,若驾驶员按压速度衔接和选择控制旋钮,则该显示窗口
A. 依然空白。
B. 显示当前的速度保持模式。
C. 此项正确显示当前飞机飞行速度。
D. 显示FMC给定的目标飞行速度。
79. 人工选择自动油门(A/T)的工作方式在( )上进行
A. FMCS CDU
B. A/T计算机
C. 此项正确MCP
D. 导航控制面板
80. AFCS MCP的功用是
A. 此项正确衔接自动驾驶
B. 衔接偏航阻尼器
C. 选择A/P工作方式
D. 选择A/P的目标参数
81. A/T的飞行方式显示在
A. 此项正确EADI
B. EHSI
C. CDU
D. ASA
82. 在起飞爬升时,A/T工作方式是
A. 此项正确速度方式
B. N1方式 (推力保持式)
C. 垂直速度方式
D. 高度层改变方式
83. 以下( )是自动油门系统的工作方式。
A. 高度保持方式
B. 垂直速度方式
C. V NAV 方式
D. 此项正确速度方式
84. 通常在巡航时,A/T控制的参数是
A. 此项正确速度
B. 高度
C. 姿态
D. 升降速度
85. “A/T LIMIT”灯亮表明
A. FMC提供的目标速度无效
B. 此项正确FMC提供的N1限制失效
C. A/T系统计算的N1限制无效
D. A/T计算机失效
86. A/T系统油门推力保持(THR HOLD)方式出现在
A. 此项正确飞机起飞阶段
B. 巡航阶段
C. 进近方式
D. 自动着陆阶段
87. 正常情况A/T使用的N1 限制值来自
A. FCC
B. 此项正确FMC
C. A/T 计算机
D. 人工输入
88. A/T系统的速度方式可由( )自动选择。
A. Y/D
B. F/D
C. 此项正确A/P
D. FMCS
89. 在巡航阶段,AFCS与A/T通常是如何配合工作的?
A. AFCS保持速度,A/T保持推力。
B. AFCS保持姿态,A/T控制速度。
C. AFCS和A/T同时控制飞行速度。
D. 此项正确AFCS保持高度,A/T控制速度。
90. A/T系统( )保持马赫数。
A. 起飞阶段
B. 爬升阶段
C. 下降阶段
D. 此项正确巡航阶段
91. A/T工作在速度方式,其目标速度来自
此项正确FMC FCC CDU 此项正确MCP
下面关于比例式自动驾驶仪控制俯仰姿态的阐述中,正确的是
A. 如存在常值力矩干扰,有稳态静差
B. 对于位置输入信号,有稳态误差
C. 此项正确对于斜坡输入信号,没有稳态误差
D. 在常值力矩干扰作用,没有稳态静差
在控制规律比例式A/P控制规律中,减小常值力矩干扰时的稳态静差的方法为
A. 此项正确增大系统输出/输入的传递系数
B. 减小系统输出/输入的传递系数
C. 增大飞机阻尼系数
D. 增大飞机稳定力矩系数
比例式A/P改为积分式A/P,不正确的方法是( )。
A. 在比例控制规律中增加前置积分环节
B. 此项正确去掉硬反馈式舵回路中的速度反馈
C. 在舵回路中去掉位置反馈,仅保留速度反馈,即采用软反馈
D. 在硬反馈式的舵回路中增加均衡环节反馈
与比例式控制规律相比,积分式控制规律的优点是
A. 在飞机受到常值力矩干扰时,稳定性变好
B. 此项正确在飞机受到常值力矩干扰时,没有稳态静差
C. 在飞机受到常值力矩干扰时,恢复速度变快
D. 在飞机受到常值力矩干扰时,恢复过程振荡减弱
航迹倾斜角是描述
A. 机体坐标系与地面坐标系之间的关系
B. 机体坐标系与地速坐标系之间的关系
C. 此项正确地速坐标系与地面坐标系之间的关系
D. 地速坐标系与惯性坐标系之间的关系
偏航角的正方向规定为(飞机机头偏在预选航向的右边为正)
侧滑角的正方向规定为(空速向量处于飞机对称面右边时为正)
消弱操纵面上的铰链力矩是(舵回路)的作用。
在数字式飞行控制系统中,自动驾驶仪的执行机构是作动筒/伺服机构。
下面关于配平系统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 自动配平系统可以自动配平飞机重量和重心位置变化引起的不平衡力矩
B. 自动配平系统可以自动配平由于放襟翼引起的不平衡力矩
C. 自动配平系统控制水平安定面,以减小升降舵的铰链力矩
D. 此项正确自动配平系统可以保证飞机飞行速度的稳定
比例式自动驾驶仪工作在高度保持方式,若遇上升气流干扰,则稳定结果是
A. 仅有高度误差
B. 此项正确仅有姿态误差
C. 有高度误差及姿态误差
D. 无稳态静差
比例式自动驾驶仪工作在高度保持方式,若遇常值力矩干扰,则稳定结果是仅有高度误差 ? 无稳态静差 ?哪个
荷兰滚模态中,转弯速率是
此项正确不断变化的 始终不变的
时变时不变的 固定的常值
马赫配平的工作情况是
A. 马赫数增加,升降舵向下偏转
B. 此项正确马赫数增加,升降舵向上偏转
C. 马赫数减小,升降舵向上偏转
D. 此项正确马赫数减小,升降舵向下偏转
升降舵调整片的作用是
A. 控制飞机的俯仰
B. 调整升降舵的实际偏转角
C. 此项正确减小升降舵的铰链力矩
D. 代替升降舵
()不是模拟式飞行控制系统的特征。
A. 难以实现复杂的控制规律
B. 难以实现多余度系统
C. 此项正确容易实现机内综合自检测功能
D. 系统监控能力低
FCS功能可以分成
A. 此项正确数字处理部分,模拟处理部分
B. 数字计算部分,离散处理部分
C. 此项正确电源部分
D. 此项正确输入输出部分
FCC的输入信号类型有
A. 数字信号、模拟信号
B. 模拟信号、离散信号
C. 数字信号、离散信号
D. 此项正确数字信号、模拟信号、离散信号
现代民航飞机的自动驾驶仪通常有哪两个通道(倾斜通道和俯仰通道)。
FCC内方式及衔接连锁模块的作用是
A. 计算有效的工作方式
B. 此项正确确定所选方式的有效性
C. 完成自动驾驶伺服指令的计算
D. 计算相应的配平指令
FCC内方式计算模块的作用是(计算有效的工作方式).
FCC内自动驾驶伺服指令计算模块的作用是(完成自动驾驶仪伺服指令的计算).
FCC内飞行指引指令计算模块的作用是(完成飞行指引仪指令的计算).
故障监控主要方法是
A. 主动监控与被动监控
B. 全面监控与选择监控
C. 连续监控与间断监控
D. 此项正确比较监控及自主式监控
偏航阻尼系统控制方向舵的偏转角与飞机的( )成正比。
偏航角 俯仰角
此项正确偏航角速率 倾斜角
( )也属于偏航阻尼系能的功能。
A. 控制飞机俯仰
B. 控制飞机的速度
C. 控制飞机倾斜
D. 此项正确对飞机的转弯起协调作用
实现电传操纵系统的关键在于
飞机的性能 此项正确安全可靠性
控制规律 飞机的用途
为保证电传操纵系统的可靠性,需要采取的有效措施是
减少部件数量 减少使用时间
此项正确采用余度技术 提高部件的性能
电传操纵系统的基本方案有( )两大类。
人工和自动 此项正确模拟式和数字式
电动和液压 自主式和半自主式B
电传操纵系统主要组成中没有
杆力传感器 计算机
此项正确机械操纵杆系 伺服作动器
电传操纵的6余度系统一般由几个相同的通道组成,每个通道都包含
A. 传感器、计算机、舵机
B. 信号选择器以及监控器与切换装置
C. 此项正确传感器、计算机、舵机、信号选择器以及监控器与切换装置
D. 计算机、舵机、信号选择器
多余度的电传操纵系统( )连接可提高其可靠性。
串联 并联
此项正确交叉 串、并联
电传操纵系统是把驾驶员的主操纵系统和( )一起,形成一个“人—机”控制系统。
A. 飞行管理计算机系统
B. 此项正确自动飞行控制系统
C. 惯性导航系统
D. 大气数据系统
为了确保安全可靠,减小雷电感应电压,对电传操纵系统采取各种措施中不恰当的是
A. 此项正确几个通道的走线完全平行
B. 多点接地的屏蔽措施
C. 光纤传输信号
D. 非相似余度
电传操纵系统是( )
A. 电信号系统
B. 控制增稳系统
C. 此项正确电信号系统与控制增稳系统的综合系统
D. 阻尼控制系统
电传操纵系统能提供( )
A. 此项正确全权限、全时间操纵
B. 有限权限操纵
C. 有限时间
D. 仅人工操纵
航迹方位角定义为( )
A. 飞行速度向量在机体对称面上的投影与机体纵轴之间的夹角
B. 空速速度向量与地理坐标东西轴之间的夹角
C. 飞行速度向量与机体横轴之间的夹角
D. 此项正确飞行速度向量在地平面上的投影与地理坐标北向之间的夹角
11.5 通讯系统 18
11.5.2 音频组件。1
机载通讯系统包括( )。
此项正确高频通讯(HF)此项正确甚高频通讯(VHF)
此项正确飞行内话 GPS
飞机通信系统( )。
A. 只能用以实现飞机与地面之间的相互通信
B. 只能用于机内通话、旅客广播、记录话音信号
C. 此项正确可以用于飞机与飞机之间的相互通信及机内通讯。
D. 不能用于旅客广播及向旅客提供视听娱乐信号。
11.5.3 内话和广播系统。2
服务内话系统的功用是( )。
A. 供机组与地面管制台之间通话联络
B. 监听导航信号
C. 供旅客与服务员之间通话
D. 此项正确提供乘务员、驾驶舱和飞机各服务内话点之间的通话
飞机的“服务内话开关”打在“ON”位,表示( )。
A. 服务内话插孔的耳机线接通
B. 此项正确服务内话插孔的话筒线接通
C. 服务内话插孔的耳机与话筒线连在一起
D. 服务内话放大器获得电源
飞机起飞后,一般将 “服务内话开关” 拨到“OFF”位的原因是( )。
A. 切断服务内话电源
B. 切断内话系统的电源
C. 切断服务内话插孔的耳机与话筒线
D. 此项正确防止服务内话的外部插孔串入噪声
若驾驶盘上的“INT/MIC”电门扳至INT位,则( )。
A. 此项正确处于内话状态
B. 所选择的通信系统处于发射状态
C. 各通信收发机处于备用状态
D. 各通信收发机处于交互检查状态
飞机员处于收听状态时,驾驶盘上的“INT/MIC”电门应置于(中间位)。
当飞机发动机启动后,旅客广播放大器的增益( )。
A. 可手调增大0至3dB
B. 可手调增大0至6dB
C. 自动增大3dB
D. 此项正确自动增大6dB
当客舱泄压、氧气面罩自动脱落时,旅客广播放大器的增益( )。
A. 可手控增大3dB
B. 可手控增大6dB
C. 此项正确自动增大3dB
D. 自动增大6dB
旅客广播放大器的音频输入信号中,不包括( )信号。
A. 登机音乐
B. 服务员广播话音
C. 此项正确供旅客选择收听的音乐
D. 飞行员广播话音
旅客广播放大器的音频输入有( )。
2种 3种 此项正确4种 5种
旅客广播系统要处理的输入信号的优先权是由( )进行控制的。
A. 磁带放音机内部的优先权逻辑电路
B. 机长音频控制板上的优先权开关
C. 此项正确PA放大器内部的优先权逻辑电路
D. 前乘务员板上的优先权开关
如将飞机音频选择板上的PTT开关置于R/T位,则( )。
A. 将话筒输入信号直接连接到飞行内话系统
B. 将电台输出信号连接到所选内话系统中
C. 此项正确将话筒输入信号输入到所选发射机去发射
D. 进入电台接收状态
当飞机内话音频板上的PTT开关扳至I/C位时,表示( )。
A. 将电台输出信号连接到所选的内话系统中
B. 将进入电台接收状态
C. 将话筒输入信号输入到所选电台去发射
D. 此项正确将话筒输入信号直接连接到飞行内话系
飞行员可通过( )来呼叫乘务员。
音频选择板 乘务员手机
选择呼叫板 此项正确飞行员呼叫板
当飞机内话音频板上的PTT开关置于中立位时,表示( )。
A. 进入飞行内话状态
B. 此项正确电台处于接收状态
C. 电台处于发射状态
D. 进入客舱内话状态
当飞行员呼叫乘务员时,该乘务员站位( )。
A. 此项正确呼叫灯闪亮且产生高/低谐音
B. 呼叫灯闪亮,无高/低谐音产生
C. 喇叭被静音
D. 有高/低谐音产生
飞行员可通过( )来呼叫地勤人员。
音频选择板 此项正确飞行员呼叫板
乘务员手机 选择呼叫板
当飞行员呼叫地勤人员时,会引起()。
A. 呼叫灯闪亮
B. 前轮舱的电喇叭产生高/低谐音
C. 前轮舱的电喇叭产生一个高音
D. 此项正确前轮舱的呼叫灯闪亮并且电喇叭产生一个高音
地勤人员可通过( )来呼叫驾驶员。
A. 飞行员呼叫板
B. 乘务员呼叫板
C. 选择呼叫板
D. 此项正确前轮舱的FLIGHT DECK CALL开关
地勤人员呼叫机组时,会引起驾驶舱中( )。
A. P5板上的呼叫灯亮,没有音响警告
B. 警告喇叭发出高谐音,没有灯光警告
C. 此项正确P5板上的呼叫灯亮,同时喇叭发出高谐音
D. 故障警告灯亮
乘务员通过( )上的呼叫开关来呼叫飞行员或乘务员。
飞行员呼叫板 此项正确乘务员板
音频选择板 选择呼叫板
乘务员呼叫飞行员时,会引起驾驶舱( )。
A. 此项正确产生一个高谐音,同时呼叫指示灯会亮
B. 产生一个高/低谐音,同时SALCAL指示灯亮
C. 产生一个低谐音,同时指示灯亮
D. 产生一个高谐音,但无灯光指示
可通过( )完成对旅客娱乐系统系统的测试。
A. 磁带放音机前面板TEST开关
B. 旅客控制组件前面板
C. 主多路调制器的前面板
D. 此项正确前乘务员控制面板上的TEST开关
旅客可通过(旅客服务组件)上的呼叫按钮来呼叫乘务员。
下面选项中,( )不属于飞机内部通信系统。
飞行内话系统 旅客扩播系统
旅客娱乐系统 此项正确选择呼叫系统
11.5.4 驾驶舱话音记录器(CVR)。1
话音记录器用于记录(机组音频选择板内的音频信号和驾驶舱内的音频)
当(飞机在地面上并刹住停留刹车)时,按下话音记录器控制盒上的抹除按钮可以实现整体抹音。
话音记录器控制盒上的区域麦克风(AREA MIC)的作用是( )。
A. 记录随机工程师区域的话音
B. 记录观察员区域的话音
C. 记录正、副驾驶之间的对话
D. 此项正确记录驾驶舱内的环境声音
话音记录器中水下定位信标的作用是( )。
A. 此项正确当话音记录器落入水中时,用于确定话音记录器位置
B. 当话音记录器落入水中时,给话音记录器供电
C. 检测话音记录器的好坏
D. 发出故障报警信号
利用话音记录器控制板上的测试按钮可以完成( )自测试。
水下定位信标 此项正确话音记录器
控制盒 控制盒和话录器
将耳机插入话音记录器控制板的耳机插孔,然后按下控制板上的测试按钮,正常情况下可听到( )。
话音记录器所记录的话音 高/低谐音
此项正确单音频谐音 正在录制的声音
水下定位信标机(ULB),必须( )
A. 此项正确按规定时间更换电池。
B. 按规定时间更换ULB。
C. 按规定时间更换ULB或电池。
D. 按规定时间检查其有效性。
按下话音记录器控制板上的测试钮,正常情况下,控制板的测试指示器指针( )。
此项正确指到绿色区域 指到红色区域
指到白色区域 不动
11.5.5 高频通讯系统(HF)。3
高频通信系统的工作频率范围为(2~30MHz)。
高频通信无线电信号的波道间隔为(1kHz )。
高频通信系统使用的嵌入式天线安装在(飞机尾部或垂直安定面的前缘)。
高频通信无线电信号的传播方式为( )。
视距传播 波导模传播
此项正确天波传播 此项正确地波传播
现代机载高频通讯系统采用的工作方式为( )。
单边带通讯 兼容调幅
此项正确单边带通讯和兼容调幅 调幅通讯
采用单边带工作方式的优点是( )。
A. 此项正确可以大大压缩所占用的频带
B. 此项正确节省发射功率
C. 此项正确提高保密性
D. 减小天线长度
典型的高频通讯系统由( )构成。
A. 收发组、控制盒、天线调谐组
B. 此项正确收发组、天线调谐组、天线、控制盒
C. 收发组、天线、控制盒
D. 收发组、天线耦合器、控制盒
高频通信接收机中信号频率的变化形式及所采用的中频为()。
A. 此项正确二次变频,高中频
B. 二次变频,低中频
C. 一次变频,高中频
D. 一次变频,低中频
高频通信系统在发射状态时,发射机第一混频器输出的中频信号频率为(69.8MHz )。
高频通信接收机的自动增益控制电路不可能( )。
A. 减小解调器的解调失真
B. 使接收机的输出保持平稳
C. 此项正确引起音频信号的失真
D. 减小解调器的线性失真
高频通讯系统的天线调谐耦合器的作用是()。
自动调谐 此项正确实现阻抗匹配
发射信号 接收信号
高频通信系统所使用的电源是()。
A. 单相115V、400Hz交流电
B. 115V直流电
C. 此项正确3相115V、400Hz交流电
D. 28V直流电
当高频通信系统的天线调谐耦合器故障时,收发组面板上的()灯亮。
A. “LRU FAlL”
B. “LRU PASS”
C. “CONTROL INPUT FAIL”
D. “K此项正确EY INTERLOCK”
当高频通信系统收发组内微处理器故障时,收发组面板上的()灯亮。
A. “此项正确LRU FAlL”
B. “LRU PASS”
C. “CONTROL INPUT FAIL”
D. “KEY INTERLOCK”
当来自高频通信系统控制板的输入信号失效时,收发组面板上的()灯亮。
A. “LRU FAlL”
B. “LRU PASS”
C. “此项正确CONTROL INPUT FAIL”
D. “KEY INTERLOCK”
高频通信系统天线的输入阻抗()。
为50W 此项正确随工作频率而变化
为300W 在100至1000W之间
11.5.6 甚高频通讯系统(VHF)。 3
甚高频通信系统的工作频率范围为( )。
此项正确118~136MHz 108~112MHz
112~118KHz 108~136MHz
甚高频通信无线电信号的传播为(视距传播)方式。
甚高频通信无线电信号的波道间隔为( )。
此项正确25kHz 1kHz 3kHz 4kHz
现代机载甚高频通讯系统采用的工作方式是( )。
单边带通讯 兼容调幅
单边带通讯和兼容调幅 此项正确调幅通讯
甚高频通信的优点是( )。
A. 可以大大压缩所占用的频带
B. 节省发射功率
C. 传播距离远
D. 此项正确干扰较小、保密性好
机载甚高频通讯系统不包括( )。
控制盒 此项正确天线调谐组
收发组 天线
机载甚高频系统通常使用(飞机背部和腹部的刀形)天线。
甚高频通讯系统使用的电源是()。
此项正确27.5伏,直流 115伏,直流
115伏,交流 28伏,交流
甚高频系统控制板输出的频率选择信号通过( )送到收发机。
A. 双导线
B. 此项正确ARINC 429数据总线
C. ARINC 453数据总线
D. ARINC 718数据总线
按下甚高频系统收发机前面板上的“静噪/灯测试”开关()。
A. 此项正确可对面板上的指示灯进行测试
B. 可使静噪电路工作,以使耳机内的噪音消失
C. 此项正确可使耳机内听到噪音,以对接收机进行测试
D. 可使耳机内的噪音增大,以对接收机进行测试
甚高频系统收发机前面板显示窗可以显示( )。
A. 工作电压、工作电流
B. 驻波比和工作电压、工作电流
C. 驻波比和工作电压
D. 此项正确驻波比、正向功率、反射功率
VHF通信系统的天线不是( )。
A. 此项正确嵌入式天线
B. “刀”形天线
C. 接收/发射公用天线
D. 特性阻抗为50W的天线
PTT信号有效表明VHF通讯系统工作于(发射状态)状态。
甚高频通信系统使用( )。
A. 一次变频的超外差接收机
B. 单边带接收机
C. 此项正确二次变频的超外差调幅接收机
D. 调频接收机
甚高频通信高频端电路的高频放大器工作在( )状态。
乙类放大 此项正确甲类放大
乙类推挽放大 丙类放大
典型甚高频通信系统接收机第一混频器输出的第一中频信号的频率为()。
20.025kHz 60MHz
此项正确20.025MHz 60kHz
典型甚高频通信系统接收机第一混频器输出的第二中频信号的频率为()。
107kHz 107MHz
1.07MHz 此项正确10.7MHz
甚高频通信接收中的静噪电路的作用是()。
A. 此项正确无射频信号输入或输入信号的信噪比很小时,抑制噪声输出
B. 抑制噪声和无用信号的输出
C. 通话过程中抑制噪声输出
D. 防止信号失真
11.5.7 选择呼叫系统。 1
选择呼叫(SELCAL)系统(功用是当地面呼叫指定飞机时,以灯光和钟声谐音的形式通知机组进行联络)。
选择呼叫系统的编码( )构成的。
A. 由两个音频信号组成
B. 由两个字母组成
C. 由四位脉冲组成
D. 此项正确由四位字母组成
11.5.8 飞机通讯寻址和报告系统(ACARS)。4
1. ACARS系统是一个 ( ) 数字式数据通信网络。
A. 此项正确可寻址的空/地
B. 可寻址的空/空
C. 点对点的空/地
D. 点对点的空/空
2. ACARS系统的POLLED(等待)方式是
A. 电源接通后系统所处于的基本工作方式
B. 此项正确受地面台指令时进入的被动报告方式
C. 一种基本工作方式
D. 一种询问方式
3. ACARS系统的DEMAND(请求)方式是
A. 受地面台指令时进入的被动报告方式
B. 一种等待方式
C. 此项正确电源接通后系统所处于的基本工作方式
D. 一种询问方式
4. ACARS通信系统的功能是
A. 进行飞机之间的数据和信息的手动传输
B. 进行空地之间的数据和信息的手动传输
C. 进行飞机之间的数据和信息的自动传输
D. 此项正确进行空地之间的数据和信息的自动传输
5. ACARS控制中心通过( )把航空公司和它相应的飞机联系起来,进行数据和信息双向交换。
A. 此项正确代码寻址方式
B. 选择呼叫方式
C. 询问/应答方式
D. 地面二次雷达
6. ACARS控制中心通过( )与各ACARS地面台、各航空公司信息中心相联系。
A. 此项正确地面通信网络
B. 国际海事卫星
C. 机载ACARS收发机
D. 机载卫星通信系统
7. ACARS所报告的OOOI 是指
A. 发动机启动、飞机的起飞、落地、发动机关闭时间
B. 此项正确飞机的离开、起飞、落地和进入登机门时间
C. 飞机的电源打开、起飞、落地、电源关闭时间
D. 飞机门关上、起飞、落地、门打开时间
8. 机组通过ACARS系统的对话式显示组件IDU可选择
A. ACARS 的工作方式
B. 此项正确话音通信方式及频率
C. 由第几套VHF通信收发机工作
D. 由第几套HF通信收发机工作
9. 利用ACARS通信系统可在飞机发生空中故障时,
A. 只能由飞行员向地面报告
B. 自动存储故障信息并在落地后自动向地面控制中心报告
C. 此项正确可立即自动向地面报告,无需飞行员参与
D. 存储故障信息,等飞机落地后自动向地面报告,但需飞行员参与
10. ACARS通信系统的管理组件(MU)的功能是
A. 此项正确自动进行数据处理、存贮、控制发射和其它相关任务
B. 通过IDU组件手动进行数据处理、存贮、控制发射和其它相关任务
C. 接收来自IDU组件的数据,并把它发送到地面
D. 接收来自地面控制中心的数据,并把它送到IDU组件
11. ACARS话音模式是指
A. 利用ACARS系统传送语音信息.
B. 此项正确ACARS不作数据传输,VHF3用于通讯.
C. ACARS系统不使用VHF3而直接向地面传送数据.
D. 以上描述都不正确.
12. ACARS通信系统中确定OOOI时间的部件是:
A. 时钟
B. 此项正确空地电门和停留刹车状态开关
C. 程序钉
D. VHF电台和GMT
13. 当地面台同时收到多架飞机的请求时,
A. 命令这些飞机处于等待方式,然后统一给一个简单的响应信号
B. 此项正确命令这些飞机处于等待方式,然后周期的轮流询问每一架飞机
C. 命令这些飞机返回请求方式
D. 等待1.5分钟之后,自动应答
14. ACARS已等待1.5分钟,但没收到地面指令,将:
A. 继续处于等待方式
B. 改为话音方式
C. 此项正确返回等待方式
D. 改为故障方式
15. ACARS系统是利用(VHF 3 )通信收发机来传送数据的。
16. 利用ACARS系统的对话式显示组件IDU,( )。
A. 机组可 输入发送命令,并提供数据接收的提示
B. 机组可输入飞机识别码,显示所有发射和接收的数据。
C. 机组可直接与ACARS控制中心对话
D. 此项正确机组可 输入报告和阅读内存的数据,显示所有发射和接收的数据。
17. ACARS通信系统的组成中,包括
A. 此项正确ACARS机载设备
B. V此项正确HF地面无线电网
C. 此项正确ACARS控制中心和航空公司信息中心
D. 国际海事卫星网
18. ACARS 地面台的功用是
A. 此项正确接收视距范围内的飞机 ACARS数据
B. 此项正确与ACARS控制中心交换数据
C. 直接与超视距飞机进行数据交换。
D. 此项正确向视距范围内的飞机发送 ACARS数据。
19. ACARS系统的工作方式包括( )。
A. 此项正确DEMAND(请求)方式
B. 数据方式
C. 此项正确语音方式
D. 此项正确POLLED(等待)方式
20. 有关ACARS控制中心的说法正确的是:
A. ACARS工作于VHF频率。
B. 此项正确此项正确ACARS由IDU、MU、和VHF收发机及打印机组成。
C. 此项正确可进行空地间数据与信息的自动传输交换。
D. 此项正确用VHF3系统工作。
与机载ACARS无关的设备是( )。
A. 对话式显示组件(IDU)和打印机
B. 管理组件(MU)
C. VHF3号通信收发机
D. 此项正确HF通信收发机
ACARS的某个地面台的功用是 ()
A. 此项正确接收视距范围内的飞机ACARS数据
B. 此项正确与ACARS控制中心交换数据
C. 此项正确向视距范围内的飞机发送 ACARS数据
D. 直接与超视距飞机进行数据交换
ACARS系统( )地区。
A. 几乎全部覆盖欧、北美
B. 可以覆盖全球
C. 此项正确几乎全部覆盖欧、北美和中国
D. 可以覆盖除极区以外的全球
ACARS所报告的OOOI 是指( )。
A. 发动机启动、飞机的起飞、落地、发动机关闭时间
B. 此项正确飞机的起飞、落地、离开和进入登机门时间
C. 飞机的电源打开、起飞、落地、电源关闭时间
D. 飞机门关上、起飞、落地、门打开时间
11.5.9 卫星通讯系统(SATCOM)。2
1. 卫星通信实际上就是利用通信卫星 作为( )的一种通信方式。
A. 此项正确中继站
B. 地球站
C. 微波站
D. 移动通信站
2. 卫星通信系统中的下行信号是指由一个( )的信号。
A. 此项正确卫星发往地球站
B. 地球站发往另一个地球站
C. 地球站发往卫星(上行信号)
D. 通过变频使载频降低
3. 航空移动卫星通信系统主要是由四部分组成。它们分别是
A. 机载地球站、地面地球站、卫星空间网络、机载接收机
B. 此项正确机载地球站、地面地球站、空间卫星、网络协调站
C. 机载地球站、地面地球站、机站、地面话音/数据网络
D. 机载地球站、地面地球站、航空地球站、地面话音/数据网络
4. 卫星通信系统中的下行信号的频率( )上行信号的频率。
等于 大于 小于 此项正确不等于
5. 卫星通信中目前常用的多址方式是
FDMA 此项正确TDMA CDMA HDMA
6. 当太阳、卫星和地球共处在一条直线上,且卫星处在太阳和地球之间时,卫星通信的中断现象称为( )现象。
日食 天电干扰 此项正确日凌 星蚀
7. 下述因素中,对卫星通信传输质量影响最大的因素是( )。
A. 丘陵、沙漠、丛林、沼泽地等地面自然条件的差异
B. 通信距离的变化范围
C. 自然或人为干扰
D. 此项正确日凌现象
8. 在卫星通讯系统中,当太阳、卫星和地球共处在一条直线上,且( )时,造成了卫星的日蚀,称作星蚀。
A. 卫星处在太阳和地球之间
B. 此项正确地球处在太阳和卫星之间
C. 太阳处在地球和卫星之间
D. 卫星进入太平洋上空
如果多选:卫星进入地球阴影区
9. 卫星通信系统中将多个信号在基带上进行复合和分离的技术称为( )。
A. 混频
B. 调制
C. 多址联接
D. 此项正确多路复用
10. 卫星通信系统中将多个信号在射频信道上的复合技术称为
A. 多路复用
B. 频分复用
C. 此项正确多址联接
D. 混频复用
11. 卫星通讯系统利用( )等间隔配置的静止卫星可以实现全球通信。
此项正确3颗 4颗 21颗 6颗
12. 卫星通信系统中的转发器的主要功能是对上行信号进行( )。
A. 此项正确放大、混频、功率放大,形成下行信号
B. 抽样、量化、编码、功率放大,形成下行信号
C. 纠错控制、加密、功率放大,然后发射回地面
D. 信道编码、信源编码、功率放大,然后发射回地面
13. 在数字卫星通信中采取( )的目的是提高数字卫星通信传输的抗干扰性。
A. 此项正确信源编码
B. 信道复用
C. 加密措施
D. 多址联接
14. ( )是数字卫星通信技术的关键问题之一。
A. 低躁声放大
B. 此项正确同步问题
C. 微波混频
D. 微波功率放大
15. INMARSAT的航空系统的服务对象是( )
A. 飞机机组和乘务人员
B. 飞机机组与地面空管人员
C. 此项正确飞机旅客和机组人员
D. 飞机旅客和地面空管人员
16. INMARSAT的航空系统由三部分组成,分别是( )。
A. 航空地球站、飞机地球站和终端设备
B. 此项正确卫星、航空地球站和飞机地球站
C. 卫星、航空地球站和终端设备
D. 卫星、终端设备和飞机地球站
17. 三颗静止通信卫星所处的位置分别在( )上空。
A. 太平洋、北冰洋和大西洋
B. 此项正确太平洋、印度洋和大西洋
C. 欧洲、亚洲、大洋洲
D. 欧洲、亚洲、美洲
18. 卫星通信中最常用的信道分配制度有( )两种。
A. 频率分配和时间分配
B. 此项正确预分配方式和按需分配方式
C. 固定分配方式和按时分配方式
D. 全可变分配方式和随机分配方式
19. 在( )中,有较大的信号传播延迟和回波干扰。
A. ACARS系统
B. 此项正确静止卫星通信系统
C. 微波通信系统
D. 光纤通信系统
20. 业务量大的大型卫星通信地球站常采用( )放大器,输出功率可达 3000W。
A. 行波管功率
B. 固态砷化稼场效应管
C. 此项正确速调管功率
D. 晶体管功率
21. 机载卫星通信系统的天线系统在飞行中利用( )控制天线波束,使主瓣始终朝向卫星方向。
A. 天线伺服组件
B. 卫星数据组件
C. 波导换向器
D. 此项正确波束调节组件
22. 目前所应用的通信卫星距地面约
A. 12000km
B. 3600km
C. 1200km
D. 此项正确36000km 的静止卫星
23. 数字卫星通信系统的多址联接是指
A. 一个地球站把送来的多个信号在基带信道上进行复用
B. 多个地球站之间,通过卫星转发器进行相互通信
C. 一个地球站把信号送到不同的卫星转发器上
D. 此项正确多个地球站发射的信号,在卫星转发器上进行射频信道的复用
24. 航空移动业务要使用卫星通信系统必须 :
此项正确使用卫星上2个独立的转发器
A. 使用卫星上1个独立的转发器
B. 使用卫星转发器的2个信道
C. 使用不同的2颗卫星
25. 一般情况下,通讯地球站发射的信号频率是
A. 此项正确6GHZ左右.
B. 1.6GHZ.
C. 9GHZ.
D. 30GHZ.
26. 目前常用的飞机卫星通信设备由( )组成。
A. 此项正确卫星数据组件、射频组件和高功率放大器
B. 卫星数据组件、音频组件和高功率放大器
C. 卫星数据组件、射频组件和控制盒组件
D. 卫星数据组件、高功率放大器和控制盒组件
27. 航空移动卫星通信系统AMSS的卫星上有( )转发器。
A. 一个
B. 此项正确二个
C. 三个
D. 四个
28. 机载卫星通信系统的天线子系统内部设有( ),以提高信噪比。
A. 带通滤波器
B. 衰减器
C. 此项正确低噪声放大器
D. 波束调节器
29. 航空移动卫星通信系统AMSS中,卫星与飞机之间的通信频率为( )波段的信号。
A. X
B. C
C. 此项正确L
D. C或Ku
30. 卫星通讯系统的天线波束较全球波束窄,可以提高卫星的
A. 有效输出功率,因而增加系统效率
B. 有效覆盖面积,因而增加系统容量
C. 此项正确有效辐射功率,因而增加系统容量
D. 有效覆盖面积,因而增加系统效率
目前所应用的通信卫星是( )。
A. 轨道为圆形的太阳同步
B. 轨道为椭圆形的地球同步
C. 轨道为椭圆形的太阳同步
D. 此项正确轨道为圆形的地球同步
由于卫星通信使用微波频段,卫星带宽可达( )以上。
1000~5000MHz 50~100MHz 此项正确500~1000MHz 100~500MHz
为了传送模拟信息,在数字卫星通信中必须利用( )技术,把源信息变换成数字符号。
A. 低噪声放大、混频等
B. 位同步、帧同步等
C. 此项正确抽样、量化、编码等
D. 纠错控制和加密等
卫星中的通信系统中的转发器用于( )。
A. 对下行信号进行低噪声放大、混频、功率放大,形成上行信号
B. 对上行信号进行纠错控制、加密、功率放大,形成下行信号
C. 对下行信号进行抽样、量化、编码、功率放大,形成下行信号
D. 此项正确对上行信号进行低噪声放大、混频、功率放大,形成下行信号
目前,( )是全球移动卫星通信业务的主要提供者,在世界移动卫星通信领域占有极重要的地位。
A. 国际空间卫星组织
B. 国际通信卫星组织
C. 依星系统
D. 此项正确国际海事卫星组织
机载卫星通信系统须向天线子系统提供直流电源,以使其中的( )正常工作。
A. 带通滤波器
B. 低噪声放大器
C. 此项正确衰减器
D. 波束调节器
11.5.10 应急定位发射机(ELT)。 1
应急电台自备新电池的有效期是( )。
1年之内 2年之内
5年之内 此项正确5年以上
应急电台的自备干电池应( )。
A. 此项正确初装5年以后,每隔2年检查一次
B. 初装5年以后,每隔1年检查一次
C. 初装3年以后,每隔2年检查一次
D. 初装3年以后,每隔1年检查一次
有效的应急电台的电池必须保证应急电台能连续工作( )。
24小时以上 此项正确48小时以上
15天以上 30天以上
应急电台在飞机的应安装在( )。
A. 此项正确在垂直尾翼之前的尽可能靠后处
B. 前电子设备舱
C. 主电子设备舱
D. 前乘务员与驾驶舱之间
应急电台的工作频率是(121.5MHz和243MHz)。
在飞机发生事故时,利用应急电台( )。
A. 可提供近程视距双向通信
B. 发出飞机位置参数信号
C. 此项正确发出呼救信号
D. 可进入远程移动通讯网
11.6 导航系统 34
11.6.2 ADF 自动定向机。2
自动定向机( )。
A. 只能利用专用NDB台实现自动定向
B. 此项正确可以利用民用广播电台实现自动定向
C. 能测量飞机与地面导航台的相对方位
D. 利用民用广播电台只能实现人工定向B
利用现代飞机的自动定向机除可进行向台(TO)或背台(FROM)飞行外,还可( )。
A. 收听民用广播电台的广播
B. 利用NDB导航台进行穿云下降,收听民用广播电台的广播
C. 利用定位导航台抄收气象报告,收听民用广播电台的广播
D. 此项正确收听民用广播、抄收定位导航台的气象报告或穿云下降
自动定向机所提供的信息由()显示。
EADI 此项正确RDDMI 此项正确EHSI CDU
关于自动定向系统的技术指标正确的是()。
A. 工作频率范围 190~1750kHz,
B. 频率间隔 0.1kHz定向摆动小于±2°
C. 此项正确1000Hz,调幅度30%,信噪比 6dB时灵敏度为 35µV/m,
D. 输出大于7W
自动定向机机载设备包括()。
A. 此项正确定向接收机、控制盒、方位指示器、环形天线和垂直天线
B. 定向接收机、控制盒、环形天线和垂直天线
C. 定向接收机、方位指示器、环形天线和垂直天线
D. 定向接收机、控制盒、方位指示器、环形天线
现代机载自动定向机大多采用( )来传输选频信息。
A. ARINC429总线
B. 五中取二码
C. 此项正确BCD码的ARINC数据字
D. BNR码的ARINC数据字
ADF接收机的功能电路主要有()。
A. 环形天线电路、垂直天线电路、信号接收电路、方位信息处理电路
B. 环形天线电路、垂直天线电路、监控电路、信号接收电路、混频电路和方位信息处理电路
C. 环形天线电路、垂直天线电路和信号接收电路、方位信息处理电路
D. 此项正确天线信号电路、 方位信息电路、接收机和监控电路
自动定向机的控制盒用于( )。
A. 控制接收机的工作方式,调节灵敏度
B. 选择频率、工作方式、调节灵敏度
C. 选择频率、控制音量
D. 此项正确选择频率和工作方式和调节音量
自动定向机的工作方式选择开关有( )位置。
此项正确四种 三种 二种 一种。
自动定向机工作频率范围是()。 190~550kHz 此项正确190~1750kHz 190~550MHz 190~1750MHz
NDB导航台的工作频率为()。
190~550MHz 190~1750kHz
此项正确190~550kHz 190~1750MHz
RDDMI()。
A. 指示器的刻度盘不是活动的
B. 指针相对于罗牌的读数是飞机的磁航向
C. 相对于指示器顶部标线的读数是地面导航台的磁方位角
D. 此项正确可同时指出飞机的磁航向和电台的相对方位
无线电方位距离磁指示器()。
A. 的指针相对于顶部标线的读数就是地面导航台的磁方位角
B. 此项正确可以指示两部自动定向机的相对方位,也可以指示VOR方位
C. 可以指示两部自动定向机的磁方位和两部测距机的距离
D. 可同时指出飞机与地面电台的相对方位
一部自动定向机()。
A. 在自动定向时只需要利用一部天线
B. 此项正确的垂直天线无方向性,环形天线是有方向性的
C. 的两种天线都是方向性天线
D. 的垂直天线用来提供方位信息,环形天线实现单值定向
为实现自动定向,ADF()。
A. 必须同时接收NDB台和民用广播电台的信号
B. 此项正确可利用民用广播电台或NDB台的信号
C. 的垂直天线接收民用广播电台信号,环形天线接收NDB台信号
D. 的环行天线接收民用广播电台信号,垂直天线接收NDB台信号B
在ADF接收机输入端,环形天线同垂直天线信号的相位相差为()。
0° 180° 此项正确90° 45°
环形天线信号与垂直天线信号的相位差()。
A. 此项正确与电波的来向有关
B. 与电波的强弱有关
C. 与电波的来向无关
D. 与电波的来向和强弱无关
地面台位于()时,纵向(正弦)环形天线输出的感应电动势为零。
A. 飞机正前方
B. 飞机正左方
C. 飞机正左方或正右方
D. 此项正确飞机正前方或正后方
地面台位于()时,横向(余弦)环形天线输出的感应电动势为零。
A. 飞机正前方或正后方
B. 飞机正左方
C. 此项正确飞机正左方或正右方
D. 飞机正前方
若纵向(正弦)环形天线输出的感应电动势为最大值,则地面台位于飞机()。
正前方或正后方 此项正确正左方或右方
正左方 正下方
若横向(余弦)环形天线输出的感应电动势为最大值,则地面台位于()。
此项正确飞机正前方或正后方 飞机正上方
飞机正左方或右方 正下方
水平面中环形天线的方向性图呈( )形。
“此项正确8”字形 心形 圆形 心形
环行天线的“8”字形方向性图的特点是()。
A. 接收信号的最大值比最小值灵敏
B. 此项正确有两个接收信号最小值方向
C. 有两个接收信号最小值方向和一个最大值方向
D. 有两个接收信号最大值方向和一个最小值方向
电波从各个方向入射时,垂直天线感应电势的()。
A. 相位、振幅是相同的
B. 此项正确相位都是相同的
C. 振幅都是相同的
D. 相位、振幅都是不相同的
垂直天线()天线。
A. 是无方向性
B. 此项正确在水平面中是无方向性的
C. 在垂直面中是无方向性的
D. 在水平面中是有方向性的
垂直天线在垂直面内的方向性图是()。
“此项正确8”字形 心形 双曲形 圆形
在自动定向系统中,为解决定向的双值性问题,()。
A. 此项正确采用环形天线同垂直天线相结合的办法
B. 除环形天线外,还需应用垂直天线的方向性特性
C. 采取最大值定向方案
D. 采取最小值定向方案
环形天线与垂直天线的组合方向性图是()。
“8”字形 此项正确心形 双曲形 圆形
振幅式M型定向机()。
A. 中的定向过程与振幅有关,而与调制系数无关
B. 在振幅不同时,调制系数不变
C. 是利用测振幅来定向的
D. 此项正确是利用测定调制系数的方法来定向的
振幅式M型定向中的调制系数( )。
A. 与信号振幅有关
B. 此项正确与电波入射角有关
C. 与电波强弱有关
D. 是常数,与其它参数无关
旋转测角器非移相式自动定向系统中测角器转子输出信号()。
移相90° 此项正确不移相
是调幅信号 是调频信号
旋转测角器非移相式自动定向系统中测角器转子输出信号与垂直天线信号在迭加时()。
A. 此项正确的相位差为90°
B. 同相
C. 的幅度与相位均相同
D. 的相位相同或相反
天电干扰影响最大的是()。
短波和中波 短波和超短波
短波和长波 此项正确中波和长波
飞机在大量放电的雷暴云附近飞行时,方位指针()。
A. 此项正确会偏向雷暴云方向
B. 会偏向地面台方向,但有一定误差
C. 无法确认真正指向
D. 的指示不受影响
静电干扰是指()所导致的干扰。
A. 雷暴云大量放电、二次辐射
B. 大气放电、二次辐射
C. 大气放电、雷暴云大量放电、二次辐射
D. 此项正确雨、雪、冰晶和浮尘微粒所带电荷、雷暴云放电、大气放电
所谓定向系统的山区效应()。
A. 此项正确是电波在传播过程中,遇到山丘时发生绕射和反射所导致的定向误差
B. 此项正确是在山区低空飞行时,自动定向机方位指针所出现的偏离准确位置或摆动
C. 是飞机在山区上空飞行时受山区影响所出现的误差
D. 此项正确只存在于靠近山区30-40kmD 范围内
()可减小或避免山区效应。
A. 此项正确提高飞行高度
B. 此项正确尽量远离山区
C. 此项正确仔细根据仪表指示估算方位
D. 降低飞行高度
定向系统的海岸效应是由于()所导致的效应。
A. 陆地的导电系数比海洋大,波面在陆地的倾斜程度比海洋大
B. 此项正确陆地的导电系数比海洋小,波面在陆地的倾斜程度比海洋大
C. 此项正确电波穿越海岸线时,由于导电系数改变
D. 此项正确电波从陆地进入海洋,波面倾斜程度将逐渐减小
减小或避免海岸效应的有效方法是()。
A. 使电波传播的方向同海岸线的夹角尽可能小
B. 此项正确使电波传播的方向同海岸线垂直
C. 使飞机帖近海面飞行
D. 使飞机平行于海面飞行
二次辐射会使定向系统()。
A. 产生夜间误差
B. 产生海岸误差
C. 此项正确产生象限误差
D. 的效果是减弱天线信号的大小
对定向系统而言,二次辐射()。
A. 此项正确是指飞机的金属部件对电波产生感应电势, 并向空间辐射微弱电波的现象
B. 是指由飞机传播到地面的电波由地面再次反射给飞机的现象
C. 所形成的电波不会使环形天线产生感应电势
D. 的效果是减弱天线信号的大小
定向系统的象限误差是由()导致的。
夜间效应 海岸效应
此项正确飞机的二次辐射 NDB的天线特性
减小或避免象限误差的有效方法是()。
A. 提高接收机的灵敏度
B. 选择尽可能高的频率
C. 选择尽可能高的频率并提高接收机的灵敏度
D. 此项正确应用罗差补偿
在自动定向系统中,()。
A. 指示的相对方位角小于电台的相对方位角,称为负罗差
B. 此项正确指示的相对方位角大于电台的相对方位角,称为负罗差
C. 指示的相对方位角大于电台的相对方位角,称为正罗差
D. 罗差没有正负
正确修正定向系统的二次辐射误差的方法是()。
A. 改变天线的横向安装位置
B. 改进飞机材料,使其不产生二次辐射
C. 此项正确用罗差补偿
D. 改变天线的纵向安装位置
自动定向机的安装误差()。
A. 产生的原因是指示器的指示与罗差补偿器指针的指示不一致
B. 在任何方位上的误差为一致性的等值误差
C. 此项正确是由于环形天线底座安装不准确所导致的误差
D. 是由于罗差补偿器安装不准确所导致的误差
11.6.3 VOR 甚高频全向导航。3
全向信标VOR的含义是( )。
A. 它是一种在导航台360°范围内,各方位上均无方向性的导航系统
B. 此项正确它是一种在导航台360°范围内,各方位上均有方向性的导航系统
C. 它是一种可在导航台180°仰角范围内导航的有方向性的导航系统
D. 它是一种在导航台360°范围和180°仰角内有方向性的导航系统
全向信标系统是一种( )导航系统。
远程无方向性 近程方向性
远程方向性 此项正确近程无方向性
VOR系统是利用( )而实现测角的。
A. 机载设备天线的方向性特性
B. 机载和地面设备的天线方向性特性
C. 此项正确地面设备天线的方向性特性
D. 数字式数据传输
机载VOR系统属于(他备式导航)。
从飞机所在位置的磁北方向顺时针测量到飞机与 VOR台连线之间的夹角叫(电台磁方位)。
从VOR台的磁北方向顺时针测量到VOR台与飞机连线之间的夹角叫(飞机磁方位)。
飞机所在位置的磁北方向和飞机纵轴方向(机头方向)之间顺时针方向测量的夹角叫(磁航向)。
飞机纵轴方向和飞机到 VOR台连线之间顺时针方向测量的夹角叫(相对方位角)。
飞机磁方位和 VOR方位相差( )。
A.90° B.45° C.225° D. 此项正确180°
飞机磁方位为0°,相对方位为0°,VOR方位应为( )。
0° 此项正确180° 90° 270°
在通常情况下,VOR偏离由( )
A. 此项正确EHSI上的偏离杆显示
B. EADI上的偏离杆指示
C. RMI上的指针指示
D. RDDMI上的指针指示
VOR方位等于( )。
A. 飞机磁方位与飞机磁航向之和
B. 此项正确磁航向加相对方位
C. 飞机磁方位加相对方位
D. 相对方位
VOR方位角是( )连线之间的角度。
A. 从VOR台处的磁北方向顺时针测量到飞机与 VOR台
B. 从飞机的机头方向顺时针测量到 VOR台与飞机
C. 从VOR台磁北方向顺时针测量到 飞机的机头方向
D. 此项正确从飞机处的磁北方向顺时针测量到飞机与 VOR台
在民用航空导航中,可利用VOR系统( )。
A. 沿选定的航路导航
B. 定位
C. 测高
D. 此项正确沿选定的航路导航和定位
利用VOR系统进行定位计算的方法有( )。
此项正确两种 三种 四种 五种 A
在VOR工作状态,频率已选到102~112MHz范围内,但VOR不工作,应首先( )。
A. 更换VOR接收机
B. 此项正确检查所选频率是否是VOR频率
C. 更换RMI
D. 通断电源开关
VOR/LOC工作频率范围为( )。
A. 108.00—111.95MHz
B. 108.00—112MHz
C. 112.00—118.MHz
D. 此项正确108.00—117.95MHz
VOR/LOC工作频率间隔为( )。此项正确50kHz 100kHz 20kHz 60kHz A
在VOR接收机中,定位的基本原理是测量二低频信号的( )。
频率差 幅度差
此项正确相位差 以都不对
VOR的调制信号频率是( )。 此项正确30Hz 9960Hz 480Hz 9960KHz
VOR接收的基准相位信号是( )。
A. 被9960Hz调幅的甚高频信号
B. 被30Hz调频的甚高频信号
C. 此项正确9960Hz先被30Hz调频,再去调幅载波的甚高频信号
D. 9960Hz先被30Hz调幅,再去调频载波的甚高频信号
VOR接收的可变相位信号是( )。
A. 被9960Hz调幅的甚高频信号
B. 此项正确被30Hz调幅的甚高频信号
C. 9960Hz先被30Hz调频,再去调幅载波的甚高频信号
D. 9960Hz先被30Hz调幅,再去调频载波的甚高频信号
已知飞机的磁航向是45°,相对方位是90°,则VOR方位是( )。
270° 此项正确135° 225° 45°
在108—111.95MHz的VOR和LOC共用频段中,VOR的频率是( )。
A. 百分之一位为偶数的频率
B. 此项正确十分之一位为偶数的频率
C. 百分之一位为奇数是的频率
D. 十分之一位为奇数的频率
在108—111.95MHz的VOR和LOC共用频段中,LOC的频率是( )。
A. 百分之一位为偶数的频率
B. 十分之一位为偶数的频率
C. 百分之一位为奇数是的频率
D. 此项正确十分之一位为奇数的频率
安装在机场的VOR台叫终端VOR台( TVOR),其工作距离为( )。
250n mile 此项正确25n mile
45n mile 55n mile
航路VOR台的工作距离为( )。
此项正确200 n mile 250 n mile
25 n mile 260 n mile
以下对基准相位30HZ和可变相位30Hz信号描述错误的是( )。
A. 可变相位信号相位随VOR台的径向方位而变化
B. 基准相位信号相位在 VOR台周围 360°方位上是相同的
C. 基准相位30HZ和可变相位30Hz信号用不同的调制方法
D. 此项正确基准相位信号相位在 VOR台周围 360°方位上是不相同的
基准30 Hz信号对9960Hz副载波调频,频偏为( )。
4800 Hz 48 kHz 480 kHz 此项正确480 Hz
一般人的语音音频可以通过()分开。
A. 300-1020Hz带通滤波器
B. 300-30000Hz带通滤波器
C. 此项正确300-3000Hz带通滤波器
D. 30-300Hz带通滤波器
VOR接收机中的相位检波器的作用是( )。
A. 此项正确比较两个30Hz信号的相位,产生差电压
B. 比较两个30Hz信号的幅度,产生差电压
C. 比较两个30Hz信号的频率,产生差电压
D. 比较两个30Hz信号的调制度,产生差电压
机载VOR系统的主要部件包括( )。
A. 控制盒、天线、甚高频接收机
B. 此项正确控制盒、天线、甚高频接收机和指示仪表
C. 天线、甚高频接收机和指示仪表
D. 天线、甚高频接收机
VOR接收机接收和处理VOR台发射的方位信息,提供的输出信号有( )。
A. 话音和台识别信号
B. 此项正确VOR方位信号
C. 航道偏离信号
D. 位置信号
VOR向/背台信号显示在( )上。
RMI EADI
此项正确EHSI EADI和EHSI上
在现代飞机上,VHF NAV控制盒的主要功能有( )。
A. 此项正确频率选择和显示
B. 此项正确在选择VOR,LOC频率的同时,自动地选择DME、G/S的配对频率
C. 此项正确试验按钮
D. 音量调节
在现代飞机上的VHF NAV控制盒用于控制( )的频率。
A. VOR、LOC
B. LOC、G/S
C. 此项正确VOR、LOC、DME、G/S
D. VOR、LOC、DME、G/S、MKB
机载VOR天线的特性是( )。
A. 此项正确全向水平极化的方向图
B. 水平极化的方向图
C. 全向垂直极化的方向图
D. 垂直极化的方向图
VOR天线的位置应该在( )。
A. 垂直安定面上或机身的下部
B. 此项正确垂直安定面上或机身的上部
C. 垂直安定面上或机身的头部
D. 垂直安定面上或机身的翼部
EHSI指示器指示飞机偏离VOR预选航道的角度时,每点代表( )的偏离。
2° 此项正确5° 2.5° 0.35°
EHSI指示器中三角形符号( )。
A. 此项正确在向台区飞行时,三角形指向机头方向
B. 在背台区飞行时,三角指向机头方向
C. 在向台区飞行时,三角形指向机尾方向
D. 代表飞机位置
VOR导航接收机的主要功能包括( )。
A. VOR信号的接收
B. 方位信息处理
C. 此项正确VOR信号的接收和方位信息处理
D. 进行定位计算
VOR导航接收机通常是二次变频的超外差式接收机,其第一中频为( )。
86.55MHz 96.55MHz
此项正确21.4MHz 25.4kHz
VOR导航接收机通常是二次变频的超外差式接收机,其第二中频为( )。
86.55MHz 此项正确168.5kHz
21.4MHz 25.4kHz
VOR导航接收机幅度检波器检出的信号包含有( )。
A. 此项正确30Hz可变相位信号
B. 此项正确9960Hz调频副载波
C. 此项正确话音(300—3000Hz),台识别码
D. 监测信号
可变30Hz和移相后的基准30Hz相位差W为90°,说明( )。
A. 飞机在预选航道上,航道偏离杆指中心零位
B. 此项正确飞机在预选航道右侧
C. 飞机在预选航道左侧
D. 磁航向为90°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基准30Hz和可变30Hz的相位差即是VOR方位
B. 此项正确基准30Hz和可变30Hz的相位差仅表示VOR台的径向方位
C. 0~180°之间,VOR方位等于两个30Hz的相位差减 180°
D. 180~360°之间,VOR方位等于两个30Hz的相位差加180°
已知VOR方位为0°,预选航道为0°,向/背指示为( )。
此项正确向台 背台
没有向背台指示 空白
VOR导航中的背台是指( )。
A. 机尾对准电台
B. 航向为180°
C. 此项正确预选航道和实际VOR方位的差大于±90°
D. 预选航道和实际VOR方位的差小于±90°
VOR台的识别信号是( )。
此项正确莫尔斯码 1200Hz信号
1000Hz信号 3000Hz信号
VOR接收机中数字方位测量的基本原理是( )。
A. 将基准相位30Hz和可变相位30Hz的幅度差转换成一定频率的脉冲个数
B. 此项正确将基准相位30Hz和可变相位30Hz的相位差转换成一定频率的脉冲个数
C. 将基准相位30Hz和可变相位30Hz的频率差转换成一定频率的脉冲个数
D. 将基准相位30Hz和可变相位30Hz的相位差转换成脉冲个数
无线电高度表所测量的高度是()。
相对高度 此项正确真实高度
绝对高度 气压高度
11.6.4 ILS 仪表着陆系统。3
仪表着陆系统的功用是在能见度不良时()。
A. 指示正确的着陆方位角和着陆速度
B. 控制飞机自动跟踪仪表指示而安全着陆
C. 此项正确提供引导信息,保证飞机安全进近和着陆
D. 指示出应采用的进近下滑角度和航向角
为了着陆飞机的安全,在目视着陆飞行条例(VFR)中规定,目视着陆的( )。
A. 水平能见度必须大于4.0km,云底高不小于3km
B. 水平能见度必须大于4.8km,云底高不小于3000m
C. 水平能见度必须大于48m,云底高不小于300m
D. 此项正确水平能见度必须大于4.8km,云底高不小于300m
为保证着陆飞机的安全,当()时不应进行目视着陆,而应依靠ILS着陆。
A. 水平能见度小于4.0km,云底高小于3km
B. 此项正确水平能见度小于4.8km,云底高小于300m
C. 水平能见度小于48m,云底高小于300m
D. 水平能见度小于4.8km,云底高小于3000m
决断高度是指()。
A. 飞机到达看见跑道的最大允许高度
B. 此项正确驾驶员对飞机着陆或复飞作出判断的最大高度
C. 飞机到达看见跑道的最低允许高度
D. 飞机放起落架的高度
着陆过程中使用的决断高度是()。
A. 由大气计算机计算并提供的
B. 放起落架的最低高度
C. 此项正确事先设定的一个无线电高度
D. 事先设定并存储在FMC的导航数据库中的
民用飞行中的决断高度是()。
A. 由FMC计算并提供的
B. 驾驶员对飞机着陆或复飞作出判断的最大高度
C. 存储在FMC的导航数据库中的
D. 此项正确由飞行员在EADI面板上输入的
国际民航组织根据在不同气象条件下飞机的着陆能力,将着陆标准规定为(三类)。
Ⅰ类着陆的跑道视距和决断高度规定为()。
A. 此项正确跑道视距不小于800m, 决断高度60m
B. 跑道视距不小于400m,决断高度30m
C. 跑道视距不小于200m,决断高度15m
D. 跑道视距不小于1000m,决断高度300m
Ⅱ类着陆的跑道视距和决断高度规定()。
A. 跑道视距不小于800m, 决断高度60m
B. 跑道视距不小于400m,决断高度100m
C. 跑道视距不小于200m,决断高度15m
D. 此项正确跑道视距不小于400m,决断高度30m
国际民航组织规定的着陆标准中等级最高、对飞机设备要求最高的是(Ⅲ C)标准。
ILS系统包括(三个)分系统。
ILS中提供横向引导的是( )系统。 指点信标 此项正确航向信标
下滑信标 VOR
仪表着陆过程中用于向飞机提供垂直引导的是 ( )分系统。
此项正确下滑信标 航向信标
指点信标 LRRA
仪表着陆过程中向飞机提供距离引导的是 ( )系统。
此项正确指点信标 DME
下滑信标 LRRA
进近着陆过程中飞机的高度信息是由 ( )系统提供的。
A. 第一套大气数据计算机
B. FMC
C. 第一套和第二套大气数据计算机
D. 此项正确LRRA
电子水平状态显示器(EHSI)的航道偏离杆右指,表示( )。
A. 飞机在航向道的右边
B. 此项正确飞机在航向道的左边
C. 驾驶员飞左
D. 机场在飞机右方
电子水平状态显示器(EHSI)的航道偏离杆左指1点,表示( )。
A. 飞机在航向道的左边1度
B. 飞机在航向道的左边2度
C. 飞机在航向道的右边2度
D. 此项正确飞机在航向道的右边1度
若飞机正在航向道上,偏离指示为( )。
指右 指左 此项正确零 维持原指示
若电子EADI的下滑指针上指,表示( )
A. 飞机在下滑面的上面
B. 此项正确飞机在下滑面的下面
C. 驾驶员应向下飞
D. 应增大飞行高度
EADI的下滑指示器指针向下指1点表示( )。
A. 飞机偏低于下滑道
B. 飞机偏高于下滑道
C. 飞机偏高于下滑道1°
D. 此项正确飞机偏高于下滑道0.35°
下滑面和跑道水平面的夹角,根据机场的净空条件,通常为( )。
3~5° 2~5°
3~4° 此项正确2~4°
航向信标工作频率为( )。
A. 此项正确108.10~111.95 MHz
B. 329.15~335MHz
C. 118.10~136.975 MHz
D. 108~118MH
下滑信标工作频率为( )。
A. 108.10~111.95 MHz
B. 此项正确329.15~335MHz
C. 118.10~136.975 MHz
D. 75MHz
指点信标工作频率为( )。
A. 108.10~111.96 MHz
B. 329.15~336MHz
C. 118.10~136.976 MHz
D. 此项正确75MHz
航向信标共有( )个波道。
160 200 此项正确40 256
下滑信标共有( )个波道。
此项正确40 160 256 4096
航向信标的工作频率是( )、百分位为0或5的频率。
A. 此项正确108~112 MHz范围内十分位为奇数
B. 108~112 MHz范围内十分位为偶数
C. 108~118 MHz范围内十分位为奇数
D. 108~118 MHz范围内十分位为偶数
航向信标工作频率的十分位是( )。
此项正确奇数 偶数 奇数或偶数 0或5
ILS系统的航向接收机所接收的信号中包括( )。
A. 此项正确90Hz调幅信号
B. 此项正确1020Hz的台识别码
C. 此项正确地- 空通讯话音信号(300~3 000Hz)
D. 此项正确150Hz调幅信号
ILS系统航向接收机为双变频超外差式接收机,其检波输出信号由( )分离。
此项正确带通滤波器 晶体滤波器
微处理器 低通滤波器
标准的航道偏离指示器的满刻度偏转与( )DDM相对应。
1.055此项正确 0.155 0.105 1.55
ILS系统警告旗出现的原因为( )。
A. 此项正确没有接收到射频信号
B. 此项正确接收信号中没有90Hz或150Hz调制信号
C. 此项正确90Hz或150Hz信号幅度降到额定值的10%,而另一个保持在额定值的20%
D. 此项正确接收机灵敏度过低
当飞机在航向道上时,( )。
A. 此项正确90Hz调制信号与150Hz调制信号相等
B. 90Hz调制信号大于150Hz调制信号
C. 150Hz调制信号大于90Hz调制信号
D. 90Hz调制信号与150Hz调制信号之和为0.155
当飞机在下滑道下边时,(90Hz调制信号小于150Hz调制信号)。
当飞机在航向道右边时,(150Hz调制信号大于90Hz调制信号)。
当飞机在航向道左边时,(90Hz调制信号大于150Hz调制信号)。
沿反航道的进场飞机,可获得( )引导。
下滑 指点信标 此项正确航向
航向、下滑和指点信标
航向信标台发射的识别信号采用( )。
BCD编码 二-五编码
BRN编码 此项正确国际莫尔斯电码
A. ILS中的DDM定义为( )。 此项正确90Hz和150Hz信号调制度的差值除以100
B. 90Hz和150Hz信号调制度的差值
C. 90Hz和150Hz信号调制度的和值除以100
D. 90Hz和150Hz信号调制度的和A
当飞机在下滑道以上1度时,EADI上的下滑指针( )。
上指1点 此项正确下指2点
上指2点 下指1点
当飞机在下滑道以下1度时,EADI上的下滑指针(上指2点)。
下滑信标系统( )。
A. 此项正确工作于UHF波段
B. 的发射功率很大
C. 的下滑信标发射台识别码和地-空话音通讯信号
D. 和指点信标配对工作
在仰角覆盖范围内,由最靠近下滑道的DDM等于( )的各点的轨迹所限定的扇区叫下滑道扇区。
0.115 0.105
此项正确0.175 1.75
当飞机着陆时,经过外、中、内指点信标时,机上指示灯的颜色变化顺序为( )。
白黄蓝 黄白蓝 蓝白黄 此项正确蓝黄白
指点信标系统( )。
A. 此项正确的发射频率均为75MHz
B. 的发射频率均为750MHz
C. 的发射频率均为75kHz
D. 的发射频率均为750kHz
11.6.5 无线电高度表(RA)。2
无线电高度表测量的飞机高度是指( )以上的高度。
海平面 此项正确地面
起飞机场基准面 标准海平面
无线电高度主要用于飞机的( )。
A. 起飞阶段
B. 巡航阶段
C. 进近着陆阶段
D. 此项正确进近着陆和起飞阶段
目前民用飞机上,无线电高度表的最大测高范围是( )。
2500米 此项正确2500英尺
1500英尺 30000英尺
在现代飞机上,无线电高度表的工作频率是( )。
此项正确4300kHz 4300 MHz
1090 MHz 9370 MHz B
目前民用飞机上的高度表工作频率在( )。
L波段 此项正确C波段
X波段 S波段
无线电高度表的测高原理是测量电波从飞机发射到地面,再返回到飞机的()。
A. 相位变化
B. 幅度变化量
C. 频率变化
D. 此项正确电波在空间往返传播时间
无线电高度表测高基础是利用()。
A. 地面对无线电波的反射特性
B. 电波在空间传播的等速性
C. 电波的传播速度等于光速的特性
D. 此项正确电波在空间传播的等速性和地面对无线电波的反射特性
如果电波从飞机传播到地面,再返回到飞机,往返传播时为⊿t(传播速度为C)则无线电高度H等于()。
H=c⊿t 此项正确H=1/2(c⊿t)
H=2c⊿t 以上都对
普通FMCW高度表的发射信号是()。
A. 幅度随调制信号连续变化的调幅波
B. 此项正确频率随调制信号连续变化的调频波
C. 频移随调制信号连续变化的等幅波
D. 频移随调制信号连续变化的等幅波
普通FMCW高度表发射信号的频移()。
A. 随飞机高度变化
B. 此项正确不随飞机高度变化
C. 高度越大,频移越大
D. 高度越大,频移越小
普通FMCW高度表发射信号的调制频率()。
A. 此项正确不随飞机高度变化
B. 随飞机高度变化
C. 高度越大,调制频率越大
D. 高度越大,调制频率越大
调频无线电高度表发射信号到地面,再反射到飞机,地面反射波的频率()。
A. 等于发射信号的频率
B. 高于发射信号的频率
C. 低于发射信号的频率
D. 此项正确高于或低于发射信号的频率
普通FMCW高度表测高是把被测高度转换成()。
A. 接收信号和本振信号的差频
B. 发射信号和本振信号的差频
C. 此项正确发射信号和接收信号的差频
D. 调制信号频率
普通FMCW高度表当前发射信号和接收的地面发射信号的差频值()。
A. 与飞机高度成反比
B. 此项正确与飞机高度成正比
C. 与飞机高度无关
D. 为调制信号频率
普通FMCW高度表测高是通过测量()来计算高度的。
A. 调制信号的周期
B. 发射信号的频移
C. 一个调制周期内差频信号的脉冲数
D. 此项正确单位时间内差频信号的脉冲数
普通FMCW高度表电路中,信号混频器的作用是获得()。
A. 地面反射信号和本振信号的差频
B. 发射信号和本振信号的差频
C. 此项正确现在发射信号和地面反射信号的差频
D. 现在发射信号和地面反射信号的和频
各种LRRA中,()易产生阶梯误差。
A. 此项正确普通FMCW高度表
B. 等差频FMCW高度表
C. 脉冲高度表
D. 所有类型的高度表
普通FMCW高度表增加频移的主要目的是()。
A. 提高测高范围
B. 增强地面反射功率
C. 此项正确减小阶梯误差
D. 提高调制灵敏度
普通FMCW高度表,在其他发射参数不变的情况下,减小阶梯误差的方法是()。
A. 提高中心频率
E. 此项正确增大频移
B. 减小频移
C. 减小调制信号的频率
对称三角波调制的普通FMCW高度表,所产生的差拍频率,在一个调制周期中()。
A. 差频是恒定值
B. 有一个差频等于零的转向点
C. 此项正确有二个差频等于零的转向点
D. 有三个差频等于零的转向点
在普通FMCW高度表中,差频放大器的增益随高度变化的原因是()。
A. 低高度,差频小,增加差频信号的幅度
B. 高高度,差频大,减小差频信号幅度
C. 此项正确高高度,接收信号幅度小,提高增益,保持差频信号不变
D. 补偿气压减小所导致的增益变
为补偿飞机高度对反射信号强度的影响,差频放大器的频率特性是()。
A. 增益随差频的增大而减小
B. 此项正确增益随差频的增大而增大
C. 增益与差频的大小无关
D. 增益在整个差频范围内保持不
普通FMCW高度表存在阶梯误差的原因是由于( )。
A. 发射信号采用的是对称三角波调制
B. 在一个调制周期内有两个差频为零的转折点
C. 差频信号的幅度随高度而变化
D. 此项正确采用了将差频信号转换为脉冲计数的方法
在三角波调制的普通FMCW高度表中,计算所得的差频和实际测量的差频(平均差频)之间的误差( )。
A. 此项正确随飞机高度的增大而增大
B. 随飞机高度的增大而减小
C. 随飞机高度的减小而增大
D. 与飞机高无关
所谓等差频FMCW高度表是指在测高过程中,保持( )不变的高度表。
A. 调制信号的周期
B. 发射信号的频率
C. 地面反射信号的频率
D. 此项正确发射信号和反射信号的频率差
在等差频FMCW高度表中,被测高度转换为( )。
A. 此项正确发射信号的锯齿波调制周期
B. 调频信号的频移
C. 发射信号与地面反射信号的差频频率
D. 接收信号的幅度
等差FMCW高度表,在搜索方式发射信号的( )。
A. 此项正确频移从小到大周期变化
B. 频移从大到小周期变化
C. 调制周期从大到小周期变
D. 调制周期从小到大周期变化
等差频FMCW高度表工作于搜索方式时发射信号的调制周期从小到大周期性变化,相当于()。
A. 此项正确从低高度向高高度搜索飞机高度
B. 从高高度向低高度搜索飞机高度
C. 自动调节发射中心频率
D. 自动调节差频频率
等差频FMCW高度表工作于搜索方式时,所谓搜索是指搜索( )。
A. 使差频等于零的调制周期
B. 使调制频率等于指定的25kHz的调制周期
C. 此项正确使差频等于指定的25kHz的调制周期
D. 使频移变化到指定的25kHz的调制周期
在等差频FMCW高度表中( )。
A. 发射信号的中心频率保持不变
B. 发射信号的频移保持不变
C. 此项正确调制周期随高度变化而变
D. 频移随高度变化而变化
等差频调FMCW高度表从搜索方式转换到跟踪方式的条件是( )。
A. 差频信号等于零
B. 发射信号的频移变化接近25kHz
C. 调制信号的频率率接近25kHz
D. 此项正确差频信号的频率接近25kHz
等差频FMCW高度表工作于跟踪方式时,当高度变化时发射信号的( )。
A. 此项正确频移不变而调制周期变化
B. 、调制周期不变而变化频移
C. 频移和调制周期都改变
D. 频移和调制周期都不改变
等差频FMCW高度表工作于跟踪方式时,()。
A. 高度增加时频移减小
B. 高度减小时频移增加
C. 此项正确高度增加时,调制锯齿波的周期增大
D. 高度减小时,调制锯齿波的周期增大
等差频FMCW高度表是通过测量( )实现测高的。
A. 发射信号和反射信号的差频
B. 此项正确调制锯齿波的周期
C. 调频波的频移
D. 单位时间内差频电压形成的脉冲数
等差频FMCW高度表在工作过程中,( )。
A. 此项正确差频远大于25kHz时,工作于搜索方式
B. 此项正确差频接近25kHz时,工作于跟踪方式
C. 差频等于零时,工作于跟踪方式
D. 此项正确在跟踪方式,高度增加时,增大调制锯齿波的周期
现代无线电高度表指示器的高度范围是( )。
0~2500英尺 0~2500米
此项正确-20~2500英尺 -20~2500米
无线电高度表指示器上的DH灯亮,表示()。
A. 飞机飞越外指点信标台上空
B. 飞机高度低于选择的气压高度
C. 飞机高度高于选择的决断高度
D. 此项正确飞机高度低于选择的决断高度
现代无线电高度表指示器上出现警告旗时,表示( )。
A. 系统工作正常
B. 此项正确系统有故障,指示高度无效
C. 飞机高度低于2500英尺
D. 飞机高度高于2500英尺
在无线电高度表指示器上进行人工试验时,抑制机上的( )系统不工作。
VOR ILS
自动油门 此项正确GPWS
无线电高度在2500英尺以下时,在()上可显示无线电高度。
RDDMI HIS或EHSI
此项正确ADI或EADI EADI和EHSI
EADI上的上升跑道符号所显示的是( )。
A. 下滑偏离和航道偏离
B. 垂直速度和高度偏离
C. 此项正确无线电高度和航道偏离
D. 修正气压高度和高度偏离
ADI或EADI上的上升跑道符号可用于指示( )。
下滑偏离 垂直速度
此项正确无线电高度 修正气压高度
EADI上显示的决断高度在( )上选择。
A. 无线电高度表指示器
B. 高度表控制板
C. 飞行方式控制板
D. 此项正确EFIS控制板
在EADI上所显示的决断高度显示复位按钮安装在( )。
A. 无线电高度表R/T面板上
B. 飞行方式控制板上
C. 无线电高度表指示器上
D. 此项正确EFIS控制板上
无线电高度表的飞机安装延时(AID)产生的原因是( )。
A. 此项正确飞机停在地面上,收/发天线离地有一定高度
B. 此项正确收/发机电缆到收/发天线有一定的长度
C. 收/发机电缆的尺寸误差和温度误差
D. 收/发机电缆的尺寸误差
如无线电高度表收/发电缆总长为73.125英尺,电缆的相对介电系数Eg=2,收/发天线间隔为6英尺,飞机停在地面上天线离地高度为4英尺,则AID约为()。
20英尺 40英尺
此项正确57英尺 80英尺
在维修无线电高度表时,若更换的收/发电缆长度比原来的长,则( )。
AID不变 此项正确指示高度多指
指示高度少指 指示高度不变
普通FMCW高度表使用跟踪滤波的目的是()。
A. 此项正确减小多路径反射信号的干扰
B. 此项正确减小地面散射信号的干扰
C. 此项正确当飞机倾斜和俯仰时,能测量飞机真实高度
D. 高度变化时跟踪高度的变化
等差频FMCW高度表采用从低高度向高高度搜索的方式可()。
A. 此项正确减小多路径反射信号的干扰
B. 此项正确减小地面散射信号的干扰
C. 此项正确在飞机倾斜和俯仰时,能测量飞机真实高度
D. 节省反射功率
为了减小多部无线电高度表之间的互相干扰,常采用()。
A. 此项正确相邻天线对的电场方向互成90°安装
B. 此项正确两部无线电高度表的调制频率相位相反
C. 此项正确使用不同的调制频率
D. 使用不同的发射中心频率
所谓高度跳闸信号是指()。
A. 此项正确飞机高度低于某一跳闸高度点时,R/T输出一个接地信号
B. 飞机高度高于某一跳闸高度点时,R/T输出一个接地信号
C. 飞机高度低于选择的决断高度时,R/T输出一个接地信号
D. 决断高度
无线电高度表使用具有宽波束的特性的天线()。
A. 可提高发射功率
B. 可增大地面反射信号强度
C. 此项正确能在飞机姿态变化时,测量飞机的真实高度
D. 可增大测高范围
11.6.6 测距机(DME)。 2
测距机和应答机都是L波段的设备,且都是以问答方式工作的,( )。
A. 两者都是地面台询问机载设备应答
B. 两者都是机载设备询问地面台应答
C. 此项正确应答机是地面设备询问而测距机是机载设备询问
D. 测距机是地面台询问而应答机是机载设备询问
机载测距机( )。
A. 在收到地面测距台的脉冲对信号后即开始发射询问信号
B. 在接通电源后即开始发射询问信号
C. 在将开关置于NORM(正常)时才发射询问信号
D. 此项正确在接收到足够数量的测距台脉冲对信号后才开始发射询问信号
机载测距机( )。
A. 的接收频率范围为1025-1150MHz
B. 的发射信号的最高脉冲重复频率为63MHz
C. 只有在所接收到的脉冲对数超过90对/秒时才可以发射询问信号
D. 此项正确的脉冲重复频率可在高低两种频率之间转换
当DME处于自动等待(信号控制搜索)方式时,测距机( )。
A. 此项正确根据所接收到的测距台所发射的脉冲对数以决定是否询问
B. 等待测距台所发射的测距允许信号以开始搜索
C. 根据接收信号控制本振信号搜索地面台信号
D. 等待波道控制信号,以控制频率合成器的频率搜索
当DME工作于搜索状态时( )。
A. DME的信号频率在一定范围内搜索DME的询问信号
B. 此项正确DME从众多应答信号中寻找对本机询问的应答信号
C. 地面测距台的接收频率在一定范围内搜索DME的询问信号
D. DME的增益在一定范围内自动调整以适应信号强度的变化
测距机在( )时的询问重复频率较高。
搜索状态此项正确 距离较远
跟踪状态 距离较近
测距机的波道总数是( )。
此项正确252个 200个 126个 63个
机载DME的X、Y波道所发射的信号的( )。
此项正确脉冲重复频率不同 脉冲宽度相同脉冲幅度不同 发射频率不同
机载测距机所发射的询问脉冲的重复频率( )。
A. 由频率调节旋调节
B. 在出厂后是固定不变的
C. 跟踪时比搜索时高
D. 此项正确跟踪时比搜索时低
DME的询问脉冲对的重复频率( )。
A. 是随距离变化而自动调整的:近距离重复频率高,远距离重复频率低
B. 是随距离变化而自动调整的:近距离重复频率低,远距离重复频率高
C. 此项正确搜索时脉冲重复频率低,跟踪时重复频率高
D. 跟踪时重复频率低,搜索时重复频率高
设DME的应答脉冲滞后于询问脉冲668μS,( )。
A. 此项正确则飞机距测距台约50海里
B. 则飞机距测距台约40海里
C. 则飞机距测距台约54海里
D. 则飞机距测距台约80海里
DME中的0.1海里计数器所使用的时钟频率为( )。
809MHz 此项正确809KHz 809Hz 80.9Hz
DME系统和S模式应答机系统( )。
A. 都是利用频率合成器提供不同工作波道所需的稳定基准射频信号的
B. 此项正确都是由机载设备与地面设备配合工作的L波段设备
C. 询问信号和应答信号都是脉冲对信号
D. 都是由地面设备询问,机载设备应答
DME中的“闪频”(抖频)是指( )。
A. 此项正确询问脉冲的重复频率抖动
B. 射频信号的频率抖动
C. 脉冲对的时间间隔随机抖动
D. 本振频率快速变化以跟踪接收信号的频率变化 A
设测距机的发射频率为fo,它的接收信号频率( )。
A. 等于发射频率
B. 为fo-63MHz
C. 为fo+63MHz
D. 此项正确为fo±63MHz中的一个
DME的询问重复频率PRF( )。
A. 此项正确不是固定不变的
B. 距离(200海里及以上)时为低PRF
C. 近距离(200海里以内)时为高PRF
D. 工作方式开关置于准备位时为低PRF;在正常位时为高PRF
在跟踪状态,DME所发射的询问信号的重复周期( )。
A. 是逐步减小的
B. 是逐步增大的
C. 此项正确在平均周期附近变动
D. 是固定不变的
DME两次询问发射之间的时间间隔( )。
A. 此项正确是随机变动的
B. 决定于所选择的波道(频率)
C. 随R的增大而减小
D. 随R的增大而增大
机载测距机所发射的询问信号是( )。
A. 一对宽度为3.5μS,间隔12μS的射频脉冲
B. 一对宽度为3.5μS,间隔36μS的射频脉冲
C. 此项正确间隔为12μS或36μS的一对射频脉冲
D. 间隔为30或36μS的一对射频脉冲
机载测距机( )。
A. 只有126个波道,间隔为0.5MHz
B. 只有126个波道,间隔为1MHz
C. 此项正确波道间隔为1MHz,共有252个波道
D. 共有252个波道,波道间隔为0.5MHz
DME的询问发射功率( )。
A. 频率较高的波道的发射功率较大
B. 频率较低的波道的发射功率较小
C. 随距离的增大而增大
D. 此项正确是不随距离变化的
设某测距台作用范围内同时有三架飞机,则三架飞机的测距机( )。
A. 测距台控制三架飞机轮流询问
B. 以同一频率询问,测距台以不同频率应答
C. 以不同频率询问,测距台以相同频率应答
D. 此项正确以同一频率询问,测距台以同一频率应答
设同一测距台作用范围内有两架飞机的测距机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
A. 此项正确机载DME只能接收地面测距台的信号,不能接收邻近飞机测距机的询问信号
B. 在地面测距台发射间歇期内可接收邻近飞机上DME所发出的信号
C. 可收到对方DME的询问信号,也可相互应答
D. 测距机在对另一架测距机询问信号接收解码后不予应答
在空中同时有多架飞机的DME在工作时( )。
A. 选用低波道的飞机可优先得到应答
B. 距离较近的飞机可以先得到应答信号
C. 飞行高度较低的飞机可优先得到应答
D. 此项正确地面测距台对各架飞机的应答顺序是不确定
DME发射机的频率范围( )。
A. 此项正确小于接收机的频率范围
B. 等于接收机的频率范围
C. 大于接收机的频率范围
D. X波道的发射频率低于Y波道
对于DME的不同波道,( )。
A. 其发射频率不同,脉冲对间隔也不同
B. 其发射频率相同,脉冲对的间隔不同
C. 其发射频率不同,脉冲的宽度不同
D. 此项正确其发射频率不同,脉冲宽度相同
当DME工作于跟踪状态时( )。
A. 接收频率自动跟踪发射频率而变化
B. 本振频率自动跟踪发射频率,以保持中频不变
C. 脉冲重复频率自动跟踪距离而变化
D. 此项正确距离计数器的输出是不断变化
当DME工作于记忆状态时( )。
A. 距离计数器显示所记忆的某一距离值不变
B. 发射机采用所记忆的脉冲重复周期,不再随机变化
C. 此项正确距离计数器所提供的距离读数是变动的
D. 频率合成器将所选择的波道记忆在存储器中
测距机只有在满足下列条件时,才能提供随实际距离变化的准确距离信息( )。
A. 可以连续询问若干次而不会中断
B. 此项正确在连续的若干次询问中可收到规定次数的有效应答信号
C. 可以产生连续若干次的功率足够的发射信号
D. 在一个脉冲重复周期中,可收到14个以上的地面测距台信号
测距机在测距过程中的应答识别是指( )。
A. 此项正确测距机从所接收的应答信号中判断出针对本机询问的应答信号
B. 测距台判断所接收的询问信号是否有效,以决定是否应答
C. 测距机判断所接收的信号频率是否是本波道的频率
D. 测距机判断脉冲对的间隔是否符合本波道的要求
DME中的抖频(闪频)是指( )。
A. 此项正确使询问脉冲重复周期不等于常量
B. 使询问射频围绕某平均值随机抖动
C. 使本振频率快速闪动以搜索接收信号频率
D. 使脉冲对中两个脉冲之间的间隔随机抖动
所谓测距机的抖频(闪频),就是( )。
A. 在搜索状态时,接收机高频电路中心频率的不稳定抖动
B. 在搜索状态时,频率合成器输出频率在稳定之前的调整过程
C. DME在准备(STBY)方式时发射频率的不稳定漂移
D. 此项正确询问脉冲PRF的随机抖动
测距机所发射的询问脉冲的重复频率( )。
A. 为常量
B. 随距离增大而增大
C. 为时间的周期性变量
D. 此项正确围绕固定值随机抖动
DME中频率合成器所产生的稳频基准信号( )
A. 此项正确用作发射驱动信号和接收机第一本振信号
B. 用作第一本振信号和第二本振信号
C. 经分频产生询问脉冲重复频率和脉冲对间隔控制信号
D. 分频后用作距离计数器的时钟信号
DME中所应用的单结晶体管( )。
A. 是一种低频脉冲振荡三极管
B. 有一个PN结,二个电极
C. 可将交变电流转换为直流
D. 此项正确有二个基极,一个PN结
DME对接收信号的频率选择(回路调谐)是( )。
A. 此项正确通过控制变容二极管的偏置电压来实现的
B. 由频率合成器微调回路电感磁芯而实现的
C. 由频率合成器微调可变电容而实现的
D. 通过同步系统实现的
变容二极管在DME中可用以( )。
A. 改变PRF
B. 此项正确实现对PRF的抖频控制
C. 实现对接收信号的频率预选
D. 控制频率合成器中可变分频器的分频比
DME中的距离计数器( )。
A. 四个计数器的时钟频率必须稳定且完全相等
B. 此项正确为可逆计数器,既可进行加计数,又可进行减计数
C. 每个计数器分别完成63个波道的距离计数,共可实现对63×4=252个波道的计数
D. 所使用的时钟频率随飞机距离而变化
DME所提供的距离信息是根据( )。
A. 同步应答脉冲接收时刻与发射时刻之差而计算的
B. 所接收的脉冲对两个脉冲之间的间隔而计算的
C. 所接收的脉冲重复频率而计算的
D. 此项正确所接收的脉冲个数而计算得到的
测距机的接收信号是( )信号。
A. 此项正确射频脉冲对
B. 周期稳定的射频脉冲对
C. 视频脉冲对
D. 稳频连续波
11.6.7 气象雷达(WXR)。 3
现代机载气象雷达工作于WX方式时可有效检测( )。
A. 飞机周围的空中危险气象目标
B. 降雨、湍流、积雨云等气象目标
C. 目的地机场上空的气象状况
D. 此项正确飞机前方的空中危险气象目标
现代机载气象雷达的MAP工作方式用于( )。
A. 地形回避
B. 此项正确观察飞机前下方地表轮廓特征
C. 提供目的地机场的地形图
D. 显示飞行航线图
现代机载气象雷达工作于测试(TEST)方式时( )。
A. 雷达发射机不工作但接收机正常工作
B. 雷达发射机正常发射但接收机停止接收
C. 此项正确雷达发射机正常工作或只发射1秒钟
D. 雷达发射机和接收机都停止工
现代机载湍流检测气象雷达的气象(WX)方式用于检测( )。
A. 此项正确降雨区、湿性冰雹等气象目标
B. 降雨区、湍流等气象目标
C. 降雨区和积雨云区等气象状况
D. 降雨区、湿性冰雹、湍流等气象目标
现代机载气象雷达的湍流检测范围( )。
A. 决定于距离选择旋钮所选择的距离
B. 最大为320海里
C. 此项正确通常为40海里
D. 与降雨区等气象目标的检测范围相同
现代气象雷达通常用( )的彩色编码来表示大、中、小雨区域。
A. 此项正确绿、红、黄
B. 红、绿、兰
C. 品红、黄、绿
D. 品红、红、绿
湍流和风切变检测雷达必须( )。
A. 全部采用晶体管和大规模集成器件
B. 此项正确采用主振放大体制的全相参收发电路
C. 全面应用数字式收发电路
D. 全面应用微机技术
先进的湍流和风切变检测雷达中的全相参收发体制的特征是( )之间均具有相位相参性。
A. 雷达发射的各个射频脉冲信号
B. 雷达发射信号和回波信号
C. 雷达发射信号的各个周期
D. 此项正确雷达发射信号、接收机本振信号、同步时钟
雷达中的所谓“全相参”是指( )。
A. 脉冲信号的宽度可相互参考
B. 雷达发射信号和回波信号的时间具有相同的基准
C. 此项正确发射信号、本振信号、时钟的相位具有确定的关系
D. 各射频脉冲信号的频率相同、稳定
全相参雷达的相参性体现在( )。
A. 雷达发射信号和回波信号之间具有幅度相参性
B. 此项正确雷达射频脉冲信号和本振信号之间具有相位相参性
C. 雷达发射信号的各个周期具有相位相参性
D. 发射信号、本振信号、同步时钟的频率之间具有稳定的比例
对机载气象雷达而言,在其它参数不变时( )。
A. 此项正确脉冲宽度越窄,最大探测距离越近
B. 此项正确PRF越低,可探测的目标距离越大
C. 近距离时PRF较低,脉宽较窄
D. 此项正确远距离时PRF较低,脉冲较宽
设某雷达目标回波滞后于发射脉冲667μs,则( )。
A. 该目标距飞机约为61.8km
B. 该目标距飞机约为61.8海里
C. 该目标距飞机约为100海里
D. 此项正确该目标距飞机约为100km
机载气象雷达的工作频率为( )。
9.3MHz 此项正确9.3GHz 3.2GHz 3000MHzB
机载气象雷达发射信号的脉冲重复频率通常在( )之间。
此项正确120~3000Hz 120~500Hz
500~1446kHz 120~181Hz
气象雷达测定目标相对于飞机的距离的基本原理是( )。
A. 度量所接收到的目标回波信号相对于发射脉冲功率的衰减倍数
B. 度量所接收到的目标回波的宽度
C. 度量所接收到的目标回波信号的频率
D. 此项正确度量所接收到的目标回波信号相对于发射脉冲的时间延迟
气象雷达是基于( )测定目标方位的。
A. 目标回波信号的能量和频率的变化
B. 目标回波信号的到达时间
C. 此项正确天线的强方向性和天线的扫描
D. 目标回波的宽度的变化
机载气象雷达发射信号的脉冲重复频率( )。
A. 此项正确必须与雷达的最大探测范围相适应
B. 越大则雷达的性能越好
C. 越小则雷达的性能越好
D. 必须是规定的X波段
现代气象雷达发射机的性能远远高于旧式气象雷达,这是因为( )。
A. 它的发射功率远远高于旧式雷达
B. 它的脉冲宽度远远大于旧式雷达
C. 它的波瓣宽度远远大于旧式雷达
D. 此项正确它采用了主振放大式电路
与主振放大式雷达发射机相比,直接振荡式雷达发射机( )
A. 因系直接振荡,故发射功率小
B. 的振荡频率低于主振放大式
C. 的脉冲宽度较窄
D. 此项正确的频率稳定度较差
主振放大式雷达发射机输出的发射信号( )。
A. 此项正确是由稳频振荡器产生,经倍频、脉冲调制和功率放大后形成的
B. 是由射频脉冲振荡器产生,经倍频、功率放大后形成的
C. 是由μP产生,由功率放大器放大的
D. 是由PFN形成的
机载气象雷达的发射信号( )。
A. 必须是脉冲信号
B. 此项正确必须是周期性的射频脉冲信号
C. 必须是射频脉冲信号
D. 必须是X波段的正弦振荡信号
机载气象雷达发射机所发射的信号( )。
A. 可以是等幅射频脉冲信号,也可以是调幅脉冲信号
B. 在不同的距离量程时的脉冲幅度不同
C. 此项正确是周期性的脉冲射频信号
D. 的功率越大,其脉冲宽度就越宽
直接振荡式雷达发射机所形成的周期性脉冲射频信号的重复周期决定于( )。
此项正确触发脉冲 调制器中的PFN
脉冲高压的幅度 磁控管振荡器
主振放大式雷达发射机输出的发射信号的重复周期是由( )决定的。
脉冲调制电路 基准振荡器
脉冲功率放大器 此项正确微处理器
雷达收发组中的收放开关( )。
A. 在发射时接通,而在接收时开路
B. 在接收时接通,而在发射时开路
C. 此项正确与应答机中的收发开关功能相同但结构不同
D. 与应答机中的收发开关结构相同但功能不同
雷达收发组中的收发开关的转换功能是由( )。
A. 微处理器自动控制的
B. 此项正确铁氧体和波导电桥等器件的特性决定的
C. 脉冲功率放大器控制的
D. 触发脉冲控制的
在新型的WXR中,收发开关( )。
A. 是由收发组中的CPU控制的
B. 是由控制盒上的开关控制的
C. 是由接收的回波信号电平自动控制的
D. 此项正确是由其组成元件的特性和结构决定的
WXR中的收发转换开关( )。
A. 是通过控制磁铁的极性而实现收发转换的
B. 此项正确不包含任何可移动的转换器件,也不需要有其它输入信号控制
C. 是由CPU控制转换的,不需要人工控制
D. 是由SCR来控制的
雷达收发组中的PIN二极管的主要功用是( )。
A. 用作微波稳频振荡器
B. 用作微波变频器
C. 此项正确用作脉冲调制开关
D. 用作微波功率合成器件
在气象雷达中利用SCR来( )。
A. 控制调制触发脉冲的宽度
B. 控制调制脉冲的幅度
C. 实现发射与接收的转换
D. 此项正确控制触发脉冲的前沿起始时刻
在有的气象雷达中,利用PFN( )。
A. 控制确定发射脉冲的持续时间
B. 控制确定发射脉冲的幅度
C. 此项正确控制雷达的PRF
D. 将天线与发射机或接收机相连
在主振放大式雷达发射机中,稳频振荡器输出的信号通常经过下列处理电路后到达输出端( )。
A. 调制,频率合成,放大
B. 放大,倍频,解调
C. 此项正确调制,放大,倍频
D. 倍频,分频,调制
直接振荡式雷达发射信号的PRF决定于( )。
A. 磁控管的型号
B. 调制高压的幅度
C. 此项正确触发脉冲的重复频率
D. 脉冲形成网路的节数与结构
WXR中的磁控管振荡器( )。
A. 在收发开关接通时可产生射频振荡信号
B. 此项正确在负高压脉冲加至阴极时产生射频振荡
C. 在正高压脉冲加至阳极时产生射频振荡
D. 是由调制器中的磁性开关控制
在单级振荡式WXR发射机中,( )。
A. 此项正确振荡器产生的雷达信号直接经由收发开关输出
B. 振荡器产生的为等幅射频正弦振荡
C. 振荡器为脉冲振荡器
D. 振荡器的输出经调制电路调制后输出
在地面对雷达进行通电检查( )。
A. 此项正确应事先通知飞机前方人员离开
B. 此项正确不得在飞机加油或抽油期间进行
C. 此项正确事先接通EFIS和IRS
D. 应在雷雨天进行
气象雷达接收机的最低可检测信号电平MDSL通常在( )范围内。
A. 116~125mV
B. 116~125mW
C. +116~+125dB/mW
D. 此项正确-116~-125dB/mW
雷达技术参数中的MDSL 的范围是( )。
A. 116~125mV
B. 116~125mW
C. 此项正确-116~-125dB/mW
D. +116~+125dB/mW
装设在雷达接收机输入端的限幅器的功用是( )。
A. 将输入信号电平限制在容许电平之下
B. 此项正确阻塞强干扰信号,保护接收机混频器
C. 将输入信号电平限制在容许电平之间
D. 消除低于最低可检测信号电平的信号或噪声
在雷达接收机输入端设置放电管可( )。
A. 将输出信号电平限制在容许电平之下
B. 消除输入噪声
C. 将输出信号电平限制在容许电平之间
D. 此项正确起到保护接收机混频晶体的作用
先进的现代气象雷达接收机输出的视频信号的幅度( )。
A. 与雷雨区的距离
B. 与发射脉冲宽度有关
C. 与雷雨区的降雨率和距离
D. 与此项正确雷雨区的面积和降雨率有关
当WXR控制盒上的增益旋钮置于校准或预置位时( )。
A. 接收机的增益是自动调节的
B. 此项正确接收机的增益是自动调节的
C. 增益自动地随目标距离而变化
D. 接收机工作于所校准的最大增益
机载气象雷达接收机中( )。
A. 有AGC电路则就不一定设置STC电路
B. 无AGC电路则必须设置STC电路
C. 此项正确必须设置STC电路
D. 不一定设置STC电路和AGC电路
当调节现代气象雷达控制盒上的增益旋钮时( )。
A. 显示器上目标图像的对比度变化
B. 目标图像的亮度变化
C. 接收机中放与视放的增益变化
D. 此项正确显示器上远距离围内的绿色目标增加或减少
WXR接收机的高增益主要是由( )提供的。
A. 视频放大器与中频放大器
B. 天线、高放、中放
C. 此项正确中频放大器
D. 天线、高放、中放与视频放大器
现代机载气象雷接收机中( )。
A. 此项正确AGC与STC都是通过对中放增益的控制而实现其功能的
B. STC控制电压是随目标回波的强度而变化的
C. STC控制电压作用于视频放大电路
D. AGC是按照接收机输入端的目标回波强度来控制中放增益的
气象雷达接收机中的STC与AGC的差别在于( )。
A. AGC是利用DC控制电压,STC是利用AC电压来实现控制 AG
B. 是利用DC控制电压,STC是利用DC电流来实现控制
C. STC的功能比AGC强,设置了STC电路就不需再设置AGC电路
D. 此项正确两者的控制目的和功能不同
雷达中STC电路的功用是( )。
A. 此项正确使接收机的增益随回波滞后时间的增大而增大
B. 接收发射机工作时间的长短自动控制接收机的增益
C. 根据接收机输出噪声电平自动控制增益
D. 根据接收机输入噪声电平自动控制增益
机载气象雷达所选用的PRF和中频的合理参数是( )。
A. 此项正确PRF为120Hz,第二中频为10.7kHz
B. PRF为181Hz,第一中频为166MHz
C. PRF为181kHz,第一中频为60 kHz
D. PRF为120Hz,第一中频为15MHz
现代机载气象雷达收发组与显示器(设备)之间是利用( )传送视频信息的。
A. ARINC429数据总线
B. 此项正确ARINC453数据总线
C. ARINC708高速数据总线
D. ARINC1600高速数据总线
若EHSI控制合上所选择的距离为160海里,则雷达( )。
A. 可检测的最远湍流目标距离为160海里
B. 发射功率比320海里时降低
C. 接收机的增益降低
D. 此项正确可检测的湍流目标的最远距离为40海里
在气象雷达平板缝隙天线中,( )。
A. 缝隙的左、右列数越少,则天线波瓣的垂直宽度越宽
B. 缝隙的左、右列数越少,则天线波瓣的水平宽度越窄
C. 此项正确缝隙的上、下行数越少,则天线波瓣的垂直宽度越宽
D. 缝隙的上、下行数越多,则天线波瓣的水平宽度越窄
雷达天线的波瓣宽度是指( )。
A. 天线辐射能量在水平面中的分布范围
B. 此项正确主波瓣最大辐射方向两侧半功率点之间的夹角
C. 天线辐射能量在垂直与水平面中的分布范围
D. 天线辐射能量在垂直面中的分布范围
设雷达天线的波瓣宽度为3.4°,则( )。
A. 此项正确天线主瓣最大辐射方向两侧两个0.707电压点之间的夹角为3.4°
B. 设天线主瓣最大辐射功率为P0,则偏离3.4°方向的辐射功率为P0/2
C. 主瓣最大值方向与第一个旁瓣间的夹角为3.4°
D. 主瓣两侧两个旁瓣之间的夹角为3.4°
目前现代民用机载气象雷达的天线主瓣宽度()。
A. 可达到1°左右
B. 越窄则接收机灵敏度越高
C. 此项正确随天线口径直径的增大而减小
D. 缝隙行列数越多则主瓣宽度越宽
在其它参数不变时,气象雷达的()。
A. 脉冲宽度越窄,雷达的方位分辨力越好
B. 天线波瓣越窄,雷达的方位分辨力越差
C. 此项正确天线的波瓣越宽,雷达的方位分辨力越差
D. 脉冲宽度越宽,雷达的方位分辨力越好
当发现雷达天线无法稳定在水平面中时,则可以断定()。
A. 天线组有故障
B. 天线组,收发组之一或两者均有故障
C. 此项正确故障可能出现在天线组、收发组、控制盒或显示器中
D. 故障可能发生在天线组、收发组、控制盒或组件的接口电路中
当在雷达控制盒上选择STAB(稳定)功能时,( )。
A. 天线随飞机俯仰但能人工俯仰
B. 天线不稳定且不能人工俯仰
C. 此项正确天线稳定且能人工俯仰
D. 天线稳定在水平面中但不能人工俯仰
当雷达天线选择STAB(稳定)功能,TILT置于+50时( )。
A. 天线波束轴稳定在飞行高度层平面中往复扫掠
B. 此项正确天线波束轴始终与水平面成+50夹角
C. 天线波束轴始终与水平面成-50夹角
D. 线波束轴保持在飞机横轴纵轴平面中扫掠
雷达天线上的方位(扫掠)开关是为维护而设置的,( )。
A. 雷达正常工作时应置于OFF位
B. 用以控制方位解算器电源的通断
C. 此项正确只有在维护天线时才可置于OFF位
D. 置于ON位时可在显示器上显示方位线
雷达天线组中的方位解算器( )。
A. 是为方位系统提供信号解算功能的
B. 实际上是一个微处理器
C. 此项正确由方位电机驱动
D. 由俯仰电机驱动
雷达天线组中的测速电机的功用是( )。
A. 使天线的方位扫掠和俯仰修正运动平稳,减小摆动
B. 产生抵消俯仰,倾斜信号的反馈信号
C. 测定天线运动速度,传送给收发组中的监测电路
D. 此项正确减小天线在俯仰修正运动平衡位置处的摆动
机载气象雷达所应用的显示器的类型为( )。
A. 彩色显示器
B. 黑白显示器
C. 此项正确平面位置显示器
D. X-Y扫描显示器
EHSI中产生雷达图像的方式为( )。
此项正确光栅扫描 笔划扫描
电子束扫描 矩阵控制
气象雷达显示器的行频和帧频应为( )。
A. 此项正确帧频60.6Hz,行频16700Hz
B. 行频181Hz,帧频60.6Hz
C. 帧频181Hz,行频1446Hz
D. 行频60.6Hz,帧频76.7Hz
彩色WXR显示器上图像的亮度( )。
A. 决定于目标的距离
B. 此项正确与目标的距离与强度(降雨率的大小)均无关
C. 决定于目标的强度(降雨率的大小)
D. 与距离,降雨率均有关
彩色WXR所显示的目标图像的亮度( )。
A. 当目标的降雨率越大时图像越亮越大
B. 有闪电的目标的图像较亮
C. 可利用增益旋钮来调节
D. 此项正确与目标的距离、面积、降雨率无关
气象雷达中的扫描变换是指( )。
A. 不断地变换天线的扫描方位
B. 此项正确用于产生存储目标信息的X、Y地址
C. 改变天线的扫描范围
D. 将模拟的目标信息转变为数字式信息B
11.6.8 空中交通管制应答机,二次监视雷达(ATC)。3
1. ATC以哪种模式发射飞机的识别码?
C模式 此项正确A模式 S模式 D模式
2. ATC应答机所应答的飞机高度信息,是由( )提供的。
A. 无线电高度表1
B. 此项正确大气数据计算机
C. 无线电高度表2
D. 应答机本身
3. S模式应答机的“S”的含义是指该应答机( )。
A. 工作于S波段
B. 此项正确可进行选择性询问应答
C. 是小型化的高度集成化设备
D. 是全固态设备
4. 识别码7700的含义是:
A. 测试
B. 通信失败
C. 此项正确飞机处于紧急状态
D. 飞机被劫持
5. ATC应答机的识别应答信号是
A. 此项正确1090MHz的八进制脉冲编码信号
B. 1090MHz的格雷码脉冲编码信号
C. 1030MHz的二进制脉冲编码信号
D. 1090MHz的BCD码信号
6. 机载ATC应答机是与地面二次雷达SSR配合工作的,其工作方式是( )。
A. 应答机以1030MHz询问,SSR以1090MHz应答
B. 此项正确SSR以1030MHz询问,应答机以1090MHz应答
C. 应答机以1090MHz询问,SSR以1030MHz应答
D. SSR以1090MHz询问,应答机以1030MHz应答
7. ATC应答机的功能是:
A. 不断地将飞机的位置传送给ATC地面台
B. 此项正确当机载应答机获得有效询问时,提供飞机高度和识别信息的应答
C. 根据ATC地面台传来的数据计算出飞机的高度和位置
D. 根据无线电高度表提供的数据计算出飞机的高度和位置传送给ATC地面台
8. ATCRBS中,高度询问信号与识别询问信号的差别是( )。
A. 识别询问脉冲信号的宽度大于高度询问
B. 此项正确高度询问脉冲信号的间隔大于识别询问
C. 高度询问脉冲信号的频率高于识别询问
D. 识别询问脉冲信号的幅度大于识别询问
9. 按下应答机控制盒上的识别按钮时( )。
A. 应答脉冲的宽度增加一倍
B. 此项正确应答脉冲串的末尾增加一个脉冲
C. 应答脉冲的幅度增加6db
D. 应答脉冲串的发射时间增加0.8μS
10. S模式询问:
A. 是A模式和C模式的组合
B. 只与TCAS联合使用
C. 此项正确可以实现有选择性的点名询问
D. 仅用于飞机之间的相互询问,避免飞机相撞
11. ATC应答机实现旁瓣抑制的基本原理是( )。
A. 此项正确比较P2脉冲与P1脉冲之间的间隔时间
B. 比较P3脉冲与P1脉冲的幅度
C. 比较P2相对于P1脉冲的幅度
D. 比较P3脉冲与P1脉冲之间的间隔时间
12. 在ATCRBS中,实现SLS的基本方法是( )。
A. 利用全向天线所发射的较小的P2脉冲指示主瓣方位
B. 发射一个与旁瓣相位相反的抑制信号
C. 此项正确使全向天线发射的P2脉冲电平高于P1、P3脉冲的旁瓣电平
D. 以主天线发射P1、P3脉冲,而以全向天线发射比P1、P3高6db的P2脉冲
13. 机上应答机有效询问信号是指 :
A. 询问信号中P1,P2,P3脉冲都齐全的信号
B. 询问模式与应答机预置的模式相符的信号
C. 主瓣询问的信号
D. 此项正确主瓣询问的且询问模式与应答机预置的模式相符的信号
14. ATCRBS应答机对C模式询问信号的应答内容为飞机的( )。
A. 识别码
B. 无线电高度码
C. 24位地址码
D. 此项正确气压高度码
15. ATC如何进行高度和识别码报告?
A. 地面SSR发出询问,机载应答机控制盒上绿灯亮后,飞行员按下应答按钮应答
B. 飞行员按询问按钮后即自动向地面报告代码
C. 此项正确识别码是自动报告的,但高度信息只在询问后才应答
D. 识别码和高度码都是自动报告的
16. S模式应答机所提供的24 位地址码由( )。
A. 飞行员输入
B. ATC控制面板上的设定开关设定
C. FMC提供
D. 此项正确S模式应答机上的短路销钉设定
*ATC应答机所提供的识别码由(ATC控制面板上的设定开关设定)。
17. 应答机控制盒上的高度报告选择开关用于确定( )。
A. 所报告的高度是无线电高度还是气压高度
B. 由机长或副驾驶来报告高度
C. 由哪一套应答机来报告高度
D. 此项正确由哪一套ADC来提供高度信息
18. 当DABS二次雷达发射ATCRBS/DABS全呼叫询问信号时( )。
A. 此项正确作用范围内所有常规应答机与S模式应答机均应答
B. 指定地址的S模式应答机应答
C. 全部常规应答机应答,但S模式应答机不应答
D. 全部S模式应答机应答,但常规应答机不应答
19. 机载应答机的对数中频放大器:
A. 就是AFC电路,只不过在此更换了名称
B. 此项正确可以有效地消除接收机的阻塞而引起的过载
C. 可以有效地抑制无用信号的输入,提高增益
D. 可以有效地提升近距离信号,消除远距离信号
20. ATC应答机所产生的高度编码脉冲串的编码方式为( )。
A. 八进制编码
B. 此项正确格雷码和五周期循环码
C. 二进制码
D. BNR码
21. DABS应答信号所采用的数据调制方式为( )。
A. BNR码调制
B. 此项正确脉冲位置调制
C. 脉冲宽度调制
D. DPSK调制
22. DABS询问信号数据块的调制方式为( )。
脉冲位置调制 此项正确差分相移键控
脉冲幅度调制 脉冲相位调制
23. 当飞机处于SSR天线的旁瓣照射范围时,机载应答机( )。
A. 只能接收到P1、P3脉冲
B. 此项正确可接收到P1、P2、P3脉冲
C. 所接收到的P1、P3大于P2
D. 只能接收到P2脉冲
24. 当飞机识别码为3154时,则编码脉冲序列为( )。
A. F1 C1 A1 A2 C4 B2 D4 F2
B. 此项正确F1 C1 A1 A2 C4 B1 D4 F2
C. A1 A2 B1 C1 C4 D4
D. F1 A1 A2 B1 C1 C4 D4 F2
25. 地面二次雷达的方向性天线用于发射( )脉冲。
A. P1、P2、 P3
B. P2、P3
C. 此项正确P1、P3
D. P1、P2
26. C模式应答机中的译码器实际上是( )。
A. 对脉冲进行二进制解码
B. 识别脉冲的宽度
C. 此项正确鉴别脉冲之间的时间间隔
D. 比较脉冲的相对幅度
27. ATCRBS/DABS全呼叫询问格式和仅ATCRBS呼叫询问格式的区别为( )。
A. 仅ATCRBS呼叫询问格式不包含P4脉冲
B. ATCRBS/DABS全呼叫询问格式不包含P4脉冲
C. 此项正确P4脉冲的宽度不同
D. P4脉冲与P3脉冲的时间间隔不同
28. S模式系统全呼叫询问信号要改为S模式点名式询问信号,
A. 将P4脉冲改为P6数据块即可
B. 将P4脉冲宽度改为0.8μS即可
C. 将P4脉冲间隔改为1.45μS即可
D. 此项正确完全不同,不可改
29. 关于SPI脉冲的论述中正确的是( )。
A. 在接通高度报告开关后出现SPI脉冲,距F1脉冲的间隔为4.35μS
B. 在按下试验按钮后出现SPI脉冲,SPI与F2的间隔为4.35μS
C. 当飞机出现紧急情况(劫机)时出现SPI
D. 在此项正确按下控制板上的识别按钮后,地面雷达屏幕上,该飞机显示更亮
30. 在应答机的识别应答脉冲串中,A1、C2两个脉冲之间的间隔为( )。
A. 0.8μS
B. 2.9μS
C. 0.45μS
D. 此项正确1.45μS
31. ATC应答机中的天线比较电路的作用是( )。
A. 此项正确通过对上下天线信号的比较,选取较强的一路输往DPSK解调器;
B. 为ATC控制面板输送天线选择信号
C. 此项正确控制天线选择开关选用最为有利的一部天线发射应答信号。
D. 比较来自ATC应答机1和2的信号强度
32. 机载S模式应答机发射应答信号时
A. 此项正确DME和TCAS不能发射
B. DME和TCAS不能接收
C. 此项正确另一套S模式应答机只能接收,不能发射
D. DME、TCAS和LRRA不能收发
目前装备飞机的新型ATC应答机的模式 (方式)是( )模式。
A和S A、B和S
此项正确A、C和S A、B、C和S C不同询问方式时,ATC应答机所接收的( )不同。
A. 此项正确P1、P3 脉冲的间隔
B. P1、P2脉冲的间隔
C. P2、P3脉冲的间隔
D. P1、P3脉冲的宽度 A
ATC应答机接收的识别询问信号的( )。
A. P1、P3脉冲的间隔为21ms
B. P1、P2间隔为8ms
C. P1、P2间隔为21ms
D. 此项正确P1、P3间隔为8ms D
不同询问方式时,ATC应答机所接收的( )不同。
A. 此项正确P1、P3 脉冲的间隔
B. P1、P2脉冲的间隔
C. P2、P3脉冲的间隔
D. P1、P3脉冲的宽度 A
ATC应答询问模式A、C决定于( )。
A. 此项正确询问脉冲P1、P3的间隔
B. 询问脉冲P1、3脉冲宽度
C. 询问脉冲P1、P2的频率
D. 询问脉冲P1、P2的频率 A
模式C询问信号的( )。
A. 脉冲间隔为17μS,脉冲宽度为0.8Μs
B. 脉冲间隔为17μS,脉冲宽度为0.45μS
C. 此项正确脉冲间隔为21μS,脉冲宽度为0.8μS
D. 脉冲间隔为21μS,脉冲宽度为0.45μS
在ATCRBS中( )
A. P1、P2由主瓣发射,P3由旁瓣发射
B. 此项正确P2由全向天线发射,P3、P1由条形天线发射
C. P3、P1由主瓣发射而P2由旁瓣发射
D. P1、P2、P3是按时间分配方式发射的
地面二次雷达的全向天线所发射的是( )脉冲。
P1、P3 此项正确 P2
P2、P3 P1、P2、P3
ATC应答机实现旁瓣抑制的基本原理是( )。
A. 比较P2脉冲与P1脉冲之间的间隔时间
B. 比较P3脉冲与P1脉冲的幅度
C. 此项正确比较P2相对于P1脉冲的幅度
D. 比较P3脉冲与P1脉冲之间的间隔时间
ATC应答机系统中的所谓旁瓣抑制是指( )。
A. 此项正确使应答机不回答二次雷达旁瓣信号的询问
B. 使应答机天线不产生旁瓣
C. 大大降低应答机天线的旁瓣的功率
D. 使二次雷达天线的旁瓣不发射询问信号
在大型民用飞机上( )。
A. 当DME1询问时,ATC1或ATC2可以应答但DME2不能询问
B. 此项正确当ATC2应答时,DME1或DME2均不能询问,ATC1不能应答
C. 当ATC1应答时,DEM1或DME2不能询问但ATC2可以应答
D. 当ATC1应答时,ATC2不能应答但DME1,DME2可以询问
ATC应答机的高度信息的最小间隔为( )。
500英尺 100M
此项正确100英尺 50英尺
若不考虑SPI脉冲,则高度应答脉冲与识别应答脉冲的( )。
宽度不同 此项正确编码原理不同
间隔不同 频率不同
常规ATC应答机产生射频脉冲的方式是(在脉冲调制器控制下直接产生射频脉冲)
地面二次雷达所发射的信号中,当飞机处于主瓣轴线方向时( )。
A. P1、P3比P2高6dB
B. P1、P2、P3的电平相同
C. P2比P1的最大值低6dB
D. 此项正确P3、P1比P2高9dB
与WXR雷达接收机相比,应答机接收机的灵敏度( )。
A. 此项正确通常低于WXR
B. 通常高于WXR
C. 与WXR大体接近
D. 不一定高于或低于WXR
飞机上通常装备两套应答机ATC1与ATC2。( )
A. 此项正确任何时候只有一部是可以应答的
B. 任何时候只有一部是接通电源的,另一部是关断的
C. ATC1供机长使用,ATC2供副驾驶使用
D. 一部报告高度,另一部报告识别码
应答机中AOC电路的功用是( )。
A. 防止射频脉冲的重复频率超过规定值
B. 防止发射功率超过规定值
C. 此项正确当应答率超过一定值时,降低接收机增益
D. 当飞机距二次雷达的距离小于一定值时,降低接收机的增益
当应答机控制盒上的方式开关置于STBY位时( )。
A. 应答机处于准备状态,一旦收到有效询问即开始应答
B. 此项正确两部应答机只能接收,不能应答
C. 70秒之后可自动转入发射状态
D. 可以报告识别码,但不能报告高度
S模式应答机的特点是指该应答机( )。
A. 是由半导体器件构成的设备
B. 是小型的高度集成化设备
C. 是工作于S波段的半导体器件设备
D. 此项正确可进行选择性问答
关于DABS询问的论述中正确的是( )。
A. DABS询问是广播式询问,询问指定空域中的所有飞机,但不询问指定空域外的飞机
B. DABS的每次询问是针对规定高度层(1000英尺范围)中的所有飞机的
C. 此项正确DABS可每次询问一架指定地址码的飞机
D. DABS每次只询问指定方位(±5°)范围内的飞机
目前所应用的应答机有常规(A、C模式)应答机和S模式应答机两种,( )
A. 常规二次雷达只能使常规应答机应答
B. DABS二次雷达只能使S模式应答机应答
C. DABS二次雷达可使两种应答机都应答S模式的询问
D. 此项正确常规二次雷达可使两种应答机都应答A、C模式的询问
ATCRBS/DABS全呼叫信号中( )。
A. P1、P2、P3、P4脉冲的幅度均相等
B. P1、P2、P3、P4脉冲的宽度均相等
C. P1、P4、P3的宽度相等,但P2较宽
D. 此项正确P1、P3、P2的宽度相等,但P4较宽 D
当SSR发射A模式询问信号时,应答机应答信息为飞机的( )。
高度码 此项正确4位识别码 选择呼叫 24位识别码
S模式询问信号的调制方式为( )调制。
脉冲 频率此项正确 DPSK PPM
应答机的S模式应答信号的调制方式为( )调制。
此项正确脉冲幅度 脉冲相位
脉冲编码 脉冲位置
关于机载S模式应答机旁瓣抑制P5描述正确的有( )。
A. 此项正确P5脉冲覆盖着数据块始端的两个同步信号之间的相位翻转时刻
B. 此项正确P5脉冲的电平高于P1、P2脉冲和P6数据块的旁瓣,但比主瓣电平低9dB
C. P5脉冲在P1、P2之间发射
D. P5脉冲在P6数据块之后2秒发射
兼容型S模式应答机接收的A、C模式应答信号由(接收机 、视频处理器 )解调。
兼容型S模式应答机接收的S模式应答信号由(接收机、视频处理器、DPSK解调器 )解调。
ATC应答机中的天线比较电路的作用是( )。
A. 通此项正确过对上下天线信号的比较,选取较强的一路输往DPSK解调器;
B. 为ATC控制面板输送天线选择信号
C. 此项正确控制天线选择开关选用最为有利的一部天线发射应答信号。
D. 比较来自ATC应答机1和2的信号强度
11.6.9 空中警告和防撞系统(TCAS)。2
1. 飞机防撞系统可以防止本机( )。
A. 撞向突立的山峰
B. 在地面滑行时与其它飞机相撞
C. 此项正确在空中与相遇飞机相撞
D. 误入雷雨和冰雹区域
2. TCASⅡ发出的决断咨询(RA)用于( )。
A. 紧急通知ATC中心
B. 控制FCC实施水平机动
C. 控制FCC实施垂直回避
D. 此项正确指挥飞行员垂直回避
3. 机载防撞系统TCASⅡ是由下列组件( )和一部TCAS/应答机控制盒组成的。
A. TCASⅡ收发机,A、C模式应答机,一部应答机天线,两部TCAS天线
B. TCASⅡ收发机,S模式应答机,两部应答机的全向天线,一部TCAS方向性天线
C. TCASⅡ收发机,S模式应答机,一部应答机的方向性天线,一部TCAS的全向天线
D. 此项正确TCASⅡ收发机,S模式应答机,两部应答机的全向天线,两部TCAS的方向性天线
4. TCASⅡ所发出的交通咨询信息在EHSI以( )显示。
A. 此项正确黄色圆形图案
B. 红色圆形图案
C. 黄色方形图案
D. 红色方形图案
5. TCASⅡ的功用是在发生危险接近之前( )。
A. 控制FCC进行垂直机动
B. 此项正确发出垂直机动咨询
C. 自动向ATC管制员报告
D. 发出垂直或水平机动咨询
6. TCASⅡ所显示的不同图形和颜色的符号可表示( )不同威胁等级的相遇飞机。
A. TA和RA两种
B. 此项正确其他、接近、TA、RA四种
C. 有危险和无危险两种
D. 远离、接近、TA、RA四种
7. TCASⅡ可提供的信息包括( )。
A. 其他信息和输送给FMC的回避指令
B. 接近信息和输送给FCC的回避指令
C. 此项正确其他、接近、交通咨询和决断咨询信息,它们不能直接操纵飞机
D. 交通咨询、决断咨询和发送给ATC中心的报警信息
8. 对于只有A模式应答机的飞机,TCAS( )。
A. 同样能发挥正常功能
B. 完全不具备防撞功能
C. 此项正确只可能发出TA
D. 可发出RA和TA
9. 下列关于TCAS探测入侵飞机的描述,哪个正确?
A. 此项正确都装备有S模式应答机和TCAS的相遇飞机,可以通过S模式数据链建立空-空协调关系
B. 都装备有A/C模式应答机和TCAS的相遇飞机,可以通过A/C模式数据链建立空-空协调关系
C. 都装备有A模式应答机和TCAS的相遇飞机,可以通过A模式数据链建立空-空协调关系
D. 都装备有C模式应答机和TCAS的相遇飞机,可以通过C模式数据链建立空-空协调关系
10. TCASⅡ所需的相遇飞机的方位信息是( )提供的。
A. 由本机的ATC应答机
B. 通过方向性天线和TCAS计算机
C. 此项正确由对方的应答机
D. 由ATC 中心
11. TCAS系统中的参数τ(TAU)指的是( )。
A. 最大保护距离
B. 此项正确到最接近点CPA的时间
C. 最小保护距离
D. 采取机动回避的操作时间
12. TCASⅡ在进行决断咨询(RA)计算时,必须依靠( )所提供的信息。
A. SSR和本机的S模式应答机
B. 此项正确本机和相遇飞机的S模式应答机
C. SSR和本机的FMC
D. 本机的S模式应答机
13. 下面关于TCAS的描述,判断哪个正确?
A. TCAS可以探测到入侵飞机,如果它探测到危险接近状态,将自动启动自动驾驶仪
B. TCAS只能对也装有TCAS设备的飞机进行探测
C. 此项正确TCAS发出TA和RA信息的提前时间与本飞机的实际高度有关
D. TA信息警告驾驶员尽快改变飞机姿态,RA自动控制飞机改变姿态
14. TCASⅡ所需的相遇飞机的高度信息是( )的。
A. 由ATC 中心提供
B. 由TCAS计算
C. 此项正确由对方的应答机报告
D. 由本机的气象雷达和无线电高度表配合计算
15. TCAS信息显示与EFIS控制盒关系密不可分,这是因为:
A. EHSI工作于NAV、VOR/ILS、 MAP方式时,才可显示TCAS信息
B. 只有EFIS控制盒上TFC钮按下,EHSI才能显示TCAS信息
C. TCAS信息显示距离范围决定于EFIS控制盒的距离选择开关
D. 此项正确以上全部
16. 机载防撞系统TCASⅡ可提供的信息有( )。
A. 此项正确TA,RA显示及相应的音频提醒信息。
B. 威胁飞机精确的垂直速度。
C. 此项正确应采取的垂直避让动作。
D. 此项正确威胁飞机的方位距离及相对高度。
防撞系统TCASⅡ所发出的防撞咨询是( )。
A. 与ATC中心相互配合获得的
B. 依靠新型S模式二次雷达获得的
C. 此项正确依靠本机TCAS计算机的评估计算产生的
D. 通过与FMC和FCC的相互配合计算产生的
TCASⅡ可提供的信息包括( )。
A. 此项正确咨询信息和输送给FMC的回避指令
B. 此项正确咨询信息和输送给FCC的回避指令
C. 入侵飞机的相对位置、威胁等级和咨询信息
D. 此项正确产生的交通咨询、决断咨询信息和发送给ATC中心的报警信息
TCASⅡ所发出的交通咨询的作用是使( )。
A. 飞机垂直机动回避
B. 飞机水平机动回避
C. 此项正确飞行员了解可能会发生危险接近
D. FCC控制飞机回避
TCASⅡ的决断咨询是指( )。
A. 向ATC管制员提出建议
B. 此项正确要求飞行员垂直回避
C. 向FCC发出回避指令
D. 要求飞行员水平回避
在现代飞机上TCASⅡ发出的咨询信息通常是通过( )提供给飞行员的。
A. EHSI、EADI
B. E此项正确HSI、EADI和驾驶舱扬声器
C. EHSI、EADI和仪表板上TA、RA灯
D. EHSI、EADI和飞行内话系统
在装备EFIS和FMC的现代飞机上,TCASⅡ的决断咨询(RA)信息( )。
A. 显示在CDU上
B. 直接输送给FCC
C. 显示在EHSI上
D. 此项正确显示在EADI上
TCASⅡ所发出的交通咨询信息为EHSI上相遇飞机的( )。
A. 此项正确黄色圆形图案
B. 红色圆形图案
C. 黄色方形图案
D. 红色方形图案
TCASⅡ所发出的决断咨询信息为EHSI上相遇飞机的( )。
A. 黄色圆形符号
B. 黄色方形符号
C. 此项正确红色方形符号
D. 红色圆形符号
TCAS系统的正常工作必须依靠( )应答机的密切配合。
A. C模式
B. 此项正确本机S模式和相遇飞机的
C. 两部S模式
D. 本机和相遇飞机的S模式
为使本飞机的TCAS系统的正常工作,必须利用( )。
A. 两部TCAS的方向性天线和两部应答机的天线
B. 两部S模式应答机
C. 两部TCAS的方向性天线和两部应答机的天线、相遇飞机的TACS
D. 此项正确本机和相遇飞机的S模式应答机
相遇飞机的高度信息是由( )的。
A. TCAS计算机测量
B. 相遇飞机的S模式应答机报告
C. 此项正确相遇飞机的应答机报告
D. 相遇飞机的飞行员报告
TCAS计算机在近地警告计算机发出( )发出决断咨询(RA)音频警告。
A. 此项正确“低于下滑道”警告时不能
B. “拉起”警告时仍可能
C. “拉起”警告时须立即
D. “低于下滑道”警告时须立即
对于TCAS的RA音频警告和GPWS的“低于下滑道”警告而言,( )。
A. TCAS的RA的优先权高
B. 此项正确TCAS的RA的优先权低
C. 两者的优先权相当
D. 两者的优先权互不相关
当近地警告计算机发出( )警告时,TCAS不能发出决断咨询音频警告。
A. 低于下滑道
B. 风切变
C. 拉起
D. 此项正确拉起、风切变或低于下滑道
TCAS计算机发出的询问信号由( )接收。
A. 此项正确由相遇飞机的应答机
B. 由相遇飞机的TCAS
C. 由ATC 中心
D. 由本机的应答机
在装备EFIS的飞机上,TCASⅡ在 ( ) RA信息。
A. 此项正确EHSI上显示红色的
B. EADI上显示黄色的
C. 此项正确EADI上显示红色的
D. EHSI上显示黄色的
11.6.10 近地警告系统、加强型近地警告系统(GPWS、EGPWS)。3
1. 近地警告系统的工作方式是按照( )而设置的。
A. 此项正确各种不安全的接近地面方式
B. 不同的速度
C. 不同的高度
D. 不同的升降速度
2. GPWS的功用是在飞机( )时发出警告。
A. 接近地面和山峰
B. 进近着陆时离地面太近
C. 此项正确存在不安全接近地面的状态
D. 着陆速度过大
3. GPWS的工作方式有
A. 自动和人工两种
B. 低高度和高高度两种
C. 正常和低灵敏度两种
D. 此项正确六种或七种
4. GPWS的工作方式是指
A. 此项正确导致警告的不同原因
B. 系统警告信号的类型
C. 自动警告还是人工警告
D. 系统的警告高度范围
5. GPWS输出的警告信息用以
A. 此项正确提醒飞行员飞机出现不安全状况,以引起注意
B. 操纵飞机自动拉起
C. 操纵飞机自动保持安全航路
D. 在接近着陆机场时提醒飞行员
6. GPWS是根据( )来确定各种警告方式的警告包络的。
A. 无线电高度变化率
B. 此项正确无线电高度
C. 气压高度
D. 气压高度变化率
7. 导致GPWS产生地形接近率过大警告(方式2)的原因是( )。
A. 飞机快速下降
B. 此项正确地面快速上升
C. 快速下降或快速上升
D. 快速下降且地面快速上升
8. 在飞行中,飞机可能同时遇到几种不安全状况,这时GPWS
A. 同时提供几种音响警告信息
B. 此项正确只发出其中优先权最高的警告信息
C. 使几种警告音响信息交替出现
D. 互相抑制,不提供音响信息
9. 在2500ft以上,当下降率过大时,GPWS( )产生下降率过大警告。
A. 会立即
B. 在起落架放下情况下可能
C. 此项正确不可能
D. 在起落架收上情况下可能
10. GPWC是根据下列的参数之间关系来作出风切变判断的:
A. 迎角探测器的攻角、IRS的加速度和ADC的空速
B. 风向、风速和ADC的空速
C. 飞机的垂直加速度、侧滑加速度
D. 此项正确飞机的迎角和失速警告
11. 如果前方有笔直突起的山峰,GPWS方式2“过大的地形接近率”能否警告:
A. 能
B. 此项正确不能
C. 起落架放下时能
D. FRAP<15时能
12. GPWS方式1出现警告的气压高度下降率门限值
A. 此项正确随无线电高度增大而减小
B. 随无线电高度增大而增大
C. 随气压高度增大而增大
D. 随气压高度增大而减小
13. GPWS的下降率过大警告(方式1)与
A. 仅与襟翼位置有关
B. 与起落架位置无关
C. 襟翼 和起落架位置无关
D. 此项正确襟翼和起落架位置有关
14. 近地警告系统的工作方式是由( )的。
A. 飞行员在控制盒上选择
B. 维护人员在近地警告计算机前面板上设定
C. 此项正确系统本身根据飞行状态和飞机构型自动确定
D. 飞行管理计算机根据飞机性能和飞行状态选定
15. GPWS控制板上的INOP灯在( )情况下亮。
A. GPWS有故障
B. 输入信号
C. GPWS试验
D. 此项正确输入信号、GPWS有故障和GPWS试验
16. GPWS控制板上的起落架/襟翼位置超控开关在“抑制”位相当于( )。
A. 起落架放下,襟翼不在着陆位置
B. 起落架收上,襟翼不在着陆位置
C. 此项正确起落架收上,襟翼在着陆位置
D. 起落架放下,襟翼在着陆位置
17. 当近地警告计算机发出( )警告时,TCAS不能发出决断咨询音频警告。
A. 低于下滑道
B. 风切变
C. 拉起
D. 此项正确拉起、风切变或低于下滑道
18. 方式3警告的判断根据是( )和襟翼与起落架位置。
A. 无线电高度、气压高度
B. 气压高度变化率
C. 惯性高度
D. 此项正确惯性高度变化率
GPWS的工作方式主要决定于( )。
A. 飞行高度
B. 飞行速度与高度
C. 此项正确飞行高度与构型
D. 高度、速度、构型、升降速度等
近地警告系统发出警告的工作方式是由( )决定的。
A. 空管当局
B. 此项正确飞机的构型与飞行状态等因素
C. 飞行员选择
D. 由授权放行维修人员
飞机存在相对地面的不安全状态时,GPWS向飞行员提供的警告信息有( )。
A. 相应方式的目视指示灯亮
B. EHSI上的警告字符,目视指示灯亮且能听到相应的警告语音信息
C. 此项正确EADI上的警告字符、扬声器发出的语言警告信息和相应指示灯
D. 相应方式的目视指示灯亮且听到某一固定频率的音响信息
GPWS的地面试验在( )情况下按下试验按钮时行。
A. 起落架放下,襟翼放下
B. 此项正确起落架放下,襟翼收上
C. 起落架收上,襟翼收上
D. 起落架收上,襟翼放下
在满足以下条件( )时按下试验按钮可进行GPWS的空中测试。
A. 起落架放下,飞机高度低于1000英尺
B. 起落架放下,飞机高度大于1000英尺
C. 此项正确起落架收上,飞机高度大于1000英尺
D. 起落架收上,飞机高度小于1000英尺
GPWS地面试验可检查的信息及电路有( )。
A. 此项正确输入信号有效性
B. 此项正确外部指示电路
C. 此项正确音响信息产生电路
D. 此项正确各方式探测器电路
GPWS的下降率过大警告的范围为( )ft。
30~2450 此项正确0~2500
0~2450 30~2500
在( )时,GPWS有可能产生地形接近率过大警告(方式2)。
A. 襟翼收上
B. 襟翼放下
C. 此项正确起落架收上时
D. 起落架收上或放下
近地警告系统的包络修正指的是( )。
A. 此项正确抑制那些没有必要的特殊位置点的近地警告
B. 改变一些方式的高度警告门限
C. 改变一些方式的速度警告门限
D. 根据不同飞机的性能修改风切变警告门限
近地警告系统的驾驶舱测试的条件是( )。
A. 飞机在地面
B. 此项正确飞机在地面,起落架放下,襟翼小于15单位
C. 飞机在地面,起落架放下
D. 起落架放下,襟翼收上
近地警告系统的存储器可存储( )。
A. 此项正确10个飞行段,每飞行段最多可存储条24故障
B. 24个飞行段,每飞行段最多可存储10条故障
C. 10个飞行段,每飞行段最多可存储10条故障
D. 24个飞行段,每飞行段最多可存储24条故障
11.6.11 全球定位(GPS)。3
1. GPS系统由( )三个子系统组成。
A. 此项正确地面支持网、空中卫星群和用户设备
B. 地面监测站、空中卫星群和用户设备
C. 地面注入站、空中卫星群和用户设备
D. 地面支持网、空中卫星群和主控站
2. GPS所发射的伪码信号可分为 ( )三种。
A. C码、C/A码、P码
B. 此项正确P码、C/A码、Y码
C. P码、C码、A码
D. A码、C/A码、Y码
3. GPS系统的地面支持网由( )组成。
A. 用户设备、主控站和注入站
B. 此项正确监测站、主控站和注入站
C. 用户设备、主控站和监测站
D. 监测站、用户设备和注入站
4. GPS系统进入导航模式的必要条件是可接收到(4颗)卫星的有效信号。
5. GPS系统空中卫星群的卫星平均配置在( )个轨道上。
八 此项正确六 十 十二
6. 采用差分 GPS技术,可以达到( )的定位精度。
十米 分米 此项正确米级 厘米
7. GPS系统可在( )为用户连续地提供高精度的位置、速度和时间信息。
A. 全球范围内,全天候
B. 部分区域内,全部时间
C. 部分区域内,全天候
D. 此项正确全球范围内,全天候,全时
8. ( )是一种连续的、高精度的、均匀的时间系统,它以原子秒为单位。
A. 此项正确GPS时
B. 天文时UT
C. 协调世界时UTC
D. 格林威治时
9. GPS接收机接收来自卫星的导航信息,利用( )计算卫星位置。
A. 此项正确星历资料
B. 伪随机码或载波相位
C. 电离层修正参数和卫星钟偏差校正参数
D. 时间信号
10. 在GPS系统中,用户测量距离时须利用卫星所提供的( )。 P469
A. 星历资料、导航电文
B. 此项正确伪随机码或载波频率
C. 电离层修正参数和卫星钟偏差校正参数
D. 时间标记信号和卫星时钟
11. GPS导航接收机的工作方式包括( )。
A. 起飞方式、导航方式、姿态方式
B. 此项正确捕获方式、导航方式、高度辅助方式
C. 巡航方式、高度方式、辅助方式
D. 速度方式、导航方式、高度辅助方式
12. 在辅助模式下GPS的输出为( )。
A. 全零
B. 此项正确NCD(无计算数据)
C. 先前有效数据
D. 故障代码
13. GPS 系统的C/A码信号的定位精度可达( )以内。
10米 1米 此项正确100米 1米
14. GPS系统的地面监测站用于( )。
A. 提供GPS系统时间基准、气象数据
B. 接收GPS卫星信号,提供GPS系统时间基准
C. 接收GPS卫星信号,计算伪距,监测导航信息
D. 此项正确接收GPS卫星信号,计算伪距和提供时间基准
15. 在GPS系统的地面支持网中,主控站用于( )。
A. 提供GPS系统时间基准、编制星历、计算星钟误差并发送给监测站
B. 提供GPS系统时间基准、计算星钟误差和定位误差校正数据并发送给导航卫星
C. 此项正确提供GPS系统时间基准、编制星历、计算星钟误差并发送给注人站
D. 提供GPS系统的定位误差数据并发送给用户设备
16. 在GPS系统的地面支持网中,( )用于提供GPS系统时间基准功能
监测站 注入站 用户设备 此项正确主控站
17. 在GPS系统的地面支持网中,注入站用于( )。
A. 提供GPS系统时间基准
B. 将导航信息注入用户设备
C. 将卫星的轨道数据注入用户设备
D. 此项正确将主控站的控制信息发送给卫星
18. GPS系统的“伪距”指的是( )距离。
A. 以伪码表示的卫星与地球坐标间的
B. 以伪码表示的用户与卫星间的
C. 以伪码表示的用户与地面间的
D. 此项正确有较大误差的用户与卫星间的
19. GPS系统由( )轨道卫星组成导航卫星系统。
A. 21 颗工作卫星和 6 颗备用
B. 21 颗工作卫星和 4 颗备用
C. 12 颗工作卫星和 3 颗备用
D. 此项正确21 颗工作卫星和 3 颗备用
20. 多模式接收机MMR中的GPS接收机是利用( )的数据对系统初始化的。
A. FMC所提供
B. MCDU或CDU所输入
C. 从FMCS得到的初始位置
D. 此项正确ADIRU所提供的惯性基准
21. 机载GPS可提供的数据主要有( )。
A. 经度、纬度、高度、风速和地速
B. 经度、纬度、航向、精确时间和地速
C. 经度、纬度、高度、精确时间和飞机俯仰角
D. 此项正确经度、纬度、高度、精确时间和地速
22. 机载GPS系统包含的LRU组件有( )。
A. 此项正确GPS天线、天线前置放大器和多模式接收机(MMR)
B. GPS天线、射频放大器、控制盒和多模式接收机(MMR)
C. GPS天线、多模式接收机(MMR)和GPS位置指示器
D. GPS天线和多模式接收机(MMR)
23. 利用( )的方法,可以使GPS系统C/A码的相对定位精度达到米级。
A. 多套GPS接收机同时工作
B. 测多次位置求统计平均
C. 与IRS系统及FMC相结合
D. 此项正确差分 GPS
24. GPS导航接收机的在( )模式下可提供飞机的位置数据。
获取模式 此项正确导航模式
辅助模式 等待模式
25. GPS接收机所测得的伪距与真实距离的偏差主要是由( )引起的。
A. 卫星钟差、用户位置、电波传播误差
B. 此项正确卫星钟差、用户钟差、电波传播误差
C. 卫星钟差、用户钟差、用户位置
D. 用户钟差、用户位置、电波传播误差
26. GPS导航接收机的高度辅助模式是指( )。
A. 此项正确GPS从ADIRU处接收惯导高度以计算伪距
B. GPS从ADIRU处接收惯导高度来修正计算得到的GPS高度
C. 在只有三个星时利用ADIRU高度来帮助计算
D. GPS须利用ADC高度来进行计算
27. 飞机的最终位置是由( )把GPS来的位置信息或无线电导航系统提供的位置信息与IRS数据结合起来计算得出的。
GPS导航组件 MCDU
FMCS 此项正确ADIRU
28. GPS系统除了空中卫星群外,还需庞大的地面支持网, 这些地面网站的作用是:
A. 收集卫星和各卫星当地气象资料
B. 计算卫星参数,编制导航信息
C. 将地面提供的参数、信息和指令传递给相应的卫星
D. 此项正确以上全部
29. GPS 可保证地球上任一地方的用户在任意时刻至少可接收到( )颗卫星的有效信号。
6 3 2 此项正确4
30. GPS导航接收机的捕获模式Acquisition mode是指( )。
A. 接收到GPS数据
B. 将ADIRU的高度和地球半径作为第4距离
C. 从ADIRU接收惯导高度、航迹角和地速信息且输出为NCD
D. 此项正确搜索和锁定卫星信号
世界上第一个实用的卫星导航系统,是 ( )系统.。
A. 此项正确美国研制的“子午仪”(TRANSIT)卫星导航
B. 美国研制的GPS卫星导航
C. 苏联研制的“双子星”卫星导航
D. 苏联研制的GLONASS卫星导航
GPS 系统的P码信号的实时定位精度、测速精度、授时精度分别优于( )。
A. 16米、l米/秒、1微秒
B. 16米、0.0l米/秒、0.01微秒
C. 1.6米、0.l米/秒、0.01微秒
D. 此项正确16米、0.l米/秒、0.1微秒
监测站每( )将其所测得的卫星距离信息和气象数据发送给主控站。
1秒钟 6分钟 此项正确6秒钟 1分钟
GPS卫星姿态采用( )。
A. 三轴稳定方式,以保证卫星上天线的辐射口始终对准一个方向
B. 此项正确三轴稳定方式,以保证卫星上天线的辐射口总是对准地面
C. 单轴稳定方式,以保证卫星自转轴总是对准太阳
D. 重力稳定方式,保证卫星上天线的姿态不变
GPS卫星中装有( )。
A. 天线、收/发机、控制盒、导航电文存贮器
B. 接收机、发射机、高精度的振荡器、控制盒
C. 此项正确天线、控制盒、高精度的振荡器、导航电文存贮器
D. 天线、收/发机、高精度的振荡器、导航电文存贮器
GPS导航电文是卫星提供给用户的信息,它不包括( )。
A. 电离层修正参数和卫星钟偏差校正参数
B. 时间信号
C. 卫星状态、卫星星历
D. 此项正确地面站发送的控制指令
利用GPS卫星发送的( ),可算出卫星在地心固定的空间直角坐标系中的位置。
A. 伪随机码或载波相位
B. 电离层修正参数和卫星钟偏差校正参数
C. 此项正确轨道参数
D. 时间信号
GPS C/A码的周期和码元宽度分别为( )。
A. 0.5ms、约 0.5us
B. 1ms、约 1us
C. 2ms、约 2us
D. 此项正确1ms、约 1us
GPS 所提供的C/A码为( )。
A. 0.5ms中的2047个码位
B. 1ms周期内的4095个码位
C. 此项正确1000us周期、1023码位的短码
D. 1ms周期、 1023个码位的长码 C
GPS C/A码的长度、周期、码元宽度分别为( )。它是一种短码,粗测码。因此它易于捕获,但精度较差。
A. 2047个码位、0.5ms、约 0.5us
B. 4095个码位、1ms、约 1us
C. 511个码位、2ms、约 2us
D. 此项正确1023个码位、1ms、约 1us
在GPS接收机中,在测得伪距后必须修正由( )所导致的距离误差。
A. 卫星钟差、用户位置、电波传播误差
B. 卫星钟差、用户钟差、躁声
C. 卫星钟差、用户钟差、地球曲率
D. 此项正确用户钟差、用户钟差、电波传播误差
GPS系统中的时间系统为高精度的时间系统,它是以( )为单位的。
秒 微秒 纳秒 此项正确原子秒
GPS系统中的高精度时间系统是自1980年1月6日零点为起点的,所用的计时单位为( )。
A. 此项正确周数、日数、GPS秒
B. 年、月、日数、24小时计数和GPS秒
C. 年、月、日、时、分、GPS秒
D. UTC协调世界时
驾驶舱中与GPS系统有交连的组件是( )。
A. 此项正确CDU和主警戒指示器
B. FMC
C. 此项正确IRS的方式选择组件和IRS主警戒组件
D. 音频控制面板
GPS系统的系统初始化是指( )。
A. 利用FMCS所提供的数据获得飞机的起始位置
B. 利用主控站所提供的数据更新卫星的起始位置
C. 利用主控站所提供的数据和精确时钟更新卫星的起始数据
D. 此项正确利用ADIRU所提供的数据获得飞机的其始位置
GPS导航接收机的工作模式包括( )。
A. 此项正确获取模式(Acquisition mode)
B. 此项正确此项正确导航模式 (Navigation mode )
C. 此项正确辅助模式 (Aided mode)
D. 等待模式(Polled mode)
GPS系统就进入导航模式的条件是( )。
A. 短暂的卫星覆盖不好期间并小于30秒
B. GPS系统完成初始化
C. FMCS向GPS接收机发出导航模式指令
D. 此项正确GPS获得并锁定了至少4颗卫星
卫星向机载GPS发射的信号频率是( )频率。
A. L1(1783.74MHZ)和L2(1575.42MHZ)
B. L1(1783.74MHZ)和L2(1227.6MHZ)
C. 此项正确L1(1575.42MHZ)和L2(1227.6MHZ)
D. L1(1754MHZ)和L2(1854MHZ)
机载GPS接收机的工作频率是( )。
A. L1(1783.74MHZ)和L2(1575.42MHZ)
B. L1(1783.74MHZ)和L2(1227.6MHZ)
C. 此项正确L1(1575.42MHZ)和L2(1227.6MHZ)
D. L1(1754MHZ)和L2(1854MHZ)
卫星发送状态数据给地面监视站的下行频率是( )。
1575.42MHZ 1227.6MHZ 1854MHZ 此项正确1783.74MHZ
在( )模式下,GPS接收机使用ADIRU的惯性基准数据以进行初始化。。
辅助 获取 导航 此项正确初始
一旦( )出现故障,IRS主警戒组件就会使GPS故障灯通亮。
IRS组件 GPS 天线
此项正确MMR组件 FMC组件
GPS系统的正常捕获时间约为( )。
30秒钟 10分钟 此项正确5-6分钟 1分钟
11.6.12惯性基准系统:激光陀螺,加速度计,陀螺平台,捷联式惯导;ADIRU,惯导操作。 4
每种导航系统都有其各自的特点,其中具有独立性和自主性最强的系统为( )。
天文导航 无线电导航
卫星导航 此项正确惯性导航
根据不同导航系统的特点,为了提高导航系统的定位精度和性能,往往将两种或更多的导航系统组合起来,构成的导航系统称为( )。
卫星导航系统 惯性导航系统
无线电导航系统 此项正确组合导航系统
根据惯性测量装置在飞机上的安装方式不同,惯性导航系统可分为( )。
此项正确平台式和捷联式 指北式和自由式
解析式和几何式 游动式和指北式
"建立一套惯性导航系统,至少要考虑以下几方面( )。
(1)必须采用一组高精度的加速度计和高性能的陀螺仪作为惯性元件;
(2)必须有效地补偿掉加速度计所不需要的加速度分量,只保留飞机运动的加速度;
(3)采用的计算装置要有足够的计算精度。
A. 仅(1)和(3)正确
B. 仅(2)和(3)正确
C. 此项正确(1)、(2)和(3)都正确
D. (1)、(2)和(3)都不正确
陀螺稳定器稳定的定义为( )。
A. 只能相对惯性空间保持稳定的陀螺装置
B. 只能相对地球保持稳定的陀螺装置
C. 此项正确能相对地球或惯性空间保持稳定或按给定规律运动的陀螺装置
D. 只能相对飞机保持稳定的陀螺装置
利用电动机产生的稳定力矩抵消干扰力矩的陀螺稳定器称为( )。
A. 直接陀螺稳定器
B. 动力陀螺稳定器
C. 此项正确间接陀螺稳定器
D. 二自由度陀螺组成的稳定器
动力陀螺稳定器用( )的力矩来抵消干扰力矩为( )。
A. 此项正确陀螺力矩
B. 陀螺力矩和稳定电机产生的稳定力矩
C. 陀螺转子的偏心力矩
D. 仅稳定电机产生的稳定力矩
由三自由度陀螺组成的陀螺稳定器工作特点是( )。
A. 陀螺必须不停进动,来产生陀螺力矩抵消干扰力矩;
B. 此项正确陀螺不必进动,仅由稳定电机产生的力矩抵消干扰力矩;
C. 需要陀螺有个进动角速度;
D. 陀螺不必不停进动,只需要陀螺有个进动角
双轴陀螺稳定器的稳定系统,用来使平台相对哪个基准稳定( )。
惯性空间 地球平面
机体坐标系 此项正确地理坐标系
中心地垂陀螺仪的水平修正系统功用是( )。
A. 此项正确使平台相对惯性空间保持稳定
B. 使平台相对水平面保持稳定
C. 使平台相对惯性空间有一个稳定的姿态角
D. 使平台相对惯性空间有一个稳定的姿态角速率
中心地垂陀螺仪的纵向和横向修正电机安装在( )。
A. 每个陀螺仪的自转轴上
B. 每个陀螺仪的内框轴上
C. 此项正确平台内支架轴上
D. 平台外支架轴上
中心地垂陀螺仪液体摆安装在( )。
下陀螺房底部 上陀螺房底部
此项正确平台底部 外支架轴上
中心地垂陀螺仪的起动系统在( )时投入工作( )。
A. 当刚给平台通电,自动接通
B. 只要平台偏离水平面大于2时,自动接通
C. 此项正确当刚给平台通电,且平台偏离水平面大于2时,自动接通
D. 只要按压“起动按钮”,即可接通
中心地垂陀螺仪是由( )组成的( )。
A. 动力和间接陀螺稳定器
B. 此项正确两个相同的动力陀螺稳定器
C. 两个相同的间接陀螺稳定器
D. 动力和直接陀螺稳定器
中心地垂陀螺仪的两个二自由度陀螺转子的角动量H1和H2
A. H1=H2,矢量方向平行平台立轴且相同
B. 此项正确H1=H2,矢量方向平行平台立轴,方向不同
C. 可以H1≠H2,矢量方向相同
D. 可以H1、H2大小和方向不同
三轴陀螺稳定平台的平台坐标系,在稳定系统的作用下,保持( )。
A. 和机体坐标系一致
B. 和水平面平行
C. 和地理坐标系一
D. 此项正确相对惯性空间保持稳定
三轴陀螺稳定平台要模拟地理坐标系,需要( )。
A. 三套稳定系统,一套方位修正系统;
B. 三套稳定系统,三套水平修正系统
C. 三套稳定系统,二套水平修正系统
D. 此项正确三套稳定系统,一套方位修正系统,二套水平修正系统
三轴陀螺稳定平台稳定信号分配器的作用是( )。
A. 将平台输出的姿态信号进行正确分配
B. 此项正确将方位稳定系统内的进动角传感器信号进行输出正确分配
C. 将液体摆输出的信号进行正确分配
D. 将水平修正系统内的进动角传感器信号进行正确分配
当飞机航向改变时,稳定信号分配器内的部件做如下运动( )。
A. 此项正确两个定子绕组能随飞机航向的变化绕平台的方位稳定轴转动
B. 两个转子绕组能随飞机航向的变化绕平台的方位稳定轴转动
C. 两个定子和转子绕组同时随飞机航向的变化绕平台的方位稳定轴转动
D. 一对转子和定子绕组能随飞机航向的变化绕平台的方位稳定轴转动
当三轴陀螺稳定平台的纵向和横向稳定轴上有同样的常值干扰力矩作用时,以下哪个说法正确( )。
A. 纵向和横向稳定电动机产生的稳定力矩相同
B. 飞机没有姿态角时,纵向和横向稳定电动机产生的稳定力矩相同
C. 此项正确在不同的航向上,纵向和横向稳定电动机产生的稳定力矩不相同
D. 纵向和横向稳定电动机产生的稳定力矩和飞机的航向无关
对于由二自由度陀螺组成的动力陀螺稳定器,当陀螺的内框轴上有干扰力矩时,稳定器将( )。
A. 此项正确产生漂移
B. 稳定系统产生稳定力矩,抵消干扰力矩
C. 绕稳定轴保持稳定
D. 绕二自由度陀螺的内框轴进动
对于由三自由度陀螺组成的间接陀螺稳定器,当陀螺的内框轴上有干扰力矩时,稳定器将
A. 此项正确绕陀螺的外框轴跟随陀螺转动
B. 稳定系统产生稳定力矩,抵消干扰力矩
C. 绕稳定轴保持稳定
D. 绕三自由度陀螺的内框轴进动
作为一个稳定器,三自由度陀螺和由三自由度陀螺组成的动力陀螺稳定器相比,区别表现在
A. 陀螺稳定平台的陀螺需要不停地进动;
B. 此项正确陀螺稳定平台的陀螺不需要不停地进动,只需要陀螺有个进动角
C. 陀螺稳定器的陀螺一定三轴不垂直
D. 陀螺稳定器承受的干扰力矩幅值不受限制。
对于三轴陀螺稳定平台,采用积分修正法的原因,以下哪点正确( )。
A. 液体摆不能敏感陀螺稳定平台是否水平
B. 三轴陀螺稳定平台只能用积分修正法
C. 此项正确采用积分修正法,可以提高修正的精度
D. 在三轴陀螺稳定平台内,不能实现由液体摆组成的修正系统
挠性陀螺转子的支承方式为( )。
框架支承 液浮支承
滚珠支承 此项正确弹性支承
挠性陀螺的磁力补偿装置,用来补偿的力矩是( )。
摩擦力矩 作用在基座上的外力矩
陀螺力矩 此项正确弹性力矩
激光陀螺测量原理的依据是( )。
A. 三自由度陀螺的基本特性
B. 二自由度陀螺的特性
C. 利用牛顿第一定律
D. 此项正确光的干涉原理
摆式加速度计中平衡弹簧产生弹性恢复力矩,用来平衡摆锤的( )。
A. 由加速度引起的转动力矩
B. 由重力引起的恢复力矩
C. 和由重力引起的恢复力矩一起平衡由加速度引起的转动力矩
D. 此项正确陀螺力矩
要提高加速度计的线性度,可以改善( )。
A. 此项正确选择刚度高的弹簧
B. 加长摆长
C. 加大质量
D. 选择刚度低的弹簧
激光陀螺上的振动装置用来( )。
此项正确减小闭锁误差 减小标度系数误差
减小传输误差 减小温度误
由于激光陀螺没有转子和框架,所以它不具备( )。
陀螺的稳定性 陀螺的进动性
陀螺仪表的作用 此项正确经典陀螺的定义
为了提高摆式加速度计的测量范围,且要保证测量精度,以下哪点比较合理( )。
此项正确选择刚度高的弹簧 加长摆长
加大质量 选择刚度低的弹簧A
影响激光陀螺的灵敏度的因素有( )。
A. 被测的机体的角速度
B. 此项正确光环路所包围的面积
C. 光环路的长度
D. 光环路的横截面积
摆式加速度计工作的环境温度升高,易导致( )。
A. 弹簧的弹性系数变大
B. 加速度计的灵敏度变小
C. 加速度计的测量精度提高
D. 此项正确加速度计的灵敏度变大
指北方位惯导系统,是指陀螺稳定平台( )。
A. 平台坐标系的方位轴指向北方
B. 此项正确支架轴纵轴指向北方
C. 平台坐标系跟踪地理坐标系
D. 陀螺的自转轴指向北方
指北方位惯导系统,平台上的三个加速度计的三个测量轴为( )。
A. 此项正确地理东、北和天方向(地垂线)轴
B. 机体坐标系的三个轴
C. 惯性坐标系的三轴
D. 平台支架三轴
以下哪个部件没在平台式惯导系统的惯导组件内( )。
此项正确方式选择器 导航计算机
惯性平台 稳定信号分配器
惯性导航系统的计算导航参数的最原始参数是( )。
A. 此项正确飞机飞行的线加速度
B. 此项正确飞机飞行的线速度
C. 飞机飞行的姿态角
D. 此项正确飞机飞行的空速
在飞机起飞前的准备阶段,必须向惯导系统输入的参数有( )。
A. 飞机当时的真航向和位置Φ、λ
B. 此项正确飞机的当时的位置Φ、λ
C. 飞机当时的姿态参数
D. 飞机当时的姿态和磁航向
捷联式惯导系统在起飞前系统要进行对准工作,对准工作主要内容是( )。
A. 将平台对准在理想坐标系上
B. 将平台锁定到导航坐标系上
C. 此项正确建立初始姿态矩阵
D. 估算出自由方位角
捷联式惯导的对准工作在计算机内自动完成,参与对准的主要测量元件是( )。
A. 三个加速度计
B. 三个陀螺
C. 此项正确三个陀螺和三个加速度计
D. 仅水平面上的二个加速度计
以下哪个阶段不包括在惯导系统的对准阶段( )。
准备阶段 此项正确同步阶段
粗对准阶段 精对准阶段
根据所用设备及导航原理的不同,导航系统不同;其中根据牛顿力学原理来测量飞机相对惯性空间的线加速度和角速度的是( )。
空速导航 天文导航
VOR导航 此项正确惯性导航
惯导系统中,加速度计的输出,不能直接用于导航参数的计算,要经过有害加速度清除,这是因为( )。
A. 加速度计本身结构有误差
B. 受温度影响
C. 加速度计是模拟信号输出
D. 此项正确加速度计受地球自转和飞机飞行速度影响
惯性基准系统中的激光陀螺测量的角速度为( )。
A. 飞机飞行的地速
B. 此项正确飞机绕机体三轴相对惯性空间转动角速度
C. 飞机绕机体三轴相对地球转动的角速度
D. 飞机绕机体三轴相对导航坐标系的转动角速度
惯性基准系统在姿态方式,可以提供的参数有( )。
A. 地速、位置等
B. 高度、地速等
C. 磁航向、真航向等
D. 此项正确姿态角、高度速率及惯性高度等
惯性基准系统在对准方式,要想显示剩余时间和状态代码,ISDU的显示选择开关应放在( )。
TK/GS PPOS 此项正确HDG/STS TEST
惯性基准系统在地面维护时,要想显示故障代码,ISDU的显示选择开关应放在( )。
TK/GS PPOS 此项正确HDG/ST WIND
惯性基准系统在对准方式,当输入飞机所在位置的经、纬度时,ISDU的显示选择开关应放在( )。
TK/GS 此项正确PPOS HDG/ST TEST
捷联式惯导系统中姿态矩阵的基本参数是( )。
A. 经、纬度和航向角
B. 俯仰角和航向角
C. 经、纬度和俯仰角
D. 此项正确姿态角和机向角
平台式惯导系统中水平修正系统修正平台,使平台跟踪水平面;以下哪个说法正确( )。
A. 该水平修正系统主要由由液体摆和修正电机组成;
B. 此项正确该水平修正系统是根据舒勒摆原理进行水平修正的;
C. 水平修正指令来自稳定电机;
D. 水平修正指令来自飞行管理计算机。
对于游动方位和指北方位两套惯性导航系统,起始时两套系统平台坐标系重合,且都在同一静基座上;过1小时后,两个平台坐标系方位相差多少度(0° )。
游动方位惯导系统的初始方位对准工作主要是完成( )。
A. 将平台对准到预定方位上
B. 消除平台游动方位角
C. 此项正确给系统输入一个方位角
D. 估算出游动方位角
平台式惯导系统采用的陀螺稳定平台是( )。
A. 双轴陀螺稳定平台
B. 由两个单轴动力式陀螺稳定平台组成的双轴陀螺稳定平台
C. 此项正确三轴陀螺稳定平台
D. 单轴间接陀螺稳定器
平台式指北方位惯导系统的惯导组件中,稳定平台的作用为( )。
A. 把南北加速度计稳定在与地球纬线之切线平行的方向上;
B. 把东西加速度计稳定在与地球经线之切线平行的方向上;
C. 此项正确隔离飞机角运动,使加速度计保持在预定坐标系方向上;
D. 使南北、东西加速度计能输出飞机相对地球水平面飞行的线加速度
设地球半径为R,飞机航向角为ψ,飞行速度为V;初始时飞机所在纬度为λo,φ为飞机所在纬度。计算飞机在地面的经度位置λ(忽略飞行高度)为( )。
捷联式惯导系统中“数学平台”的作用是( )。
A. 建立导航坐标系
B. 隔离飞机角运动
C. 计算飞机的姿态角
D. 建此项正确立导航坐标系,计算导航数据
指北方位惯导系统方位对准的方式是( )。
A. 利用方位精对准回路
B. 利用水平一阶对准回路
C. 此项正确利用水平二阶对准回路
D. 由计算机估算出方位角
11.6.13 飞行管理系统(FMS)。 4
FMS在飞机起飞阶段,主要完成的任务是( )
A. 此项正确计算飞机最佳起飞目标推力和目标速度
B. 确定最佳巡航高度和巡航速度
C. 确定飞机开始下降的顶点
D. 以优化速度引导飞机到跑道上的着陆点
FMS在飞机巡航阶段,主要完成的任务是(确定最佳巡航高度和巡航速度)
FMS在飞机下降阶段,主要完成的任务是(确定飞机开始下降的顶点)
FMS在飞机进近阶段,主要完成的任务是(以优化速度引导飞机到跑道上的着陆点)
下面关于AFCS系统的说法,错误的是
A. AFCS是 FMS的执行系统
B. AFCS的核心是飞行控制计算机
C. 此项正确飞行控制计算机为FMC提供目标参数
D. 通过MCP可实现自动驾驶衔接控制及工作方式选择
下面关于自动油门系统(A/T)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此项正确A/T输出操纵指令到油门伺服机构
B. A/T为FMCS提供目标指令
C. 在VNAV方式衔接时,发动机推力限制由A/T计算机提供
D. 必须在MCP板上选择好工作方式,A/T才能正常工作.
FMC使用的电源是
A. 115V 50HZ单相交流电
B. 115V 50HZ三相交流电
C. 115V 400HZ单相交流电
D. 此项正确115V 400HZ三相交流电
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A. FMC向A/T计算机提供操纵目标值
B. FMC向A/T提供发动机推力限制
C. 此项正确FMC向FCC提供舵面控制指令
D. FMC向FCC提供操纵目标值
飞行管理计算机是多微机系统,三台微处理机分别是
A. 此项正确导航、性能、输入/输出微处理机
B. 输入/输出、控制、性能微处理机
C. 输入/输出、控制、导航微处理机
D. 控制、推力管理、输入/输出微处理机 A
FMC内电源系统有什么保护
过压和断路 此项正确过流和短路
过压和短路 过流和断路
FMC内的导航微处理器执行
此项正确导航计算 侧向操作指令计算
CDU管理 纵向操作指令计算
FMC的主要功能有
此项正确导航功能 配平功能
此项正确制导功能 此项正确性能计算
FMC制导功能的指令输出到
A. 自动驾驶仪和偏航阻尼器
B. 自动油门计算机和惯性基准组件
C. 此项正确自动驾驶仪及自动油门计算机
D. 自动驾驶仪及惯性基准组件
FMC导航功能包括
A. 飞机位置计算和水平制导
B. 飞机位置计算和垂直制导
C. 此项正确飞机位置计算和导航设备的选择和调谐
D. 水平制导和垂直制导
FMC导航功能计算的导航参数有:
A. 位置、目标推力、速度
B. 此项正确位置、速度、高度
C. 位置、高度、目标推力
D. 位置、高度、显示参数
FMC根据当时的飞行情况由软件决定选取导航设备的信号,其选取的优先级是
A. DME/VOR、DME/DME、ILS、仅用IRS
B. GPS、DME/VOR、DME/DME、仅用IRS
C. 此项正确DME/DME、DME/VOR、ILS、仅用IRS
D. GPS、DME/DME、DME/VOR、仅用IRS
FMC性能计算提供的输出指令有
目标高度 此项正确目标推力
飞机位置 此项正确目标速度
FMC接收多个传感器和飞行管理系统里的其它系统的
A. 此项正确数字和模拟信号
B. 数字、模拟和离散信号
C. 数字和离散信号
D. 模拟、离散信号
无论什么样的导航系统都需要解决的问题有
A. 如何确定飞机当时的位置;
B. 此项正确如何确定飞机从一个位置向另一个位置前进的方向
C. 如何确定离地面某一点的距离或速度,时间;
D. 如何确定飞机的姿态。
下面关于导航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此项正确导航就是有目的地、安全有效地引导飞机从一地到另一地
B. 导航就是给飞行员提供操纵指令
C. 导航就是自动控制飞机飞行
D. 导航就是提供目标推力
飞机飞行中所在的纬度与以下哪一因素有关
A. 飞机的初始纬度及飞机的东向速度
B. 此项正确飞机的初始纬度及飞机的北向速度
C. 飞机的东向速度及飞机的北向速度
D. 仅取决于飞机的初始纬度
导航数据库储存的机场的内容有
A. 此项正确导航设备;机场;航路;公司航路;终端区域程序;ILS进近
B. 导航设备类别;位置;标高;频率;识标;级别
C. 归航位置;跑道长度和方位;标高、仪表着陆系统(1LS)设备
D. 航路类型;高度;航向;航段距离;航路点说明等
导航数据库储存的导航设备的内容有
A. 导航设备;机场;航路;公司航路;终端区域程序;ILS进近
B. 此项正确导航设备类别;位置;标高;频率;识标;级别
C. 归航位置;跑道长度和方位;仪表着陆系统(1LS)设备
D. 航路类型;高度;航向;航段距离;航路点说明等
FMC内存储的导航数据库定期更新的周期是(28)天。
FMC内存储(56 )天的数据库内容。
导航数据库的数据可以分成哪两大类
A. 国际数据和国内数据
B. 机场数据和导航台数据
C. 永久数据和临时数据
D. 此项正确标准数据和特定数据
每条跑道有两个方位数值,如跑道的一个方位为55度,那么另一个方位为( )度。235-55=180
145 此项正确235 325 100
导航数据库的代码及有效日期显示在CDU的哪一页面上
A. 位置起始(POS INIT)
B. 航路(RTE)
C. 起始/基准索引(INIT/REF INDEX
D. 此项正确识别(IDENT)
性能数据库的内容分为:
A. 飞机空气动力模型和大气风的模型
B. 装在飞机上的发动机数据模型和大气风的模型
C. 此项正确飞机空气动力模型和装在飞机上的发动机数据模型
D. 飞机模型、发动机模型和大气风的模型
在导航数据库装载过程中,如果FMC发现一个与来自装载机的数据有关的问题,则CDU显示下列信息之一
A. LOAD IN PROGRESS
B. FMC
C. 此项正确检查DBL或接口
D. LOAD COMPLETE
装有两台FMC的飞机,在进行导航数据库交叉传输时( )。
A. 只能在空中实现
B. 只能在空中,两台计算机数据不同时实现
C. 只能在地面
D. 此项正确只能在地面,两台计算机数据不同时实现
若要进行FMC数据库交叉传输,使用CDU把显示选到导航数据交输页面,需用字母键把( )输入到2个CDU的便笺行内。
TRANSMIT(发送)此项正确 ARM(准备)
RECEIVE(接收) CLR(清除)
在FMCS CDU上作飞行计划时,对所选定的航路实施生效,或实施修改了的飞行计划,需要使用( )键。
A. 航路(RTE)键
B. 直接/切入(DIR/INTC)键
C. 此项正确执行(EXEC)键
D. 离场/进场(DEP/ARR)键
下面( )不属于FMCS起飞前准备页面。
此项正确等待(HOLD) 位置起始(POS INIT)
航路(RTE) 识别(IDENT)
CDU行选键不具备( )功能。
标准输入功能 此项正确清除(CLR)功能
标准选择功能 删除(DEL)功能
在FMCS CDU前面板有( )通告器。
此项正确FMC失效/信息 超速/FMC失效
信息/超速 信息/高度偏离
( )信息不在CDU识别页面数据区域显示。
飞机型号 发动机型号
导航数据库的有效期 飞此项正确机总重
IRS工作在姿态方式时,需要通过CDU输入( )参数。
A. 此项正确飞机当时的倾斜角
B. 飞机当时的磁航向
C. 飞机当时的偏流角
D. 飞机当时的俯仰角
FMCS CDU性能起始页数据区不要求输入
A. 飞机总重(GROSS WT)
B. 此项正确外界环境温度(OAT)
C. 成本指数(COST INDEX)
D. 备用(RESERVES)油量
减推力起飞时,需通过FMCS CDU输入
A. 此项正确一个比周围大气温度要高的选择温度
B. 一个比周围大气温度要低的选择温度
C. 起飞机场的实际温度
D. 固定为15度
飞行管理计算机的维护页面在什么情况下可以进入?
A. 在空中、地面均可
B. FMCS出现了故障
C. 此项正确在地面
D. 在空中
FMC导航数据库交叉传输工作通过CDU的哪个页面进行?
此项正确维护索引页面 起始/基准索引页
性能起始页 位置起始页
IRS监控器页在CDU的(维护索引)页面上选择。
性能系数页在CDU的(维护索引)页面上选择。
FMC传感器状态页在CDU的(维护索引)页面上选择。
FMC模拟离散页在CDU的(维护索引)页面上选择。
CDU的“性能系数”页上( )参数不能更改。
阻力系数 操纵极限
燃油流量系数 此项正确性能代码
阻力系数调节值的确定不考虑( )因素。
飞行高度 飞机总重
大气温度 此项正确飞机的经纬度
燃油流量系数调节值的确定不考虑哪一因素( )。
A. 大气温度
B. 飞行高度
C. 此项正确飞行速度
D. 发动机Nl转速或EPR值的变化
在通电时,CDU和FMC都进行内部的BITE测试,如果CDU故障,则CDU显示是
FMC CDU 此项正确空白 FMC CDU
FMCS信息具有优先级并显示在CDU便笺行,下面是其优先级排列顺序( )。
A. 数据输入错误咨询、咨询信息、提醒信息
B. 咨询信息、提醒信息、数据输入错误咨询
C. 数据输入错误咨询、提醒信息、咨询信息
D. 此项正确提醒信息、数据输入错误咨询、咨询信息
FMCS的( )信息必须在FMC进一步工作之前显示给飞行机组并加以纠正。
A. 咨询信息
B. 数据输入错误咨询
C. 此项正确提醒信息
D. 数据输入错误咨询、咨询信息
11.7 电源系统(ATA24) 16
11.7.1 电瓶、电瓶的安装、充电与检查。2
航空蓄电池可以分为(碱性蓄电池和酸性蓄电池)两大类。
蓄电池的额定容量用(安培小时)表示。
蓄电池放电时,电子电流和离子电流的流向是(电子从负极板流向正极板;正离子移向正极板,负离子移向负极板)。
飞机上的电瓶充电器有充电和(变压整流)两种工作方式。
蓄电池的容量与( )有关。
A. 此项正确极板上的活性物质的种类
B. 极板之间的距离
C. 此项正确极板面积的大小
D. 电解液的种类
蓄电池可以用来( )。
A. 将机械能转变为电能
B. 此项正确将电能转变为机械能
C. 此项正确将电能转变为化学能
D. 将化学能转变为电能
蓄电池的正、负极板之间加装隔板的作用是( )。
A. 防止电解液流动
B. 此项正确防止正、负极板短路
C. 减少蓄电池内阻
D. 增大容量
镍镉蓄电池的放电特点是( )。
此项正确电压下降平稳 电压上升平稳
电压下降迅速 电压上升迅速A
蓄电池的充电方式有( )。
A. 恒流充电
B. 恒压充电
C. 此项正确恒流充电或恒压充电
D. 任意方式充电
铅酸蓄电池的故障是( )。
此项正确自放电 此项正确极板硬化
此项正确内部短路 极板扭曲
11.7.2 直流电源:直流发电机的调压、控制和保护,并联供电。2
直流电源的一个优点是( )。
A. 可以不用二次电源
B. 电能变换容易
C. 此项正确可以使用起动发电机
D. 高空性能好
11.7.3 交流电源:交流电源的种类和特点、恒频交流电源并联运行的条件。2
11.7.4 交流发电机的调压、控制和保护。 4
11.7.5 二次电源:变压整流器,逆变器(静变流机)。2
11.7.6 应急电源:冲压涡轮发电机,液压驱动发电机(HMG),应急照明电源。2
11.7.7 外部/地面电源。1
11.7.8 配电系统:正常、重要和应急汇流条。 1
飞机交流电源的额定电压是(115/200V)。
在直流电源作主电源的飞机上,蓄电池的作用是( )。
用作主电源 此项正确用作辅助电源
此项正确用作应急电源 用作二次电源
当主电源为交流电源时,二次电源是( )。
此项正确变压整流器 静止变流器
旋转变流机 蓄电池
变速恒频交流电源的组成结构为( )。
A. 发动机—变速器—发电机
B. 此项正确发动机—发电机—变频器
C. 发动机—恒装—发电机
D. 发动机—发电机—变速器
将交流电变为直流电的设备是(变压整流器)。
能将直流电变为交流电的设备是( )。
变压整流器 此项正确静止变流器
旋转变流机 电压调节器
飞机上常用的交流电网形式是( )。
A. 以机体为负线的单线制
B. 此项正确中线接机体的三相四线制
C. 无中线的三相四线制
D. 无中线的三相三线制
利用恒速传动装置可以组成( )。
A. 低压直流电源
B. 变速变频交流电源
C. 变速恒频交流电源
D. 此项正确恒速恒频交流电源
飞机电源电压太高带来的主要问题是( )。
A. 频率太高
B. 此项正确馈线过细强度降低
C. 馈线强度增大
D. 此项正确对机上人员不安全
飞机交流电源的频率越高,重量越低的设备是( )。
A. 所有机载电气设备
B. 此项正确变压器
C. 电动机、发电机等旋转电机
D. 此项正确互感器
飞机交流电源的频率选择400Hz,对( )来说,这是最佳频率。
机载电气设备 此项正确旋转电机
变流机 电网
发动机直接传动发电机时可以组成( )。
A. 此项正确变速恒频交流电源
B. 变速变频交流电源
C. 此项正确低压直流电源
D. 二次电源
变速变频交流发电系统最适合安装在()上。
A. 活塞式发动机
B. 此项正确涡轮螺旋桨发动机
C. 涡轮喷气发动机
D. 活塞式发动机和涡轮喷气发动机
恒速传动装置有()等三种工作方式。
A. 启动、恒速、制动
B. 顺转、反转、脱开
C. 此项正确零差动、正差动、负差动
D. 驱动、储能、反接
三级无刷交流发电机中的永磁式副励磁机可向( )供电。
A. 此项正确飞机上的应急设备
B. 机上电瓶充电器
C. 此项正确电压调节器
D. 发电机控制保护装置
交流发电机若要进行并联供电,条件之一是各发电机的电压波形要一致,否则,并联后( )。
A. 电源间有高频电流通过
B. 形成无功功率分配不均
C. 瞬间会有大的冲击产生
D. 造成电压不稳
几台交流发电机并联供电后,其电网公共电压为( )。
A. 最低发电机电压
B. 最高发电机电压
C. 各发电压电压的均方根
D. 此项正确各发电机电压的算术平均值
交流发电机电压调节器有()等功能。
A. 当负载发电机转速变化时,调节励磁使输出电压稳定
B. 此项正确并联后均衡无功负载
C. 并联后均衡有功负载
D. 交流供电短路时,进行强激磁,以使保护电路动作
脉冲调宽电压调节器主要组成部分为( )。
A. 检比电路、检波电路、整形放大电路、输出电路
B. 此项正确检比电路、调制电路、整形放大电路、功率放大电路
C. 滤波电路、检波电路、整形放大电路、输出电路
D. 滤波电路、调整电路、整形放大电路、功率放大电路
以恒频交流电源为主电源的飞机上,变压整流器是把( )。
A. 单相交流电变为24伏直流电
B. 三相交流电变为115伏交流电
C. 单相交流电变为36伏直流电
D. 此项正确三相交流电变为28伏直流电
飞机交流电源系统中被控制对象有( )等。
A. 此项正确GCR、GCB、BTB、EPC
B. GCB、GCU、TRU、BTB
C. GCR、BTB、EPCU、GCU
EPCU、GCU、GCR、BTB
当恒装工作在负差动状态时,它的( )。
A. 此项正确输出转速高于制动点转速
B. 输入转速高于制动点转速
C. 输出转速低于制动点转速
D. 输入转速低于制动点转速
当恒装的输出转速恰好等于额定转速时的输入转速称为制动点转速,此时( )。
液压马达正转 液压马达逆转
液此项正确压马达不动 液压泵不动
恒装的脱开装置应( )。
A. 空中自动脱开,空中自动复位
B. 空中自动脱开,地面自动复位
C. 空中人工脱开,空中人工复位
D. 此项正确空中人工脱开,地面人工复位
恒装中液压马达的转速大小及转向由( )。
A. 此项正确液压泵可变斜盘的倾角γp决定
B. 液压泵固定斜盘的倾角γp 决定
C. 液压马达可变斜盘的倾角γp决定
D. 液压马达固定斜盘的倾角γp决定
恒装转速调节器的正确说法是( )。
A. 补偿发动机的转速
B. 敏感恒装输入轴的转速
C. 此项正确敏感恒装输出轴的转速
D. 调节液压马达可变斜盘的倾角
无刷交流发电机实现无电刷的关键是采用了( )。
交流励磁机 此项正确旋转整流器
永磁式副励磁机 直流励磁机
三级式与两级式无刷交流发电机的区别是( )。
有无旋转整流器 有无交流励磁机
此项正确有无永磁式副励磁机 有无调压器
三级式无刷交流发电机的励磁方式是( )。
自励 此项正确他励 复励 相复励
需要采取措施增加其起激的可靠性的发电机是( )。
A. 主发电机
B. 此项正确两级式无刷交流发电机
C. 三级式无刷交流发电机
D. 冲压涡轮发电机
无刷交流发电机中常用的旋转整流器有( )。
A. 单相半波整流器
B. 单相全波整流器
C. 三相半波整流器
D. 此项正确三相半波或全波整流器
无刷交流发电机中旋转整流器的作用是( )。
A. 把单相交流电变为直流电
B. 把直流电变为单相交流电
C. 此项正确把三相交流电变为直流电
D. 把直流电变为三相交流电
直流电源并联供电系统中均衡负载的方法是( )。
此项正确调节励磁电流 调节正线电阻
调节坡率系数 调节频率
涡轮螺旋桨飞机上的两台变速变频交流电源( )。
A. 此项正确不能实现并联供电
B. 可以实现并联供电
C. 可以作为应急电源
D. 可以作为二次电源
三相交流发电机的相序取决于( )。
A. 此项正确发电机的转向
B. 发电机的转速
C. 此项正确发电机输出馈线的联接顺序
D. 发电机类型
两台恒速恒频交流电源能并联供电的条件是( )。
A. 此项正确恒装的转速调节器有静差
B. 恒装的转速调节器不起作用
C. 发动机功率>>发电机功率
D. 发动机功率≈发电机功率
两台频率不相等的恒速恒频交流电源并联以后会造成( )。
A. 此项正确有功功率不均衡
B. 无功功率不均衡
C. 电网电压不相等
D. 电网频率不相等
两台电压不相等的恒速恒频交流电源并联以后会造成( )。
A. 有功功率不均衡
B. 此项正确无功功率不均衡
C. 电网电压不相等
D. 电网频率不相等
在并联的交流电源中,均衡有功负载应该调节( )。
电压 此项正确频率 相位 相序
在并联的交流电源中,均衡无功负载应该调节( )。
此项正确电压 频率 相位 相序
交流电源中的自动并联检测电路检测并联发电机之间的( )。
A. 波形、相序、电压
B. 相序、电压、频率
C. 相序、电压、频率、相位
D. 此项正确电压、频率、相位
若4台并联发电机的调定电压分别为114V、116V、113V、115V,则并联以后电网的电压为( )。
115V 此项正确114.5V 115.5V 114V
炭片调压器是在发电机的激磁电路中串入一个( )。
无触点开关 有触点开关
此项正确可变电阻 固定电阻
晶体管调压器是在发电机的激磁电路中串入一个( )。
此项正确无触点开关 有触点开关
可变电阻 固定电阻
PWM型晶体管调压器的调压方法是( )。
A. 改变晶体管开关的频率
B. 此项正确改变晶体管导通的时间
C. 改变晶体管的电阻大小
D. 改变晶体管的放大倍数
PWM型晶体管调压器的功放管工作在开关状态,其目的是( )。
A. 此项正确调节激磁电流的大小
B. 稳定发电机电压
C. 减小激磁绕组的功率损耗
D. 减小功放管的功率损耗
发电机的控制主要包括( )。
A. 调压、调频、调相
B. 此项正确发电、输电、配电
C. 单独或并联供电
D. 直流供电
电源系统中的差动保护区间是( )。
A. 所有的短路故障
B. 激磁绕组的短路故障
C. 此项正确发电机电枢绕组及输出馈线的短路故障
D. 旋转整流器的短路故障
电源系统中的过激磁故障指的是( )。
A. 单独供电系统中由于激磁电流太大而使发电机电压升高
B. 此项正确并联供电系统中由于激磁电流太大而使发电机电压升高
C. 单独供电系统中由于激磁电流太大而使发电机承担过多的无功负载
D. 并联供电系统中由于激磁电流太大而使发电机承担过多的无功负载
在发电机的故障保护装置中设置延时的目的是( )。
A. 防止损坏负载
B. 此项正确防止误动作
C. 防止发生故障时拒动作
D. 防止发生更严重的故障
故障保护中反延时的含义是( )。
A. 反向延时
B. 此项正确故障越严重,延时越短
C. 故障越严重,延时越长
D. 延时时间固定
在电源系统的故障保护设备中,采用反延时的故障是( )。
过压/欠压 过激磁/欠激磁
此项正确过电压、过激磁 欠电压、欠激磁
电源系统中对短路故障的差动保护采用( )。
固定延时 反延时
此项正确立即动作 随机延时
在并联供电系统中,过电压与过激磁保护动作的先后次序为( )。
A. 过电压先于过激磁
B. 此项正确过激磁先于过电压
C. 两者同时动作
D. 故障严重的先动作
PWM型晶体管调压器中调制电路的作用是( )。
A. 将脉冲信号变为连续信号
B. 此项正确将连续信号变为脉冲信号
C. 将梯形波变为矩形波
D. 将矩形波变为梯形波
PWM型晶体管调压器中整形电路的作用是( )
A. 将脉冲信号变为连续信号
B. 将连续信号变为脉冲信号
C. 此项正确将梯形波变为矩形波
D. 将矩形波变为梯形波
PWM型晶体管调压器中功放级电路中与激磁绕组并联的续流二极管的作用是( )。
保护功放管 此项正确保护激磁绕组
保护发电机 将激磁电流整流为直流电
在变压整流器中输入滤波器的作用是( )。
A. 滤掉整流电压中的交流脉动成分
B. 滤掉输入电压中的交流脉动成分
C. 此项正确抑制电磁干扰
D. 增大容量
静止变流器的作用是( )。
A. 把三相交流电变为低压直流电
B. 把单相交流电变为低压直流电
C. 把低压直流电变为三相交流电
D. 此项正确把低压直流电变为单相交流电D
地面电源可以供电给飞机上的( )。
此项正确全部负载 重要负载
应急设备 通用设备
11.8 航空仪表系统 26
11.8.1电子仪表概述:航空仪表发展历程,基本T 型格式;模拟式/数字式电子仪表及其优缺点;航空电子仪表系统在飞机上的分布及驾驶舱电子仪表的布局。1
11.8.2大气数据仪表:国际标准大气,气压式高度表,垂直速度表,温度指示器,空速表,马赫表。2
国际标准大气是(A )。
A. 此项正确国际民航组织(ICAO)制定的标准大气规律
B. 随季节变化的大气状态规律
C. 某一区域的大气状态变化规律
D. 随环境条件变化的大气状态规律
标准大气条件下,高度与气温之间的关系是( ).。
A. 高度与气温成线性关系
B. 此项正确高度与气温成非线性关系
C. 在对气流层高度与气温成线性关系,平流层气温基本不变
D. 在对气流层高度与气温之间的关系随季节变化,平流层气温基本不变
标准大气条件下,高度与气压之间的关系是
A. 气压随高度的升高呈线性递减关系
B. 气压随高度的升高呈线性递增关系
C. 气压随高度的升高呈指数函数递增
D. 此项正确气压随高度的升高呈指数函数递减
标准大气条件下,高度与空气密度之间的关系是
A. 密度随高度的升高呈线性递减关系
B. 密度随高度的升高呈线性递增关系
C. 密度随高度的升高呈指数函数递减
D. 此项正确密度随高度的升高呈指数函数递增
大气紊流(湍流)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A. 此项正确近地面风与地表摩擦,产生风速的垂直梯度
B. 对流层与平流层摩擦产生风速的垂直梯度
C. 大气温度变化产生风速、风向的变化
D. 飞机飞行速度及高度变化,产生风速的垂直梯
气压式高度表可以指示
A. 此项正确标准气压高度
B. 真实高度
C. 此项正确相对高度
D. 此项正确绝对高度
绝对高度是指
A. 海平面到飞机的垂直距离
B. 此项正确平均海平面到飞机的垂直距离
C. 标准海平面到飞机的垂直距离
D. 飞机到正下方目标顶点的垂直距离
相对高度是指
A. 飞机到正下方目标顶点的垂直距离
B. 此项正确飞机到某一指定参考平面(机场)的垂直距离
C. 飞机到正下方海平面的垂直距离
D. 飞机到标准海平面(1013毫巴)的垂直距离
标准气压高度是指
A. 飞机到场面气压之间的垂直距离
B. 飞机到海平面之间的垂直距离
C. 此项正确飞机到标准海平面(1013毫巴)的垂直距离
D. 飞机到正下方目标顶点气压之间的垂直距离
机场标高是指
A. 此项正确机场平面到标准海平面(1013毫巴)之间的垂直距离
B. 机场平面到当地海平面之间的几何高度,长时间不变的标高
C. 机场平面到飞机的垂直距离
D. 机场平面到平均海平面之间的垂直距离
真实高度是
A. 飞机到正下方海平面的垂直距离
B. 飞机到某一指定参考平面的垂直距离
C. 飞机到标准(平均)海平面的垂直距离
D. 此项正确飞机到正下方目标顶点的垂直距离
机械式气压高度表存在的误差包括
A. 气压原理误差和气温原理误差
B. 原理误差和温度误差
C. 此项正确原理误差和构造误差
D. 构造误差和飞行误差
机械式气压高度表,不可克服的误差是
摩擦误差 温度误差
气压原理误差 此项正确气温原理误差
机械式高度传感器的特点是
A. 此项正确提高了输出功率,提高了输出精度
B. 提高了输出功率,减小了摩擦误差;
C. 扩大了输出范围,增大了机电摩擦误差;
D. 增大了信号的放大增益,扩大了显示范围。
机械式升/降速度表中,毛细管的功用是
A. 测量大气静压的大小;
B. 此项正确测量气压变化率,用来修正多指或少指误差;
C. 测量压力差,改变长度修正多指或少指误差;
D. 测量全压,用来修正多指或少指误差。
地速,空速和风速之间的关系是
A. 空速加风速等于地速
B. 地速减风速等于空速
C. 此项正确空速矢量与风速矢量之和等于地速
D. 地速等于空速
指示空速(IAS)与校准空速(CAS)之间的关系是
A. 此项正确IAS修正了气源误差及非线形误差后为CAS,故CAS是更精确的IAS;
B. IAS修正了空气密度随高度的变化后为CAS,故CAS是更精确的IAS;
C. IAS修正了空气的可压缩性系数为CAS,故CAS是更精确的IAS;
D. IAS修正了温度误差为CAS,故CAS是更精确的IAS。
指示空速的基本功用是
A. 指示值反映速度大小;
B. 指示值反映高度的高低
C. 指示值反映空气动力的大小,操纵飞机防止低速失速;
D. 此项正确指示值反映空气动力的大小,操纵飞机防止高速激波。
亚音速条件下,空速相同时,计算空气的压缩性与不计算空气的压缩性,获得的动压值
此项正确增大 减小
相等 不一定大或小
马赫数的确切定义是
A. 空速与音速之比
B. 真空速与音速之比
C. 此项正确真空速与所在高度上的音速之比
D. 指示空速与所在高度上的音速之比
马赫数不存在( )误差。
温度误差 气压原理误差
此项正确气温原理误差 构造误差
解算马赫数的基本函数关系是
A. 马赫数是动压与静压之比的函数
B. 马赫数是动压与静温之比的函数
C. 此项正确马赫数是总压与静压之比的函数
D. 马赫数是动压与总压之比的函数
飞行中,保持真空速不变,高度升高时,马赫数
此项正确增大 减小
不变 随气温的降低而增大
确定允许最大空速(Vmo)的参数是
A. 飞机构型
B. 飞行高度
C. 此项正确飞机构型和飞机高度
D. 飞机构型和大气温度
确定允许最大马赫数(Mmo)的参数是
此项正确机型 飞行高度
飞行速度 机型和飞行高度
Vmo与Mmo之间的关系是
A. Vmo与Mmo都是正数
B. 机型确定,则Mmo一定
C. 机型确定,则Vmo一定;
D. 此项正确机型确定,则Mmo一定,但Vmo随飞行高度变化;
11.8.3 全静压系统:静压系统,全压系统,系统结构,全静压系统的泄漏和阻塞。 2
全静压系统的功用是
A. 测量全压和静压
B. 传送全压和静压
C. 收集动压和静压
D. 此项正确收集和传送全压和静压
所谓全/静压管系数是指
A. 收集到的全压与准确的全压之比
B. 收集到的静压与准确的全压之比
C. 收此项正确集到的动压与准确的动压之比
D. 收集到的全压与准确的动压之比
亚音速飞机的全/静压管系数一般为
1 0.8 0.9 此项正确0.98~1.02
全/静压系统的沉淀槽(排水接头)功用是
A. 沉积全/静压管路中的水分
B. 沉积全/静压管路中的灰尘
C. 起到缓冲全/静压功能
D. 此项正确沉积全/静压管路中的水分和灰尘
全/静压系统的沉淀槽(排水接头)应安装在
A. 全/静压管路的最高处
B. 此项正确全/静压管路的最低处
C. 全/静压管路的最前端
D. 全/静压管路的最末端
全/静压管加温开关接通时,相应的警告灯亮,说明
A. 加温电阻断路或电流太低
B. 此项正确加温电阻短路或电流太大
C. 加温电阻工作正常
D. 加温电路工作正常,但电流太大
11.8.4 大气数据计算机:模拟式,数字式,混合式。 2
数字式大气数据计算机(DADC)基本输入有
A. 全压(Pt),静压(Ps),总温(Tt)
B. 全压、静压、总温、攻角;
C. 此项正确全压、静压、总温、攻角、校正气压(BARO);
D. 全压、静压、总温、攻角、校正气压、侧滑角。
DADC数字输出格式有
A. 低速ARINC429
B. 高速ARINC429
C. 此项正确低速ARINC429及并行数据总线
D. 高速ARINC429及并行数据总线
DADC逻辑销钉编排的原则是
A. 销钉逻辑与DADC型号相对应
B. 此项正确销钉逻辑与飞机机型相对应
C. 销钉逻辑与DADC输出格式相对应
D. 销钉逻辑与飞机其他电子系统相对应B
攻角传感器构型一般有()
风标式和叶片式 锥式和缝隙式
此项正确风标式和锥式 叶片式和翼式
DADC根据( )计算出大气静温(Ts)。
A. 此项正确总温(Ts)、马赫数(M)
B. 真空速(Vt)、马赫数(M)
C. 真空速(Vt)、音速(aH)
D. 总温(Tt)、真空速(Vt)
维修DADC时,压力传感器与附带的存储器之间
A. 此项正确是不可分割的整体
B. 可以更换存储器
C. 压力传感器可以更换,但存储器不可以更换
D. 存储器可以更换,但传感器不可以更
DADC压力传感器的温度误差是( )的函数
温度偏差 压力本身
温度偏差和压力本身 此项正确实际工作温度
DADC的静压源误差校正值(SSEC)是( )的函数。
高度 马赫数
攻角 此项正确马赫数、高度和攻角
DADC中,压力传感器构型一般有
A. 电容式,振膜式;
B. 压阻式,振筒式;
C. 此项正确电容式,压频式,压阻式;
D. 压阻式,振膜式,振筒式
11.8.5 飞行数据记录:飞行数据记录器。 2
当前FDR有( )。
A. 磁带式
B. 此项正确磁带式和固态存储式
C. 磁带式和胶带模拟式
D. 固态存储式
SSFDR(固态飞行数据记录器)的优点是( )。
A. 此项正确存储量大,记录速率/记录时间可更改,便于存取,可靠性高。
B. 存储量大,记录速度快,取数方便。
C. 存储量大,便于数据处理
D. 记录速度快,记录时间长,可靠性高,便于数据处理。
磁带记录器的主要缺点是( )。
A. 记录数据的误码率高
B. 取数不方便。
C. 记录速率/时间灵活性差。
D. 此项正确A B C 全对。
磁带式FDR记录格式是( )。
归零制 不归零制
此项正确哈佛双相制 归偏制
ICAO(国际民航组织)最新法定最低纪录要求( )。
11个参数。 17个参数
29个参数。 此项正确 88个参数。
ICAO 法定记录帧结构分为( )。
A. 商务运输机64单字/秒帧结构。
B. 直升机64单字/秒帧结构。
C. 商务运输机/直升机128单字/秒帧结构。
D. 此项正确A、B、C全对。
通用型磁带式FDR记录格式为( )。
A. ARINC717
B. ARINC717/或ARINC573。
C. 此项正确ARINC717/或ARINC573/或ARINC542
D. ARINC542/或ARINC717。
水下定位信标机(ULB)是( )
A. 此项正确安装在FDR上的独立工作设备。
B. FDR的一部分
C. 记录系统的一部分
D. 独立工作,安装位置随意的部件
飞机坠入大海后,ULB自动发射( )
A. 定位电波
B. 此项正确定位声纳信号。
C. 定位光波信号。
D. 经纬度模拟电压信号
当飞机坠入大海后,ULB能发射声纳信号( )
15天。 此项正确30天。 10天。 20天B
FDR控制板上红色警告灯亮,说明( )。
A. 115V/400Hz电源没加上
B. 系统有故障
C. 此项正确115V交流电源未加上/或系统有故障。
D. 115V交流/和系统有故障。
FDR控制板上维护状态指示灯亮,说明( )。
A. 系统有故障。
B. 此项正确FDR硬/或软件有故障。
C. 115V交流没加上。
D. FDR硬/或软件故障/或FDR只有28V直流电源。
FDR的三轴加速度计应该安装在( )。
飞机中心位置附近。 此项正确飞机的重心位置附近。
飞机的前端。 飞机的后端。
固态飞行数据记录器(SSFDR)能存储( )。
A. 25小时飞行参数
B. 50小时飞行参数。
C. 30小时飞行参数。
D. 此项正确25小时/或50小时飞行参数。
SSFDR记录速率为( )。
A. 64单字/秒。
B. 128单字/秒。
C. 此项正确64单字/秒或128单字/秒。
D. 256单字/秒。
数字式飞行数据采集部件(DFDAU)前面板上的软盘记录着( )。
A. 飞机落地前短时间的飞行数据。
B. 发动机关车前短时间的记录参数。
C. 飞机落地且发动机关车前的短时间的采集参数。
D. 此项正确整个航程采集数据。
DFDAU前面板上“三位状态显示窗”,当( )。
A. 电源失效时,提供故障码显示。
B. DFDAU输出数据失效时,提供故障码显示。
C. 按压并保持读出按钮时,提供故障码显示。
D. 输出电路失效/或EPROM失效时,提供故障码显示。
DFDAU前面板上的失效(FAIL)灯亮,说明( )。
A. DFDAU电源失效。
B. 此项正确DFDAU电源失效/或输出数据失效。
C. DFDAU失效。
D. DFDAU输入电路失效/或EPROM失效/或内部数据通讯失效。
DFDAU前面板上“DFDR FAIL”灯亮,说明( )。
A. DFDAU故障。
B. 此项正确DFDAU与DFDR之间数据通讯故障。
C. DFDAU与DFDR之间数据通讯故障。
D. DFDAU输入/输出故障。
DFDAU输入信号形式包括( )。
A. ARINC429总线数据。
B. 模拟信号(电压、频率、同步信号)。
C. 离散量信号。
D. 此项正确A、B、C全对。
哈佛双相制波型特点是( )。
A. 此项正确每一位的前沿必须翻转,位中再翻转一次为“1”;位中不翻转为“0”。
B. 每一位的位中翻转为“1”,不翻转为“0”。
C. 翻转为“1”,不翻转为“0”。
D. 方波的前一半为正,后一半为负,表示“0”,反之为“1”。
DFDR系统可以与ARINC寻址报告系统(ACARS)的( )对接。
A. ARINC429 DITS
B. ACARS管理计算机和对话式显示部件(IDU)。
C. 对话式显示部件(IDU)。
D. 软盘/光盘驱动器、打印机。
触摸式IDU可显示( )。
A. ACARS内容。
B. DFDAU采集的数据。
C. 飞行情况报告数据。
D. 此项正确A、B、C全对。
触摸式IDU的屏面部分应安装有( )。
A. 触效阵列探测器。
B. 发光二极管LED矩阵。
C. 红外线LED发射器阵列。
D. 此项正确A、B、C、全有。
11.8.6 陀螺:概述,陀螺原理,自由度,垂直陀螺,方位陀螺,速率陀螺。 2
11.8.7 陀螺仪表:介绍,姿态指引仪,陀螺半罗盘,罗差补偿,陀螺磁罗盘。 2
陀螺坐标系的三轴分别指( )。
A. 此项正确自转轴、内框轴和外框轴;
B. 自转轴、内框轴和与前两轴所构成的平面相垂直的轴;
C. 内框轴、外框轴和与前两轴所构成的平面相垂直的轴;
D. 自转轴、外框轴和与前两轴所构成的平面相垂直的轴; A
理想陀螺仪是指( )。
A. 支点在重心上,摩擦最小
B. 此项正确支点在重心上,摩擦为零
C. 三轴交于一点,偏心最小,摩擦为零
D. 支点在重心上,漂移最小
陀螺力矩的方向是牵连角速度矢量绕转子转动方向转过
此项正确90° 180° 120° 60°
三自由度陀螺三轴互相垂直,当存在牵连角速度时,陀螺力矩的大小为
A. 外力矩乘进动角速度
B. 自转角速度乘牵连角速度
C. 此项正确角动量乘牵连角速度
D. 转动惯量乘自转角速度
三自由度陀螺三轴互相垂直,当外力矩作用时,进动角速度大小为
A. 外力矩乘角动量
B. 此项正确外力矩与陀螺动量矩之比
C. 转动惯量乘以自转角速度
D. 角动量乘以自转角速度
将一理想三自由度陀螺仪放在地球北极上。自转轴垂直于地轴时,12小时后,自转轴指向改变了多少度
360° 此项正确180° 90° 0° B
对于一个三自由度陀螺,以下哪个方法可以减小转子轴的章动幅度
A. 此项正确减小转子的质量
B. 减小转子的转速
C. 增大转子的动量矩
D. 增大冲击力矩
三自由度陀螺仪的两个最基本特性是
稳定性和章动性 进动性和定轴性
此项正确稳定性和进动性 张动性和进动性
三自由度陀螺仪稳定性的表现形式是
此项正确章动和定轴性 定轴性和进动性
进动性和章动 定轴性和惯性
三自由度陀螺仪的稳定性是指
A. 保持内框轴在惯性空间的方向不变的能力
B. 外框轴在惯性空间的方向保持不变的能力
C. 此项正确保持随动托架轴在惯性空间的方向不变的能力
D. 陀螺自转轴在惯性空间保持方向不变的能力
把理想的三自由度陀螺仪放在地球赤道,使自转轴与地球自转轴平行,24小时以后陀螺自转轴与地平面之间
转动了一周 此项正确无相对运动
转动180° 转动90°
三自由度陀螺进动快慢和下列因素的关系为
A. 此项正确外力矩越大,陀螺动量矩越小,进动速度越快
B. 外力矩越小,陀螺动量矩越小,进动速度越快
C. 外力矩越大,陀螺动量矩越大,进动速度越快
D. 外力矩越大,陀螺动量矩越大,进动速度越慢
速度陀螺仪的工作原理是基于二自由度陀螺的( )特性。
进动运动 此项正确受迫运动
进动运动和受迫运动 稳定性
速度陀螺仪的测量轴是
自转轴 此项正确与内框平面相垂直的轴
内框轴 外框轴
速度陀螺仪中平衡弹簧的作用是
此项正确平衡陀螺力矩 平衡阻尼力矩
防止摆动 消除间隙
速度陀螺仪中阻尼器的作用是
提高灵敏度 此项正确 提高速度陀螺仪工作的稳定性
平衡陀螺力矩 消除间隙
积分陀螺仪和速度陀螺仪不同之处在于前者没有
平此项正确衡弹簧 陀螺转子 阻尼器 陀螺内环A
二自由度陀螺仪做进动运动的条件,是
存在外力矩 存在摩擦力矩
存在阻尼力矩 此项正确存在牵连角速度
二自由度陀螺的受迫运动是
A. 沿内框轴有外力矩
B. 此项正确沿测量轴有外力矩的作用
C. 沿自转轴有外力矩作用
D. 沿测量轴有牵连角速度作用
测量飞机角度的积分陀螺仪主要由
A. 三自由度陀螺仪,力矩平衡弹簧和阻尼器组成
B. 此项正确二自由度陀螺仪,力矩平衡弹簧和阻尼器组成
C. 三自由度陀螺仪和平衡弹簧组成
D. 二自由度陀螺仪和阻尼器组成
在飞机飞行速度为某一特定值,且没有侧滑的情况下,转弯仪中陀螺内框转角可以反映转弯时的
此项正确倾斜角 俯仰角 飞行高度 飞行加速度
以下( )可以减小二自由度陀螺的停滞角。
使弹簧变软 使弹簧变硬
此项正确减小转子的质量 减小阻尼系数
以下哪种方法可以提高速度陀螺仪的灵敏度
A. 提高陀螺转子的动量矩
B. 提高平衡弹簧的弹性力矩系数
C. 提高陀螺转子的动量矩和平衡弹簧的弹性力矩系数
D. 此项正确提高陀螺转子的动量矩,降低平衡弹簧的弹性力矩系数
当飞机绕机体横轴转动时,转弯仪如何指示
A. 粗略指示转动角速度
B. 只能指示方向
C. 指示转动角度
D. 此项正确没有指示
当飞机绕机体纵轴转动时,转弯仪如何指示
A. 粗略指示转动角速度
B. 只能指示方向
C. 指示转动角度
D. 此项正确没有指示
下列哪个因素影响速度陀螺仪的稳定性
A. 此项正确陀螺本身的结构不对称性
B. 陀螺内框轴上的摩擦力矩
C. 平衡弹簧的弹性系数
D. 阻尼筒的相对阻尼系数
飞机持续转弯时陀螺继电器输出控制信号;而在飞机摆动、颠簸时不起控制作用,是结构中( )起作用的结果。
敏感部分 此项正确延迟部分
操纵部分 阻尼器
当二自由度陀螺受到绕测量轴方向的牵连角速度作用时,二自由度陀螺
A. 转子轴不改变指向
B. 转子轴绕内框轴匀速转动
C. 此项正确转子轴绕内框轴加速转动
D. 转子轴绕内框轴不转动
由于三自由度陀螺具有稳定性,所以三自由度陀螺相对地球的运动,称为陀螺的
直线运动 匀速运动
牵连运动 此项正确假似运动
陀螺地平仪的复合修正特性
A. 没有迟滞范围
B. 没有非灵敏区
C. 修正力矩最大
D. 此项正确兼有常数修正和比例修正两种特性
陀螺地平仪中的液体摆属于
常数修正 比例修正
此项正确复合修正 对数修正
地平仪修正系统包括
A. 此项正确水平修正和方位修正系统
B. 横向修正和纵向修正系统
C. 仅水平修正系统,无方位修正
D. 俯仰修正和倾斜修正系统
地平仪的纵向修正力矩用来修正()
A. 此项正确转子轴的俯仰偏角
B. 飞机的俯仰角
C. 转子轴的倾斜偏角
D. 飞机的倾斜角
地平仪的横向修正力矩用来修正
转子轴的俯仰偏角 飞机的俯仰角
转此项正确子轴的倾斜偏角 飞机的倾斜角
当飞机做变速直线飞行时,为减小地平仪的俯仰误差( )。( )
A. 利用角速度陀螺仪控制的转弯电门(如陀螺继电器),断开地平仪纵向修正电路
B. 此项正确利用纵向断开电门(液体摆),自动断开地平仪的纵向修正电路
C. 利用加速度传感器,自动切断地平仪的纵向修正电路
D. 利用纵向断开电门,自动断开地平仪的横向修正电路
当飞机做转弯(或盘旋)时,为减小地平仪的倾斜误差( )。
A. 利用角速度陀螺仪控制的转弯电门(如陀螺继电器),断开地平仪纵向修正电路
B. 此项正确利用角速度陀螺仪控制的转弯电门(如陀螺继电器),断开地平仪横向修正电路
C. 利用加速度传感器,自动切断地平仪的纵向修正电路
D. 利用加速度传感器,自动切断地平仪的横向修正电路
在直线等速平飞时中,摆的地垂性在地平仪中起主要作用,是因为
A. 此项正确没有加速度和惯性力的作用,摆能够测量出真实地垂线的方向
B. 没有外力矩作用,陀螺自转轴跟踪地垂线精度不高
C. 陀螺的修正系统是复合修正特性
D. 控制机构断开了修正系统
远读地平仪内随动托架换向器,在什么情况下,起换向作用( )。
航向角大于90 此项正确俯仰角大于90
倾斜角大于90 随动角大于90
对于三自由度陀螺纵向安装的直读地平仪,其功能为( )。
A. 此项正确能测量360°范围内的姿态角
B. 只能测量90°范围内的姿态角
C. 只能测量小于90°的俯仰角
D. 只能测量小于90°的倾斜角
对于三自由度陀螺横向安装的直读地平仪,其功能为
A. 能测量360°范围内的姿态角
B. 只能测量90°范围内的姿态角
C. 只能测量小于90°的俯仰角
D. 此项正确只能测量小于90°的倾斜角
远读地平仪的随动托架用来( )。
A. 使陀螺内框轴保持水平
B. 此项正确使陀螺的三轴总是互相垂直
C. 使地平仪能在飞机倒飞时工作
D. 测量飞机的姿态角
远读地平仪中随动托架的作用为( )。
A. 可以保证飞机能够转弯飞行
B. 可以保证飞机能够加速飞行
C. 此项正确可以保证陀螺三轴总是互相垂直
D. 可以保证陀螺自转轴总是位于地垂线上
远读地平仪纵向修正系统的基本组成为
A. 液体摆、纵向断开电门、纵向修正电机;
B. 液体摆、盘旋电门、纵向修正电机
C. 液体摆、陀螺继电器、盘旋电门、横向修正电机
D. 此项正确液体摆、纵向断开电门、横向修正电机
当横向安装的地平仪内框轴存在有摩擦力矩时,修正系统为复合修正;以下哪个说法正确( )。
A. 此项正确地平仪修正系统的纵向修正速度受到影响;
B. 地平仪修正系统的横向修正速度受到影响;
C. 地平仪修正系统的横、纵向修正速度都不受影响;
D. 地平仪转子不被修正。
磁子午线与真子午线方向不一致而形成的偏差角称为
此项正确磁差 罗差
经线收敛角 磁倾角
飞机上的磁罗盘,未经罗差修正,其指示的航向角为()
磁航向 真航向 大圆航向 此项正确罗航向
由飞机的真航向角和其所在地的磁差可以换算出的飞机航向为()
此项正确磁航向 罗航向
罗差 陀螺航向
飞机纵轴前端在水平投影线与地平面上某一基准线之间的夹角叫做
磁差 磁倾角
此项正确航向角 磁航向
真子午线(即地理经线)与飞机纵轴前端在水平面上的夹角为( )。
磁航向角 此项正确真航向角
罗航向角 磁差
磁子午线(即地球磁经线)与飞机纵轴前端在水平面上的夹角为( )。
此项正确磁航向角 真航向角 罗航向角 磁差
以下哪条与磁罗盘的罗差定义不符
A. 飞机上的飞机磁场引起的
B. 罗航向和磁航向之差
C. 此项正确由飞机硬铁磁场和软铁磁场引起的
D. 磁子午线与真子午线之差
在无风的情况下,飞行员保持固定的真航向角飞行时,其飞行路线是
大圆航线 此项正确等角航线
预选航线 实际航线
通过地心的切面与地球表面相交的任一段弧线叫做
此项正确大圆圈线 等角线
纬线 纬线
磁罗盘在飞行中的误差有
A. 半圆罗差,象限罗差,圆周罗差;
B. 安装误差,硬铁误差,软铁误差;
C. 速度误差,纬度误差,经度误差;
D. 此项正确停滞误差,涡动误差,惯性误差,转弯误差,俯仰倾斜误差
要使陀螺罗盘指示大圆航向,应实施
A. 仅水平修正
B. 此项正确水平修正,和对陀螺进行速度误差修正
C. 水平修正,和对陀螺进行方位的纬度误差修正
D. 仅方位修正
要使陀螺罗盘指示真航向,应实施
A. 仅水平修正
B. 水平修正,和对陀螺进行速度误差修正
C. 水平修正,和对陀螺进行纬度误差修正
D. 此项正确水平修正,和对陀螺进行纬度误差及速度误差修正
磁罗盘上安装的罗差修正器用来消除
此项正确半圆罗差 象限罗差
圆周罗差 安装罗差
半圆罗差产生的原因是
A. 飞机软铁磁场的水平分量
B. 此项正确飞机硬铁磁场的垂直分量
C. 飞机软铁磁场的垂直分量
D. 飞机硬铁磁场的水平分量
象限罗差产生的原因是
A. 飞机软铁磁场的水平分量
B. 飞机硬铁磁场的垂直分量
C. 此项正确飞机软铁磁场的垂直分量
D. 机硬铁磁场的水平分量
校罗盘时,转动磁传感器的安装角度,可以消除
半圆罗差 圆周罗差和安装误差
此项正确象限罗差 剩余罗差
调整罗差修正器中的E-W和N-S旋柄,用来改变的人工磁场分别
A. 平行于飞机的横轴和纵轴
B. 此项正确平行于飞机的纵轴和横轴
C. 平行于地球磁东-西和南-北方向
D. 平行于地球的东-西和南-北方向
磁罗盘的俯仰倾斜误差,是由
A. 地磁场的垂直分量引起的
B. 飞机磁场的水平分量影响引起的
C. 地磁场的水平分量引起的
D. 此项正确飞机磁场的垂直分量影响引起的
当飞机有纵向加速飞行时,磁罗盘产生的误差叫
涡动误差 转弯误差 停滞误差 此项正确惯性误差
单相地磁感应元件磁化线圈,通以交流电,用来
A. 将铁芯的导磁系数变为交变的
B. 此项正确改变作用在铁芯上的地磁场强度
C. 改变铁芯的横截面积
D. 改变能测量的航向角范围
陀螺罗盘的功用是
A. 测量飞机的转弯角度
B. 经校正后可指示飞机大圆圈航向
C. 可以测量飞机的转弯角速度
D. 此项正确经校正可以指示飞机的真航向
三自由度陀螺稳定性和下列因素的关系为
A. 陀螺转动惯量越大,自转角速度越大,稳定性越好
B. 陀螺角动量越小,自转角速度越大,稳定性越好
C. 此项正确陀螺角动量越大,自转角速度越小,稳定性越好
D. 陀螺质量越小,自转角速度越大,稳定性越好
测量飞机角速度的速度陀螺仪主要由
A. 三自由度陀螺仪,力矩平衡弹簧和阻尼器组成
B. 三自由度陀螺仪,配重块和阻尼器组成
C. 此项正确二自由度陀螺仪,力矩平衡弹簧和阻尼器组成
D. 二自由度陀螺仪,配重块和阻尼器组成
航空地平仪的基本用途是( )。
指示飞机航向角 指示飞机角速度
指此项正确示飞机姿态角 指示飞机高度
地平仪中摆应在飞机什么飞行情况下起主导作用( )。
转弯飞行 加速飞行
此项正确等速直线平飞 减速飞行
地平仪摆的控制机构在什么飞行情况下应断开摆对陀螺的修正作用( )。
平飞 爬高 下降 此项正确转弯和水平变速飞行
地平仪的复合修正特性是指( )。
A. 修正力矩与陀螺自转轴偏差角大小成正比
B. 修正力矩与陀螺自转轴偏差角大小无关
C. 修正力矩与陀螺自转轴偏差角大小成反比
D. 此项正确在一定偏差范围内,修正力矩与陀螺自转轴偏差角大小成正比
陀螺罗盘是基于三自由度陀螺的( )特性工作的。
稳定 进动
此项正确稳定 和进动 受迫运动
"陀螺罗盘如何实现指示大圆航向( )。
(1)采用水平修正器的方法,使自转轴一直处于水平;
(2)采用方位修正器的方法,使自转轴在方位中不断进动。
(1)和(2)都正确
陀螺罗盘的自走误差包括( )。
A. 此项正确纬度误差
B. 经度误差
C. 此项正确速度误差
D. 此项正确机械误差
陀螺罗盘的支架倾斜误差,是由于( )偏离地垂线引起的。
陀螺内框轴 此项正确陀螺外框轴
陀螺自转轴 陀螺托架轴
当飞机盘旋时,感应式陀螺磁罗盘输出的航向实际上为
磁航向 罗航向
真航向 此项正确陀螺航向
飞机直线平飞时,感应式陀螺磁罗盘输出的航向为
真航向 罗航向
陀螺航向 此项正确稳定的磁航向
下列任务中由飞行管理计算机系统完成的有
A. 此项正确飞机性能计算
B. 此项正确导航数据库管理
C. 控制飞机操纵面
D. 此项正确垂直制导功能
11.8.8 警告系统:高度警告系统,超速和失速警告。 4
11.8.9 电子飞行仪表系统(EFIS):概述,组成,功能、转换与控制关系。 4
1. 电子飞行仪表系统(EFIS)的主要功用是( )。
A. 此项正确显示导航数据和飞行性能数据
B. 显示飞行状态
C. 显示自动飞行方告通告
D. 进行机内测试
2. EFIS显示特点是( )。
A. 体积小重量轻;
B. 采用高余度技术,可靠性高
C. 用时分制显示大量综合信息
D. 自监控能力强
3. 四管配制的EFIS的基本组成为( )。
A. 四个显示器、一个符号发生器、二个控制板
B. 四此项正确个显示器、二个或三个符号发生器、二个控制板、二个远距光传感器
C. 四个显示器、二台计算机、一台多功能显示器、四个控制板
D. 四个显示器、二台计算机、一个控制板
六管配制EFIS显示器主要特点是( )。
A. 六个显示器各自独立工作
B. 六个显示器分工显示
C. 此项正确符号发生器均在显示器内安装,六个显示器互为余度
D. 六个显示器彩色显示,可靠性高
四管配制EFIS输入信号形式有( )。
A. 串╱并联数字信息,模拟(电压、同步、频率)信号
B. ARINC数字信息,模拟(电压、同步、频率)信号
C. 此项正确串╱并联数字信息,离散量信息
D. 数字(串/并联),模拟量信号及离散信息
四管配制EFIS左右输入的信号源关系是( )。
A. 左右信号源可人工切换
B. 左右信号源可自动切换
C. 此项正确左右信号源不可以切换
D. 左右信号源可人工或自动切换
四管配制EFIS各显示器之间的关系是( )。
A. 左右显示器的输入信号可人工切换
B. 左右显示器的输入信号可自动切换
C. 左右显示器的输入信号不可以切换
D. 此项正确左右显示器的输入信号可人工或自动切换
EFIS显示FMC的动态数据主要有( )。
A. 待飞距离、预计到达时间、飞行计划、航迹等
B. 飞机姿态、飞行状态、航向道偏离、下滑道偏离、航迹偏离、垂直偏离等
C. 地速、航迹、飞行路径角、当时位置等
D. 此项正确飞行高度、空速、航向、航道等
EFIS显示AFCS的主要信息有( )。
A. 自动驾驶仪(A╱P)工作状态通告
B. AFCS俯仰及横滚通道制导状态通告
C. 自动油门(A/T)工作状态通告
D. 此项正确AFCS俯仰╱倾斜通道状态通告,自动驾驶(A╱P)工作状态通告,预选航向╱航道等
EFIS控制板(EFIS-CP)主要控制功用有( )。
A. 选择显示的导航参数,显示器的显示亮度调节
B. 选择显示的性能参数、显示格式控制
C. 此项正确显示方式、量程、亮度调节、WXR信息显示控制、DH选择等
D. EFIS自动飞行状态显示选择、A╱T工作状态选择、决断高度选择等
EFIS显示的风向数据是指( )。
A. 环境风速的矢量方向
B. 与环境风速矢量方向反180°
C. 此项正确飞行速度的矢量方向
D. 与飞行速度矢量方向反180°
EFIS显示地速的信号源是( )。
FMC IRS FMC或IRS 此项正确 EFIS-SG
EFIS显示器(DU)的功用是( )。
A. 把输入信息变成图形显示在屏幕上
B. 把计算机产生的数字信息变成屏幕上的图形显示
C. 此项正确把符号发生器产生的数字信息转换为的图形显示
D. 把输入的图形信息变成屏幕上的图形显示
EFIS显示器中,CRT偏转系统采用的是(磁偏转系统)。
CRT基本组成部分有(电子枪、荧光屏、偏转系统)。
CRT电子枪中,电子束聚焦方法有(静压聚焦和磁聚焦 )。
电子枪的功用是( )。
A. 此项正确产生辉亮信号显示
B. 产生电子束
C. 产生辉亮彩色显示
D. 产生管轴方向的高速可控电束
CRT电子枪中,调制极的特点是( )。
A. 此项正确调制极电位低于阴极电位且是可调的负电位
B. 调制极电位是可调的正电位,永远比阴极电位高
C. 调制极电位是比阴极电位高的常值
D. 调制极电位是比阴极电位低的常值A
CRT电子枪中,调制极与电子束之间的控制关系是( )。
A. 在调制电压的控制下,电子束电子均速运动
B. 在调制电压的控制下,电子束电子加速运动
C. 在调制电压的控制下,电子束电子减速运动
D. 此项正确在调制电压的控制下,电子束电子变速运动
CRT偏转系统的水平(X)偏转线圈应( )。
A. 在管颈上垂直安装,产生垂直方向的磁场
B. 在管颈上水平安装,产生水平方向的磁场;
C. 在管颈上垂直安装,产生水平方向的磁场
D. 此项正确在管颈上水平安装,产生垂直方向的磁场
CRT的水平(X)偏转线圈所产生的是( )。
A. 水平方向的磁场
B. 此项正确垂直方向的磁场
C. 管轴方向的磁场
D. 管径方向的磁场
CRT偏转系统的垂直(Y)偏转线圈应( )。
A. 在管颈上垂直安装,产生垂直方向的磁场
B. 此项正确在管颈上垂直安装,产生水平方向的磁场
C. 在管颈上水平安装,产生垂直方向的磁场
D. 在管颈上水平安装,产生水平方向的磁场
CRT偏转系统的垂直(Y)偏转线圈所产生的是( )。
垂直方向的磁场 管颈方向的磁场
此项正确水平方向的磁场 管轴方向的磁场
CRT中磁偏转效果可达到( )。
45° 90° 80° D此项正确. 70°
EFIS光栅扫描图形显示器中,通道处理器的基本功用是( )。
A. 此项正确进行主计算机的通讯接口控制,图形输入控制,对主计算机来的图形指令进行处理
B. 产生直线和园弧线,形成明暗图形,进行坐标变换
C. 存放图形信息,存储地址与屏幕地址一一对应。
D. 把园弧、抛物线、直线等数据展开成一个个的象素
EFIS光栅扫描图形显示器中,显示处理器的基本功用是( )。
A. 进行主计算机的通讯接口控制,图形输入控制、对主计算机来的图形指令进行处理
B. 此项正确产生直线和圆弧信息,形成明暗图形信息,进行坐标变换及信息交互处理等
C. 存放图形信息,存储地址与屏幕地址一一对应
D. 把直线、圆弧、抛物线等数据展开成一个个的象素
EFIS光栅扫描图形显示器中,视频存储器的基本功用是( )。
A. 存储图形指令和显示文件
B. 把园弧、抛物线等数据展开形成一个个的象素
C. 此项正确存储显示的图形信息,存储的地址与屏幕地址一一对应
D. 进行主机接口通讯控制、对主机来的图形指令进行处理
EFIS光栅扫描图形显示器中,DDA的基本功用是( )。
A. 数/模转换
B. 模/数转换
C. 生成直线,园弧、抛物线信息,进行坐标变换及信息交互处理
D. 此项正确把园弧或抛物线、直线等数据展开成一个个的象素
EFIS光栅扫描图形显示器中,程序段缓冲存储器的基本功能是( )。
A. 此项正确存储图形指令和显示文件
B. 把园弧、抛物线等数据展开成一个个象素
C. 存储显示的图形信息
D. 进行主机接口通讯控制,对主机来的图形指令进行处理
EFIS光栅扫描图形显示器中,CRT监视器的基本功能是( )。
A. 此项正确监视颜色及各色的灰度
B. 监视显示的图形
C. 监视各个象素的编排
D. 监视图形的屏址
EFIS-SG产生字符的方法一般有( )。
A. 固定点阵法,单位矢量法
B. 程序点阵法,逐次矢量法
C. 此项正确点阵法,矢量法
D. 固定点阵法,逐次矢量法
EFIS-EADI显示格式有( )。
四种 三种 二种 D. 此项正确一种
EFIS-SG的基本功能是( )。
A. 进行主计算机的通讯接口控制,图形输入控制,对主机来的图形指令进行处理
B. 把园弧、抛物线等数据展开成一个个象素
C. 此项正确把计算机显示指令中以数字编码表示的字符或图形,变成字符或图形显示的控制信息
D. 存储计算机来的字符,图形信息,确定显示的内容,屏址颜色等
EFIS-SG产生图形信息的基本元素是( )。
点矩阵 此项正确矢量 弧线段 抛物线
EFIS-EADI/EHSI显示亮度调节的方式有( )。
A. 远距光传感器进行亮度自动调节
B. EADI/EHSI前面板上的局部光传感器进行亮度自动调节
C. EFIS-CP上通过旋钮人工调节显示亮度
D. 此项正确EFIS-CP上旋钮人工调节、远距光传感器自动调节、显示器上的光传感器自动调节
EFIS-SG实质上是( )。
A. 输入信号变成图形显示的部件
B. 计算机输出的显示指令变成图形显示的部件
C. 计算机的视频处理部件
D. 此项正确计算机与显示器之间的接口部件,把计算机数据变成图形显示的控制信息。
当前,符号发生器在EFIS中的装配关系是( )。
A. SG安装在主计算机中
B. 此项正确SG独立安装
C. SG安装在主计算机内╱或显示器中
D. 安装在输入信号与计算机之间
当前EFIS的余度技术体现在
A. 各SG互为余度
B. 各DU互为余度
C. EFIS各部件之间互为余度
D. 此项正确各SG互为余度,并各DU互为余度
EFIS-SG固定点阵法的工作特点是( )。
A. 在显示指令作用下,控制电子束按一定顺序水平扫描,在相应点上增辉
B. 在显示指令作用下,一系列微程序控制电子束扫描,并增辉
C. 电子电路产生摸拟电压信号,控制电子束扫描
D. 此项正确用数字法计算出一系列点的坐标的位置,并增辉
EFIS显示器(DU)扫描方式有( )。
A. 光栅扫描
B. 字符扫描
C. 此项正确光栅扫描或字符扫描
D. 光栅扫描和字符扫描
EFIS显示器(DU)光栅扫描刷新速率是( )。
80 Hz B. 此项正确40 Hz 60 Hz 30 Hz
EFIS显示器(DU)字符扫描刷新速率是( )。
A . 此项正确80 Hz 40 Hz 60 Hz 30 Hz
EFIS显示器(DU)光栅扫描,共有象素点( )。
A. 512×1024个
B. 此项正确512×512个
C. 1024×1024个
D. 1028×512个
EFIS显示器光栅扫描在显示器上体现在( )。
A. EHSI显示中
B. EADI显示中
C. 此项正确EADI显示的“空/地”球和EHSI显示的“气象”信息
D. 测滑仪显示
EFIS-EADI显示的飞机符号的信息源是( )。
IRS FMCS
此项正确EFIS-SG EFIS-CP
EFIS-EADI显示的最大╱最小工作空速信号源是( )。
此项正确SWC FMC IRS FCC
EFIS-EADI显示的飞行指引指令信号源是( )。
IRS FMCS SWC 此项正确FCC
EFIS-EHSI显示的航向(HDG)信号源是( )。
FMC FCC 此项正确IRS ADF或VOR
EFIS-EHSI显示的航迹(TRK)信号源是( )。
FMC 此项正确FMC或IRS IRS VOR
四管配制的EFIS中,EHSI基本导航显示方式包括( )。
A. 此项正确VOR╱ILS、NAV、MAP、PLAN
B. VOR、ILS、MAP、PLAN
C. VOR╱ILS、扩展VOR╱ILS、MAP、PLAN
D. VOR、MAP、NAV、PLAN A
四管配制的EFIS中,当左SG故障时,故障隔离方式是( )。
A. EFIS-SG的监控器自动切换,由右SG提供左右EADI╱EHSI显示
B. EFIS-DU监控器自动切换,由右SG提供左右EADI╱EHSI显示
C. 左EADI╱EHSI显示空白,仅右EADI╱EHSI显示
D. 此项正确人工将转换电门置“BOTH ON2”,由右SG提供左右EFIS╱EADI显示。当有3号SG时,则由3号SG提供左边的显示
EFIS-EADI╱EHSI采用的冷却方式是( )。
A. 散热片方式
B. 电风方式
C. 此项正确飞机冷却系统提供冷空气冷却
D. 自散热方式
EFIS-EADI/EHSI显示的基本色素是( )。
黄、白、蓝、绿 此项正确 红、绿、蓝
黄、红、蓝、品红 红、绿、蓝、白
"六管配置的EFIS显示器主要特点是( )。
(1)显示内容更丰富
(2)符号发生器在显示器中
(3)六个显示器互为余度 "
此项正确(1)、(2)、(3)全对
EFIS-EADI显示的决断高度信号源是( )。
无线电高度表 此项正确EFIS控制板
ILS导航台 近地警告计算机
CRT内部气压为( )。
一个大气压 二个大气压
此项正确真空 环境气压
CRT电子枪中,对电子束聚焦的目的是( )。
A. 此项正确把阴极射出的电子群汇聚在一点
B. 把阴极射出的电子群汇成一个电子流
C. 使电子枪中的电子流,在达到荧光屏时聚成一细小的光点,提高分辨率和清晰度
D. 提高电子枪中电流强度
EFIS-SG图形发生电路应包括( )。
A. 图象发生器
B. 字符发生器
C. 矢量发生器
D. 此项正确字符发生器和图象发生器
EFIS-EHSI显示PLAN方式时( )。
A. 画面上显示的飞行计划是动态变化的
B. 此项正确画面上显示的飞行计划是静止不动的
C. EHSI整个显示画面静止不动
D. 显示的飞行计划相对导航台,机场运动
飞行中,EFIS-EHSI工作在MAP方式时,显示的导航台、机场与飞机符号之间关系是( )。
A. 静止不动
B. 此项正确导航台、机场相对固定,飞机符号动态变化
C. 导航台、机场、飞机符号都在变化
D. 导航台、机场相对各航路点动态变化
若EFIS-EADI仅有字符扫描显示,无光栅扫描显示,其原因是( )。
A. 直线平飞
B. 飞机在地面
C. 此项正确EADI内温度达110°
D. EADI内温度达127°
若EFIS-EHSI仅有字符扫描显示,无光栅扫描显示,其原因是( )。
A. 飞机在地面
B. 飞机没通电
C. EHSI内温度达110°
D. 此项正确EHSI内温度达110°或EHSI工作在全罗盘VOR/ILS或全罗盘NAV或中心MAP或PLAN方式。
六管配制的EFIS实质上是( )。
A. 此项正确EFIS与EICAS相结合的产物
B. EFIS与气象雷达接收/发送器相结合的产物
C. EFIS与FMC相结合的产物
D. EFIS与导航设备相结合的产物
11.8.10发动机指示与机组警告系统/飞机电子中央监控系统(EICAS/ECAM):概述、组成,功能、转换。 5
EICAS系统的主要组成包括( )。
A. 此项正确两台计算机、两台显示器、两块控制面板和EICAS继电器
B. 一台计算机、一台显示器、一块控制面板和EICAS继电器
C. 一台计算机、两台显示器、一块控制面板和EICAS继电器
D. 一台计算机、两台显示器、两块控制面板和EICAS继电器
按照功能和使用要求,EICAS的显示方式分为( )。
A. 工作方式和维护方式
B. 此项正确工作方式、状态方式和维护方式
C. 状态方式和维护方式
D. 工作方式和状态方式
EICAS系统按飞行中的要求显示发动机参数和机组警告信息,并对发动机和飞机系统进行连续监控的显示方式是( )。
巡航方式 状态方式
此项正确工作方式 维护方式
EICAS系统提供与飞机放飞的适航准备状态有关的系统信息,并以模拟图形形式或数据信息形式显示在下显示器上的显示方式为( )。
巡航方式 工作方式 维护方式 此项正确状态方式
EICAS系统在下显示器显示与维护有关的维护信息、发动机性能数据以及飞机系统的参数的显示方式为( )
此项正确维护方式 工作方式 状态方式 巡航方式
EICAS计算机的基本功能部件包括( )。
A. I/O接口、显示控制器、显示发生器和电源
B. I/O接口、CAPS8/8B中央处理单元、显示发生器和电源
C. 此项正确I/O接口、CAPS8/8B中央处理单元、定时/视频发生器和电源
D. I/O存储器、CAPS8/8B中央处理单元、显示发生器和电源
I/O接口的主要功能部件包括( )。
A. I/O接口信号电路板、I/O控制器和电源
B. 此项正确I/O接口信号电路板、I/O存储器和电源
C. I/O接口信号电路板、I/O控制器和I/O存储器
D. I/O控制器和I/O存储器
I/O接口接收的信号输入类型,包括( )。
A. ARINC429数字数据总线输入、离散输入和与频率有关的输入
B. 离散输入、模拟输入和与频率有关的输入
C. ARINC429数字数据总线输入、模拟输入和与频率有关的输入
D. 此项正确ARINC429数字数据总线输入、离散输入和模拟输入
显示发生器的主要组成部件包括( )。
A. 此项正确显示控制器、笔划字符发生器和定时/视频电路板
B. 显示控制器、I/O存储器和定时/视频电路板
C. I/O存储器、笔划字符发生器和定时/视频电路板
D. 显示控制器、笔划字符发生器和显示器A
ELCAS系统计算机的显示发生器由( )等组成。
A. I/O接口、显示控制器、I/O存储器
B. 此项正确显示控制器、比画字符发生器、定时/视频电路板
C. I/O控制器、笔画字符控制器、定时/视频电路板
D. 协处理机、I/O控制器、显示控制器B
多处理机系统的基本配置方式是()。
A. 紧耦合配置和松紧耦合配置
B. 协处理机配置和主从系统配置
C. 此项正确协处理机配置、紧耦合配置和松耦合配置
D. 完整的外设配置
协处理机配置和紧耦合配置时,( )。
A. 两者的CPU和支持处理机都可以共享存储器和I/O系统
B. 两者的CPU和支持处理机不可共享总线控制逻辑和时钟发生器
C. 紧耦合配置中的支持处理机不可独立工作执行自己的命令
D. 两此项正确者的支持处理机都可以独立工作执行自己的指令
多处理机系统紧耦合配置中( )。
A. 此项正确其支持处理机可以独立工作执行自己的指令
B. 其CPU和支持处理机不可以共享存储器和I/O系统
C. 其CPU和支持处理机不可以共享总线控制逻辑和时钟发生器
D. 其支持处理机不可以独立工作执行自己的指令
多处理机系统协处理机配置中( )。
A. 其支持处理机可以独立工作执行自己的指令
B. 此项正确其支持处理机不可以独立工作执行自己的指令
C. 其CPU和支持处理机不可以共享存储器和I/O系统
D. 其CPU和支持处理机不可以共享总线控制逻辑和时钟发生器
EICAS计算机的I/O控制器和显示控制器与CAPS8/8B的关系是( )。
紧耦合配置 此项正确松紧耦合配置
松耦合配置 任意配置
EICAS系统正常工作时,( )。
A. 右EICAS计算机主用,左EICAS计算机热等待
B. 此项正确左EICAS计算机主用,右EICAS计算机热等待
C. 左EICAS计算机工作,右EICAS计算机不工作
D. 右EICAS计算机工作,左EICAS计算机不工作
EICAS系统正常工作为( )。
A. 两台计算机都不驱动显示
B. 两台计算机轮流驱动显示
C. 两台计算机分别驱动上下显示器显示
D. 此项正确只有一台计算机驱动显示
飞行中若某一显示器失效,此时,若按压状态电门,( )。
A. 此项正确不起作用
B. 上显示器显示主要发动机参数,下显示器显示次要发动机参数
C. 上显示器显示主要发动机参数,下显示器显示状态方式页面
D. 上显示器 和下显示器均变为空白
当EICAS系统显示选择板上的“COMPUTER”电门置“左”档时,( )。
A. 左EICAS计算机驱动显示,故障时,则自动转为右计算机驱动显示
B. 此项正确左EICAS计算机驱动显示,故障时,不能转为右计算机驱动显示
C. 左、右EICAS计算机均不工作
D. 左EICAS计算机不工作,右EICAS计算机工作
EICAS系统的信息级别划分,除E级外,包括( )。
A. A级、B级和C级
B. A级、B级、C级和M级
C. 此项正确A级、B级和C级、S级和M级
D. S级和M级
按压EICAS系统的“取消”电门,可以取消( )。
A. A级、B级、C级、S级和M级信息
B. A级、B级和C级信息
C. A级信息
D. 此项正确B级和C级信息
当EICAS显示器出现A级警告信息时( )。
A. 此项正确红色文字信息显示,主警告灯亮,并有强烈的声响警告
B. 黄色文字信息显示,主告诫灯亮,有较弱声响警告
C. 只有黄色文字信息显示
D. 只有声响警告提醒飞行员注意
当EICAS显示器出现B级警告信息时( )。
A. 红色文字信息显示,主警告灯亮,并有强烈的声响警告
B. 此项正确黄色文字信息显示,主告诫灯亮,有较弱声响警告
C. 只有黄色文字信息显示
D. 只有声响警告提醒飞行员注意
当EICAS显示器出现C级警告信息时( )。
A. 红色文字信息显示,主警告灯亮,并有强烈的声响警告
B. 黄色文字信息显示,主告诫灯亮,有较弱声响警告
C. 此项正确只有黄色文字信息显示
D. 只有声响警告提醒飞行员注意
当警告信息多于11条,按压“取消”电门( )。
可全部取消 不能取消
具有锁定信息功能 此项正确具有翻页功能
提供飞机放飞的适航准备状态,以便机组人员确定飞机是否适航的EICAS信息为( )。
此项正确S级信息 M级信息
E级信息 A级、B级和C级信息
EICAS系统在地面接通电源时,( )。
A. 此项正确上显示器显示发动机主要参数,下显示器空白
B. 上显示器显示发动机主要参数,下显示器显示次要参数
C. 上、下显示器均不显示,只有在按压发动机显示电门后才出现显示
D. 出现地面试验显示格式
下述选项不是发动机主要参数的是( )。
N1 EPR 此项正确N2 EGT
下述选项是发动机主要参数的是( )。
OIL PRESSURE OIL TEMPERATURE
N2 此项正确N1
飞行中,EICAS显示器的正常显示为( )。
A. 此项正确上显示器显示主要发动机参数和警告信息,下显示器空白
B. 上显示器显示主要发动机参数和警告信息,下显示器显示次要发动机参数
C. 上显示器显示警告信息,下显示器主要发动机参数
D. 上显示器显示全部发动机参数,下显示器显示警告信息
当某台显示器失效,完好的显示器正显示主要发动机参数页面时,此时某次要参数超限,这是该显示器的显示格式为( )。
紧凑全格式 此项正确紧凑部分格式
只显示发动机主要参数 空白
当全部发动机次要参数都显示在下显示器上时,该显示器突然出现故障,这时上显示器的显示情况( )。\
只显示发动机主要参数 紧凑部分格式
此项正确紧凑全格式 空白
EICAS状态信息()。
A. 反映整个飞机各系统是否都处于工作状态
B. 此项正确反映发动机的各参数是否正常
C. 只显示飞机各系统的故障信息
D. 只显示与最小设备清单有关的内容,判定飞机是否适航
当ECAM控制面板失效后,( )。
A. 此项正确“STATUS”按钮仍然可用
B. “CEAR”和 “STATUS”按钮还有效
C. “ALL”按钮失效
D. “CANCEL”和“RECALL”按钮均失效
当ECAM控制面板失效后,( )。
A. 除“CANCEL”按钮外,其余按钮全部失效
B. 此项正确除“ALL”按钮外,其余按钮全部失效
C. 除“CLEAR”按钮外,其余按钮全部失效
D. 除“RECALL”按钮外,其余按钮全部失效
E / W页的参数分为上、下两个区域,其显示情况为( )。
A. 上半区显示主要发动机参数、警告及备忘信息,下半区显示机载燃油和襟、缝翼位置
B. 上半区显示主要发动机参数、警告信息、机载燃油和襟、缝翼位置,下半区显示备忘信息
C. 此项正确上半区显示主要发动机参数、机载燃油和襟、缝翼位置,下半区显示警告及备忘信息
D. 上半区显示机载燃油和襟、缝翼位置,下半区显示主要发动机参数、警告及备忘信息
根据故障部件的重要程度以及所要采取的纠正措施的紧急程度,ECAM警告分为( )。
A级、B级和C级 A级、B级和S级
S级、M级和E级 此项正确三级、二级和一级
当ECAM显示器显示红色信息,同时红色主警告灯亮,并有重复的谐音或特殊音响报警,对应的ECAM警告为()。
此项正确三级 二级 一级 S级
当ECAM显示器显示琥珀色信息,同时琥珀色主告诫灯亮,并有单谐音报警,对应的ECAM警告为( )。
三级 此项正确二级 一级 S级
当ECAM显示器只显示黄色告警信息,没有警告灯和音响,对应的ECAM警告为( )。
三级 二级 此项正确一级 S级
状态信息出现时,( )。
A. 在上ECAM显示器警告信息区以红色文字显示
B. 在下ECAM相应的系统页面以黄色文字显示
C. 只在状态页的维护信息栏以黄色文字显示
D. 此项正确只在状态页的维护信息栏以白色文字显示
ECAM系统所警告的故障分为三种类型( )。
A. 此项正确独立故障、主要故障和次要故障
B. 三级故障、二级故障和一级故障
C. A级故障、B级故障和C级故障
D. S级故障、M级故障和E级故障
当某系统或设备失效时,会引起其它设备的失效。ECAM系统将这类故障称为( )。
独立故障 此项正确主要故障 次要故障 一级故障B
用于进行数据采集以及进行对应于警告状态的警告数据的计算和飞行航段的计算的ECAM系统计算机是( )。
SDAC DMC FWC 此项正确FMC
用于从飞机系统采集对应于告诫信息的失效或故障数据并将它们送到FWC,以便产生相应的警告和所需采取的纠正措施的ECAM系统计算机是( )。
DMC1 DMC2 FMC 此项正确SDAC
可以产生音响警告以及无线电高度谐音、自动呼叫及其它音响警告的ECAM系统计算机是( )。
此项正确FWC FMC SDAC DMC
FWC从下述哪项采集数据,计算并产生琥珀色警告的数据来自( )。
飞机系统 此项正确SDAC数据总线
PFD处理通道 ND处理通道
EICAS输入信号类型有( )等几种。
A. 此项正确ARINC429数据、离散和模拟信号
B. ARINC429数据、超限和警告信号
C. 离散、模拟信号,电压、电流数据
D. 电压、电流数据,ARINC429数据
EICAS显示的紧凑格式的形式为( )。
A. 上显示器显紧凑全格式,下显示器显紧凑部分格式
B. 只能在上显示器显示紧凑全格式
C. 只能在下显示器显示紧凑部分格式
D. 此项正确上、下显示器都有可能显示紧凑全格式或部分格式
EICAS的显示选择板失效后,( )。
A. 上显示器显示紧凑全格式,下显示器显示状态页
B. 此项正确上显示器显发动机主要参数;下显示器显示发动机次要参数
C. 此项正确相关的取消/再现按钮和维护面板也失效
D. 上显示器显示紧凑部分格式,下显示器显示维护页
EICAS的ELEC/HYD维护页可显示( )。
A. 自动事件和人工元件记录的数据
B. 此项正确实时数据和人工事件记录的数据,发动机次要参数
C. 实时数据和自动、人工事件记录的数据
D. 自动事件和人工事件、发动机次要参数
EICAS计算机从发动机、飞机个设备系统传感器接收约( )个模拟和离散信号。
此项正确450 20 1200 7
EICAS系统的两个显示器的显示亮度可自动调节也可由( )控制。
A. 此项正确显示选择板上的亮度控制旋钮
B. 维护面板上的亮度控制旋钮
C. 显示器上的亮度控制旋钮
D. 上显示器右侧的亮度控制旋钮
EICAS显示器用( )等颜色显示不同的数据和文字信息。
A. 红、绿、青、兰、白
B. 黄、兰、青、紫、白
C. 红、兰、绿、青、紫
D. 此项正确红、黄、白、兰
EICAS上、下显示器显示信息在一个页面上最多显( )条,否则就要编页。
8 20 此项正确11 5
ECAM系统中,连续按压控制面板上的“全部”按钮,则可以( )的速度逐个显示新有的系统页面。
2页/1秒 1页/2秒 1页/3秒 此项正确1页/1秒
ECAM的系统状态显示的下半区固定显示温度、时间及重量等参数;上半区可显示( )。
A. 15个系统页面、2个状态页面和2个巡航页
B. 此项正确11个系统页面、1个状态页面和1个巡航页
C. 5个系统页面、5个状态页面和2个巡航页
D. 50个系统页面、2个状态页面和2个巡航页
11.9 设备和装饰 2
11.9.1 驾驶舱、客舱和货舱设备;登机梯。 1
11.9.2 应急设备。1
1. 通常在客舱中间靠机翼根部附近有应急出口,该出口有何种标志?
A. 黄色方框标志。
B. 红白条状方框标志。
C. 此项正确红色方框标志。
D. 绿色圆形标志。
2. 厨房服务间内有哪些可能安装的设施?
A. 有用于急救的氧气装置。
B. 有用于调节厨房温度的空调装置。
C. 有用于污物处理的电动离心泵。
D. 此项正确有用于存储及处理食品的饮食柜,冰箱,烤箱和饮料箱。
11.10 防火 6
11.10.1 系统的功能和组成 1
11.10.2 常用的火警、烟雾探测器和过热探测原理及警告系统。 2
11.10.3 灭火系统和系统测试。1
11.10.4 APU、货仓、厕所和发动机防火 2
1. 飞机上的防火系统主要由两部分组成:
A. 火警探测和报警灯
B. 报警灯和灭火系统
C. 此项正确火警探测和灭火系统
D. 火警探测和测试开关
2. 火警中央警告信息包括以下几种:
A. 主警告灯、警铃
B. 主警告灯、EICAS/ECAM信息
C. 此项正确警铃、EICAS/ECAM信息
D. 警告灯、警铃、EICAS/ECAM 信息
3. 火警警告信息由以下两部分组成:
A. 此项正确中央警告、局部警告
B. 烟雾警告、过热警告
C. 发动机过热警告、飞机机体过热警告
D. 火警探测和灭火系统
4. 火警主警告信息的功能是:
A. 可指出具体着火部位
B. 此项正确只表明有火警存在
C. 表明有火警存在并指出具体着火部位
D. 报警并实施灭火
5. 火警局部警告信息包括:
A. 主警告灯、警铃
B. 主警告灯、EICAS/ECAM信息
C. 此项正确防火控制板上的警告灯和EICAS/ECAM信息
D. 警铃、EICAS/ECAM信息
6. 火警探测器通过( )探测火警的存在。
A. 电流
B. 热量
C. 温度
D. 此项正确温度和烟雾
7. 飞机发动机的火警探测采用:
A. 此项正确温度探测器
B. 烟雾探测器
C. 离子探测器
D. 放射线探测器
8. 货舱及电子舱的火警探测采用:
A. 温度探测器
B. 此项正确烟雾探测器
C. 离子探测器
D. 放射线探测器
9. 连续型火警探测器的特点是:
A. 可探测发动机火警
B. 此项正确探测范围较大
C. 可探测高温和烟雾
D. 可连续输出探测信号
10. 火警探测系统一般都是双系统,他们的工作情况是:
A. 只要一个系统探测到火警就报警
B. 此项正确只有两个系统探测到火警才报警
C. 一个系统正常工作,一个系统备用
D. 两个系统串联工作
11. 火警探测器按探测范围可分为两种:
A. 串联型和并联型
B. 电阻型和电容型
C. 温度型和烟雾型
D. 此项正确单元型和连续型
12. 热敏电门式火警探测器的多个电门:
A. 串联连接
B. 此项正确并联连接
C. 混联连接
D. 分散安装
13. 多个热电偶的热端串联连接,其目的是:
A. 此项正确增加探测的可靠性
B. 增大探测范围
C. 提高探测温度
D. 增大热电偶的电动势
14. 测试热电偶火警探测电路的完好性时,可操作如下:
A. 此项正确加热热电偶的冷端
B. 加热热电偶的热端
C. 同时加热热电偶的热端和冷端
D. 给热电偶加电压
15. 电阻型感温环线当温度升高时,其电阻值:
A. 增大
B. 此项正确减小
C. 不变
D. 不能确定
16. 电容型感温环线当温度升高时,其电容量:
A. 此项正确增大
B. 减小
C. 不变
D. 不能确定
17. 电容型感温环线的供电电源是:
A. 直流电
B. 三相交流电
C. 此项正确单相交流电
D. 脉动的直流电
18. 气体型感温环线的特点是:
A. 探测范围更大
B. 探测温度更高
C. 可探测局部过热信号
D. 此项正确可同时探测局部过热和平均过热
19. 光电式烟雾探测器的工作原理是:
A. 温度升高时,探测器的输出信号增大
B. 此项正确烟雾对光有吸收或折射作用
C. 有烟雾时,空气中的离子增多
D. 有烟雾时,空气将发生电离
20. 卤代烃的灭火机理是:
A. 隔离氧气
B. 物理冷却
C. 此项正确化学冷却
D. 断开电源
21. 干粉灭火的机理是:
A. 此项正确粉末受热后释放CO2气体,隔离氧气
B. 将未燃物质隔离
C. 化学冷却
D. 隔离火源
22. 电器着火一般可采用( )灭火。
A. 卤代烃、干粉
B. 此项正确卤代烃、惰性气体
C. 卤代烃、水
D. 惰性气体、干粉
23. 用于驾驶舱和客舱的手提式灭火瓶内的灭火剂一般是:
A. 干粉灭火剂
B. 水
C. 此项正确卤代烃
D. 惰性气体
24. 飞机上安装有固定灭火系统的部位一般有:
A. 此项正确发动机、APU、货舱和厕所
B. 发动机、APU、货舱和电子舱
C. 发动机、APU、电子舱和厕所
D. 发动机、APU 和 货舱
25. 发动机灭火系统中的“二次作动”指的是:
A. 此项正确二次按压灭火按钮,灭火瓶才释放
B. 同一个灭火瓶,可以释放二次
C. 一次指示火警,一次实施灭火
D. 灭火按纽须按压二次才能释放
26. 为了可靠熄灭发动机火警,一般双发飞机配备( 2个 )灭火瓶。
27. 发动机灭火瓶释放,须进行两步操作:
A. 此项正确第一步:按压灭火按纽;第二步:按压灭火瓶释放按纽
B. 第一步:按压灭火按纽;第二步:断开飞机主电源
C. 第一步:按压灭火按纽;第二步:拉出灭火手柄
D. 第一步:断开飞机主电源;第二步:按压灭火瓶释放按纽
28. 当按压货舱灭火按纽后:
A. 飞机主电源将断电
B. 火警灯将熄灭
C. 此项正确货舱停止通风
D. 飞机空调停止工作
29. 熄灭厕所废纸箱里的火警采用:
A. 自动报警,人工灭火
B. 此项正确自动报警,自动灭火
C. 人工报警,人工灭火
D. 人工报警,人工灭火
30. 给灭火瓶称重量,可以检查灭火瓶的:
A. 压力的大小
B. 此项正确灭火剂的数量
C. 爆炸帽内炸药的量
D. 使用寿命
31. 发动机灭火瓶上的释放爆管主要检查其:
A. 压力的大小
B. 灭火剂的数量
C. 爆炸帽内炸药的量
D. 此项正确使用寿命
32. 在每次飞行前都必须检查灭火瓶的:
A. 此项正确爆炸帽电路的连续性
B. 灭火剂的数量
C. 爆炸帽内炸药的量
D. 使用寿命
33. 驾驶舱的应急照明灯接在:
A. 主电源汇流条上
B. 此项正确备用汇流条上
C. 转换汇流条上
D. 热电瓶汇流条上
34. 对飞机火警探测系统的要求是:
A. 能够迅速测定局部的火警或过热情况
B. 能够精确判断火警的区域
C. 能够指示应采取措施的区域
D. 此项正确以上要求都应满足
35. 以下属于“连续型”的火警探测器是:
A. 热电偶和电阻型
B. 此项正确电阻型和电容型
C. 热敏电门式和电容型
D. 热电偶和热敏式
36. 一氧化碳探测器显示颜色的深度决定于 ,转变时间 。
A. 此项正确一氧化碳的浓度,与浓度成正比
B. 一氧化碳的浓度,与浓度成反比
C. 一氧化碳浓度的变化率,与浓度成正比
D. 一氧化碳浓度的变化率,与浓度成正比
37. 完成光电烟雾探测器系统测试的条件是:
A. 信标灯、试验灯、光电管、烟雾放大器及系统电路都完好
B. 此项正确试验灯、光电管、烟雾放大器及系统电路完好
C. 信标灯、试验灯、光电管和系统电路都完好
D. 信标灯、试验灯及系统电路都完好
38. 盥洗室安装的灭火器针对的是哪个区域的火警?
A. 整个盥洗室区域
B. 此项正确盥洗室内的手纸槽和/或盥洗盆下方的的区域
C. 整个盥洗室和/或盥洗盆下方的的区域
D. 整个盥洗室和/或盥洗室内的手纸槽区域
39. 灭火系统的定期维护工作包括:
A. 此项正确灭火瓶的定期称重
B. 定期试爆灭火瓶的爆炸帽
C. 定期清洁灭火管路
D. 定期更换电气导线
11.11 飞行操纵 8
11.11.1 飞行操纵基础:软式操纵,硬式操纵,液压操纵,电动操纵及其校装。1
伺服电机的机械特性表明在某一控制电压UK作用下( )。
A. 此项正确伺服电机的输出转矩与转速的函数关系
B. 伺服电机的输入转矩与转速的函数关系
C. 伺服电机的输出位置与转速的函数关系
D. 伺服电机的输入电流与转速的函数关系 A
电液伺服阀的作用是( )
A. 输出力矩
B. 输出角速度
C. 输出正比于位移的交流电压
D. 此项正确电液转换和功率放大
电液伺服阀按输出量可分为( )
A. 连续控制式和流量控制伺服阀
B. 连续控制式和压力控制伺服阀
C. 压力控制伺服阀和脉宽调制式
D. 此项正确流量控制伺服阀和压力控制伺服阀
电液伺服阀按输入形式可分为
A. 流量控制伺服阀和压力控制伺服阀
B. 流量控制伺服阀和连续控制式
C. 此项正确连续控制式和脉宽调制式
D. 压力控制伺服阀和脉宽调制式
按照液压伺服系统执行元件的输出可分为( )
A. 节流式液压控制系统与负载压力伺服系统
B. 此项正确节流式液压控制系统与容积式液压控制系统
C. 液压位置伺服系统与容积式液压控制系统
D. 液压位置伺服系统与速度伺服系统
液压控制系统按其驱动方式可分为
A. 速度伺服系统与加速度伺服系统
B. 节流式液压控制系统与容积式液压控制系统
C. 此项正确位置伺服系统与速度伺服系统
D. 加速度伺服系统与负载压力伺服系统
舵回路的基本组成不包括( )
此项正确放大器 此项正确反馈装置 舵面 此项正确舵机
舵回路有( )
A. 此项正确硬反馈式、软反馈式和弹性反馈式
B. 硬反馈式、软反馈式和直接反馈式
C. 硬反馈式、软反馈式和速度反馈式
D. 硬反馈式、软反馈式和位置反馈式
液压伺服系统和电气伺服系统相比,以下( )不正确。
A. 电气系统的定位误差较大
B. 液压元件的体积可以做得相当小
C. 液压元件的公差要求严格,价格较贵
D. 此项正确控制系统的小功率部分一般宜采用液压伺服系统
采用电气、液压联合的伺服控制系统中,液压部分用于( )
A. 系统信号的接收、放大
B. 反馈及远距离控制
C. 此项正确系统的执行机构
D. 系统信号的传输
11.11.2 主飞行操纵系统--副翼操纵、升降舵操纵、方向舵操纵。1
11.11.3 电传操纵(Fly By Wire) 4
11.11.4 辅助飞行操纵系统--襟翼/缝翼操纵;水平安定面配平;减速板和扰流板操纵;调整片操纵。1
11.11.5 失速保护和警告系统。1
1. 与硬式操纵系统相比较,钢索操纵系统具有的优点:
A. 此项正确通过性好,有利于结构空间的利用。
B. 操纵性能不受环境因素的影响。
C. 系统结构简单,控制精度低。
D. 系统具有更高的可靠性。
2. 飞机的主操纵系统包括:
A. 此项正确升降舵、副翼、及方向舵操纵系统。
B. 副翼,水平尾翼及升降舵操纵系统。
C. 方向舵、副翼、升降舵以及前后襟翼操纵系统。
D. 襟翼、副翼、扰流板控制系统。
3. 电传操纵系统尚存在如下缺点:
A. 不利于座舱环境的布局。
B. 影响飞机控制性能的正常发挥。
C. 此项正确系统构成需要较高的成本,对电磁干扰敏感且易遭雷击。
D. 现有的飞机所采用的电传操纵系统多使用单通道系统,可靠性差。
4. 电传操纵系统与电信号操纵系统的区别是
A. 电信号操纵系统由多重余度,而电传操纵系统不需要.
B. 此项正确电传操纵系统等于电信号操纵系统加上控制增稳系统
C. 电信号操纵系统依靠电信号传递指令,而电传操纵系统不是。
D. 电传操纵系统依靠机械系统操纵飞机,而电信号系统依靠电机械系统操纵飞机。
5. 电传操纵系统的组成包括:(1)计算机;(2)杆力传感器;(3)伺服作动器;(4)飞机运动参数测量装置。
A. (1)和(2)和(4)。
B. (1)和(2)和(3)。
C. 此项正确以上都是。
D. (2)和(3)。
6. 为了提高电传操纵系统的可靠性,常采用交叉增强的方法。含义是
A. 此项正确每个通道的表决器都收到所有通道系统的输出。
B. A通道的输出去控制B通道的控制对象,B通道的输出去控制C通道的控制对象,依此类推。
C. A通道的表决器接收来自B通道的控制信号,B通道的表决器接受来自C通道的信号,依此类推。
D. 以上描述都不正确。
7. 前缘缝翼主要有哪两种结构形式?
A. 此项正确固定式和滑动式。
B. 滑动式和多缝式。
C. 三缝式和可动式。
D. 固定式和可动式。
8. 可变安装角水平安定面主要由下列方式进行安装角的调整。
A. 通过涡轮蜗杆机构实现安装角的调整。
B. 此项正确用液压马达带动与水平安定面相连接的螺旋机构进行调整。
C. 用人力调整机械装置进行调整
D. 液压作动筒与平尾连接,控制其伸出和缩入带动平尾进行调整。
11.12 飞机燃油系统系统布局2
1. 一个简单的燃油系统应包含的主要部件有:
A. 油箱、油滤、截止阀和油量表
B. 油箱、管道、油滤和油量表
C. 油箱、管道、油滤、截止阀
D. 此项正确油箱、管道、油滤、截止阀和油量表
2. 当油箱油泵的低压灯亮起,显示的可能情况是:
A. 显示油箱内的油用完
B. 显示发动机增压泵油泵失效
C. 发动机上的油管破裂
D. 此项正确显示油箱内的油用完或者油箱内油泵失效
11.13 液压 4
11.13.2 液压系统工作原理和组成 1
11.13.3 液压泵:定量泵、变量泵;齿轮泵、旋板泵、柱塞泵 1
11.13.6 分配系统。 1
11.13.7 指示和警告系统。1
1. 在液压传动中压力决定于:
A. 此项正确工作负载
B. 液体的流速
C. 液体的流量
D. 液压泵输出的压力
2. 柱塞泵的主要优点是:
A. 此项正确压力高、结构紧凑、效率高以及流量调节方便
B. 结构简单,工艺要求低
C. 安装方便,价格低
D. 使用方便,不易损坏
3. 如果一个作动筒可以由两个液压源供压,通过什么液压组件可以实现自动选择有压力的液压源?
A. 此项正确梭阀
B. 顺序阀
C. 溢流阀
D. 节流阀
4. 通常在液压系统发生以下情况时,应给出报警信号?
A. 系统或泵低压
B. 系统超温
C. 油液量过低
D. 此项正确以上都是
11.16 灯 2
11.16.1 外部:航行灯、着陆灯、滑行灯、探冰灯、防撞灯;内部:客舱灯、驾驶舱灯、货舱灯;应急灯。 2
1. 按国际照明学会的规定,飞机航行灯的颜色为:
A. 此项正确左绿、右红、尾白
B. 左红、右绿、尾白
C. 全部为红色
D. 全部为绿色
2. 安装在机身上部和下部的红色灯称为:
A. 此项正确防撞灯
B. 频闪灯
C. 着陆灯
D. 滑行灯
3. 安装在机翼翼尖前缘和机尾等处的白色闪光灯称为:
A. 防撞灯
B. 此项正确频闪灯
C. 着陆灯
D. 滑行灯
4. 地面测试活动式着陆灯时,要注意:
A. 不要作放下或收上运动
B. 不要放下
C. 不要在白天进行
D. 此项正确不要长时燃亮灯丝
5. 飞机机外照明灯中,功率最大的是:
A. 此项正确着陆灯和起飞灯
B. 转弯灯
C. 滑行灯
D. 航行灯
6. 客舱应急照明灯的供电电源为:
A. 主电瓶
B. 变压整流器
C. 此项正确自备充电电池
D. 辅助电源
7. 地面测试大功率照明灯时不能长时间燃亮灯丝,这是因为:
A. 功率损耗太大,不经济
B. 此项正确没有迎面气流给灯泡冷却
C. 供电电源功率小
D. 会导致电瓶过量放电
8. 在有些机型上,哪种灯的亮度根据飞机空/地状态的不同可以自动调节亮暗?
A. 导航灯。
B. 此项正确着陆灯。
C. 防撞灯。
D. 探冰灯。
9. 应急照明系统的电来自
A. 飞机的电网。
B. 飞机上的主电池。
C. 此项正确独立的应急照明用的电池。
D. APU发电机提供的电源。
飞机灯光照明系统包括( )。
A. 此项正确机内照明、机外照明和应急照明
B. 普通照明和航行标志照明
C. 客舱照明和驾驶舱照明
D. 客舱照明和驾驶舱照明和货舱照明 A
飞机在夜间或复杂气象条件下飞行或准备时,使用( )。
A. 机内照明和应急照明
B. 此项正确机内照明和机外照明
C. 机外照明和应急照明
D. 驾驶舱照明和客舱照明
飞机在夜航或复杂气象条件下飞行,驾驶舱必需照明,驾驶舱照明包括( )。
A. 机内照明和应急照明
B. 此项正确机内照明、机外照明和应急照明
C. 一般照明和局部照明
D. 一般照明和应急照明
飞机的机外照明,对不同灯有不同的要求,但对它们的共同要求是( )。
A. 足够的发光强度和高的发光效率
B. 足够的发光强度和可靠的作用范围
C. 可靠的作用范围和适当的颜色
D. 此项正确足够的发光强度、可靠的作用范围和适当的颜色
在机外照明中,要求光强最大的、会聚性最好的灯是( )。
A. 此项正确活动式和固定式着陆灯
B. 着陆灯和滑行灯
C. 着陆灯和防撞灯
D. 着陆灯、滑行灯和防撞灯
用于标明飞机的轮廓、位置和运动方向的灯是( )。
此项正确防撞灯 此项正确航行灯
滑行灯 标志灯
应急照明灯用于( )。
A. 某些客舱灯失效时备用
B. 某些驾驶舱灯失效时备用
C. 此项正确主电源全部丢失时
D. 某些驾驶舱灯或客舱灯失效时备用
检查活动式着陆灯时,应注意( )。
A. 不要作放下或收上操作
B. 不要放下
C. 不要在白天进行
D. 此项正确不要长时燃亮灯丝
航行灯是显示飞机轮廓的机外灯光信号,因此,它的颜色规定为( )。
A. 此项正确左红右绿尾白
B. 左绿右红尾白
C. 左红右红尾白
D. 左绿右绿尾红
用于给垂直安定面上的航徽提供照明的灯是( )。
探冰灯 此项正确标志灯 航行灯 防撞灯
可以照亮飞机最易结冰部位的灯是( )。
防撞灯 标志灯
此项正确机翼检查灯 航行灯
驾驶舱照明采用的方法主要包括( )。
A. 此项正确镶装式照明、柱式照明和桥式照明及防撞灯
B. 柱式照明、桥式照明和泛光式照明及航行灯
C. 此项正确镶装式照明和泛光式照明
D. 镶装式照明、柱式照明、桥式照明和泛光照明
光源装在每个仪表内部的照明方式属于( )。
此项正确镶装式照明 柱式照明
桥式照明 泛光式照明
客舱区域的一般照明由( )。
A. 天花板灯和阅读灯提供
B. 此项正确天花板灯和窗户灯提供
C. 窗户灯和阅读灯提供
D. 旅客信号牌、厕所灯和阅读灯提供
能够给侧墙提供柔和照明的灯是( )。
天花板灯 门槛灯
此项正确窗户灯 旅客阅读灯
不属于机内照明的是( )。
驾驶舱照明 客舱照明
货舱照明 此项正确航徽照明
当飞机主电源断电时,机组人员完成迫降和迫降后机上人员撤离需要的照明为( )。
此项正确应急照明 客舱照明
机外照明 驾驶舱照明
机外照明的控制电门装在( )。
客舱 此项正确驾驶舱
服务设备舱 相应灯的附近
为保证飞机安全起飞和着陆而照亮机场跑道的机上灯光装置是( )。
航行灯 防撞灯
此项正确着陆灯 滑行灯
飞机上安装的着陆灯的光强一般为( )。
几百烛光 几千烛光
几万烛光 此项正确几十万烛光
飞机上安装的滑行灯的光强一般为( )。
几百烛光 几千烛光
此项正确几万烛光 几十万烛光
在夜间或能见度差时,飞机滑行时照亮前方跑道和滑行道的机上灯光装置是( )。
此项正确滑行灯 航行灯
防撞灯 着陆灯
滑行灯与着陆灯相比,其( )。
A. 水平扩散角大,光强大
B. 此项正确水平扩散角大,光强小
C. 水平扩散角小,光强大
D. 水平扩散角小,光强小
目前使用的防撞灯的工作方式主要有( )。
A. 此项正确电机旋转式和晶体管开关式
B. 气体脉冲放电式和晶体管开关式及机械式
C. 电机旋转式和气体脉冲放电式及机械式
D. 此项正确电机旋转式、气体脉冲放电式和晶体管开关式
为使飞机目标明显,机身上、下的防撞灯一般( )。
A. 此项正确均采用闪光工作方式
B. 均采用连续工作方式
C. 机身上为连续,下为闪光
D. 机身上为闪光,下为连续
货舱和服务舱照明是为货物装卸和各项服务工作提供必需的照明,货舱、轮舱和服务舱的照明主要采用( )。
顶灯和柱光灯 此项正确顶灯和泛光灯
眉灯和柱灯 顶灯和眉灯
能使货舱灯亮的条件是( )。
A. 货舱门打开,货舱灯开关放在“关断”位
B. 货舱门关闭,货舱灯开关在“接通”位
C. 此项正确货舱门打开,货舱灯开关在“接通”位
D. 货舱门关闭,货舱灯开关在“关断”位C
目前的防撞灯多采用( )。
连续式 机械式
晶体管开关式 此项正确电机旋转式
航行灯通常安装在飞机的( )。
A. 机身上、下和机尾各一个
B. 此项正确左、右翼尖和机尾各一个
C. 机身上、下和左、右翼尖各一个
D. 左、右翼尖各一个和机身上部
飞机驾驶舱照明设备的亮度( )。
A. 大多数不可以进行明暗调节
B. 不可以进行调节
C. 此项正确大多数可以进行明暗调节
D. 都比较暗淡
要使典型飞机的货舱照明灯点亮,其必要条件是( )。
A. 货舱门关,灯电门放“接通”位
B. 此项正确货舱门开,灯电门放“接通”位
C. 飞机电源接通,货舱门打开
D. 飞机电源接通,灯电门放“接通”位
应急照明的电源由( )提供。
A. 飞机直流电网
B. 飞机交流电网
C. 此项正确飞机蓄电池或自备小型电池
D. 自备小型电池和飞机直流电网
11.20 机载维护系统 2
11.20.1 中央维护计算机系统。 1
11.20.2 数据装载系统。电子查询系统、打印。 1
1. 中央维护系统(CMS)中的2个中央维护计算机(CMC)的工作情况是:
A. CMC1工作,CMC2停机
B. 两台计算机同时工作,各自监控不同的系统
C. CMC1为主系统,CMC2为辅助系统
D. 此项正确CMC1负责全部系统的工作,CMC2处于热备份状态
2. 中央维护系统(CMS)的交互工作方式:
A. 只在空中工作
B. 此项正确只在地面工作
C. 空中和地面均可工作
D. 可人工设定其工作方式
3. 飞机系统监控到故障,并将故障数据送到综合显示系统进行显示,这些功能统称为:
A. 大气数据记录效应
B. 此项正确驾驶舱效应〔FDE〕
C. EICAS/ECAM效应
D. 综合显示效应
4. 为中央维护计算机(CMC)装载软件或下载故障数据的设备称为:
A. EICAS/ECAM
B. ARINC429数据总线
C. 此项正确数据装载系统
D. 飞行警告计算机(FMC)
5. 中央维护系统(CMS)的故障报告输出方式是:
A. 只能打印
B. 只能显示
C. 此项正确可打印或显示出来
D. 必须在地面才能输出
6. 在CMC上进行系统测试(或叫地面测试)有两种不同的用途,他们是:
A. 查阅现行航段和历史航段的故障记录
B. 检测系统的输入接口和输出接口的功能
C. 隔离故障,并给故障定位
D. 此项正确系统自检;修理或更换部件后,确定故障是否消失
7. CDU显示的菜单中通常包括以下功能:
A. 目前航段报告、历史航段报告
B. 地面状态报告、系统测试(或叫地面测试)
C. 显示、打印、数据通讯
D. 此项正确A和B
8. 中央维护系统(CMS)有两种工作方式,它们们是:
A. 串联方式和并联方式
B. 正常方式和备用方式
C. 此项正确正常方式和交互方式
D. 单独工作和并联工作
9. CMC扫描所有和它相连接的系统,并存储和发送故障信息,这种工作方式是CMS的:
A. 此项正确正常工作方式
B. 备用工作方式
C. 交互工作方式
D. 单独工作方式
10. 在中央维护系统(CMS)中,操作者通过MCDU来进行系统的测试,获得飞机系统的排故数据,这种工作方式是:
A. 正常工作方式
B. 备用工作方式
C. 此项正确交互工作方式
D. 单独工作方式
11. 飞机上的中央维护系统(CMS)一般为一类系统,对其进行测试操作时,系统:
A. 此项正确能记录最近64个航段所产生的故障报告,与CMC的输入/输出接口采用ARINC 429 数据总线联接
B. 只能记录刚结束的航段所产生的故障,与CMC的联接方式既有离散信号,又有ARINC 429 数据总线
C. 不能记录任何故障,与CMC的接口只采取离散方式
D. 只能记录刚结束的航段所产生的故障,与CMC的联接方式采用并行数据通讯方式
12. 中央维护计算机(CMC)从各种途径收集的故障信息可分为四种基本信息,它们是:
A. 此项正确LRU内部故障信息、LRU外部故障信息、接口故障和其它信息
B. 发动机故障、电源故障、电子故障、空调故障
C. 当前航段信息、历史航段信息、故障时间、故障原因
D. 大气飞行数据、飞机姿态数据、发动机状态数据、飞机火警信息
13. 以下哪些是CMC的功能?(1)收集并显示失效部件的信息。(2)存储部件的故障记录(3)启动部件和系统测试(4)存储维护信息。
A. 此项正确以上都是CMC的功能。
B. 只用(1)、(2)、(3)
C. 只用(2)、(3)、(4)
D. 只用(1)、(2)、(4)
14. 有关数据下载器(ADL)的描述,以下哪个不正确?
A. 用于每间隔28天进行一次FMC导航数据库的更新。
B. 下载FMC自检(BITE)的历史记录。
C. 此项正确通常安装在主设备舱内,供地勤人员使用。
D. 地勤人员更新FMC的操作程序。
|
|